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后记 ...

  •   到这里,可惜梧桐这一篇就彻底结束了。

      多写这一篇后记其实没什么道理,只是这一篇对我来说意义非凡,用情用心,故而有一些话,不吐不快。索性随性提笔,想到哪说到哪。

      可惜梧桐自开篇到结束,包括番外,两万字左右,篇幅不长。构思,查找资料,落笔……真正意识到它的不同,是我然发现,我自己回头再读这篇时,竟然被它触动了。

      以及其他亲友在读这篇时,一致认为,比起我从前写的东西,可惜梧桐更为打动他们。

      想了想,大概是因为我真的很爱他们中的每一个,而人世崎岖,春秋莫测,那些遗憾又圆满又真实。一切应该是真的发生的事,我只是一个转述者。

      简而言之,它有了生命。

      这一篇的开头其实是偶然间看到对“庭中有枇杷树,今已亭亭如盖矣”中包含的生与死和枯与荣的解读,恰巧那时候和同学说起慕容冲与苻坚的梧桐树,她说你写个文吧,就种梧桐。

      那就种一棵梧桐。

      梧桐的意象太过丰富。只这一个词,我脑海中立马就有了可惜梧桐的雏形。接着思路很顺畅地一个接一个,好像这个故事的确是实实在在地存在着,我只是看到它,然后记录下来。

      朋友说我整篇的感情表达过于含蓄。但我自我定位,这本身就是一篇中国文化元素极重的文,它的情感表达,也应该遵循这样的审美意趣——笔澹而情浓。

      没有大悲大喜,只是尽人事听天命,树犹如此。

      我试图在里面表达一些中华文化的精神,只是可惜还有些稚嫩。比如士大夫兼济天下的情怀,比如自古以来仕与隐的矛盾关系,比如家国当前,比如知己唱和。爱情,友情,亲情,自我生命的追寻……自叹笔力拙浅,无法一一尽诉。

      加上那一篇注,也是因为,我想这些才是这篇文章里最灵魂的东西。是我们传承已久的文化和精神。

      我是一个很喜欢在文章中前后照应埋线索的人,具体有那些不在这里一一论述。只说其中一些,比如桐花各自飘落早早隐喻方凝与崔毓的结局,比如方凝从质问何罪之有到最后寻求到我们都无罪的解脱……一切,皆是昨日之因,今日之果。

      说说这篇文章里的人物。

      我个人最偏爱的是陈放。我并不能认同他的理念,但确实为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他身上有一种血与风霜,敢向天怒的狠劲儿。陈放不是一个被天公偏爱的人,所以我更欣赏他不屈反抗的精神。

      我个人的志向理想投影应当是崔毓。端方君子,如琢如磨。他的道与行,都是我所希冀达到的目标。而崔毓身上“好似不知痛”的隐忍,让我对于他更多几分敬佩和心疼。

      方凝是最合适的讲述者。她几乎历经了这个故事的全部过程,在其中充分地体验过爱与各种情感。以及,正如我一位朋友所说,她是所有人当中最为纯粹的一个,她的道从来没有崩塌。

      姜元的身上凝聚了所有的遗憾。最热烈的少年在最热烈的年纪离开了,没有来得及看到他们的太平。他兑现了自己将军的承诺,他永远是袁昶最好的将军。

      袁昶其实是最为复杂的一个人,以至于我无法去详尽地描述他,甚至也不能想象他的经历。到底是希望天下太平,还是只是问鼎中原的野心?他分不清,或者说,二者本就不能分清。在没有开始写之前,我便莫名有一种强烈的感觉——他或许对方凝有一种极其微妙的感情。以及他与自己父亲的关系,也是他本人讳莫如深的部分。个中究竟怎样,我无力窥探。只能点到为止,留待他自己回答。

      故事结束了。

      我本人真诚地希望能有更多的人看到它,喜欢它,被它所触动。也许它会永远寂寂无名,看过的人不过寥寥。也许它有朝一日也能被大众更多地认可,给更多的人带去感动。

      我尽人事,将一切交给时间。

      总归是,人生几何,须臾而过。几十余年,总成一梦。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