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周芸和乔伊华结婚还没三个月,马上要去度蜜月,没想到却看到这样的场景。

      他的丈夫乔伊华在和一个女人亲吻,这个女人居然会是她!

      在她眼里丈夫是个对任何人都克制的人,当然这种印象并不对,他的朋友总带着非常 “善意” 的微笑说:“嫂子,你这眼光可真行。”

      这些年,她总是更相信自己的眼睛。

      乔伊华每日穿着最时髦、最契合气质的衣服,彬彬有礼,说话从来没有很高的语调,一直平缓,不爱打断任何人。
      他酷爱抽烟,眼睛炯炯有神,不需要过多的情绪就能立刻审视每个人的想法。

      这么多年,周芸始终无法忘怀几年前第一次遇到丈夫的场景,迅速被他吸引。

      那是一种致命的性吸引力,导致多年来都对他念念不忘。

      到现在终于走在一起,除了一见钟情,在一起后,他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很风趣、聪明,以及对自己的包容。

      面对她的矫情哭闹从来都不会生气。

      当然,更重要的是丈夫有金钱作为支撑,可以让她的后半生无忧无虑的生活。

      周芸有自己的骄傲,她当然知道这样的人从来不缺女友,知道乔伊华无法忘怀大学时的女朋友,毕业后前女友出国,两人分道扬镳,再也没回来过。

      但是她依然认为自己与他最为般配,若出身在古代,也算官宦人家,虽然父亲不是什么大官,但她也是被宠大的小公主,衣食无忧。

      周芸对乔小珍并不熟悉,或者说并没有在意,完全没放在心上,不是歧视这个出身低微的人,而是看不上眼。

      和乔伊华在一起那些图,他很少提起这个妹妹。

      她多年前也见过一次,印象没那么深刻。

      那时的小珍留着短短的头发,瘦瘦的,脸很白净,有些呆呆的,很安静,像个清秀的男孩,完全看不出相貌好坏。

      那时候,乔伊华的朋友说那是他妹妹。

      他当然没什么亲兄妹,大约就是认领的干妹妹,至于其他缘由,周芸并没有过多询问。

      多年后重逢,还没意识到,这个假小子呆呆的女孩居然上了大学。

      今年春节时,乔伊华带着周芸回家,她见到小珍非常讶异,居然没认出开门的人是谁。

      眼前这个女孩头发很长很密,亭亭玉立,完全一副标致清理成年女人模样。

      全程她依然不太爱说话,垂着头,眼神闪躲。

      周芸没看出她和乔伊华有什么更进一步的关系,两人相处得很客气,甚至有些疏离。

      如果今天乔伊华只是单纯地搂住她,周芸根本不会放在心上。

      但他不仅搂住,还重重地吻了她一下。在中国,也没有这样的接吻礼仪。

      她的丈夫上车后,路边的妹妹哀怨地看着车离开。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周芸的直觉都让她无法不多想这种亲密关系。

      所以脑子瞬间炸开,混沌一片,晕晕乎乎地坐在路边的凳子上几个小时缓不过来。

      晚上回家时已经八点多,灯还关着,没有人过来。

      周芸想打电话到公司,询问乔伊华近况极其他出差那么久,到底有没有回来。

      明明心里很清楚他已经回来了,却还想欺骗自己。

      出差回来,不见踪影,自然是回了从前的家,有那个妹妹的家。

      乔伊华刚回公司,任秋把公司这些天发生的所有事报告一遍,包括昨天他妻子打电话来询问出差是否回来。
      他听完没什么反应,没有丝毫愧疚,表情平淡,只是摆摆手。

      这些天他兴头正起,根本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

      婚姻对他来说是什么?他从来没憧憬过。

      但人在什么阶段就该做什么事,这个年龄结婚,已经算是响应国家号召的晚婚晚育了。
      晚婚?他不在意。
      晚育?他很在意。

      他是传统教育下成长的男人,虽然接受过大学教育,还在最前沿的城市读过书。

      毕业后创业,成功过也失败过,身边从不缺追求者。选择稳定下来结婚的原因,就是想要个孩子。

      周芸是个很不错的伴侣,虽然长得不算突出,但气质出众、教养好,家教也不错。

      她对他有感情,却不像小姑娘那样依赖他,很有自己的想法,还会给他面子 ,说白了,各方面都拿得出手。

      他并非没有道德底线才出轨,而是一开始还在意,后来就不在意了,仿佛有什么东西像催命符一样,拖着他沉浸其中。

      乔伊华坐在办公椅上,抽着烟。

      她发现就发现吧,哪有什么关系?女人为了面子为了享受不会在意男人有多少女人的。

      他回想多年前与小珍初遇的场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想到自己会和她发生关系。

      1991 年,改革开放已经十多年,一批批人下海经商。

      那时仿佛做什么都能赚钱、都能发家致富,全世界的投资商和资本都注视着这个有十多亿人口的国家。

      乔伊华大学毕业时,国内掀起了出国留学或移民的热潮,80% 的同学都离开了。

      他却选择了经商,凭借灵活的头脑和大学时积累的见识,毕业后没多久就大发横财。

      不过年轻气盛,有心机,却没料到别人更有心计。

      乔伊华生意失利,被信任的合作伙伴骗了钱。他和小春从香港找到广州,又从广州去了深圳渡口,一周都没找到骗子的任何踪迹。

      两人开着一辆破旧二手车,漫无目的地转着,饭菜都没吃上几口,最后竟被逼到要去上香求佛的地步。

      乔伊华并非穷得一无所有,公司没倒闭,业务也还说得过去,只是资金链断了,退一步就是破产边缘。

      两人去了光孝寺,非常虔诚地买了两串佛珠和香火,跪了好一阵子。

      出门后又遇到个算命的,还为他算了一卦。

      卦象说:多行善,善缘可化解灾难和晦气。

      乔伊华是经受过社会主义改造的人,本对这些完全不信。

      小春是南方人,身边都是做生意的,向来宁可信其有,劝道:“华哥,幸好你不在广东做生意,用轻蔑的语气说话是会得罪神灵的,要虔诚,虔诚啊。”

      乔伊华已是走投无路,最后直接掏出身上的百元大钞给了算命先生,以此显示诚心。

      这份诚心里,有对生意的期盼,也有对过去种种的愧疚,他自己也说不清。

      毕竟在那个欣欣向荣却法律尚不健全的年代,部分地区风气彪悍,为了成功,人难免会 “不择手段”。

      晚风吹过的广州,夜生活极其丰富,各种琳琅满目的服务应有尽有。

      乔伊华在街边的公用电话亭给上海公司打了个电话,询问情况。任秋没有隐瞒,如实告知:每天都有追债的堵在公司,报警也没什么用,便多雇了几个保安。

      乔伊华倚在电话亭抽了一会儿烟,然后坐上车,准备坐火车回上海。

      小春是个很乐观的人,一边开车一边劝乔伊华:“哎呀,华哥,小意思啦,场面不大,都能掌控的。大不了破产变卖,从头再来嘛。下次我们可以来这儿或者深圳,做点出口贸易什么的,也很容易啦。”

      进出口贸易,其实就是从香港或东南亚倒卖货物,虽属非法,但监管不严,利润极高。

      他并不排斥,人在巨大的利益面前,道德和法律的标准总会直线降低,尤其是缺钱的时候。

      小春停车去买东西,深夜的大街上已经没什么人。

      乔伊华调整了下座位,倚在副驾驶座上抽着烟,放空出身。

      他看着左边繁花似锦的街道,右边人行道上扛着大包小包的农民,有坐着休息、不远万里来打工的农村外来妹,还有无所事事的街头青年。

      真是一副别致的对比画面。

      尤其繁华酒楼的垃圾桶,被过路的几波人翻来翻去,有环卫工人,有找易拉罐的,也有想在灯红酒绿中寻些遗失宝贝的。

      因为垃圾桶就在视线可及的左前方,他思绪间,眼睛对着它发呆。

      不知在车里等了多久,小春还没回来,夜越来越深,人潮渐渐散去。

      那垃圾桶旁又出现一个人,年纪很小,身上破破烂烂,脸上脏脏的,留着短短的头发,看样子只有十一二岁,很瘦弱。

      动作很慢不算太熟练地翻着,像是在寻找食物,有幸翻到一些碎渣,便狼吞虎咽地吃下去。

      乔伊华眼神聚焦,默默的审视前面的场景。

      孩子总会让人产生为数不多的怜悯。

      也就是在这一瞬间,他觉得自己或许该信一点算命先生的话,多结善缘,多做善事。
      他摸了下口袋,里面还剩下一点钱。掐灭烟头,推开车门走了过去。

      那小孩看见有高大的成年人吓了一跳,立刻躲避后退。

      大约看到男人没什么恶意,便没有逃跑,继续吃着手里残渣的东西。

      “你多大了?” 小春不知何时回来,用脚踢了下小孩问道。

      小孩脸上全是灰尘,嘴里还嚼着垃圾里的食物,活脱脱一个小乞丐。
      大概饿极了,依旧一言不发。

      小春看得出乔伊华的想法,他和房子都是被乔伊华用这种方式拯救的。

      当年小春因打架被人扔在街道上,房子因偷东西被老板抓住,都是乔伊华付了钱才解围。
      两人都没什么学历,当时也才十多岁,几年过去,已成了他最得力的帮手。

      小春看这小孩榆木疙瘩,问什么都不吭声,便说:“华哥,这么蠢的人还是别要了。”

      乔伊华说:“你说白天那算命的,为啥非要我结善缘、做好事?”

      小春说:“哎呀华哥,那不都是骗人的嘛。广州想发财的穷光蛋那么多,你能收得完小弟吗?咱们都快破产了。”
      乔伊华从口袋里掏出几块钱,问那小孩:“你要不要?”

      小孩盯着他看,还是不说话。

      小春有些着急的对着小孩说:“哑巴,哑巴,哑巴!华哥,你要收个哑巴小弟啊?”

      乔伊华至今回想起来,都不清楚当时为什么没只给点钱就走,为什么要这个可怜的哑巴。

      他是有私心的,也带点匪气,这个年代做生意除了头脑,更重要的是需要帮手。

      虽然不能说利用那么直白,但他向来奉行 “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

      小春看出来乔伊华是真心想再收个小弟,想将来自己也可以管小弟,便强行把小孩拉起来,准备拖走。

      那小孩吓得一激灵,狠狠咬了小春的胳膊一口,可能过深,导致牙印后来半年都没彻底消下去。

      乔伊华笑出声,对小春摆了摆手,意思是算了,不准备要了。随手把几块钱扔给小孩,转身准备离开。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