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一世长安(2) ...

  •   匆匆过去一个多月,赵昚慢慢适应了再次为人的生活。
      这一个多月来,他摆脱了最初的彷徨,开始去思考这样的一次人生到底为什么会存在,还有他能不能改变一些事,例如岳飞父子的冤死。
      上一世,他从绍兴初年离开亲生父母被选育宫中时悄然生根发芽于心底的凌云壮志,到亲眼目睹了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黑暗时代,那万马齐喑、乌烟瘴气的景象让他痛心疾首。多年的隐忍和等待后,他放手一搏,结果却是惨烈收场,余生也只能望北兴叹。
      自此之后,他的全部心力,便犹如一根空落落燃烧在大殿里的蜡烛,孤独寂寞的燃烧着,直至彻底煎熬烧灼成了灰烬。
      他太过害怕等不及。虽然他曾无数次做过最坏的打算,也许这原就应是必然的结局,但他总不愿意认命,他总想再试一次,再等一等,再努力一番,秣马屯兵,安土息民,待江山百姓彻底休养生息后,便重新开展北伐恢复中原,光复祖宗基业,
      他终究不忍心,他想——
      在自己越来越可以望到头的有生之年,可以再搏一把,哪怕只是比他即位之初再多迈出一小步。
      可直到最后,他连不悦的机会都早已无有了。
      或许他也从一开始,就没有过这机会。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从他少年时代,到他弥留之际,宗泽、李纲、曲端、李彦仙、吴玠、岳飞、张浚、赵鼎、韩世忠、吴璘、虞允文……那些数不清的,他曾听闻过、面见过、倚重过、托付过的豪杰人物先后走向各自生命的尽头,走进窗外漫漫长夜,彻底消失在时间的长河中,再也不见。
      他亲眼或被迫,目睹或听闻了一场场没有结果的离别,只有他还站在原地,遥遥伸出手,奋力与岁月赛跑,痴心妄想着,妄图将那些与他不属于一个空间,甚至不属于一个时代的人留住。
      他的思绪飘过无数熟悉又陌生的名字,回忆的尽头属于太遥远的岁月,早已是面目全非,分不出何处是归期,恨当时只道是寻常。
      每当他努力回想,几十年荒唐、复杂又变幻莫测的人生过往毫不留情地全部跳了出来,他自身的过往,还有关于那些英杰的回忆,一并揉碎,它们相互嘲笑,撕扯,扭打,最后全都被被无情丢弃,了无痕迹。
      想起前世种种,赵昚感到头痛欲裂。
      思绪最后终于飘到了他前世心心念念了大半生的地方——
      皇宋故都,东京汴梁。
      这个有着先祖辉煌的历史、属于他半壁江山万千子民梦想的地方;这个他前世只耳闻过往昔繁华、却从未亲眼见过的地方;这个他曾经想去,却终生再也去不到的地方。
      讽刺的是,在他已经全然放弃后,再一次睁眼就发现自己就在这里。
      虽然成为婴儿的赵昚有些无所适从,但前世近七十年的皇家生涯早已让他已经练就了无比淡定的性格。虽然清醒的时间并不多,可是仅仅是有限的清醒时间,还是让他从周围人的只言片语中,慢慢的知道了自己如今所处的环境,并非是按照前世的轨迹发展。
      先是康王少年时于明道宫坠井后,以坠井后失去记忆,且体弱常有病痛,恐将来子嗣艰难,不忍未来妻子年纪轻轻守活寡为由,求恳道君皇帝与郑皇后,暂停婚备。而至于朝中大臣,也不管这样,康王一脉会有绝嗣之忧,反而顺势赞康王仁心,压住婚姻一事不提。
      随后康王改名为玖,又作了几首冠绝古今的诗词得了那位轻佻官家——如今该叫废帝了——的青眼,于是便在封王时许了他兵马大元帅的职位。本以为这不过是这位纨绔亲王的一时玩乐,却没想到他刚得了职位便火速离京常驻军中,与将士们同吃同住并没有一丝的不甘愿,更是日夜操练兵马,风雨无阻。而且康王治军有方,无论是选拔兵员、改革军制,还是精兵简政、巩固边防,无一不显其眼光毒辣能力超卓。
      到了宣和七年十月,辽朝灭亡不到半年,金军就兵分东、西两路,大举南下攻宋。西路金军虽被阻挡在太原城下,东路金军却在攻占燕京后很快渡过黄河,进抵东京。
      彼时惊慌失措的道君皇帝正欲禅位当时的太子赵桓时,一身戎装的康王赵玖在将士们的簇拥支持下逼宫登基了,次年便改元建炎。
      而新君并不似太宗苗裔,他是个血性汉子,临危登基后就每日上城墙巡视,鼓舞军民,又和军民们同吃同住,势要和东京城共进退。百姓们深受鼓舞,官家都这样了,他们还能不肝脑涂地报答君父吗?于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它们更加奋勇的击退金兵进攻。
      那段时间里金人进攻了一轮又一轮,东京城的军民们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将金兵击退了回去,最后金军不得不撤并北退。
      打退金军后,种家的两位经略相公、韩世忠和宗泽李纲等人还勤练士兵,就想着等时机成熟的那天再进行北伐,岳飞也被提拔了出来,目前正在宗泽的帐下效命呢。
      随后当今便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一改先前的祖宗家法之风,肃清朝野,裁撤三冗,废除了不杀士大夫的祖训,砍了贬了流放了一批投降派和主和派的官员,并且大力提高武将地位,改革兵制与训练方式,积极采取北伐措施。总之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当时赵昚只猜想,许是前世的养父和自己一样也是重生,特地为了弥补前世的悔恨与遗憾。但现在想想,他那色中饿鬼的好养父高宗皇帝不会在弱冠之年身边依旧没有妻妾,而以他虚伪懦弱,阴冷狠毒,自私短视的本性绝学不来唐太宗李世民拨乱反正的本事。而哪怕是唐太宗,恐怕也更倾向于立自己的亲生子嗣为储。
      不过……真是好一个落井失忆。被赵玖养得圆圆胖胖的男婴躺在为他特制的小床上,那黑葡萄般的眼中却没有一分笑意,有的只是嘲讽和疑惑。
      落井失忆,骗谁呢?骗骗别人还行,但多亏了前世人渣养父多年来不经意的言传身教,曾经的大宋太上皇如今不到半岁连坐都坐不起来的寿皇赵昚妄图在脸上做出冷笑这个复杂的表情来嘲笑一下那些相信康王真的失忆的人那不到二两重的脑子,但是,肉呼呼的小脸上只是挤出了个没牙流口水的傻笑。
      此刻他身上套着一套毛绒绒的动物装,看上去就像一只洁白的羊羔,控制不住自己在小床上蠕动着身体,扭来扭去。
      穿越后赵玖苏出了不少现代物品,正包括为宝贝儿子准备的动物装。因为赵伯琮宝宝丁未年出生属羊,赵玖便给他套上了这件白色的绵羊装。而赵昚眼睁睁的看着自己被套上那有辱斯文风度(婴儿有这玩意儿吗?!)的小羊衣衫,气的挥舞起小拳头蹬起小脚丫,但换来的只有来自爹爹的亲亲抱抱。
      最终赵昚十分淡定的接受了,在不知道多少次被赵玖狂/亲小脸小手小脚丫的非礼后,他现在已经破罐子破摔了,脸皮什么的统统不要,只拿自己当一个真正的婴儿——他要还拿自己当皇帝太上皇的话,早就怄死了。
      在大臣们上书,请求皇帝立后封妃,充盈后宫,以绵延子嗣时,陛下却下了罪己诏,大意是谴责太宗得位不正,后面的祖宗失德和过失导致生灵涂炭、社稷遭殃,太宗一系有罪于华夏,愧对祖宗,愧对天地,朕甚是痛心疾首。所以为了帮祖宗赎罪,朕不会有任何子嗣,朕会将皇位归还于太祖一脉,从太祖的后人挑出一个好苗子将他抚养长大,然后朕会好好治理江山,直到那个孩子能独当一面时便传位于他。
      可以说这一举动是将太宗一脉的皇帝的里子面子都扒的一点不剩,但朝中无人敢有异议。现如今的朝堂上几乎是当今的一言堂,毕竟现在谁都知道当今的官家今非昔比,手段老练狠辣,是大宋历代君王里面最重视武将的了。
      这也导致武将对于官家的话那是真当圣旨来听,若是有人敢反对那些大老粗骂起人来可比文官士大夫们难听的多。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如今的言官就是面对着这种局面。
      而他刚出生没多久便被接到了汴京,且被过继到了官家膝下立为皇太子,只待长大后便正式册封。
      赵昚没有想到,他以为重新投胎的这辈子,原来只是重生了而已,只是这辈子要比上辈子好得多。而且如今这位换了芯子的养父对自己可以说是除了吃奶之外的都是亲手照顾,躬亲抚养,甚至不时的抱在怀中……
      说真的,赵昚是真的十分享受这种感觉的。来自亲人的毫无保留的关爱,可以说是让自幼离开亲生父母大半生又在生性阴冷狠毒的养父阴影下讨生活的他非常的幸福。
      ——当然,要排除某些时候这个不着调的爹爹时不时乱亲他的小脸小手小脚并且给他穿一些花里胡哨的小动物衣衫的举动!
      终于,当赵玖再一次被宝贝儿子萌到,开始对其动手动脚亲脸亲手时,忍无可忍的赵昚宝宝彻底爆发,小嘴一瘪“哇”的哭了出来,顺便送了这辈子的爹爹一份大礼——一泡童子尿。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章 一世长安(2)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