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 3 章 ...

  •   第二天早上,大家拿着饭票去一楼吃早饭。
      “昨天天暗的真晚啊,我们吃完晚饭天还是亮的”,同桌的感叹到。
      “乔青由,你们昨天晚上吃的啥?”林谢在隔壁桌问。
      乔青由抬起头,对上了闫路的眼睛。闫路刚刚正在慢条斯理地吃着面,还没有发现乔青由就坐在他们的邻桌。林谢问完后他才抬起头,发现她在认真地吃着自己面前的面,好像没有听到问题。
      学姐反应过来,“哦!我们昨天和一个男生拼桌吃了烧烤,感觉还不错。”
      乔青由呆呆地看着,嘴巴还一动一动地,一副没有睡醒的样子,点头附和着学姐。闫路就这样看着她,淡淡一笑,继续吃自己的饭。
      “要不今晚我们一起吃饭吧,你们觉得怎么样?”林谢看向三个人。
      三个人都微微点头,毕竟人多一起吃饭可以多吃几种菜,均摊下来也比较划算。
      “小由,我先去大巴车上占个位置,导游小姐姐说不用按原来的位置坐。你快点吃完来找我。”
      “那闫路我也先去占位置啦。”
      乔青由听罢匆匆吃完饭,准备赶上去,但起身的时候不小心没站稳,左右晃动了一下,很快就稳住了。她慌乱地看了看四周,心想幸好没有人看过来。
      “我们一起走吧,我也吃完了”,闫路有些心急地走过来,上身还有个微扶的姿势。
      “救命,他一定是看到了”,乔青由心想。她的脸立马一红,尴尬的说好,加快脚步走向大巴车。闫路在后面追着她,还在她看不见的时候一直抿嘴笑,脸上的笑容一直持续到坐上座位。
      “你笑啥?傻了吧”,林谢无解的看着他,“控制一下,怪奇怪的。”
      “小由,你是不是跑的太快了,脸红红的。”
      乔青由将冰冷的手附到自己的脸上,朝学姐尴尬地笑了笑。
      “大家清醒一下,我们接下来要去的地方是扎尕那。扎尕那在藏语里意为‘石匣子’,是一座完整的天然‘石城’,山峰、峡谷、河流、原始森林和第四纪冰川地貌遗迹等蔚为壮观。美国植物学家约瑟夫·洛克曾来到这里,感慨‘我生平未见过如此绚丽的景色,如果《创世纪》作者曾看见这里的美景,将会把亚当和夏娃的诞生地放在这里’。所以说这个景点是很值得一看的。大家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徒步上去,一个是坐观光车,坐车是要额外付钱的。大家上去后是可以看到一个仙女滩的……”
      “学姐我们徒步上去吧,来都来了。”
      “我也觉得,反正来都来了。”
      坐在后面的林谢听到她们的讨论后,大笑说:“我们中国人果然就讲究一个‘来都来了’”。
      闫路看着懵懵的乔青由,点点头对林谢表示赞同。
      下车后,映入眼帘的便是一个接一个的耸立的山。它们与乔青由见过的秦岭不同,秦岭是以绿色为底色的,而扎尕那紧挨迭山山脉,它的山是光盖山,因其灰白色岩石易反光也被称为“古镜山”。
      和昨天的景区一样,这里也有妇女在编藏辫。她们都是手里拿着五颜六色的彩绳,身旁放着一个小板凳,灵活的手指将彩绳缠绕到头发上。在景区底下的大广场放眼望去,还有一群穿着特色服饰向游客介绍当地特色的工作人员。沿着栈道走上去可以在两旁看到很多出租民族服饰的店,还有卖酥油茶和牦牛酸奶的,越往上还有卖烤牛肉串的。诚然一个景区一开始吸引游客的是它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但服务和氛围也很重要。
      当他们走到了观景台,大片的草原、大片的山峰袭入他们的眼睛。乔青由脑海冒出怪石嶙峋这个词,她就像是当时发出“此山奇石千神异”的那位山民。我们必须要承认语言是个很神奇的东西,我们借助它来传达自己的所感所想,用语言将一个东西具体化或者模糊化,我们的表达取决于我们对语言的掌控,有时候我们真的是“眼口不一”的。草原上有人在拍视频记录风景,有人在打视频分享感受,也有人在静坐欣赏感受纯净。
      闫路默默坐到乔青由的旁边,静静地望着她
      “你……似乎在寻找某个问题的答案?”
      乔青由依然看向远方,她在努力将这片景色刻在自己的脑海,也在反应闫路的问题。
      “我在想晚上该吃啥?有点饿了。”
      闫路眼神稍滞,从背包掏出个小面包,递给她。
      “你先填填肚子吧,可怜的‘大哲学家’。”
      乔青由没有犹豫的接下,两口就解决了它。
      “你编的藏辫很好看。”
      “谢谢,你的面包很好吃。”
      两人生疏的对完话后又陷入了一阵沉默。
      “你拍的照片很好看,可以帮我在这拍一张吗?”
      乔青由听到有人夸她技术好,还要求她再帮忙拍照,立马就答应了。闫路站在草地上,就死死盯着镜头,没有任何动作。
      乔青由实在看不下去了,说:
      “你可以试着张开手,做一下大幅度的动作,这样拍出来比较有情感。”
      闫路想来想去伸手比了个耶。
      乔青由看他太难为情了,就就着他的动作又拍了几张。
      “小由,快过来。我们拍张合照。”学姐喊她。
      “我晚上给你发照片,学姐喊我拍照。”乔青由匆匆跑去。
      闫路觉得她就像一只小松鼠,活泼可爱的小松鼠。
      “闫路,你也过来,我们四个拍个合照”,学姐朝他挥手。
      拍照时,乔青由略显局促地看着镜头中的他,她再一次默默感慨“闫路的眼睛是真的好看啊,他就这么看着镜头自己心跳就要加速了”。
      学姐踮着脚,手机怎么都框不住四个人,就说:“闫路你举手机吧,你个高胳膊长,可以把我们都框住。”说罢,就将手机递了过去。
      闫路接手机时,衣服蹭过乔青由的鼻尖,带着淡淡的青草香,乔青由没站稳,身体微微一晃,就靠向了闫路。相机记录下了这一刻。
      林谢有点不耐烦地看向闫路,说:“你别乱按相机,等人家看镜头再拍啊。”
      乔青由摆摆手,说:“没事儿,再拍一次就好了。”
      “大家3、2、1……”
      “茄子”,四人齐声说道,笑容定格在这一刻,独属于他们的青春回忆。
      “要不咱们下去吧,到时候在景区买个饭吃。”林谢提议。
      四人走到了山脚底下,有一侧边的小短街是专门卖吃的。学姐和乔青由买了根烤肠和玉米,林谢和闫路买了鸡排和雪糕。
      学姐指着他们手上的雪糕,惊讶地问道:“你们在哪买的雪糕?”
      闫路手朝她身后的一个方向指去,“就在那家店,是当地特色的牦牛奶雪糕。”
      闫路的手温润而光泽,手指纤长且细,线条优美流畅。阳光很足,黑色手表衬得他的皮肤很白,手背上的血管的纹路几乎清晰可见。上午他举着手机,微微用力时,手背上的青筋十分明显。乔青由作为一个手控,实在是无法控制自己不去看他的手。
      学姐用手肘轻轻撞了一下她,问:“你要去买吗?”
      “呃……去去去,现在就去。”乔青由连忙回过神,尴尬地摸了摸自己的后脑勺,拉着学姐就向后走。
      闫路发现了她的小动作,心想自己得多在她面前晃晃自己的手。
      由于现在正值吃饭,每家店门前都排起了队,她们到店后老板让她们自己在冰柜取一下。乔青由将手机放在了一侧,拿了两个雪糕。
      “走吧,我都付了。”
      “谢谢学姐,我等下转钱你。”
      乔青由递了一个给学姐,两人迫不及待地撕开包装品尝。其实牦牛奶雪糕和小布丁的味道差不多,但是比它的奶味更足,也没有小布丁吃起来那么甜。乔青由一边吃一边找自己的手机,但摸遍了口袋都没有找到。
      “糟糕,我手机不见了。”
      “是不是落在店里了,你快回去找找。”学姐猜测到。
      “应该是,我去找找。”
      “我和你一起去”,闫路在她后面喊到。
      乔青由刚想拒绝,但闫路已经走在了她的前面。
      “你好,小朋友。我们刚刚可能在这丢了手机,请问你看到了吗?”
      小男孩掀开了身旁书,拿出一个手机,说:“是这个吗?刚才人太多了。”
      店前的路人纷纷看向他们,小男孩有些无措,他本就有点高原红的脸颊更加红了。乔青由接过手机,指纹解锁,确认了是她的手机。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了几颗大白兔奶糖递给他,感激地说:“真的是十分感谢,如果你没拿书盖住我的手机可能就被人偷走了,感谢感谢。这些糖送给你,你真是个好同志。”
      “我们走吧,导游在催了。”闫路拍了拍乔青由的头。
      “哦,好。我们走吧。”
      “小朋友,真的很谢谢你呀。”
      学姐看着乔青由紧握着失而复得的手机,蹦蹦哒哒地小跑过来,微笑着说:“找到了就好,雪糕我请你啦。下次记得看紧手机啊。”
      说吧,四人一同走向大巴车。
      车上,林谢对正在吃玉米的乔青由语重心长地说:“作为大三学长,我不得不提醒你,出门在外安全第一,其次就是要保管好自己的钱财。”
      “以后一定!”乔青由转身重重点头。
      林谢看着嘴里塞着玉米,说话模糊不清的她,哈哈大笑说:“闫路说的果然没错,你现在真的很想一只松鼠。嘴巴塞满东西的松鼠。”
      闫路略显尴尬的看着乔青由,有些无奈。
      “抓紧时间睡一下吧,上午爬山大家都累了。”
      下午大家去了若尔盖花湖,由于现在季节不对,景点并没有大家网上的照片那么好看。导游介绍说:“据说红军长征就经过了这里,《金色的鱼钩》故事的发生地就包括这个地方。”
      乔青由一直记得自己小学五年级的期末考试曾考过这篇文章,虽然她忘记了具体的题目,但她始终记得那位舍己为人的炊事班长。小时候爷爷讲过很多次红军长征的故事,她背过《七律长征》这首诗,随着长大她始终记得这篇文章,始终记得那个老班长。诚然这里面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老师对文章段落和词语的仔细剖析和讲解,但是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之前听到的多半是那些大人物的故事,这篇文章让她第一次了解到小人物也有自己的专属故事。很多时候我们会将某件事的成功归因于杰出人物的贡献,而忽略掉那些默默无闻的人。老班长不会想到在他去世之后的几十年后,每年都会有一群学生了解、学习和记住他和那个“金色的鱼钩”。他的价值被大家所知,乔青由不知道自己是否会有价值,自己是否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
      晚上大家在郎木寺镇住宿,晚饭自信解决。四个人放完东西后就一起结伴出去了。镇上有一些摆摊的爷爷奶奶,他们买着各种各样手串和藏银手链,有老玛瑙的、牦牛角的、檀木的、珊瑚的、……还有很多民族风的吊坠子。街边还有很多卖披肩的店,也有很多藏餐店,也会有重庆面馆和川菜店。四人最后去了一家藏餐厅,四人点了一份酥油茶,一盘手抓羊肉,两小份藏饭和一盘糌粑。上菜的时候老板还建议我们沾着牦牛酸奶吃糌粑,于是我们又点了两份酸奶。
      糌粑是由青稞制作而成的,吃的时候能够感受到青稞的清香和轻微的苦味,但是沾着酸奶或这酥油茶就刚刚好。手抓羊肉也很好吃,果然最复杂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简单的制作方式。四个人最后都吃撑了。
      “我们在街上散散步吧”,乔青由建议。
      三个人异口同声地说:“同意”。
      他们在镇上漫无目的地散着步,谈论着这两天的景色,谈论着自己来这的原因。
      林谢:我是不想回家,刚好看到了这个团,就拉着闫路一起来。
      学姐:我也不想回家,就干脆报了个团,然后碰巧知道小由和我一个学校,我们就搭伴了。
      乔青由:我从来没来过这,我很好奇,然后刚好有个团就报了。幸好碰到了同校的学姐。
      街道算不上十分宽敞,四个人两两并排走。闫路走在乔青由的后面,他看着乔青由的背影。她的头发被晚风吹起,街上大部分都是温暖的黄色灯光,照在她的脸上,问问肉肉、可可爱爱的刚刚好。吃饭、散步、说话,都刚刚好。他们路过一家卖纪念品的商店,一行人不约而同地走进商店,挑选着礼物。商店对面是一家酒吧,里面歌手唱着歌:
      如果你决定跟随感觉
      为爱勇敢一次
      如果你们我们有彼此
      ……
      别人都在说我其实很无知
      这样的感情被认定很放肆
      ……
      如果你会开始相信
      这般恋爱心情
      如果你能给我如果的事
      ……
      闫路觉得自己要提前表达心意,毕竟不在一个学校,不在一个城市,不在一个年龄。他不知所以的喜欢上乔青由了,他不确定她的学校里会不会也有人也对她有好感,毕竟他们学校男女比例悬殊,不确定她是否喜欢他,他起码要套套她的话,看看她对他是什么感觉。
      之后,闫路一直在乔青由旁边,是不是说句话,有意无意的和她对视,刻意的在她面前展现自己的手。乔青由的脸被他弄得一只红红的,耳朵也一直热热的,酒吧不断地传来歌声。乔青由心想这酒吧怎么一直唱抒情歌啊,脑袋里面怎么一直都是闫路啊,闫路怎么一直在她身边啊。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章 第 3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