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第 14 章 ...

  •   康宁殿。

      烛火微明。

      劲瘦的黑衣侍卫站在顾长潜对面,“主子,把找钥匙这等大事交给李清妙,是否妥当?”

      顾长潜唇角扯动,“不试试,怎么知道她是否靠得住。”

      清晨,春雪满地。

      崔如林在横街上遇见了身着黑色大裘的顾长潜。

      他一向穿得单薄,今日黑裘一披,突然有了些前所未有的潇洒。

      崔如林笑着跑了过去,盯着顾长潜转了一圈,眉眼弯弯点了点头,“不错。”

      顾长潜嘴角淡然,盯着崔如林,“是你让尚衣库送过来的?”

      崔如林俏皮地眨了眨眼,“花了不少金瓜子呢。果然白马得佩金鞍,你穿上可真好看。”

      顾长潜:“白马?”

      崔如林笑着往前走,“白马皇子。”

      两人一前一后向文华殿走去,在雪里踩出两串长长的脚印。

      文华殿里,朱少傅的《礼记》讲得崔如林昏昏欲睡。

      才讲到一半,顾长潜便被尹意重叫了出去。

      崔如林直到散学也没再见到他。

      三更。

      枫雀阁里的黑炭总是烘得人想躺进被窝躲懒。

      崔如林迷迷糊糊将被子往身下卷了卷,被窝里真舒服。

      她身子暖和了,脸却冰凉冰凉,算是唯一不如意的地方。

      她迷迷糊糊摇了摇头,刚刚甩掉的烦人冷意,又跟着贴了上来。

      崔如林不高兴地睁开眼睛,眼前是顾长潜那张阴沉的脸。

      她只得坐了起来,顾长潜这样半夜到来,总会有点儿吓人,“怎么了?”

      顾长潜冷冷地看着崔如林,突然一把将她搂进怀里。

      崔如林的脸被闷在顾长潜胸口,“……”

      顾长潜一言不发,缓慢地收紧了抱着崔如林的手臂。

      她快要被挤成一张贴在顾长潜身上的纸,无法呼吸。

      崔如林憋着气,双手支在顾长潜两胁用力,依然推不开他。

      她快要憋死了,少年青松般的气味丝丝缕缕地挤入她的鼻腔,让她稍稍清醒了几分。

      莫名的,崔如林感觉到他心情不大好。她停下挣扎,犹豫着抱住顾长潜,两只娇柔的手轻轻拍了拍顾长潜清瘦的背脊,“你没事吧?”

      顾长潜快要勒死人的力度停了下来,缓缓松动,崔如林的头悄悄往后靠了一点儿,用力吸了两口冰冷的空气。

      然后她才问道,“今天你去哪里了?”

      顾长潜松开崔如林,两只眼睛在三更的夜色中,如同暗夜中的黑玛瑙。他只沉默地盯着崔如林,像是要把她整个人剖开一般。

      半响,他从怀里掏出一个袋子递给崔如林。

      她打开袋子一开,不禁把刚才的问题抛到了脑后,低声道:“这么快就弄到红泥了,厉害!”

      看着崔如林这么简单就高兴起来,顾长潜眼里闪过一丝古怪。他抬手缓慢而轻柔地摸了摸崔如林的头发。

      崔如林讶异地抬头,莫名地,她觉得顾长潜看她的眼神不像看人。

      他的手顺着她的头顶滑下来,在发梢处轻轻卷了卷,她的头发就与他的手指缠到了一起。

      顾长潜声音低沉:“偷到了九霄丹解药,你跟我走,好吗?”

      崔如林愣住了,她没想过这个问题。

      顾长潜的脸渐渐黑下来,崔如林的嘴唇张了又合,合了又张,最终在他阴沉的目光中吐出一个“好”字。

      顾长潜的面色说不上满意,他似笑非笑地看着崔如林,手指松开了她被绕着的头发,“不急,来日方长。”

      顾长潜离开以后,崔如林又睡不着了,她连巴掌大小的内廷都出不去,又怎么跟顾长潜离开。

      大清早天色依旧灰暗。

      茯苓伺候崔如林吃饭的时候,犹豫着提到,“公主,听去御膳房取膳的太监说,长公主病了。”

      崔如林:“病了?”

      茯苓露出个害怕的眼神:“凤阳宫里的拂菻犬死了。”

      “那条李熙然最喜欢的小狗?”崔如林抬头看向茯苓。

      茯苓:“听说是被打死的,身上都是血。狗死了以后,长公主就病了。”

      没人敢动的狗,除了李熙然自己。

      崔如林沉默片刻,这是个用红泥倒钥匙模子的好机会:“一会儿去御药院看看,要是有合适的药,就送到长公主那里去。”

      茯苓伺候崔如林吃完饭,便跟着她出了枫雀阁。

      走了片刻,崔如林打发她尚衣库找些五色线来,茯苓便往南边的宫道走了。

      崔如林一路快行,到达御药房比上次早了不少。

      一进御药房,便见院中树下站着上次见过的年轻太监。

      她走了过去:“不知今日轮值的是哪位御医?”

      年轻太监脸色发黄,抬头道:“回二公主的话,是王御医,晨起他随宋太医看诊去了。”

      两人对话间,御药房院子里静悄悄的,只有屋子里偶尔传出人声。

      崔如林点了点头,“没关系,我等等便好。”

      年轻太监绷着肩膀,冷声道,“王御医回来还得些时间,二公主先到屋里坐吧。”

      “不用了,我在院里转转。”说着,她就在院子里溜达起来。

      崔如林缓缓在院中散步,年轻太监紧紧跟在她身后。

      安静的院子里,只有碾药声响亮清晰。

      西侧密库的窗户上,钉着厚重的木板,隔绝了被人窥探的可能性。木门上还挂着一把沉重的黑铜锁头。

      崔如林收回目光,问道:“冯內监人吗?”

      年轻太监愣了愣,“冯內监去凤阳宫了。”

      崔如林:“其实我今日来,是想给皇姐拿些补药,不知公公可否告知皇姐病情。”

      年轻太监的脸色瞬间变了几变,“长公主,不过是受了些风寒。”

      “那可否请公公帮我找些适合风寒吃的补品,”崔如林从袖中取出一对银耳铛,“谢过公公了。”

      年轻太监看了看崔如林手中的东西,又抬头看向她微笑的脸。他咬了咬牙,“好,请二公主稍等。”

      年轻太监一走进正堂,崔如林便快速环视,院子里四下无人,低低的人声从正堂里传出来。她飞快跑到密库门口,拿出藏在袖子里的红泥,心怦怦直跳着,使劲将它往锁孔粗细的捏,然后低头往黑铜锁头里塞。

      没料到红泥你黏性虽好,却分外坚硬,崔如林紧张地抬头观察周围情况,接着往锁孔里塞去。

      “二公主,”就在她将红泥塞入多一半的时候,找补药的年轻太监突然出现在正堂门口。

      崔如林一把扯出锁孔里的红泥,垂下宽袖遮住捏着红泥的手。另一只手缓缓摸着黑锁头,不着痕迹地擦除锁孔出被挤出来的多余红泥。

      年轻太监眼里带着古怪之色,缓缓走过来,“奴婢想了想,长公主怕是看不上药房里那些普通补药。”

      “是吗?”崔如林袖中的手捏紧红泥,转身看向不断走近的年轻太监,“那等王御医回来,我再问问。”

      年轻太监停在了崔如林面前,“二公主,您方才在干什么?”

      崔如林扯出笑道:“随便看看。”

      年轻太监紧紧盯着崔如林的袖口,“公主想进密库?”

      崔如林看着年轻太监黄到发黑的脸,坦声道:“自然想进去看看。”

      年轻太监伸出手,手心里是崔如林的耳铛。他垂头低声道,“二公主,奴婢能拿到密库的钥匙模子。”

      崔如林的心跳慢了下来,她接过耳铛,冷冷看着年轻太监:“我要那东西干什么?”

      年轻太监一直低垂的眼眸抬起来,“奴婢不知。但只要二公主肯帮奴婢一个忙,奴婢愿意豁出这条命帮你做事。”

      崔如林轻轻捏着手中的红泥,“为什么?”

      年轻太监靠近崔如林一步,低声道:“因为奴婢希望二公主救一个人。”

      崔如林打量年轻太监:“救人?”

      年轻太监眼里带着压抑,紧绷的嘴角显出一分焦虑,“奴婢有个同乡姐姐云枝,在凤阳宫当差,昨日得罪了长公主,若二公主救她一命,奴婢自当衔环相抱。”

      崔如林静静看着他:“我帮不了你。”

      年轻太监鼻孔一张一合,深吸了一口气,这才说道:“云枝昨日替长公主给尹掌学送汤,不知为何被尹掌学赶了出去。回到凤阳宫,长公主便打了她一顿,又罚她跪着,已经跪了整整一天了。再跪下去,不死她的腿也会废掉。”

      年轻太监低声颤抖,他的眼里露出带着痛恨的愤怒,在说到云枝会死的时候,声音几乎哽咽。

      李熙然罚跪吓人是家常便饭,就连李清妙也被罚过。但原书中分明没有这段剧情,崔如林不能确定他说的是真是假。

      她的声音温和了下来,“我怎么知道你说的是真话?”

      年轻太监闻言,犹豫了一下,伸手从怀中掏出一个布袋,双手捧到了崔如林面前。

      崔如林没有动。

      他看了一眼崔如林,默默打开了布袋。里面放了两撮长短不一深浅不同的头发,用红线扎在一起。头发旁边,还放着一张写着娟秀小字的纸条。

      崔如林一手拿起纸条,上面写着:聊题一片纸,寄与有情人。

      原来这年轻太监与凤阳宫云枝是对食,崔如林沉吟片刻,这可是杀头大罪,他能把这些东西给他看,估计是真的急了。

      崔如林把纸条放进布袋里,退回给年轻太监。

      年轻太监眼里的愤怒与希望随着被推回的手一点点湮灭,他的手无力垂了下去,转头就往屋里走。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