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近乡情更怯 ...
-
陆一淮怎会不知她的委屈与愤恨,可这两个人都是他在乎的,而她这样只会伤了自己和她与那人的情分。
“一淮哥哥,李承乾做的这些你可是一早就知道?”
看着对面的男人默不作声,秦初弦几乎要崩溃了,“你说呀!”
“初弦,事已至此,多问无益。你只要记住,陛下多年筹谋,不可能只是意气用事。况且他对你的心意,你应该明白。”
“我不明白!行了,你走吧,我不想看见你。”
陆一淮方才还和她讲了“多问无益”,这下被人下了逐客令,也不好再多说写什么。
“你好好养病,过几日我再过来看你。”
秦初弦眼睛一直落在别处,根本不想看他,也不管他何时离开的,心里一直有块石头堵的难受,这个人现在是李承乾的臣子,而不是她的一淮哥哥了。
“娘娘何苦要将气都撒在陆大人身上呢?他对娘娘还是真心关怀的。”
紫烟进来一边劝解,一边收拾地上的残局,方才在门外她也听了个大概。
“娘娘要是觉得身子好了些,不妨收拾收拾,今晚陛下得了空,会来看娘娘的。”
“呵,你当陆一淮为什么能来看我?”
“……”
“若非皇上允许,外臣怎可轻易进内宫?他要来早来了。”
“也许,陛下正在忙……”
.
华清宫
“你说什么?陛下要封秦氏为宸贵妃?”
凤座上的女人难得的大惊失色,手中的茶叶不小心被打翻,热水与茶叶一齐滚在了红布金线密织的凤穿牡丹的地毯上。一蓬热气仍漂浮在殿内,气氛霎时变得紧张,让殿中的人一时不敢答话。
“千真万确,贵妃的金册和宝印已经送到含光殿去了。”
沈清若近乎绝望地闭上了双眼,没人知道她现在为了压制心中的怒火已经竭尽全力。
“后妃册封须得问过皇后,由皇后主持册封礼,金册宝印也应该由皇后授予啊!陛下这样迫不及待地让人把东西送过去,是怕人抢了她的吗?”
怡嫔最先开口抱怨,后面有人跟着怨声载道。
“是啊,这秦氏一没有诞下子嗣,二于社稷无功,还是罪臣之女,如何能担得起贵妃之位呢?”
“陛下别是被她迷了心窍。”
“平日这秦氏就恃宠而骄,不把后宫众人放在眼里,若是让她成了贵妃,往后岂不是要更嚣张了吗?”
其他的妃嫔亦是忿忿不平。
“行了,陛下这也是怜惜宸贵妃刚刚丧子,家里又出了那样的事,不必再多说了。大家都是姐妹,互相体谅一些吧。”
此时,沈清若脸上的惊慌失措早已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如既往娴静高雅的皇后,后宫里尊贵的女人。
“今日本宫也乏了,都退下吧。”
众妃散去,沈清若才得以松乏半晌。
侍女绿萼为其卸下护甲,端上玫瑰汁子为皇后净手。
“绿萼,强颜欢笑了半日,本宫的脸都僵了。”
“皇后娘娘不必过虑,您母仪天下,那宸贵妃失了孩子,又没了家世,怎么也不会威胁到您的地位。”
“皇上赐她的封号为宸,你可知道是什么意思?”
“奴婢愚昧。”绿萼觉得皇后虽然没有发火,可看上去却更伤心难过了。
“宸乃皇帝住处,有王位的代称,陛下用这个做她的封号,是想让她以后做皇后吗?”
“……”
“还让她居住在含光殿,这虽不是正经皇后的住处,可是那地方是前朝太祖皇帝当年特意吩咐建的,建在离勤政殿最近的地方。为的就是时时能够见到他的宠妃王氏,后来这王氏就成了他的继后。”
绿萼在一旁听着,不由得脊背发凉,“娘娘,你这是忧思过甚,对身体不好啊,也许这一切不过是巧合。”
“巧合吗?总要防患于未然才是。”
勤政殿
丁泉进来禀报时,看见李承乾正背对着站立,盯着墙上的乌江寒雪图一动不动。
他跟着皇上这么多年,自然知道这幅画是宸贵妃所作,所以皇上一直留存着,并且时常看着看着就出了神。
“何事?”
“皇后娘娘派人来问,说得知陛下给贵妃娘娘晋了位分,欣喜万分。可眼下贵妃娘娘尚在病中,不知如何筹办册封礼,请问陛下的意思?”
丁泉说到后面,声音就渐渐弱了下来,因为李承乾听着,许久没有转身。
“丁泉,你如今的差事办的是越发好了。”
“奴才该死,只是不知道奴才犯了什么事,还请皇上示下。”
“你觉得皇后此举何意?”
李承乾缓步走到龙椅上,随意把玩着手中的佛珠,看似漫不经心地问。
“这,奴才不敢揣度皇后娘娘的意思。不过皇后娘娘一向垂范后宫,想来是担心贵妃娘娘的病情。”
丁泉说这话自己心里都觉得虚。
上位者轻哼一声,丁泉已经吓得大气不敢喘了。
“皇后的意思不过是觉得初弦久在病中,难以出席册封礼,可以借口免了,由此她的贵妃之位就变得名不正、言不顺。”
丁泉汗流浃背,并非惊讶皇后的用意,亦不是皇上猜到了皇后的用意,而是他居然毫无顾忌地说了出来,是什么意思?要他去敲打皇后吗?
“后宫的争斗朕并非不知道,说到底不过是女人之间的争风吃醋,有时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只是如今初弦也被牵扯其中,朕就不得不管。”
“是是,陛下对贵妃娘娘真是没话说。”丁泉附和着。
“她如今遭受的这些,终究是朕对不住她,否则……”
“皇上既然思念贵妃娘娘,何不今夜就去瞧瞧,贵妃娘娘醒来也是念着您的。”
丁泉又在睁眼说瞎话了,可是如果不说这,李承乾只怕会更伤心。
瞟了他一眼,“罢了,朕是近乡情更怯,只怕去了,徒惹她不快。”
丁泉听着,却不知该作何回答,李承乾有些气结。
“你小子,把朕用的点心送到含光殿去。然后传旨,宸贵妃的册封礼不在宫中举办,去京郊天坛,一则是为祭祀祖庙、昭告天下,二则郊外的汤泉池子甚是不错,有助于她的病情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