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2、第五十六章 ...

  •   南海虽然气候宜人,到底四季不明,就少了许多意趣。相较之下,我还是更喜欢四季分明的万梅山庄,尤其是稍冷的冬春二季,衬着一庄白梅,就是好一片白雪皑皑的清净琉璃世界。不过北地冬早,北方固然已是冰雪覆盖,西北则未必,山中节气又略有不同,此时的万梅山庄想来也不过刚下了今冬第一场雪而已。

      因此当叶孤城坚持我俩之前有约,我也就决定随之千里南下,以践前时之诺。

      坐言起行,甚至不等青衣回转,我简短地给她留了封短笺,抛下冗杂多余的随行人员,略作收拾,便与叶孤城同去马厩取了马。

      银鞍白马,并缰而行。

      有了马,自然无法做到再踏雪而无痕,好在这是地广人稀的古代,所处的又是广袤的平原,偶尔驻足回望,马蹄甚至没有踏透积雪,留下并排两道干净的蹄印。

      知己在侧,雪裳凌风。

      应该说来,是极惬意的。

      加上了“应该”二字,是因为不知是否我过于敏感,总觉得这一路上,叶孤城沉默得——有些异样。

      我们本就都不是爱说话的人,习惯了默然相对,也享受这种沉默的契合。

      可是,沉默依旧,我却猜不出这个偶尔把若有所思眼神投注于我身上的人,到底在想什么了。

      我开始想,他到底是为什么会出现在万梅山庄。之前我并未在意,因着后来他坚持地定要邀我此时前往白云城赴约,我以为他去万梅山庄单纯是为寻一个久未践约的友人。现在我已不再这么想。

      我们以剑论交,如我所言,与西方罗刹教或白云城叶氏绝无关系。虽然曾经他把我纳入那个“大计划”的一部分,但到底没有实行,我虽一直叫他“城主”,但他在我面前,就始终只是那个单纯地与我以剑相交的知己剑客叶孤城,而非什么前朝后裔叶氏后人。

      那么现在——我将视线投往前方苍茫处,那里,是京城的方向,是“紫禁之巅”的方向——叶孤城,可依旧?

      --------------------------------------------------------

      晓行夜宿。

      走得并不快,叶孤城享受快马追风的乐趣,也享受名山大川风景,我很想说照这样走下去,等我们抵达南海,只怕已是春节。但看着他在山水面前偶尔的展颜,心里,也有淡淡的愉悦,并不想破坏这种气氛。

      不觉已到齐鲁地界。既到山东,总该去“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才到泰安城外,却意外地被人截住。

      我和叶孤城勒住缰绳,看着这个比我还西门吹雪的人。

      除了那张脸要稍显年轻,苍白的面色,雪白的衣服,甚至站着的姿势都完全一样。

      “西门吹雪。”声音与上次见他时相比,少了几分狂热,却多了几分内敛的什么,看来,有所进益。

      我下意识地看了旁边的叶孤城一眼,他神色不变,发觉我在看他,头微侧了侧,并未说话。

      叶孤鸿一字一句道:“我来赴前时未践之约。”

      又一个……未践之约么?

      想到叶孤城对我本打算失约的那个“未践之约”的做法,我忍不住嘴角微微一扬,连带的,对眼前的人也多了几分耐心,道:“好。”

      他脸上闪过一丝喜色,抿了抿嘴,道:“时间地点你来选。”

      我抬起头,看看向晚的天色,道:“三日后午时,地点么——”我是第一次到泰安,却不知这里有什么地方比较好找。

      似乎看出了这点,他问道:“泰山玉皇顶如何?”

      我微皱眉头,心下有些不悦,玉皇顶作为泰山主峰之巅,其上必定游人如织,我无意当众表演。况且,即便真要在玉皇顶上比剑,当今天下唯一可与我并肩立于山巅的人就在身旁,名字虽相似,他们可一点儿关系都没有。我抬眼望向叶孤城,他既然少时喜欢四处游历,也许对这附近有所了解。

      果然,他垂首思忖片刻后道:“城郊徂徕山神庙后,有一片小树林,也还算偏僻清净。”

      叶孤鸿又对叶孤城客套了一番,叶孤城完全不假辞色,略应一句,就一拽缰绳,扬长而去。

      --------------------------------------------------

      三日后。

      差一刻正午。

      叶孤城陪我一起到了山神庙,说是要到庙中访一多年不见的道友。

      蛛网处处,匾歪门斜,我四下打量着破败得如同刚刚经历过一场大地动、破旧得如同上百年未曾住人的山神庙,想果然是“多年不见”,物非人非,叶孤城怕是要访友未遇,失望而归了。却不料他并未在意,对我点头示意了一下,而后几下起落,径自往后院去了。

      我摇了摇头,自到庙后的小树林赴约。

      叶孤鸿显然已经到了有一会儿,正静立着闭目养神,见我走进树林,神色顿时从淡漠变成了跃跃欲试,单这一点子养气的功夫,就让我觉得道门正宗的武当失败之极。

      当然,我也明白,以他为首的“苍白的人”固然把我当成了偶像,而他们最大的愿望,却是把原来的神祗扯下神坛,再自己坐上去。每年我接到的挑战帖绝不在少数,极罕见的情况下,我会接下,赴约;绝大多数的时候,还是看过便罢。

      这世间,毕竟只有一个叶孤城。

      幸好,这世间,有一个叶孤城。

      四下打量了几眼,确如叶孤城所言,偏僻清净——是实实在在的僻静,无需布置便可以直接用作倩女幽魂片场。

      他道:“你来了。”

      我来却不是为了废话的,因此只略点了下头。

      幸好他并不是多话的人,只说了这一句之后,就眼神发亮地紧盯着我的眼睛。就此一点,武当便不愧名门,门下弟子盛名无虚——高手对敌,通过敏锐的观察力判断对手下一招的出招方位、力道,更有甚者,对对手及其武功门派了解的,可以判断出下一招的招式,从而料敌机先。

      方法有很多,最低级的,是看着对手的武器,在对方出招之后进行格挡;好一点的,看着对手的肩,要动手,先要动肩,这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上乘的做法,就是看着对手的眼睛,这才是真正的料敌制胜,且不容易被敌人的指东打西所蒙骗,不过,这点极难做到,往往需要长年经验的累积。以叶孤鸿此时年纪,在年轻一代,也称得上“出类拔萃”四字了。

      不过,离我和叶孤城的境界,还很遥远。

      当然,我并不打算留手,尊重对手,本就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尊重。

      我既已答应了他这一战,自当全力出手,败也要他败个口服心服。

      更何况,木道人如何另说,叶孤鸿不管是原著中在吃人森林里的表现,还是我所遇到的彭泽被迫失约、追至泰山脚下,此人终究不负一个剑客之名。

      所以,虽然他剑法尚且不及枯竹,我却不如对枯竹那般,戏弄一般,剑不出鞘而用他自己的剑杀了他。

      他的出手轻灵、狠毒、辛辣,除了正宗的武当心法外,至少还融合了另外两家剑法的特长。

      可惜的是,博采众家之长固然是好的,不过若是不能融会贯通的话,倒还不如专精一门,比如——出手这么多招而无功,他终于使出了自己剑法的精粹,我已看出,这一剑他没留后手,一击必中。

      或者杀敌,或者被敌杀,只在这一剑。

      我腕一转,手中剑划出一个玄妙的角度,而后深深地刺入他胸口,他顿住,显然没看出这一剑是怎么到了自己胸前,我脚下没动,这一剑,就像是他自己送上来的。

      叶孤鸿想开口,我剑一收,他站立不稳,单膝跪地,一口血已经喷了出来,胸前地上星星点点。是了,在最后关头,我还是避开了他的要害,终究没有杀他。

      他费力地抬起头:“为什么?”

      似乎并不因我没有杀他而高兴,反而因为没有“光荣地”战死而觉得受到了羞辱。

      可以死,不可以败,本就是这类人的信条。

      我手一振,抖落剑上血滴,还剑归鞘,其中有意无意地往某个方向看了一眼,不答。

      他眼里一直闪着的一团火渐渐黯淡下去,慢慢地垂下头,原本即使半跪于地仍然挺得笔直的脊背,忽然显得佝偻。良久,他长叹了口气,挺剑便欲刺入自己胸口。

      而我因为知道剧情,知道他败于陆小凤之手时的做法,一直防着这招,迅速点住他睡穴。

      剩下的,便不干我事了。

      -----------------------------------------------

      走出树林时,便见叶孤城负手而立,正望着某个方向出神。

      我走到他面前,他方才收回目光,道:“又一个苏少英?”

      我摇了摇头,只是单纯地不想改变剧情,在未来的某个时刻,陆小凤还需要他手上那张出林入山的详图找到幽灵山庄。

      注意到他又看向那个方向,不想他误会,我将话题岔开道:“明晨一道去看日出吧。”

      他点点头:“高山出好水,云雾出好茶,一起喝一杯。”

      这却难得,以往都是我邀他,既然他今日兴致好,我自无不应之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62章 第五十六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