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第 10 章 ...

  •   乔知微对着铜镜理了理衣领,抚平了褶皱。
      藏蓝色的窄袖袍称得她身形修长,腰间一把短剑更添几分英气,另一侧没挂香囊,而是挂了一块铜制的“裴”字腰牌。从今日起,她正式成为准清源候的幕僚,裴秋的副官了。
      虽然这“副官”一职,有些狐假虎威的意思,但这对清源来说却有着不小的意义。清源三州的大地上,第一次出现女人当“官”。
      裴秋是清源实际的掌权者不假,但老清源侯去世后,朝廷一直没有下达正式册封的诏书。如果有人拿这个说事,弹劾裴秋目无尊上、无视法度、甚至是有“不臣之心”,那理论上他说得还真没错。
      相较于“乔副官”,“裴侯”目前似乎更加“名不正言不顺”。
      新官上任三把火,乔知微的这把火,今天开始烧起来了。
      “今日的主要安排是听安州官员的汇报。”裴秋安排道。
      乔知微坐在她的下首,在乔知微身后,还坐着两名“副官的副官”。
      文鸳和宋籍坐得端端正正,但僵硬的姿势暴露出她们的紧张和不安。她们名义上是裴秋的侍女,但实际上每日并不做端茶倒水侍奉的活儿,而是协助裴秋处理各种文书和公务。裴秋初掌权时,身边没有可信之人,于是便提拔识文断字的两人为秘书官。
      但是,她们一直以来都作为裴秋的影子,在幕后默默地打理一切,而今天,她们正大光明地坐在正厅,等待着大大小小官员们的汇报。
      文鸳本想悄悄用袖子擦一擦手心里的汗,却忘了自己今日没有穿侍女的裙子,而是一身窄袖长袍。
      乔副官说藏蓝色耐脏,又好搭配,以后出公差穿这身正合适。
      想到这儿,文鸳不仅禁看向坐在她前方的乔知微。
      还好有裴秋的秘书班子,乔知微对文鸳和宋籍二人十分满意,一看她们就是踏实稳重的实干派。
      还不够。
      裴秋则看着文、宋二人想道。乔知微的到来让她拾起了很早的时候,她只在梦里构想过的蓝图。
      她需要更多可以如指臂使的可用之人,她和乔知微都需要,更多、更多,堂堂正正站在人前的她们。
      ·
      第一位汇报公务的官员进入正厅。
      正当他拿出小册子,准备开口陈述之时,侧边的乔知微和二位女官让他到嘴边的话生生止住。
      他没看错?没看错!三个女人!
      啊不对…算上少主应该是四个…不不不,这不是重点!
      她们是什么人?要干什么?侍候笔墨吗?
      不对不对!哪有侍候笔墨还带刀的!
      该该该不会是…鸿门宴!只要发现贪污受贿,就地斩杀!
      安州栖水县的田富田县令心中走马灯似的跑过一连串文字。
      突然,田富感觉到一束目光落在他的身上。
      糟了!太紧张把正事给忘了!
      田富咽了口唾沫,定了定神。这可是他第一次来到宁州侯府述职。一想到家里人和父老乡亲“望他成龙”的殷切眼神,田富便把什么事情都抛在脑后了。
      裴秋一直在观察他的反应,却见这人呆愣了一会儿,然后不知道是想起了什么事情,神情愈发坚定起来。手里拿着的小册子,不像是备忘录,倒像是什么黄金宝册了。
      “在下…在下田富,安州栖水县县令,见过主公!”
      “栖水县共有在籍人口XX户,有一等田地XX,二等田地XX,去岁共产稻米XX,有猪XX,牛XX…”
      说起这些,田富一下子忘记了之前的小插曲,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直说的口干舌燥,意犹未尽,这才恍然发觉偌大的厅堂里,四人八双眼睛全都目不转睛地看着他。
      糟糟糟了!说得太兴奋完全忘了上官的存在啊!
      裴秋笑看这位田县令,她竟不知三州还有这样的“妙人”。
      “田县令,是吧?”
      “是在下。”
      田富闭上了眼睛,心中已经摹画出那女副官拔刀而起的样子了。
      “你这个县令,当得不错。”裴秋称赞道,“回头记得拟一份书面报告给我。”
      “啊?是是是!”
      “还有,你可以在这儿多留几天,我还有事要问你。”裴秋道,“无其他事的话,先下去吧。”
      “哦哦哦,属下告退。”直到走出老远,田富才如梦方醒。
      乔知微笑道,“恭喜主公,又觅得一良士。”
      裴秋叹道,“只可惜这样的人,万里挑一也难。”
      互相打趣完,气氛重新凝重了起来,田富的出现是个意外,真正棘手的,才刚刚开始。
      ·
      “老大人身体可还康健?”裴秋从座位上走下来,“还不快给老大人看座。”
      “多谢少主。”林老夫子林雍炎拄着拐杖慢慢坐下,一双浑浊的老眼精准地看向乔知微的方向。
      “有您在,是清源的幸事。”裴秋亲自替林老夫子敬茶。
      林雍炎不动声色地看着乔知微。
      “老大人放心,乔副官是可信之人。”裴秋解释道。
      林雍炎眯起眼睛,“竟不知副官何日来府?”
      前两天刚到的,乔知微心道。
      “在下乔知微,见过老大人。”文、宋二女官也跟着起身行礼。
      林雍炎缓缓端起茶盏,慢条斯理地轻呷一口。
      这期间乔知微并文鸳和宋籍,均一直保持着行礼的姿势。
      果不其然,宫斗剧里演的还真没错。
      裴秋忍住了想要开口缓和气氛。因为她如果开口,性质就变得不同了,她不能让它变成权势的威压和胁迫。
      纵观历史,亦有前朝曾试图推行女官制,之所以没有延续下来,不是因为没有真正地被去执行,而是因为后继无人。
      以林老夫子为代表的反对最为强烈的士人阶层,乔知微从一开始就从来都不奢求能够得到他们的理解,更妄谈支持。人根深蒂固的观念是极难改变的,与其非要同他们争辩个孰是孰非,孰对孰错,还不如把这时间花在更有用的事情上。
      林雍炎端茶的手微不可查地抖了一下。
      因为不等他开口说一些得体的客套和场面话,乔知微已经自己站直了身子。
      “老大人,小辈斗胆称你我二人一句同僚,”乔知微说道,“今后有什么得罪之处,还望您海涵。”
      林雍炎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离开了侯府。
      你们同意与否,对我们来说无关紧要。
      请你们来,只是为了告知你,从此,清源三州有了女官。
      ·
      消息传得很快,像一阵风吹绿了大地一样,吹到了清源三州各门各户的案头。传播速度之快,更体现在排在后两天进行工作汇报的官员身上。他们的反应,某种程度上可以代表了三州官僚阶级的反应。
      第一梯队是出身大家族,特别是同老清源候关系密切的家族的地方官。他们完完全全把裴秋当作小辈看待,倚老卖老的行径连乔知微见了都要感叹一句好厚的脸皮。
      第二梯队是依附于大家族,但出身一般甚至寒微的小官。他们就显得小心翼翼多了,只谈公务,不言其他。乔知微估计,他们身上带了主家安排的“侦查任务”的,只不过这些人聪明得很,既不想得罪裴秋,又不能不完成主家的任务,就在两边都不得罪的范围内“摸鱼”。
      第三梯队是像田富这样的最基层官员。在乔知微和裴秋眼中,他们简直太“可爱”了。试问哪个上司不想要踏踏实实肯干实事的手下呢?
      可惜这样的人数量太少,像田富一样一心记挂着百姓和土地,却不死板有能力的基层官员,全安州也难再找到第二个。裴秋虽然嘴上不说,但乔知微心里知道,她现在估计恨不得直接把田富扣在侯府,第二天就无缝衔接加入幕僚团。
      连续听了三天工作汇报,饶是乔知微也觉得有些疲倦,而文鸳和宋籍两位“高级秘书”更是几乎没有好好休息过。推行女管制和处理安州政务非一朝一夕之功,裴秋大手一挥,给她们放了三天假。
      乔知微自己是一人吃饱全家不愁,放不放假对她而言没什么太大区别,只是搞起事来方不方便的问题。文鸳和宋籍则还有家人要帮衬,她们平日里多住在侯府,这个假期是她们难得的可以回家与家人团聚的日子。
      当晚,二人正收拾着准备回家的行李。
      文鸳家稍稍远一些,得出了宁州府城,再走上半天才能到,她要带回去的东西不少,满满当当收拾了两大箱。自从设了女官,小姐给她们二人升了薪俸,除了原来侍女的份额之外,额外添了女官的月例。所以文鸳这次回家探亲,才小小地奢侈了一把,雇了一辆马车。
      宋籍家就在府城,但侍女是没有休假的,因此她和文鸳一样,平时几乎没有回过家。她的父亲早逝,母亲一人把她拉扯大。因为父亲原来在侯府的书库当过差,借着这层关系,她才当了小姐的侍女。能放假回家,宋籍也十分开心。母亲年纪大了,身边没有人照顾,她总是放心不下。
      宋籍有时候甚至想过,自己到底应不应该继续在侯府待下去。一边是需要照顾的母亲,另一边是维持整个家庭侍女的月例…但现在她有了女官的额外薪俸,手头一下子宽裕了不少,宋籍想着,这次回去多给母亲备些米面粮油,若是有机会,她还想请个人,专门照顾母亲。
      说起来,这主意还得多谢乔副官,自从她来了之后,一切都变得有些不同了。白日那么繁忙的时候,她的这点小事乔副官竟然记下了。听说涨薪俸也是乔副官提的,宋籍想道,这位乔副官,还真有些不同寻常之处。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