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贰 ...
-
锦安刚掀开车帘,便闻见一股清甜的果香。她惊喜地望向陆知尧,“殿下,什么东西这么香?”
陆知尧神秘地从匣子里拿出一小壶酒,“待会儿到了鹿苑大家都去围猎,怕你一个人闷,这是新酿好的紫葡萄酿,给你配着点心吃。”
锦安听他这样说,不免有些失落,“我听说了,安抚逃难来的灾民这件事本来陛下是想交给三皇子来做的,可他嫌这是件苦差,父亲便上奏让你来做了。虽然你不能去参加围猎,可是这件事做好了便是一件让百姓称颂的大好事,一旦收获了百姓、朝臣们的肯定,那今后陛下自然会越来越看重你,你……”
“我明白。”陆知尧定定地看着她,“锦安,你和先生对我的好,我都明白的。”
锦安怔愣了一瞬,意识到自己有些过急了,“我只是怕……总之,你明白就好。”或许是陆知尧的目光过于诚挚热烈了,灼得她脸颊发烫,她忍不住微微转头,避一避这目光。她见过陆知尧在宫里受尽欺辱的样子,更见过他被掩埋在别人不屑目光下惊人的才华。陆知尧是从宫外被抱回来的,据说他的生母是江北行宫的一位女官,皇帝只在行宫见过她一面,便想将她纳入后宫。可在这世道靠自己千辛万苦坐到女官这个位置的女人,又怎么甘心回到后院了然一生呢?
没有人会重视一个女人的想法,更何况皇命难违。什么方法都试过了,她还是没能逃过被人送进皇帝寝宫的命运。她不愿入宫,皇帝便陪她在江北行宫耗着,一直到她发觉自己怀了身孕,一次又一次地自尽,又一次又一次地被救回来。皇帝下了命令,必须保住她肚子里的孩子,否则整个行宫的奴才都要陪葬。
皇帝用无辜之人的性命圈住她,妄想她从此顺从,妄想她为着这孩子,愿意和他从此在一起。
她确实安安静静地待了一段日子,一直到诞下孩子那日,皇帝一整晚都在屋外盼着母子平安,皇后也亲自来到行宫陪同。可孩子刚生下来,她便突然如同发疯一般掐住孩子的脖子,宫人们好不容易从她手里抢下孩子,皇后进到屋内,声泪俱下地劝她就算为这孩子,不要再争那微不足道的自由了。
皇帝以为一切如他所料,正松了一口气之时,不曾想到,她猛然夺过皇后头上的发簪割了喉。
滴滴答答的血浸满了她的衣襟,后又落在地上。
所有人都不敢出声,就连那刚出生的孩子也没有哭泣。
不知道过了多久,皇帝淡淡地开口:“追封江北齐氏为温淑皇贵妃,葬妃陵。”
皇后接过那刚出生的孩子,“陛下,五皇子还未起名。”
皇帝看着那孩子,只觉得讽刺。好像这孩子在不断提醒他的求而不得,他气恼她,也连带着气恼这孩子,所以即便她身死,也要她入妃陵,成为自己的女人。而这孩子……
皇帝最终什么也没说,拂袖而去。
最后还是皇后带着孩子回宫,交给一个嬷嬷抚养,起名知尧,晓谕六宫。
锦安不想看到陆知尧遭受这些不平等的待遇,和父亲不一样,父亲欣赏他的才华,觉得他是能为天下百姓造福,能建功立业的人;而她只要他好好的,能做自己想做之事,受到别人平等的待遇。所以不论遇到什么事,锦安总忍不住替他多想一些,再多一些。
陆知尧见她眉间这样的愁绪,不禁失笑,“锦安,你待我总是怜惜多些。”
“啊?”锦安摇头,“我不是……”
锦安看着陆知尧,不自觉握紧了手里的酒壶。陆知尧如今及冠,跟随锦千盛学习已有数年,越发养成谦谦君子的书卷气息,加上他本身就面容姣好,如若不是因为不受皇帝看重,只怕如今不知道多少女儿家恋慕他呢。
“前些日子,我听到父亲同你说……你冠礼过后可有什么打算?”
陆知尧沉默了一会儿,正准备开口,马车忽地颠簸,赶忙伸手扶住了锦安。
锦安问了刚才那句话就后悔了,马车骤然一颠簸,她不受控制地就要摔到一旁,陆知尧及时扶住她,抬眼间,她的目光就撞进陆知尧深邃的眼里。锦安能隐隐感觉到陆知尧如今有很多顾虑,她也不想立马要听他的答案,于是立马起身叫停马车。
车夫疑惑道:“小姐,鹿苑还未到呢。”
“离得不远了,我在车上闷得紧,就自己走过去了。”
陆知尧扶着锦安的那只手却未松。
“殿下。”锦安垂着眸,“不必送了,快些忙要紧事吧。”
陆知尧微微叹了口气,轻轻松开手,“去吧,晚些时候我来接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