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一世长安(3) ...

  •   对赵玖而言,历史上的宋孝宗是个很好养的孩子,吃了就睡,醒了就知道笑,也就只有在有生理需求时哭上两声。每当他抱着这孩子逗弄的时候,赵伯琮宝宝都会睁着圆溜溜的眼睛看他,开心的咧嘴一笑。
      只除了一件,有时这孩子子夜时分便会突然惊醒大哭不止,直哭到声嘶力竭方才罢休,旁人怎么哄也哄不住。
      这天半夜伯琮又哭起来,他张大着嘴嚎啕,哭得直打嗝,小胖脸也哭得通红,哭得眼泪鼻涕口水一起流。
      赵昚一点也不在乎自己的颜面问题了,像是要把上辈子的委屈统统哭出来一样。为何他会重活一世,既是再世为人若是全忘了也行,可为何他还要带着上辈子的记忆,为何还要让他记得上辈子?!
      “呜呜呜……哇哇哇哇……”
      为何他还记得幼龄离开双亲选育深宫,还记得朝堂凶险无人依靠,还记得子媳不孝晚年凄凉的时候!为大宋着半壁江山兢兢业业一辈子竟还叫他落得如此惨淡的境地……
      赵昚这样想着越觉得自己委屈大发了,于是哭的更加用力,惹得赵玖心疼不已。
      赵伯琮宝宝一出生便被抱到了汴梁,如今宋金之间暂且相安无事,如今除了处理政事,赵玖一门心思投入在照顾儿子的工作上,就连晚上也抱着儿子一起睡。
      “别怕狂风吹,别怕暴雨打,我的小宝贝,在风雨中长大……”①赵玖哼着歌,抱着儿子在殿中走来走去,哄了半个时辰孩子才止住了哭声。
      赵昚乖巧的感受着父亲的拍哄,心中很是愧疚。
      爹爹每日忙于国事,宵衣旰食,还要躬亲抚养他。他却还要因为前世的那些不愉快哭闹不休,害得爹爹不得安眠,一点都不孝顺。
      然而他做不到。
      东京城是他前世终其一生都无法还复的旧都,还有与上辈子截然不同的养父,如果可以,他宁可一辈子不长大,就这么被爹爹宠爱着。不过他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没有靖康之耻,没有衣冠南渡,忠臣良将犹在,昏君奸佞早已得到了他们应得的下场,这一世是不一样的,他清楚地告诉自己。
      然而,他却没办法消磨掉不甘和恨意。
      也不一定是恨,更多的也许是委屈。
      前世赵昚五岁时便被赵构作为“招弟”的存在收养入宫改名为赵瑗,少年时代就满眼所见都是后宫倾轧。他与赵璩两个皇位候选人分别被张姐姐和吴娘子领养,而这两个女人谁都希望自己领养的儿子被立为储君,因此赵构的后宫整天都在明争暗斗。
      赵瑗长到十五六岁的时候,先是一直敬重崇拜的岳飞一心为国,却被赵构和秦桧联手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让他彻底看透了那个素日对他还算和蔼可亲的养父的真面目,为人自私毒辣,为君罪孽深重;再是疼爱他的养母张姐姐病逝,生身父亲也去世了,他被成了皇后的吴娘子领养,而吴娘娘虽对膝下的两个养子一视同仁,但她内心还是偏袒先领养的赵璩。
      加上他坚决主战,又因为岳飞的冤死与秦桧及其党羽已是势同水火,又不为韦太后所喜,所以哪怕养父收养了他二十余年,膝下却依旧没有亲子,他一直享受着皇子的优厚待遇,赵昚的处境也十分尴尬。若非赵构需要一个德才兼备的继任者来为他收拾这个被他与秦会之糟蹋的不成样子的烂摊子,他绝不可能坐上那个至高无上的位子。
      当时的赵瑗是孤立的,无助的。因为秦桧一党的兴风作浪,朝堂被主和派甚至投降派占据大半,终绍兴一朝可谓是乌烟瘴气、万马齐喑。赵瑗在前朝倍受压力,哪怕面对嗣父母时也是如此,他不敢也不能放松。
      唯有在普安郡王府时,赵瑗才能喘上一口气。因为与他年少结发的爱妻从来都不会对他的决定提出怀疑,只有她是无条件支持他的。尽管外界再如何风刀霜剑严相逼,只要回到郡王府,回到那个有娘子和孩子们的家,他所有的烦心事都会奇迹般的消失不见。
      而他的妻用娇柔的身躯呵护照料了他整整十五年,那艰难清苦又甜蜜平静的十五年啊,她一直坚强的为他作最后一枚后盾!
      那时看着妻子儿女,赵瑗也时常在想,哪怕他做不了官家也不要紧,他只想长长久久的守着妻儿,在这郡王府里好好的过日子。但是他的妻却那般红颜薄命,早早撒手他和儿女走了,空留下他独自面对这人间沧桑世态炎凉。
      发妻去世时赵瑗悲痛欲绝,却明白自己不能倒下去,因为不只是他失去了妻子,他的孩子们也失去了娘亲。那时赵瑗被朝堂上的事弄得撑不下去的时候就会去妻子的陵寝,一待就是一整天,在那里怀念他的妻子,哀伤自己好不容易得到的家庭从此不再完整。因此在之后的几年里他便不得不争了,哪怕不是为了给太祖一系出口恶气,就是为了自己的孩子们,为了爱妻留下来的几个孩子,他也必须与天争命!他即便没有赢的机会,也一定得赢!
      可当他成了官家后,更多的心酸磨难才刚刚开始。他太想重振/太/祖/雄/风、太想当一个如尧舜般的明君,他不敢信任大臣们,事必躬亲、日理万机。而养父即便成了上皇,也依旧退而不休,他在位二十七年,受了养父二十五年的掣肘;又因用人不察,导致隆兴北伐失败,又在和议中割地赔款,对北方的豺狼称侄,无奈只能转向内政,虞允文的病逝也给了他北伐志向致命重击;长子次子相继去世,朝堂被主和派把控,他在为养父守孝期间,对政事彻彻底底的心有余而力不足,三子身后外戚势力庞大,为了缓和父子矛盾他选择了退位,却不料那是个不孝的败类,他亦含恨而终。
      回顾那六十八年的坎坷皇家路,生身父母缘分浅薄,养母亡故,嫡母不亲,与养父之间面和心不和互相提防,爱妻早逝,最疼爱的儿女们也都相继亡故,生不逢时,奸臣掣肘,壮志难酬,皇宋国势大厦将倾,子媳悖逆不孝,临终时不知江山可堪托付于谁。
      他的一生,充满了遗憾和无奈。每当夜深人静,他总会想起那些过去的岁月,那些曾经的欢笑和泪水,那些曾经的希望和失望。他的一生,都在为了大宋的江山社稷而奋斗,为了那些无辜的百姓而付出。他从未后悔过。因为他知道,自己的一生,都是为了大宋,为了那些百姓。他无愧于心,无愧于天地。
      但是,当他老去,当他躺在病榻上,他才发现,自己的一生,竟然如此凄凉。
      赵昚带着满腔怨愤离开了人世,午夜梦回的时候,他总会忘记自己如今还是个婴孩,只顾着扯开嗓子嚎啕大哭。
      等第二日睡醒见到爹爹慈爱的神色,他却只冲着爹爹笑。
      赵昚也不想隔三差五的在夜间哭闹,他是太/祖的后裔,他骨子里流淌着血性与勇武,他也曾是大宋的官家,他不该这样脆弱的。
      他希望爹爹好好的,上辈子的养父永远都不要回来,那些忠心的臣子们也好好的,他们一定要消灭金国、西夏等蛮夷,北伐燕云,一统华夏,重振山河。
      被爹爹抱在怀里,他会觉得很安宁。只要有爹爹在,他永远都不会孤单,永远都不会害怕。
      所以还是让秘密掩埋成为秘密,前世的记忆始终都属于前世,就好了。
      如果可以,他想赖在爹爹身边一辈子。
      “狂风有时尽,暴雨有时停,燕子归来时,满眼又是春……”②
      杨沂中手里捧着一碗热气腾腾的冰糖雪梨,缓缓走进了内室。眼前的景象让他不禁停住了脚步,只见赵玖慈爱地颠哄着小太子,口中唱着悠扬的歌曲。小太子咯咯地笑着,挥舞着粉嫩的小拳头,像是在跟着旋律节拍舞动。
      这一幕如诗如画,充满了家庭的温馨与和谐。杨统制静静地站在一旁,眼神中流露出深深的感动。他的眼眶微微发热,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甚至颇有些大逆不道的觉得,这一切都圆满了。
      然而,他心中也不禁生出一丝疑惑。这一世他的狸猫官家早早地来到了大宋,拨乱反正,消弭了那些曾经的屈辱与劫难,为国家带来了新生与希望。但他不明白,为何这一世官家不娶妻生子,而是选择了过继宗室之子。难道说,这个孩子也是官家同族的小狸猫精投生而来?
      这个想法在他的脑海中一闪而过,却又迅速被他压下去。毕竟,这和他又有什么关系呢?
      杨沂中知道,他只需要做好自己的本分,一直站在官家的身边,守护他,保护他。无论未来会发生什么,无论有多少困难和挑战,他都会毫不犹豫地站在官家的身边,与他共同面对。即使这意味着与全世界为敌,他也在所不惜。
      不过……
      他低头看了一眼赵伯琮宝宝身上毛绒绒的小绵羊衣装,嘴角不禁勾起一抹微笑。虽然这身装扮很可爱,但在他看来,小狸猫精更应该穿上狸猫样式的衣衫。那样才能更好地展现出他的灵动与机智,也更符合他的身份和个性。
      想到这里,杨沂中的心中充满了期待和憧憬。他相信,在官家的带领下,大宋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繁荣昌盛。而他,也将一直陪伴在官家的身边,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时刻的到来。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章 一世长安(3)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