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5、点兵 ...

  •   一张巨大的地图前,站着三位荆州官位最高的三人。

      明昭细细打量着这张荆州地图,面容淡漠。

      荆州,四面环山,中间是江汉平原,沃野千里,东侧是夷陵,长江由此进入荆州,与汉水汇作洞庭,再向东流去,流向江东。

      民变起自零陵郡,此地距离襄阳较远,位处荆州最南,紧接洞庭湖畔,秋冬之时更是沼泽遍布。

      明昭收到的密报便是零陵郡的豪强逼迫佃农纳税,竟致使一户五口人活活溺死在洞庭沼泽。

      不过零陵郡人口田地都较少,并未掀起大得风浪。可是湖北官府早与当地豪强沆瀣一气,襄阳郡派去的官兵,一路往南大肆欺压百姓,江陵郡也反了。

      明昭早就对江陵郡的起义军颇感兴趣,最初那是一支娘子军。

      首领名为李云娘。

      江陵地处江汉平原中心,汉水与长江皆从此穿过,此地土地肥沃,水稻一年两熟,真真是富饶之地。

      此地农户亦是勤恳耕种,上到七八十岁翁婆,下到七八岁孩童,皆在田地间辛勤劳作,更不必说壮年的农夫农妇,个个都体魄强健,是侍弄庄稼的好手。

      可是荆州守军打着征收军粮的名头,去各村搜刮粮食,几乎是颗粒不剩,马上便是年节,这几乎是不给人活路,也难怪江陵的百姓造反。

      萧律当即派兵镇压,没想到江陵郡的反军十分有能耐,几次交战,荆州守军竟是节节败退,娘子军亦扩展为荆军,首领李云娘的名声也越来越大。

      在反军次次获胜的刺激下,荆州各地都起了民变,明昭瞧着,竟是渐渐成了一股不可小觑的气候。

      萧律见明昭观看地图沉默不语,心中又生出几分得意,“任凭你明昭高中状元,官居二品,但论起行军打仗,也是个外行人,说不准,这小白脸连地图都瞧不明白。”

      萧律见明昭迟迟未出声,便站在一旁装傻充愣,只等着瞧这位钦差大人的笑话,这样想着,他觉得身上湿透的衣服都没有那么难以忍受了。

      曹江却不敢如萧律那般嚣张,他见明昭神色淡淡,心中便七上八下地打鼓,不知为何,他对这个年轻人心中十分忌惮。

      终于,曹江出声道:“萧大人,你来为刺史大人讲解荆州的形势罢。”

      说罢,不管萧律投来的凶狠的目光,整个人眼观鼻鼻观心,又缩回一旁。正所谓,死道友不死贫道,萧大人,对不住咯。

      萧律见此,心中暗骂曹江是个缩头乌龟,整个荆州都是萧家和二皇子的地盘,若非是萧家抬举他,曹江怎么可能安安稳稳坐在襄阳郡守的位置上,平日里曹江亦是一副唯萧家马首是瞻的样子,如今看来,都是装出来的。

      不过萧律到底是军伍出身,又在荆州作威作福这么多年,自然不会畏惧区区一个刺史。

      他声音洪亮有力,对着地图指点江山:“湖北之乱起自零陵郡,此地位处荆州最南,荆州兵力皆归襄阳,下官当即派兵前往零陵郡,零陵郡叛乱平定,叛军的残兵败将逃至江陵郡,在江陵兴风作浪。”

      “下官因地制宜,便命襄阳军在当地征收征夫,补充兵力,如今将士正与叛军浴血奋战,平定叛乱就在不日之内。”

      说完,萧律便神色傲慢看向明昭,区区一个书生,也敢妄言军国大事。既然明昭想听,那他便“如实”汇报。

      不料,明昭脸上却看不到丝毫的迷惘不解的神色。

      她似笑非笑,偌大的议事厅骤然安静下来。

      见萧律方才的得色已然维持不住,明昭方轻嗤一声,道:“难怪湖北民变许久不能平定,一将无能累死三军,本官今日领教了。”

      萧律闻言气得面容扭曲,他猛地迈步向前,气势汹汹看上去恨不得咬人一般。

      曹江忙将他拦下,这个和事老又打起了圆场,“明大人初来乍到,对荆州形势还不甚了解,民变虽然尚未平定,但萧郡尉为此夙兴夜寐,从不敢懈怠,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

      明昭冷笑道:“民变之始,襄阳派出三万人围剿区区一个零陵郡,竟能让叛军主力外逃,此为一罪;平定江陵,大肆征兵,致使民不聊生,民变愈演愈烈,征夫临阵倒戈,此为二罪;襄阳十万大军,半数蜗居城内,荆州境内烽火四起,身为长官,只为保自身安稳无虞,此为三罪。
      三罪并罚,萧郡尉,可还有力气在此与本官耍威风。”

      萧律脸色微白,他本对这个钦差大臣颇为轻视,区区一黄毛小二,如何敢对他颐指气使。

      没想到明昭竟是有备而来,他早已对荆州形势了如指掌,今日令萧律汇报军情,不过是给他一个下马威。

      可笑他萧律还上了当。

      萧律心中愤懑,但明昭身为上官,又握有此把柄,随时可以将他治罪,萧律只能忍下这口气。

      “明大人容禀,下官本意是尽量减少将士伤亡,方就地征兵,至于征夫临阵倒戈,实在出乎下官预料,下官也是措手不及,不过幸好襄阳守军尚有五万,能保郡府安全,外派将士正速速往江陵集结,平定乱贼,下官也能将功补过。”

      明昭神色缓和些许,道:“萧大人能有此心,也是我荆州百姓之福。本官在接风宴所说,当身先士卒,平定叛乱。”

      “既然江陵军情紧急,本官便率三万襄阳守军,驰援江陵,明日出发。”

      曹江与萧律面面相觑,他们都未曾料到这位年纪轻轻的二品刺史,是真的打算亲赴战场。

      即便是为了立功,也不至于拿性命去拼吧。

      不过此二人虽心中不解,但明昭亲赴战场于他们而言,百利而无一害。

      若是顺利平叛,他们作为湖北官员亦是有功,或许朝廷不仅不会追究此次民变还会对他们有所嘉奖。若是平叛失利,那就有这位钦差大人担责,若是钦差大人在平叛中不幸身亡,想来秦王殿下还会高兴。

      于是两人忙点头应是,对明昭好一通恭维。

      明昭见目的达成,便也作出一副好大喜功的模样,将二人的恭维统统手下,还大言不惭道:“本官出马,平定叛乱轻而易举。”

      曹江与萧律相视一笑,目露轻蔑之色。

      明昭吩咐道:“事不宜迟,即刻带我去襄阳守军大营,本官要亲自选派出征的将士。”

      又道:“襄阳军营储备的粮草,立刻赶制三万大军所需的两日的干粮,将剩余粮草抽取五千担随军出征。”

      萧律面露难色,道:“襄阳存粮有限,若是按照明大人所需供给粮草,剩下的便不够余下三万襄阳守军所用。”

      明昭此时方图穷匕见,她弯唇一笑,道:“荆州民变,豪绅大户皆居家避入襄阳城,早就听闻湖北富庶,九分尽在大户。此三万襄阳守军,保卫的正是这些大户的身家性命,于情于理,出些军资,想必湖北大户们应当乐意得很。”

      萧律还欲再劝,明昭却摆手道:“速速带路,本官去兵营点将。”

      襄阳军营在城东十里,紧邻襄阳城,攻守皆宜。

      襄阳守军总共十万,为平定叛军,约有半数派往荆州各地,剩余守军不到五万,分别为三军、五军和七军,其余一军、二军、四军、六军皆在外平叛。

      明昭日落时分赶到守军大营,一轮红日如滚烫熔金,回望襄阳城高大苍青的城墙,心中也生出几分苍凉之情。

      军营占地广阔,白色的军营大帐一眼望不到尽头,但观守军神色,却没有多少兵临城下的焦灼之色。

      明昭高坐于军帐上首,萧律率各军将领拜见钦差。

      三位将领皆神色端肃,上前报了自己的姓名。

      “三军将领萧运玖,见过钦差大人。”
      “五军将领钱唯永,见过钦差大人。”
      “七军将领苏铭,见过钦差大人。”

      明昭笑道:“各位将军皆是铁血儿郎,人中龙凤,听口音,萧将军和钱将军都是襄阳人?”

      二人应是,见明昭看向苏铭,萧律忙道:“苏将军是江陵人。”

      明昭面露惊讶之色,道:“苏将军竟是江陵人,为何此次平叛将领民变,苏将军未曾前去?想必苏将军对江陵更为熟悉,带兵作战更应如鱼得水才是。”

      苏铭唇瓣微动,尚未出声,萧律便道:“大人有所不知,苏将军所率领的七军皆是江陵儿郎,如今江陵皆是叛军,派七军前去,恐有不妥。

      之前派出的一、二、四、六军,皆有士兵因家中父母兄弟参与叛乱而叛军出逃,算下来约有半数,下官已下令若有逃兵,全家处斩。但是为防患于未然,便令七军守城不出。”

      “难怪荆州顷刻之间便出现战力极强的叛军,还自名荆军,原来竟是我襄阳守军培养的反民。”

      见明昭又开始兴师问罪,萧律正要辩解,便听苏铭道:“这些守军本就是荆州各郡的庄稼汉,今时今日他们要平叛的都是家乡的父老乡亲,忠孝难两全,萧将军体恤,令七军守城不出,下官感激涕零。”

      明昭却沉声道:“缩头乌龟便是襄阳七军的作风?萧将军纵容,本官却看不下去,即刻传令,守军三军与七军,随本官出征江陵,五军留守襄阳。”

      三军将领萧运玖忙出声道:“钦差大人!”

      见众人皆看向他,萧运玖才发觉自己的失态,他略顿片刻,方缓声道:“三军人数较少,不过五千余人,且皆是襄阳本地富家子弟,平日里训练便多有惫懒,实在担当不起平定乱军的重任。”

      但明昭却道:“萧将军放心,此次是必胜之战,正好令这些襄阳子弟军功加身,日后前途无量。”

      萧运玖只好应下,苏铭亦眉目沉沉。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05章 点兵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