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讳莫 ...

  •   北庭王的直觉一向很准,只是可惜没时间继续胡思乱想,他回京之后还有件头等大事一直未做,那就是去拜见太后。
      本来在宫里就能见的,只是太后她老人家觉得天气燥热,宫中烦闷,上个月十分潇洒地摆架到临清山庄避暑去了。

      礼不可废,萧济挑了个风清云淡的艳阳天,好好将自己收拾了一番,向皇帝告了早朝的假,带着梁钧轻装前往郊北的临清山庄。
      太后的闺名唤作明瑟,是明理的堂姐。明老爹年轻的时候很是狂妄,恃才傲物,作为圣祖爷文皇帝亲点的探花郎,最不喜别人说他靠姐姐的裙带关系,所以甚少去宫中。

      明瑟作为名副其实的千金大小姐,举止端方,性格和顺,说话轻言细语,从来不与人争执。先帝赞其贤良淑德,十分看重。
      萧济生母齐妃是先帝最为宠爱的贵妃,与明妃情如姐妹,可惜红颜薄命,生产时难产而亡,可怜萧济一出生就没了娘。先帝悲痛欲绝,思来想去只有明妃为人最让他放心,所以将萧济交由明瑟抚养。
      嫡长子萧钦,也就是当今皇帝,因生母皇后早逝,一直也是在明瑟宫中长大。明瑟没有自己的孩子,对待萧钦与萧济两兄弟如同亲生,事无巨细,悉心教导。

      明太后如今四十七岁,依旧温婉明媚,她一生从未争过什么,但最后什么都得到了,活得超然又豁达。
      萧济在临清山庄住了两日,陪太后种花抄经,又细细说了这些年的经历见闻,心情不觉都明亮了些。临别前,太后给他塞了一堆小时候爱吃的糕点,说是自己做的。难得被当成小孩子对待,萧济心中一暖,并没有推辞。

      五月的京城,天气多变,中午还艳阳高照,没过多时雷声轰隆隆地炸起,淅淅沥沥开始飘起小雨。萧济扬鞭策马,本想抄山上小路一鼓作气跑到京城,没成想雨越下越大,铺天盖地地砸下来,鼻子眼睛里灌的全是水。
      梁钧抬手抹了一把脸,向四周张望,看到一处不远处的河岸有座草亭,开口吼道:“殿下,雨势太急,估计下不了多久,不如我们先去草亭处躲雨?避开这一阵子再走不迟!”
      萧济暗骂一声鬼天气,驱马向草亭方向去。
      雨水粘在身上湿冷冷的令人不适,如果不是他现在全身湿透,宛如一只落汤鸡,萧济觉得倒可以好好欣赏欣赏这草亭的景致。

      外面风湖不宁,这亭中却是另一番安然的模样。草亭有六角,用毛竹搭起,亭中设小案,茶具、香炉等一应俱全,矮脚香炉燃着檀香,烟雾丝丝袅袅,与外面的水天雾蒙相得益彰。
      小案旁架着暖炉,上面吊一黑陶罐,有一小童跪坐扇风,正在煮茶。另有一人带着斗笠,身披蓑衣,举着根钓竿伸在漫天大雨中垂钓。

      这人的背影看着活像只炸了毛的刺猬。萧济心中直嘀咕:“这大雨天的钓鱼,估计脑子不太好使。”
      梁钧上前一步笑道:“雨势太急,不知主人家可许我二人进亭暂避?”
      这“刺猬”闻言动了一下,缓缓转头,露出一张圆滚滚的脸盘。不知道是不是感应到了刚刚有人说他脑子不好,“刺猬”又缓缓将头转了回去,完全没搭理这两位。
      萧济梁钧:“……”

      一旁小童看不过眼,侧身让出位置请二人进来。因为主人家态度冷淡,萧梁二人只好将将靠着亭边休息。
      不一会儿,远处响起“哒哒哒”的声音,另一只“刺猬”踩着木屐跑过来,边跑边抱怨:“师兄,你说你出的什么馊主意?还要做烤鱼?一上午了,有一条鱼吗?”
      先前的“刺猬”更炸毛了,吼道:“闭嘴!你把鱼都吵走了!”
      “这么大雨还想钓上来鱼?你以为你是姜太公啊!”那人一顿,注意到旁边多了四只脚,语气忽然多出几分礼貌,“师兄,有客人?”
      “不是,躲雨的!”
      “来者是客,何必拘泥?”那“刺猬”费劲地摘掉斗笠和蓑衣,目光顺着陌生的四只脚往上走,声音突然卡住,“齐安?!”

      萧济一愣:“明定?”
      这实在是意想不到的相遇。
      “你怎么在这?”两人异口同声。
      “我来此与好友赏景垂钓” 明定将蓑衣挂在亭前,示意童子将擦拭的手帕递给二人,“早知变成如此天气,还不如在家喝酒!不知齐兄为何在此啊?”
      萧济言简意赅:“有点事情要办。”

      明定心下了然。此处是烟山,再往北去二十里就是临清山庄,那是皇家御园,萧济必是拜见太后途径此处。
      孔轻被这动静闹得实在掉不下去了,给明定使了个眼色:“你认识?”
      明定点头笑道:“两面之缘。”
      孔轻此人一身奇骨,觉得天下的规矩道理都是放屁,不认识的人他才懒得搭理,但既然明定说认识,他只好装模做样地站起来。

      “介绍一下,”明定指指孔轻,“我师兄,孔轻孔仲宣。”
      说罢又指指萧济:“齐安,唔……一个说要报答我但是这么久了也没见行动的人。”
      萧济:“……”
      孔轻:“……”
      梁钧:“……”
      孔轻忍不住骂他:“要点脸吧!”
      明定的表情如果能说话,此时就是斗大的两个字:冤枉!
      萧济有些不好意思:“惭愧!确是我的错。近来事情繁多,没顾得上去府上拜见。”
      孔轻将信将疑地看着明定,意思很明显:你又怎么坑蒙拐骗了?
      明理没理孔轻的挖苦,四人在茶桌旁坐下。

      “尝尝!”一盏浅碧色的清茶递到他眼下,萧济伸手接过,触手有些烫,那是沸水滚过的温度,“徽州的春茶,用山泉水煮过,暖一暖身子吧!”
      明定煮茶的样子很好看,或者说,是明定这个人很好看,所以无论他做什么,都十分赏心悦目。
      外面的雨太大,明定的鬓边还是不可避免地染上一层湿意。湿意浓重,凝结成一滴水珠,沿着耳廓流淌,坠在耳垂上,晶晶亮亮,恍若明珠。不一会,那明珠似不堪重负,坠落在衣襟上,化成一个小小的深色圆斑。
      萧济看着明定,觉得这人的眉眼很像此间山水,如一块白玉上点缀了墨色山峰,秀丽清冷,风骨凛凛,隐隐泛出春意。

      孔轻用胳臂肘碰碰明定:“光喝茶能饱啊!让你去拿的吃食呢?”
      “孔大爷,”明定不可思议地指着外面泼天的大雨,“这么大的雨走得了路吗?”
      孔轻:“那你刚刚干嘛去了?”
      明定理直气壮:“我站在外面试了一下,发现不行又回来了!”
      “娇气!”孔轻圆脸皱得像十八褶的包子,对小童说,“让玄英去。”
      “等等!他才十四岁,淋坏了你不心疼我心疼!”明定愈发不可思议,对玄英说,“看清孔大爷的真面目了吗?他的心是猪油做的!”
      孔轻大怒,眼看这两人从吵架要演变成打架,萧济急忙抬手拦住:“我!我有吃的!”
      两人都消停了。

      萧济将从临清山庄带的食盒打开,里面是常见的白玉糕,明定擦净手捻了一块。
      桂花的香气,绿豆馅混着蜂蜜的清甜,用料和手艺极其讲究,跟那晚在明岐房中吃的味道一模一样,分明就是太后的手艺。
      倒不是明定舌头灵光,一下就能尝出是谁的做的,而是对此物实在印象深刻。

      明定异常挑嘴,不喜欢豆制品,尤其不吃绿豆,他总觉得这东西绿不绿黄不黄,令人没有食欲,而且自带一股腥味,再多的甜味也难以掩盖,宛如生吞青草。
      绿豆糕、绿豆汤、绿豆粥……明定通通不吃。
      吃东西这方面,明二爷很是有一些奇怪的癖好,这种癖好被他兄长明岐精辟地称之为“饿两顿就好了”!
      绿豆多好吃啊,清香细腻还降火,明岐一直非常喜欢,所以从小到大明定在兄长的威压下被逼着吃了不少,可以说是深恶痛绝。

      孔轻吃了一块,幸灾乐祸地说:“是你不吃的绿豆,饿肚子去吧!”
      “明兄不吃绿豆?”萧济闻言拿出另外一盒,“这里还有别的。”
      孔轻撇撇嘴:“这位齐兄弟,我劝你别管他,他嘴刁得很!”
      明定笑道:“你少编排我!”
      孔轻放下糕点,掰着手指头:“来,我给你数数!讨厌绿豆,讨厌羊肉,讨厌一切酸的苦的辣的,还不止这些,你说!还讨厌什么?”
      明定连饮两杯茶强压下口中豆子的腥味,似笑非笑地看了一眼萧济:“我讨厌别人骗我。”
      萧济:“……”

      孔轻不想理他:“稀奇了!你这么精明的脑瓜子,谁能骗得了你?”
      “是啊!”明定慢悠悠地说,“就是因为没被骗过,所以谁要是骗了我,估计我能记一辈子。”
      萧济:“……”
      “先前他出手相救,我却没有坦诚相待,本就理亏。再说凭着明家跟太后的关系,我的身份也不是什么秘密,”萧济心道,“还是找个时间解释清楚吧!”

      雨过天晴,北庭王忧心忡忡地走了。当着萧济的面明定忍笑得辛苦,现在人走了,终于能放肆地笑出声来。
      “什么事这么高兴?”孔轻看明定乐不可支的模样,好奇不已。
      明定挑了挑眉,做了个“嘘”的手势:“秘密!”
      “稀罕!你愿意说我还不一定愿意听呢!”孔轻滴溜溜翻了个白眼,又忍不住问,“方才那人,到底是谁?”
      “人家说了,军中小卒!”明定眼尾向上挑起,带起懒散的笑意,“怎么,你不信?”
      “切!你当我瞎啊!”孔轻满脸无语。
      其实萧济倒也不是有意要瞒着身份,只是一开始扯谎现在不好收场罢了。
      “我倒要看看这个谎他要怎么圆!”明定心情大好地捏了块糕点,入了口才发现是绿豆的。
      啧!倒也不那么难吃!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