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故事梗概 ...

  •   这是一部女性革命历史题材小说,以传统现实主义手法进行创作,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历史时期为深度背景,表现民国时期部分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的妇女解放意识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尖锐冲突,以及女性自身在面对两性问题时的矛盾心理。而小说的所有文字,都在完成着同一个题旨:在民族危难关头青年人自然流露的品性与素质以及传统民族心性的根基和民族的浩然正气,其意义在于把人们重新带入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之际那段历史的回味与体验,突出秉性坚贞执着,生命顽强热烈的民族的生机、民族的魂魄、民族的未来。
      这本小说,又表现出作者一贯的主题追求,写的是知识分子在大时代里追求理想道路时,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知识阶层的气质、情操以及生活方式或隐或现的,然而又是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而呈现了两个清白、高雅、坦诚的青年女性选择人生道路的艰难与曲折,在挤压下生命的坚忍,对理想执着的追求,更偏重于刻绘普通知识分子在历史转折时期人生道路的分野。
      小说以美丽的宋灵漪和丑陋的赵余心为对照,讨论了一个现在也不过时的话题:女孩儿一定要美,不美找不到好婆家,还是女孩儿美不美不要紧,关键是要进好学堂?潜在的主题是,女人无论美丑,最终都应与过去握手言和。

      名门闺秀宋灵漪,怀着女子独立与教育救国的美好理想,跨进了名重一时的春江大学。然而贵族学校的洋化教育与污浊的政治空气,使她深感窒息。她孤标傲世,清高自许,对那些因仰慕她的才貌而趋之若骛的追求者不屑一顾。因为宋灵漪虽生长在富豪之家,养尊处优,锦衣玉食,但她的童年却是悲惨和不幸的。父亲宋鲁直在青年时,为出洋留学,振兴家业,同不美的富贵之女订下婚约,结婚后因为两人的性格不合,兴趣不同,缺乏共同语言,更由于妻子不美,所以家庭中没有欢乐。宋灵漪的母亲是一个略通诗书,多愁善感,胸狭心细的旧式女子,心慧而口拙,虽贤德而欠伶俐,无论怎样总得不到丈夫的喜爱,因此,长吁短叹,积愁成疾,经常卧病在床。灵漪从懂事开始,日夕所见的是:父亲锁着眉,板着脸,不言不语,而母亲则自怨自艾,敢泣而不敢怒,自己糟蹋自己。她幼小的心灵,深深承受着苦恼与悲哀的创伤。男子薄幸、爱情空虚、女子痛苦和人生绝望的苦果,这些精神上的阴影和偏见,在后来都忽隐忽现地影响宋灵漪对男性的看法。她认为一个男人,对不同外貌的女子,投下不同的目光,或采取不同的态度时,这实际上正是他自己灵魂的大暴露。所以,对丑陋的同学赵余心,她充满了关爱。

      小说是以宋灵漪在梅花丛中的出场开篇的,在情节结构上,也以宋灵漪的活动为中心,其间以主要篇幅,写了她丑陋却善良的女友赵余心、地下党员方超、王永勤、萧川。在这些笔墨中,对每个人物的描写,从塑造不同的典型形象上来说,各自有其独立的意义。贤淑宽厚、高洁挺拔的赵余心,她与宋灵漪灵犀相通,相濡以沫,她们能够甘当风险,加入抗战剧社。出身于富贵之家的宋灵漪、赵余心、付翔们,本可以按照当时的人生公式,顺利地出嫁、出国,但他们在进步思潮的影响下,逐步看清了政府的腐败,终于从不同角度投身于抗战行列。有的加入了共产党,有的成为军统特工…….
      小说是始终将宋灵漪作为一个时代弄潮儿的形象去描写,去赞颂的。只有极为俭省的笔墨和高明的描写技巧,才能收到这样一笔多能的艺术效果,尤其突出了她一生恪守和奉行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责任感。卢沟桥抗战救亡的炮声,振奋了她的精神,看到了民族的希望。
      小说也以多彩的笔墨描写了春江大学在联翩的幻想中生活嬉戏的学子。敌人的入侵,改变了他们的生活轨道,也使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觉醒起来。写民族意识的觉醒,是很有层次的,如果说,参加剧社的那些描写,只是反映了他们与生俱来的直觉的民族感情,那么,当他们亲身经历了一系列遭遇之后,小说着意表现的则是他们自觉的民族意识与民族情感了。
      小说还有一个特色是关于自然界的描写,用诗一般的语言寄托了小说人物在不同时地对祖国美好的一景一物的挚爱。
      改编优势:
      1、塑造了一美一丑两个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渊源与外国文化长期耳濡目染为一身的女子形象,东方传统哲学文化与西方人文精神的汇合显示出人物独特的文化内涵。
      2、卢沟桥的炮声,促成了中国人的团结。文中塑造了一个酷爱戏剧的南洋大学生从浊世翩翩佳公子到军统特工,最后牺牲于香港日本宪兵队的形象,结合着人物的气质、性格和生活道路的曲折发展,次第写出了不同知识分子对抗日战争的心理反应和理性思考。
      3、女主人公的感情戏,从单纯天真臻于成熟厚重,甚至舍弃个人情感而让位于道义。她与男主人公的几次分合,可以看到一旦爱情与传统道德观念产生矛盾时,道德是重于爱情,重于幸福的。这体现出大时代具有强烈社会道义感的诗意美学精神。

      《未必圆时即有情》人物表:
      宋灵漪,春江大学新闻系学生,校花,后参加抗战,解放后任《人民日报》记者。
      赵余心,宋灵漪的同学,抗战后回到春江梅花观创办贫困子弟学堂。
      萧川,革命者,曾在春江大学就读,抗战中任八路军副营长,与宋灵漪有过一段不了情。
      王永勤,革命者,宋灵漪、赵余心的领路人之一,解放后任高级干部。
      方超,革命者,宋灵漪、赵余心的领路人之一,对宋灵漪怀着爱慕之情,解放后任高级干部。
      付翔,春江大学戏剧系学生,南洋人,宋灵漪的追求者之一。抗战初期参加抗敌演剧队,后留在香港,成为军统特工,牺牲于日本宪兵队。
      杨嘉,国军作战参谋,壮烈牺牲于淞沪抗战中。
      吴林,医生,与宋灵漪在奔赴晋察冀根据地的路上相识。解放后二人结为夫妇。
      程团长,老革命,对宋灵漪怀有爱慕之情,后牺牲于抗战胜利前夕。
      宋鲁直,宋灵漪之父,辛亥革命元老,国民党参事,春江大学国文系主任。
      宋道宁,宋灵漪大弟,西南联大学生,后投笔从戎,牺牲于空军前线。
      赵欣宁,春江大学管理员之女,后由赵余心收为养女。狂飙时期精神失常,投奔萧川处,后与之一起失踪。
      赵丰,《民族魂》周刊社记者,军统工作人员,后为汪伪政权效力。

      故事梗概:
      春江是座风光旖旎的小城,一湾深潭绕城流淌。春江大学国文系主任宋鲁直之女宋灵漪,怀揣女子独立的美好理想,生于乱世而秉家国情怀,如一枝红梅孤标傲世,人称“铁骨红梅”。贵族学校春江大学污浊的政治空气,使她深感窒息,不知所往,对那些因仰慕她的美貌而趋之若鹜的贵族子弟,由于自己母亲不美而被父亲厌弃的惨淡记忆,也常常不屑一顾,甚至酝酿着要给他们一顿教训。唯有虽容貌丑陋,但品学兼优且性情柔中带刚的同窗女生赵余心,得到她热情的照拂与最大的尊重。
      1935年秋,在春江大学迎新会上,刚考进新闻系的宋灵漪结识了容貌极丑的赵余心。余心酷爱读史书,寡言少语,深度自卑,对她看不惯的人与事,只报以嘴角微微的一撇。余心悲剧的命运,恰恰与灵漪的母亲相似。自此灵漪与余心成为好友,她一心要保护余心不受社会习俗的欺侮,不被那些以貌取人的男子(她认为天下的男子皆如此)伤害。
      初冬的一日,苦苦劝宋灵漪加入剧社的经济系男生赵丰搞了一次假英雄救美,没想到救的不是宋,却是穿着宋的银狐大衣的赵余心。赵丰踢伤了赵余心,悻悻而去。
      三个以插班生名义考入春江大学历史系的地下党员方超、王永勤、萧川救了赵余心,把她送回宿舍。方超是1927年入党的老革命,出身地主家庭,有文化有见地。王永勤毕业于女子师范。萧川从小在山西农村长大,有军旅经历。他们正接受了一个命令:要在象牙塔里掀起抗日爱国运动。方超认为从宋灵漪入手就较为合适。从地下党□□老刘那里取来密信的萧川和宋灵漪、赵余心在山上相遇。宋灵漪对他故做不见,萧川觉得,这样的任务还是方超执行比较合适。
      宋灵漪表达了她对入戏剧社的态度,她希望多读点书,将来做大事。方、王却趁机开导她文艺救国的重要性,给了她一定启发。
      方超和王永勤把一些上海出版的进步刊物借给宋灵漪、赵余心看。赵余心认为他们是三个神秘的火枪手,大胆的宋灵漪则孩子气地表示她什么也不怕,只要能抗战救国就行。
      于是在宋灵漪周旋下,春江大学的新剧社黎明剧社进入积极筹备状态。艺术系学生付翔来自南洋,他带着对宋灵漪的爱慕之心也入了社,和灵漪共同出演田汉的《回春之曲》。萧川负责后勤工作。
      《回春之曲》的顺利上演和取得的巨大社会影响,让地下党市委也为之振奋。这时北平爆发了一二九抗日学生运动。方超嗅出了敏感的政治气息,准备组织春江大学在十六日这天响应北平同学也来一次游行。然而付翔不喜欢宋灵漪参加政治运动,希望她和自己一起游山访胜。灵漪拒绝了他。
      游行中灵漪为救萧川受了伤。她的父亲,国民党元老宋鲁直把她关在家里,不许任何人探望。只有付翔,因为他在南洋行医的父亲曾救治过宋鲁直,而得到许可探望宋灵漪。付翔向灵漪提出和她一起出国留洋,并劝她远离这些危险的政治人物。灵漪自己也心乱如麻。她找到父亲宋鲁直,宋鲁直第一次对她讲述了自己的命运:出身破落书香家庭,父亲因为给洋人侵略者做“通事”翻译官而被瞧不起。宋鲁直为了翻身,娶了大家出身,却因容貌不美从小被家族轻视的周氏,即宋灵漪的母亲。成亲第二天他就去了日本留学。他坦言对不起周氏,让她苦苦等了一辈子。他希望宋灵漪能过一种新的生活。父女二人达成了某种默契。

      宋灵漪终于又回到了集体中。这时付翔离开了,回了南洋。宋灵漪的另一个追求者,物理系学生鲁过去了美国。萧川也走了,去东北参加义勇军。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春江大学被迫迁校。宋灵漪下决心脱离学业,参加抗战,走上一条遍布荆棘的小路。赵余心却没有得到方超的邀请。宋灵漪任上海《民族魂》记者,采访战事,亲眼目睹了四行仓库守军的英勇事迹,也被军统安插在报界的赵丰所注意。
      灵漪给困在上海租界,被人们漠视甚至歧视的余心写了一封信,邀她到武汉做一番事业。
      武汉即将沦陷。华中门户洞开。在“保卫大武汉”的歌声中,宋灵漪随《民族魂》周刊及方超去大后方,赵余心随王永勤、萧川去西北。人们在长江边分别了。
      1941年,宋灵漪从大后方来到了敌后抗日根据地。她在这里遇到的第一个人,是担任连长的萧川。赵余心则负责着一些比较简单的工作。她身体不好,性格内向,依然没有多少人注意到她。可她却向好友灵漪滔滔不绝地倾谈着自己内心对于战争和人性的看法。
      大扫荡开始了。宋灵漪所在的《战斗报》为抢救一套大藏经而落伍,即将被敌人追上。关键时刻萧川带领一连战士掩护他们撤退,萧川的一个连却全部牺牲了。悲痛万分的宋灵漪在报纸上发表《气壮山河血染太行》悼念烈士,却得知萧川跳崖后没死,在后方医院。
      宋灵漪第一次看清了自己的感情,原来她一直爱着萧川,只是不愿承认而已。从宋灵漪的思想情感上来说,老方身上有一些她所没有的特点,是她望尘莫及的,她敬重他如师长,但没有爱情;南洋华侨付翔,曾是春江大学艺术系学生,和她共同出演田汉的《回春之曲》,视艺术如生命,在向她求婚遭拒后退学回到南洋。淞沪战役期间,宋灵漪在上海与他巧遇,才知他全家已移民美国,他却放弃了进军百老汇的艺术理想,只身回国参加抗敌演剧队。抗战胜利后,宋灵漪方知付翔在加入演剧队前已成为军统特工。到香港演出后,他留在香港,利用自己父亲的名望展开地下工作,却在与一个日本内线接头时不幸被捕,被枪杀于日本宪兵队。宋灵漪痛悔自己不了解他,没有在他生前给他以温言,但他风流多采,她对他不信任;国军参谋杨嘉,在四行仓库壮烈殉国,曾引动她的情感,但他们的相逢太匆遽;因叛徒出卖壮烈牺牲的八路军交通员薛磊,曾是春江大学医学院学生,机智而诚挚,她愿意同他做朋友,但他太单纯,不可能完全理解她,她精神上得不到满足,不可能产生爱情;只有革命者萧川,有着高尚的情操,不以女子的外貌判定其内心,从初见开始就震动了她的心灵。她魂牵梦绕,在他身上寄托着对男子最美好的理想和人生的希望。
      她穿过重重关卡,到后方医院看望了萧川。然而萧川竟婉拒了灵漪。
      为什么呢?王永勤质问萧川。萧川说,他觉得他们不是一路人。过去的社会分三六九等,宋灵漪的倨傲使他后退。如今在根据地,一切又都倒过来了,他也不适应。他只愿和赵余心这个内向的,不引人注意的女子在一起。
      萧川的选择深深打动了灵漪,她觉得他是个真正的共产党员。然而她想离开他们,远远的。于是她去了延安。而余心也从萧川的一举一动中感到他并不爱丑陋的自己,他只是深深地可怜着她。
      在延安,宋灵漪巧遇给程团长当秘书的方超。方超虽然是王永勤的男朋友,却终于对宋灵漪吐露了一直埋藏在心底的一段情。而在男多女少的延安,程团长也看上了灵漪。灵漪却通过方超表示了不想谈恋爱的心情。
      程团长后来到了抗战根据地,担任萧川的上级。在抗战即将胜利时牺牲了。

      宋灵漪的命运也是一波三折。她被遣散出延安,到了大后方,终于党找到了她,派她到香港,在龚澎手下做对外宣传工作。去香港之前她回了春江,遇到赵余心。余心在抗战胜利后就离开了根据地,回到春江,办了一所义学,决心为祖国的下一代奉献一生。她们畅谈了对爱情的看法。余心鼓励灵漪勇敢追求真正的爱情,不要像自己,只能在对爱情的想象中度过一生。
      在广州,做地下工作的方超告诉灵漪,付翔也牺牲在香港。他是军统特工,为抗战牺牲在日本宪兵队。悲痛的灵漪把一束束洁白的花朵洒落在水中。
      在香港,灵漪还遇到了赵丰。赵丰问灵漪为什么要推翻自己出身的阶级,灵漪回答他,他永远不会理解。

      50年代初,中国大地一派欣欣向荣景象。宋灵漪从香港回到解放了的北京。方超和王永勤告诉她萧川的部队在春江一带修整。他们鼓励灵漪和萧川开始新的生活。灵漪回到春江,见到了在春江大学教授古汉语的父亲,也终于见到了萧川。两个人满怀憧憬一起回到北京,一心开始全新的生活。
      这一年,抗美援朝。尚未结婚的两人又一次分开了。灵漪在等待中等到了萧川阵亡的消息。悲痛中的她决心用工作减缓痛苦。这时,一个带着孩子的老战友吴林走入了她的生活。就在他们新婚之际,从朝鲜归来的萧川来到了方超和王永勤家……
      宋灵漪的同学赵余心,也曾默默地爱着萧川,并一度把萧川的同情当做了爱情。抗战胜利,国困民穷,赵余心从晋察冀根据地回到春江,在梅花观开设了贫民子弟学堂,终生未婚,把自己奉献给祖国的下一代。
      这个故事,已经过去六十多年了。在新千年到来之际,一个白发苍苍的不速之客,突然敲响了宋灵漪的家门。他是谁呢?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