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骤雨叩棠巷 鸾笺启风萍 ...

  •   老话讲"六月天,孩儿面",季夏时节的天气最是多变。辰时还见金乌高悬,转眼间浓云便吞了日头,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砸在金陵城的黛瓦上,顺着飞檐翘角汇成银帘。长街石板缝里钻出几株野艾草,被雨水打得东倒西歪。一时间街上除了急匆匆往家赶或寻处避雨的行人,就只剩下些家里长辈管不住的顽童在嘻嘻哈哈地戏水。

      而棠巷李府,却在雨里迎了位稀客登门。

      棠巷李府松木匾额上楷书的“李”字,正是金陵名宦氏族李氏的“李”。原先的主人,乃神京国子监祭酒李守中之弟,先应天府知府李守直。

      守直是父母幼子,十岁不到便失了双亲。兄长们和气地依照律法分了家产,他本人和他的那份家产都由长兄代为看护。及冠成家后,守直就置办了棠巷府,从长兄家搬出来,自立门户,修身齐家。

      现今因守直亡故,只余下他的未亡人章夫人带着幼儿弱女住在这。

      章夫人是神京人士,父兄俱是官身。自十七岁嫁与守直,随他来到金陵,便是城中有名的贤妇,与丈夫举案齐眉、恩爱有加,生育了两女一男,长女名纹,次女唤绮,小儿单字一个缜。

      但她并非守直元配。

      先头夫人徐氏有一子李维一女李绫,陪嫁的通房姨娘又有一女李绢。

      章夫人嫁过来时,李维已有十岁大,被守直送到外地书院寄宿。因其不常在家,章夫人与继子关系不甚亲厚,比不上跟李绫李绢和守直后纳的妾生的次子李纷。李维结业回到金陵,也觉得跟父母弟妹处得不自在,没成亲就在城西买了院子,从棠巷搬了出去。

      然李维虽面儿上冷情得很,却也是肯为继母与弟弟妹妹们考虑的。

      守直病逝后,李维写信请了章夫人的兄弟来金陵,在两个舅老爷与李氏族老见证下,先从父亲遗下的财产里,按胞妹李绫出嫁的份例,拿出了备给李纹李绮的嫁妆;再择出棠巷府给继母章夫人,庶母韩氏和纹绮缜纷四个没成年的弟妹来居住;最后均分成三份,给他自己和李缜李纷。

      但话反过来说倒也不错,李维虽心里边有装着继母与弟妹,面儿上却有些冷情。

      素日里他与媳妇罗氏住在城西别院,尽管每个月都不忘派遣下人送些银两物资到棠巷府,尽为人子的本分,但没有必要上门的事情,一年到头也想不到亲自去给继母请个安。

      所以今日罗氏没提前打招呼,就一顶小轿不惧风雨地前来登门,正休憩的章夫人和婢女确认了三遍,才肯信不是这小妮子拿她寻开心,连忙起身一边更衣,一边让人去叫李纹李绮韩姨娘收拾收拾出来待客。

      两姊妹适时正在韩姨娘屋里跟她学绣花,几人听见“城西大奶奶来了”,第一反应也是不信,手上针线活儿不停,眼儿也懒得抬。

      传信的是才买来的个六七岁的小女孩,孩气儿得很,门牙缺了一颗,本就因为话说不明白十分着急,见大家还不理她,更是急得要掉眼泪。

      见她那般可怜模样,屋里的人俱是忍俊不禁。韩姨娘和李纹都放下手里的绣样,招手让她过来,拿起手帕给她揩泪。李绮也凑到跟前来,瞪着一双大眼睛仔仔细细打量小女孩,想辨别她是真哭了,还是“雷声大,雨点小”。

      这边笑闹间,那壁厢章夫人已和儿媳罗氏亲热地聊了几个来回了。

      罗氏今年二十有五,比章夫人年轻十岁,是个身材丰腴的美貌妇人。想来是因丈夫李维去年除了孝,参加岁考定了廪生;好事成双,她今年三月生下了个健康壮实的哥儿;头胎生的女儿沅姐儿现五岁大十分活泼伶俐——家里正是“前程似锦,美满幸福”,她眉眼含笑,春风满面。

      而已做了近五年寡妇的章夫人,在辛劳孤独的磋磨和老气横秋的衣服衬托下,看起来快要年近五十了。相比来看,此时她虽也笑着,眉梢嘴角却压不住凄凄惨惨戚戚。

      “我一听你说沅姐儿和淳哥儿都健健康康的,心里就踏实多了。前几天这鬼天气,惹得缜哥儿又害了场急病,不提荒废几天功课,实在是折磨人心。他一咳嗽,一上烧,我跟他姨娘和姐姐就忍不住掉泪。这孩子简直就是个来讨债的,从小就让我不舒心……”

      说着说着,章夫人眼圈就渐渐红了,声音也抖得说不下去。

      罗氏忙接过话茬儿来宽慰,“母亲莫要忧心。古语道‘小病小灾,大事化无’,咱们缜哥儿,福气在后头呢。您可别冤枉人家是来讨债的,要我说,咱们家的孩子,个个都是来报恩的。他大哥哥跟我说过好几回,族学里的老先生说起我们俩弟弟来,总是赞不绝口,尤其是缜哥儿,不仅记性好,悟性高,而且品行端正。要我说,母亲且等着,用不着六七年,缜哥儿就能给你考个秀才——不,进士回来。”

      章夫人笑:“你啊你,一张巧嘴就知道哄我,哪听说过天底下有十六七岁的进士啊?”

      婆媳俩说到这,正巧韩姨娘带着纹绮姐妹一齐过来。

      李绮打起帘子进来,瞅见罗氏坐在临窗那张大罗汉床左边,就兴冲冲跑到她旁边贴着坐下,拉着罗氏问:“谁家出了个十六七岁的进士啊?”

      罗氏笑得合不拢嘴,按下她的手,不慌不忙地先起身给韩姨娘见礼,等她和李纹在罗汉床边上两把交椅上坐下,才慢悠悠坐下,侧身亲昵地对着李绮:“回四姑娘的话,十六七岁的进士现还是没有的,不过吗……”

      她话锋一转,眼波流转,看向一旁安安稳稳坐着,眼观鼻鼻观心的李纹,“你三姐姐大喜,十六七岁的案首就在眼前。”

      众人闻言,俱是不解。

      罗氏于是从袖中抽出一纸信笺递予章夫人,“母亲,这是昨日新到的大爷从绍兴来的信。”

      不等章夫人读完信,罗氏就按耐不住向纹绮姊妹解释。

      “公爹在的时候,在绍兴有位友人姓陈,家里世代富绅。陈世叔于经学上造诣颇深,与公爹是同一年举人。后做了两年官,自觉于民生经济上不得其法,转而辞官专事著述。世叔有一独子,与三妹妹年龄相仿。去岁院试点了浙江省案首,今年岁考又拔了贡生,蒙学政大人青睐举荐,现已上京去到国子监读书了。”

      “你哥哥前些日子到浙江尚文书院拜会大儒,顺道先拜谒了陈府。世叔年近天命,但仍体格硬朗,思维敏捷,聊起旧事,道往日与公爹同窗,曾口头约为儿女亲家。你哥哥一听便觉得这是桩金玉良缘,不过不亲眼见见陈公子心里总没底。世叔也说结亲前怎么也得相看一番。只是陈公子当时已不在绍兴,陈家也正欲举家迁去神京,你哥哥就一口订下今年年前偕母亲并妹妹去神京一见。又加急送信回来,信里还讲望母亲和妹妹别怪他自作主张。”

      “哎呦,哪里能怪维哥儿?多好的亲事,他妹妹谢他都来不及。”

      章夫人放下信笺,展颜道:“去年纹儿满十五,我就开始为她亲事发愁,暗自里托人打听咱金陵城的少年才俊。探听了好几家,没一个满意的,不是这家公子骄奢淫逸,就是那家儿郎品行不端。”

      “你说我这当娘的可真真是没用,白瞎忙活那么久,还得是她亲大哥会来事儿。我现在恨不得立马长出对翅膀儿,飞到神京看女婿,给纹儿把婚事定了。”

      “光您飞去可不成嘞,人家说相看,既是您这丈母娘看女婿,也是人家婆婆相媳妇。而且您是满意了,咱三姑娘还一句话没说呢,日后婚事成了,可不是您当丈母娘的和陈家住一块儿去,咱得听听纹儿的想法,”罗氏柔声问李纹,“纹儿,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对这陈公子可还满意?愿不愿意去神京一趟?”

      李纹原在低头绞着帕子,被她一连问得愣了好几愣,笑道:“瞧嫂嫂这问的,您把那陈公子说得,根本不像人间的儿郎,合该是天上的仙人,我哪敢不满意呀?只是这心里忍不住犯嘀咕,他当真如此好,这亲事能落到我头上?”

      “姑娘这样说可就是妄自菲薄了,”罗氏因道:“且不说您这一等一的容貌才情,配给他小子,是他三生修来的福分。更不必说公爹和陈世叔的交情匪浅,咱们李家与他家也是门当户对,真要算起来,甚至还要高出一截儿去。等你们结亲的时候,咱家官衔灯笼能摆三四条街,他家能摆几街?”

      “你哥哥张嘴订了相看后,自己也觉得欠妥。听闻陈公子先前正是在尚文书院就读,便差人在书院里外一通打听。问着的人都说陈郎才貌双全,人品贵重。你听嫂嫂的,把心放肚子里,莫怕给你配个丑八怪、王八蛋夫君。”

      “而且,说到底咱也不过是订下去神京一聚而已:你跟陈夫人见一面儿,你母亲和哥哥跟陈公子见一面儿。若是两相满意,就按部就班走三书六礼的流程;若是这一见,咱瞅出毛病来了,本就没有婚书文契,只当你爹爹戏言,回头再给你另寻佳婿,看在两家交情上,赖掉这事也无伤大雅。”

      李纹闻言羞红了脸,嗔道:“嫂嫂这是把我说成什么人了?我可既不以貌取人,也不愿让爹爹身后因我成了言而无信之人。您且歇歇嘴别说了,我自是愿意去神京,也满意陈公子的。”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骤雨叩棠巷 鸾笺启风萍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