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金殿试回新折桂(三) ...

  •   今日天晴,新晋进士们换上新一套的雪麻衣,从皇宫正门涌入,跟随引路的官员,到璇明宫正殿觐见圣上。
      因是初设殿试,新晋举子们得见天子之殊荣,难免招致紧张,渊帝便命人设了屏风,立至龙椅之前,阻挡真龙威颜。
      司玦今日换了身正式的新造型,坐在渊帝边上。当然,坐的不是龙椅,而是赐的座。他本来不想来的,可皇帝爹觉得殿试既是他提议的,就理应来看看,还命人给他多裁了几身绛紫色的朝服,又说早晚能够用到。
      殿下官员不多,来的只有礼部与吏部负责殿试的相关人士,其中几个应当是坐立不安的,毕竟出了那么大的一件事,渊帝却并没有将人打入牢狱,反倒要他们新加了一场殿试,此中细则制定,让他们熬了许多宿的夜。
      司玦却知道,赵遇暂时只扯出了几个不大不小的虾米,并未将藏得更深的家伙提到明面上来,玩的就是一场心理战,钝刀子割肉——不利索,就那般慢慢地折磨人,给对方留下一丝侥幸,俗不知还有一出卸磨杀驴。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好大一场的乐子嘛!
      想到此,司玦的心便雀跃起来,喜气洋洋的,连渊帝都发现了自己身旁小十一的变化。
      这小子,刚开始还臭着一张脸,怎的现在又变了?渊帝觉得自己应当是老了,摸不清小一辈心里是个怎样的想法。可现在也不好问,下边的进士都到齐了。
      渊帝轻咳一声,下边便哗啦啦地跪了一地,“吾皇万岁万万岁”整齐的震耳欲聋。
      “免礼。”渊帝拂手,示意在一旁候着的礼官宣读诏书。
      司玦本是想歪着身子听的,但今儿这屏风有点透,前后都见得着上边的影子,他刚刚还看见前边一个人哐哐叩了好多次头呢。再想起皇帝爹刚刚那有些抽搐的眼角和那句迅速的“免礼”,大概也是怕那人当场砸晕自己。
      呵呵,封建礼制害人,可他和他爹就是最大的两个封建。
      那边拗口的诏书宣念完了,接下来就是司玦进行被强塞的一项工作。
      简言之,他捧着册子负责叫人出列,皇帝爹则捧着另一本更厚的册子出题考验。一百七十二名进士,一百七十二题,司玦今早知道时,就只差摇着渊帝的身子问:“你认真的吗?这么多道,得问到何年何月?!礼部商量了三天就弄出来这么一个简单粗暴的测验方法吗?!”
      好在渊帝给他做出了合理的解释,一百七十二题中有长有短,长少短多,是根据分科以及各进士们的薄弱处特意设置的题目,其中还有几道犀利的,专门送给作弊的涉案人员。而且第一次殿试,有必要提升难度,给予天下学子一道警示:是人是鬼,殿前自有分明。
      司玦叹了一口气,从座位上起身,踱步至屏风前。
      进士一百又七十二,光是念人名都好累哦!
      但面上的功夫还是要做足的。
      “进士兰潜,出列。”
      ……
      璇明殿外,赵遇率一队轻甲青羽卫悄然而至,只待殿试毕,听渊帝号令,入殿拿人。
      此时日光明媚,赵遇背着手,下颔轻抬,眯眼受暖阳照拂。
      一袭明黄闯入赵遇的视野中,青羽卫同他向来者行礼。
      “太子殿下。”
      “赵卿免礼。”已过而立之年的太子亲自上前,将赵遇扶起。
      赵遇温和地笑:“殿下万安,可是有要事上奏陛下?只是不巧,殿试已经开始了,我等不可轻易叨扰。”
      太子却是摆摆手,叹气:“表弟说笑了,近来天下太平,世道清安,能发生多大的事扰了父皇的雅兴,孤只是奉母后之命,等殿试结束,接侄儿到永寿宫一叙。”
      “哦?这是说,有位皇孙进了殿试?此乃大才呀。”赵遇眯眼。
      进宫的是三王爷的庶子,进京赶考,身份比不上王爷嫡子来得敏感,算是对渊帝态度的一番试探。赵遇司掌大渊暗部“斗宿”处,自然对进京的特殊人员了如指掌,却是不懂装懂,同太子委蛇一番。
      太子苦笑:“唉,我也是今日才知晓,三弟写的信昨日才送到永寿宫中,我晓得晚了些。”
      太子又说:“三弟那大儿子生性要强,瞒着一家人偷偷报了科考,哪想连考三场,次次入围,真让他成了进士。三弟说他也是半个月前才发现自己小子偷摸进了京城,既担心他,又怕小孩子逞能惹出事来,便封书一枚,快马加鞭送到京城来。前些日子又下了雨,信到的时辰便又慢了些,也就没得时间了解那小子的近况。”
      “倒是少年人的天性,谁没个争强好胜的时候?”赵遇轻轻拍了拍手背,附和。
      前边铺垫了这么久,也该进入正题了。
      听,太子话锋一转,压低声音:“赵卿,孤听闻礼部出了些事端,此事当真?”
      赵遇并不避讳,毕竟事成定局,有人要干涉,也翻不出浪来。
      “实不相瞒,今日列阵于璇明殿前,就是要进去拿人的,陛下要——杀鸡儆猴。”赵遇特意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语气也阴测测的。
      日子过得平静了,糕点做大了,蛀虫不就寻味而来了吗?先前社稷不稳,渊帝便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小打小闹,不值得大动筋骨,可要是有人觉得,渊帝是眼瞎了——
      “唉,永言配命,才能自求多福呀。”看到太子的面色变白,赵遇摇了摇头。
      太子今日到璇明殿来,就是为了试探三王爷那庶子的情况,弄清楚对方到底有没有买通礼部官员行作弊事宜,他今日才知道侄子进京是假,不了解对方近况是真,这才跟赵遇在这迂回曲折地说道一番。
      前有九皇子参与科举落榜,太子亲自揭发的,自然知晓高中有多难,他并不是很相信自己那没有几两脑子的三弟能生出个什么人中龙凤来,便先揭力将自己给摘出去,免得渊帝以为这里边有他的手笔,平白得了厌弃。
      试探这么多,说白了还是为了自己,太子并不会为了一个福缘浅薄的庶子而去动摇自己东宫的地位。
      这就是皇家,虚伪至极。
      赵遇心中冷笑,脑中又蓦地浮现出一张生动明艳的芙蓉面来,到嘴边的,便成了发自内心的真挚笑意。
      太子也不想想,三王爷只敢送三岁的小儿和不受宠的庶子入京,自己却蜗居在富庶的临安,他有多大的胆子去贿赂礼部官员,只为给一个小小的庶子铺路?暗部查到的作弊考生,莫不是富甲一方,又或者是同礼部高官有深厚的亲缘系连……那庶子的确有些才识,是靠自己的本事入的春闱。
      只是赵遇不会主动将这些告予太子,且让太子忧心去吧!
      璇明殿内突然传来渊帝爽朗的笑声,殿前的二人皆抬头往前。
      “父皇笑得这般开心,当是遇着合乎心意的俊才了。”太子收掇好情绪,又变成那名稳重的储君,面上露出喜色,似乎也因为渊帝的好心情而变得高兴。
      赵遇点头:“的确。”
      本该在放榜后踏马游街的状元郎,能不是不遇之才吗?
      而目的既已达成,太子便不打算在外边守着了,只是临走前,他幽幽地朝赵遇道:“赵卿,切记,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啊。犹如举子高中,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殿下慢走,微臣不送。”赵遇抱拳。
      太子冷哼一声,拂袖而去。
      至于太子为何不再等待他那好侄儿,二人心照不宣,并不再提。
      赵遇的脸色重新变得波澜不惊,他的视线上移,攀爬过殿前台阶,似乎要穿过闭拢的大门,到金銮殿中去。
      ……
      司玦正在麻木地听自家皇帝爹花式夸赞兰潜,他甚至觉得渊帝比刚刚引经据典、回答地酣畅淋漓的兰潜更能说会道。
      眼看渊帝这提问人说的时间要比答题者还要长了,司玦不轻不重地咳了一声,才止住渊帝想继续夸下去的念头。
      兰潜应声退下,道一声:“陛下谬赞。”又似作不经意间的抬头,看了司玦一眼。
      玦玦一脸无奈,翻看小册子,叫下一个人出列答题。
      兰潜的心飘飘然的,却不敢再抬头,只是回到原来的位置,在心间描摹司玦看他讲话时的神采。
      似乎,那双沉着星子的眸子中,有着崇拜。
      兰潜的耳朵又嫣红了一些。
      之后的流程照旧。
      渊帝丢出的策问题不多,问的也没前几个困难,且让进士们简洁回答。问的更多的是比较实在的算术题和最为基础的背记题,司玦记东西向来是记内容而不管题目,当渊帝问“某某句出自某经义某篇”,他是找不着头脑,可下边的人全都答上了,听得他啧啧称奇。又或者命人当场作诗,司玦听在耳中,字是那个字,音是那个音,可合在一起,他便不求甚解了,明明就是个普通的名词,里边怎么就蕴含着一大段曲折晦涩的典故呢?然后皇帝爹他居然还能迅速get到那进士的意思!
      【这样就显得你很废耶,脑袋空空的十一殿下。】
      司玦:“……”
      他明明就是正常的水准啦!正常人和天才不是一条道的!
      很快,小册子上的名字念到了尾声,最后只剩——
      司玦用眼神示意一旁的小太监,小太监得了旨,悄悄地从侧边离开,到后门那儿去。
      “进士宋柯,陆临,陆愿,曾钱出列——”司玦一口气报出四个名字。
      四人陆续出列,其中两人面色苍白,心中震动。
      司玦看着站在右侧的那对面貌有几分相似的进士,心中直叹:“两兄弟同时作弊,胆儿可真肥,这时候也知道害怕呀。”
      左侧的两人还不知道事情已然暴露,面容敦厚,低眉顺眼地站着。
      所谓是知人知面不知心。
      “吾有一问——”清脆的少年音在殿内响起。
      因为这一次不是渊帝出题询问,下边站着的部分进士不自觉地抬头看了一眼。
      只听那身着绛紫色一品朝服的少年郎字正腔圆道:“《诗·召南》云,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陛下,陛下饶命啊!陛下饶命啊!”右边两兄弟不愧是饱读诗书的才子,秒懂司玦的话里有话,十分果断地跪地求饶。
      司玦:得,准备那么久的装逼言论被腰斩了。
      突然出了这么大的变数,殿下的进士们第一反应不是抬头看热闹,只觉岌岌可危,哗啦啦地都跟着跪了下去,额头贴着金砖,似乎想将整个脑袋塞进地下去。
      司玦瞟向最前边另外的两名作弊人士,只觉得这两位心还挺大的哈,下边就他们还站着,两侧待命的礼部官员都伏地跪下了呢。
      许是接收到司玦那一眼中的意思,唯二站着的两名进士也跪倒在地,待脑门接触到宫殿内铺着的清凉砖石后,似有一道闪电劈向他们的脑勺。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维鹊有巢,维鸠方之。之子于归,百两将之。
      维鹊有巢,维鸠盈之。之子于归,百两成之。”
      司玦吟着诗,踱步走到发抖四人组的跟前,居高临下,幽幽地问:“几位进士,你们有何见解呀?”
      一时之间,朝堂寂静。
      司玦回头去看渊帝,只见他已走出屏风,挥手示意司玦接着说。
      “啊呀,是题目太难了吗?倒是本殿下的过错了。那便换个试题好啦。”司玦绕着四人缓慢踱步,一步一步的,之于这四人,似乎踩的不是璇明殿殿金砖,而是他们的脊梁。
      “齐桓先有匡周之功,后有来项之罪,君子计功补过。先到先得哦。”
      其中一人膝行,想要抱住司玦的大腿:“殿下!殿下!贱民有事相告!”
      十一殿下蹬蹬蹬地往后退,还是立于殿前的两侍卫把人给拖住,司玦才没被糊一身的鼻涕泪水。
      “礼部侍郎周羡之,卖爵鬻官,小人是一时糊涂啊!”那人高喝,抖出一连串的买卖事宜来,说甚么见同乡的谁成功买官上任,他又听信对方的怂恿,交了多大的一笔钱,只买了一个靠后的名次。
      典型的死贫道道友也得死的心理。
      那边跪直的周侍郎大喝:“竖子血口喷人!殿下明鉴啊!”
      司玦颇有手段地拱火:“你这满口胡言之人,周大人为官二十余载,向来两袖清风、为官清廉,视金钱如粪土,你莫不是颠倒是非,嫁祸于人!他要那千两白银做甚?!”
      听到司玦维护自己,周侍郎心中升起的并不是欣喜,而是完了,完了。
      瘫在地上的周侍郎果然见到那买官的进士红了眼,像是要生啖其肉一般,了无理智。
      司玦便听这补过之人说周侍郎平日里如何奢侈云云,翻来覆去地说,从吃穿用度到府宅妻妾,能用得上的奢靡之词全用上了,听得司玦哈欠连连:“照你这么说,本殿下平日里比他过得还要好,岂不是更荒淫无道咯?”
      听到这话,渊帝的眼角一抽。
      妃子皇子中就属娴妃和十一殿下的五欲最淡,一个因为礼佛常吃素食,另一个经常干出把隔夜的点心当早茶来享用的事来,渊帝赐过去的绫罗绸缎经常被两人压箱底,或是做了款式繁复的华服,娴妃娘娘觉得穿进佛堂实为不敬,遂压箱底,而小十一单纯地嫌麻烦,便把那几件款式简单的旧衣穿了又穿,且让绣娘暂时不用缝制新衣,说是会长个儿,等不长了,再做也不迟,免得浪费。
      怕这娘俩哪天会衣不蔽体,渊帝还得亲自去吩咐绣娘莫信他们的鬼话,该做的还是得做,按宫中礼制而行。
      再看那跪地的进士,先是一噎,很快又舌绽莲花起来,说甚么皇子乃天生德才兼备之人,当以世间精华灌溉之,哪怕是日月,也当因为惹殿下不顺而自省。
      眼看着话题变得越来越歪,这人嘴里又吐不出甚么更劲爆的消息来,司玦便有些乏了,他退至渊帝身边,小小声地说:“审人的功夫我不到位,还是让赵卿上吧,术业有专攻。”
      渊帝颔首,将手一挥。
      殿门前的侍卫将门打开,便有一队青羽卫鱼贯而入,将涉案的进士和礼部官员尽数钳住,以防暴起。
      “《律》有十恶,十恶之首,是为谋反。滥用礼部私权,为己谋利,改天换命,动摇吾大渊社稷邪。周羡之,你可认罪?”比起司玦那小儿科的激将法,赵遇做的更狠,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给对方扣上一顶大帽子,然则语气神情平淡至极,更令人遍体生寒。
      按照大渊律令,周侍郎所犯的事其实不至于砍头腰斩,充其量贬斥边缘苦寒之地,又或者缴纳赎铜,免去笞刑、减□□放里程,但重拿轻放并非渊帝之意。近来人心浮动,几位皇子之间攻讦争斗越发严重,此一举,既是为还天下学子一个公道,更是要打压朝廷中的不良之气,以示皇威。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礼部权轻,最好动刀,也最易治罪,就像边南附属小国进贡的山竺子一般,其外皮甚硬,但只要撕开一个小口,触及其内果实,便只是时间问题。
      周羡之和其他被抓住的礼部官员一同喊冤叫屈。
      赵遇挥手,领着青羽卫往他处去了。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司玦用小眼神去瞄自家的皇帝爹,心中有些纳闷,今儿他爹除了在问问题时比较激动,话也说的多,但怎的出了屏风,就成哑巴了呢?这么一看,今天大出风头的还是自己耶!
      正这么想着,司玦却听渊帝在一片寂静声中出了声:“诸位进士,朕向来赏罚分明。”
      “此前礼部种种,有违伦理,朕本欲重设春闱,再试一番。”渊帝稍有停顿,接着道:“吾儿十一,怜诸位奔波之苦,遂请设殿试,以辨直伪。”
      “望诸位来日莫招浮云遮眼,需得砥砺前行,以振兴我大渊之大业。”
      ……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1章 金殿试回新折桂(三)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