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四章 ...

  •   薛澈去京城一月,随着秋末大雨纷纷落下,山间也渐渐入了冬。
      阿锦怕冷,成日里懒懒的,或是缩在被子里不肯出来,或是躲在屋里,抱着汤婆子。
      云公早年于战场中所受腿伤,因救治不及,乃演变为附骨疽,每每寒冷天气,便疼痛难忍,阿书只得为其敷药,准备热浴,以缓其痛感。因此,云公所住之屋,到了冬日里被阿书捯饬的暖融融的,汤婆子,炭盆,厚被一应俱全,于是,阿书便笑阿锦,到了冬日,格外喜欢阿父,恨不能每时每刻都黏着他。
      山间四时之景不同,花草树木之状皆不同,大雨过后,花草接续而发,多有可入药者。
      阿书晨起,携草药之篮,踏青泥,进深山。
      阿书除诗书礼乐,烹调女红,还喜岐黄之术。
      经数年钻研,苦心实践,时至今日,颇通医理,山间百姓,平常小病,寻医问药,皆经她手,不时下山,于集市行义诊之善举。
      山间多猛兽,阿书踏至林间,一山猫匍匐。
      山猫欲扑,不得近身,口鼻流血暴毙。
      常言道,是药三分毒,阿书擅用药,亦乃用毒一等一高手。
      待日头初升,阿书抬头,轻拭汗水,乃出深山,落屋不得片刻,提杵捣草得药,敷于云公双膝。
      待忙碌完,见云公安然睡去,始得心安,自坐于院中,手剥红枣,剁肉成泥。
      “阿姐,这红枣皮是如何惹得你丢之弃之?”
      “油嘴滑舌,速来帮忙,不然,也把你丢之弃之。”
      阿锦剥的枣,去了皮便只剩核,哪还捣得出泥来,阿书摇摇头,将捣泥的杵和碗与她手中的红枣置换,轻揉手腕。
      “阿姐,你自上月起便一直制枣泥,可有什么用处?”
      阿锦拉过阿书的右手,轻揉她的手腕。
      “我随胡医士于山下义诊时,有一家仆,奉了主家的命,说他家少主子偶感风寒,因药苦不愿服,咳疾半月有余,不见好转,他家夫人便派人去民间寻些土方子,我便将夏日里熬的枇杷膏给予了他些,将他喝的药裹上枣泥,搓成药丸,果然见效。”
      “你做这些,想必又是一文不取吧。” 言罢,阿锦又取了些红花油来,涂抹在阿书的手腕上,继续揉搓。
      “枇杷膏乃赠,枣泥丸乃卖。”
      “天可怜见,云书姑娘,您终知世道艰难了。”
      “再没大没小,你就继续剥枣。”
      “我捣泥,捣泥。”
      阿书知薛澈的母亲是个势利刁钻的,待薛澈谋得一官半职,阿锦来日与其成婚,阿父自会为其添置嫁妆,可若没些私房钱傍身,恐遭欺凌,便日夜奔忙,欲囤些草药去卖,想着多攒些钱,再多些。
      “你今日怎么起的如此早?”
      “今日若水要上山,我托他给薛澈捎些东西。”
      “可是厚被与冬棉衣?”
      “你怎知?”
      “我说呢,你不善女红,却日日挑灯缝被,我还以为,是给我和阿父缝的,哎。”
      “阿姐,你就莫取笑我了,你看我的手,到现在都还在发抖。”
      若水来的很快,接了东西,便急匆匆要下山,偏阿锦拉着他说个不停。
      “你家公子可好?”
      “好着呢,就是记挂姑娘,常常问起。”若水缩着脖子,跺着脚。
      “姑娘可还有其他要小的传的,一便都说了把,这山上实在太冷了,小的扛不住了。”
      阿锦被他说得突然觉得心虚,推了推他。
      “没了没了,你快走吧,快走吧。”
      “未到春天,有人心里就已经开花了。”阿书笑着打趣阿锦。
      次日,阿书下山送药,阿锦一道而去。
      穿过山脚零星村落,见一牛车停于田间小路,一少年见她二人,挥着手一跃而下。
      “布谷鸟,许久未见,你仿佛长高了些。”
      “当如此,再怎么说,我也比阿锦姐姐小了两岁有余。”
      阿锦跳脚,揪他耳朵,布谷鸟吃痛,嗷嗷叫唤。
      “好了,你们两个,阿锦松手,我们还有正事要办。”
      布谷鸟乃胡医士幼子,与阿锦年龄相仿,又有同般脾性,见面非呛声即斗殴。
      待二人分开,布谷鸟对阿书作揖行礼。
      “阿书姐姐,车已备好,虽简陋了些,但稳当,必不会颠着姐姐。”
      布谷鸟对阿书是一向敬重,前年村里害了疫病,胡医士一病不起,乃是她顶了胡医士的责,不辞辛劳,治病救人。
      “有劳你了。”
      布谷鸟自小放牛,深知其脾性,擅驱牛,不到一个时辰,车便停于城门外。
      “二位姐姐,布谷鸟就在附近的茶舍候着。”
      阿书将二两碎银塞于他手。
      “姐姐这是做甚?真真折煞我了。”
      “你可快收下,切勿磨叽,拿去吃茶罢。”
      布谷鸟便收了银子,拉着牛去一旁吃茶了。
      阿书这才与阿锦往城门去。
      京城繁华之地,人多如织,熙熙攘攘。
      她二人以面纱覆面,阿书爱热闹,可念及阿父正于病中,便收敛了些性子,希冀事情快些了结,早日归山。
      昔日那位家仆所约之地,城门附近破庙是也,并未往京城深处。
      庙宇大门早无处可寻,阿书便看见,一黑袍男子于神像前,背手而立,背影清俊,哪有半点那日家仆模样。
      阿书拉住阿锦,欲走,那人的剑却已拦于二人面前。
      “公子这是做甚,你我素不相识,作何刀剑相向?” 阿书惊惧。
      “素不相识? 我便是楼家公子,楼舒越。” 楼舒越眼向下,阿锦手中药包被夺去。
      “胆敢贩卖私药?”
      “公子,这只是一些草药,乃我们姐妹谋生的一些手段,望公子能放我们一条生路。”
      楼舒越不听,挑破纸袋,捻了一颗枣泥丸。
      “还在撒谎,我可作证,这就是本公子近日所吃之药。”
      “天下之大,你怎可断定你所吃之的药就是出自我们之手,你无凭无据,扣押我们,岂不是胡搅蛮缠?” 阿锦试图与其讲理。
      楼舒越刚要开口,便被一白袍公子拎着后衣领给拽到一边去了。
      “一日不约束你,便四处闯祸。”白袍公子低低训斥了他几句,才挽起袖子,捡起落于地上的药包,拍了拍,递给阿锦。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