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2、濯红缨7 ...

  •   待再回到檀京时,已经步入八月。

      他不知林舟渡在檀京如何了,不过这期间他收到过唐齐几封书信,皆是报平安。他依旧快马加鞭,走最近的道。他见过爹娘后,便在赵隶府前停下。

      赵隶出来,一身白衣戴孝,望见顾长俞头上的白巾,没多说什么,只是邀了他进府,边倒茶边道:“回来了?听闻你战胜,整个檀京都在雀跃。”

      “不过是带援军过去收尾,比起去年九月份那场仗差远了。”顾长俞坐在榻上,没一丝多余的动作。

      赵隶坐到他对面,“节哀。”

      顾长俞轻轻点了下头,“祖父走时,遭了不少罪。听闻今年哪都比往年热不少,各地冰窖都不剩什么了。”

      赵隶闻言,只道:“听闻查几此次还勾结了罗剌?”

      “是,我不曾料到,故而好一番血战。”顾长俞又问,“先前的事,怎么样了?”

      赵隶举起茶喝了口,面上好似麻木没什么表情,“放了,你走了一旬后,就将几个克伦人都放了。至于宪州那些人,虽是获罪,却皆轻判,并未牵连到周家。”

      顾长俞也没什么神色,同样举起茶来饮了一口。

      “鬼头青依旧无人管,只怕现在除了川陵,其它地方尤其是陌冗和仓山,都不太好。”赵隶道,“还有,檀京形势也不太好。”

      “有多不好?”顾长俞笑笑。

      “周家在朝中如日中天,陛下大病了一场,六月份的时候病刚好,礼部便奉召办起选秀一事。”

      “选秀?”顾长俞抬头。

      “是啊,后宫里除了兰才人尚未诞下的孩子,一个子嗣都没有。陛下在位快四年了,总得填填后宫。
      陛下连看都懒得去看,直接让周太后和柳复光去选。”

      顾长俞顿了许久,“这种事,他自己竟管都不管。”

      赵隶叹了声,“他身子确实不好,估计也是没那精力。近日听说他也不怎么到恭肃殿去,闲了就和宁婕妤在清和台遛弯儿,眼下最忙的只怕是司礼监那些人。”

      顾长俞不知,他走了这么些时日,檀京已变成这般模样。

      “宁婕妤是谁家女子?很得宠么?”

      赵隶道:“也不是什么显贵家的姑娘,至少和周家没关系,好像是大理寺评事家的女儿。但是长得…长得甚美,性子也有趣,有点像周…兰才人。”

      他见顾长俞翻了个白眼,就笑笑,继续跟他说:“你别这样,周太后都不在意了。你刚回来,还是快进宫交兵符去吧,莫让人看到,再上书参你。”

      顾长俞这才问出那句话:“他可好?”

      赵隶神情不变,回答:“都好,陛下不曾理会他,也没叫他回宪州去。不过这两日他有事,一直在旧友处住着,你不用去找他。”

      顾长俞没多想,出了赵隶府宅,便与赵献进宫。赵熙政果然不在恭肃殿,二人在殿外候了许久,柳复光也去寻了许久,才见赵熙政坐着大辂,悠悠在殿前停了,他扶着身边人的手,从上面下来。

      赵熙政见了顾长俞,就淡淡道了一句:“此次辛苦你,封赏之事朕已拟好旨意,你也节哀。”

      顾长俞和赵献随他进了殿内,赵熙政往罗汉床上一坐,顾长俞才见这殿内似是翻修过,那张紫檀镶螺钿罗汉床也是新的,这是个好物,顾长俞现在见多了,也能辨出好坏来。

      檀京也是炎热,殿中有一青花响瓷缸,里面盛着冰块。

      赵熙政有些消瘦,扇着扇子道:“此次赵献也有功,便与顾侯一道封赏。朕听说,此次查几军中,不仅有高地人,还有罗剌人?”

      赵献道:“是,罗剌人扮作查几人的模样,共犯大聿。陛下,此三国勾结,臣请陛下许臣带兵,前去陌冗与罗剌一战。”

      赵熙政思索一阵,道:“朕打算派人出使罗剌,以抚代战。罗剌自先帝时便向大聿称臣,这些年一直安分,每年按例上贡,平日互市,也是大聿获利最广。罗剌定是觉着不公,只要稍加抚恤,便不会作乱。茶马道就在陌冗边境,一旦开战,实对我们不利。”

      赵熙政的话不无道理,大聿从罗剌人身上进账最多,陌冗是贫瘠之地,靠互市才得以发展。赵献也明白,就说:“若能游说,以抚代战,自是要好。罗剌此番,怕是有了与查几高地瓜分大聿之心,陛下可派人瓦解其盟。若要战,臣万死不辞。”

      赵熙政点头,“你的心意朕明白,除此之外,可还有事?”

      顾长俞就道:“此次臣回川陵,见火炮兵器不足,也多是旧物,臣便想请陛下在兵仗局内另设一司,研制改良战舰等物。查几已经制出炮船,大聿不能故步自封。”

      “朕知道了,你将此事上疏给内阁,按章程来。”

      顾长俞再没什么话可跟他讲,方与赵献退出大殿。二人分道,走了一阵,却迎面碰上何玹清。何玹清见他,便弯着眼眸笑了,“侯爷回来了?”

      顾长俞上前见礼,“何老要进宫?”

      何玹清应了一声,顾长俞看着他,忽然不知为何,心里就想问句话,他也问了:“何老,顺王殿下可还好?”

      何玹清便道:“好着,放心,陛下顾不上管他。你回檀京还没去看他吗?”

      顾长俞就道:“才还了兵符,正打算去,殿下可是在府里?”

      何玹清似是想了一瞬,才说:“这便不知了,老夫这些天也忙,算算也许久未见他了。他若不在府里,想必就是有他的事。”

      顾长俞同他别过,直接到了林舟渡府里去。他找了个矮墙就翻进去了,这府里空荡荡的,什么人也没有。他到了林舟渡的屋中,这才觉着困意上来,往他那床榻上一躺,顿时被扬起的灰尘呛得一阵咳嗽。

      他一下从榻上跳起来,迷惑地看着那榻,又在屋里溜达了一圈,见哪里都是灰尘。他站在原地,没想多久,就立马翻墙出府。

      周镇察尚在衙署不曾回去,见顾长俞,似是有些意外,旋即便神色如常,请他进屋。

      “侯爷若不曾用饭,便与我到酒楼一同用些。”

      顾长俞看着他,道:“我走那日,劳你相送,回来也当我请你。”

      周镇察不紧不慢地坐到他对面,也不急着回话,片刻,才道:“也好,不过侯爷才回来,今日便罢了。”

      他说完,就坐着不出声,也不做别的,就等着顾长俞说话。顾长俞也不急,饮完一盏茶后,才道:“周兄可知道顺王在何处?方才去他府里找不见人。”

      “顺王的事,我便不知了,侯爷何不去问问与他亲近的人。”周镇察淡然出声。

      顾长俞也不意外他这个回复,顿了顿,道:“他死了?”

      “顺王若死了,檀京应人人皆知。”周镇察望向他,“侯爷是听到什么风声了?”

      顾长俞悬起的心稍稍放下一点,道:“没什么,只是问了周边的人,都说近些日子没见顺王府有人进出,觉着奇怪,我又有事找他。”

      周镇察轻笑,“府里有没有人,侯爷翻墙进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顾长俞一口茶呛在嗓子眼,咳了一阵,才缓过来,“私闯王府是重罪。”

      周镇察起身,送他到衙署外面。顾长俞在他这儿什么话也没问出来,心里不免有些急,面上却不显,最后问道:“莫非,他是又犯了什么事,进刑部了?”

      “顺王若犯事,我怎不知?”周镇察停了一下,又道:“侯爷还是去问些亲近顺王的人吧。”

      顾长俞不再多问,他走远后,周镇察默然望了许久他的背影,回到衙署中。

      御马监在凉河边上,从东华门出来,跨过护城河,一路北上,途经东厂和内承运库,便可见御马监旁的草料场。顾长俞没来过这地方,远远只见其屋宇气派,占地也广。

      御马监虽叫这个名,所掌的却不仅仅是养马,还掌皇庄、皇店,领腾骧四卫,既涉军也涉财。顾长俞在门前,一亮牙牌,遂问那守门的小火者:“陆雪逢可在?”

      那小火者一愣,道:“侯爷找陆公公是有何事?”

      几日不见,到也被人叫上公公了?顾长俞记得他走前可不是这光景,便问:“陆监官现在如何了?”

      “陆公公乃御马监提督。”那小火者回了一句,就请了顾长俞进去。直到陆雪逢出现,顾长俞才回神。

      陆雪逢一身织金妆花罗制的袍服,脚踏金丝云纹锦靴,整个人虽单薄,气势却足。而陆雪逢身后跟着一随侍,竟是先前在宪州见过的那玉器使。他先前只偶然见过陆雪逢一面,不曾看清,他当时一身白衣,低眉顺眼跟在周镇察身边。

      陆雪逢走过来,对他笑笑,他这一笑实在明媚,旁边的小火者看呆了眼。

      “才听闻侯爷胜仗归来,本当去拜会,谁想竟让侯爷上门,真是罪过。”

      顾长俞便也微笑道:“还未来得及向公公贺喜。”

      “小小升迁,不必挂念。侯爷这边来。”

      陆雪逢伸手示意,请他进屋去。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22章 濯红缨7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