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幕后推手 ...
-
练习生们在楼上学主题曲舞蹈时,楼下的会议室也座无虚席,总导演赵飞龙坐在右手边,麦冬坐在左手边,主位上坐的是老板蒋石燕。
会议室的白板上正在滚动播放每个选手的照片,旁边还标记了重要信息,王薇薇和选管组副组长李晓雨已经把A组选手的基本资料背得差不多了,两人交替着脱口演示熬了一个晚上做出来的PPT。
王薇薇:“齐决明,20岁,宁城人,宁城艺术学院在读,父母是私企高管。
他十七岁时写的那首《海浪》很受中学生欢迎,后来被开心直播签下,一直走少年音乐人的路线。不过现在已经二十了,又在社会上工作了这么久,硬凹少年感不太合适。
我担心他上节目后会改不掉主播的一些陋习,比如说会特别讨好粉丝,会做一些哗众取宠的事来博眼球,这一点要及时纠正。
本人虽然会唱歌会写歌,但建议走综艺路线。
叶白青,22岁,内蒙人,今年从越州大学行管班毕业。父亲是语文老师,母亲是音乐老师。在学校是音乐社社长,蝉联三年校园十佳歌手冠军,喜欢唱歌,会在微博上发一些翻唱视频和原创歌曲,经常和朋友去看音乐节听演唱会。
创作能力特别优秀,如果能成团,可以担负起整个团的创作任务。”
李晓雨:“姜寒,17岁,今年9月份成年,越州人,孤儿。
越州中学重点班高二在读,成绩优异,中学参加过数十场竞赛。四月因为参加江省奥数竞赛,晚了一个星期才到训练营。
值得一提的是,他打败江省五所比越中更有名的高中,在这个比赛和他同桌,也是他最好的朋友拿了一等奖。如果接下来两场考试顺利,可以直接保送京大。
曾在阳关酒吧驻唱,杏林制药集团的杏林研究院的一个研究员是他的资助人。去年七月开通微博,内容大部分是学习和音乐,从微博上看不出谈过恋爱。往舞担方向发展,以后可能要演戏。
在训练营和萧玉书、王京墨、叶白青是室友,也是第一轮考核的队友,姜寒和萧玉书还是第二轮考核的搭档。”
赵飞龙好奇:“他和萧玉书是真的好朋友?”
麦冬:“他和萧玉书是利益共同体。”
“嗯哼?有故事。”
蒋石燕直言不讳:“这个很复杂,姜寒已经和我们报备过了,等事情曝出来我们亲自处理,不影响现在对节目的规划。”
赵飞龙和蒋石燕合作过几次,知道蒋石燕并不是那种什么都知道却什么都不说、故意吊着自己的没素质甲方,明白姜寒的事可能没那么简单。
他只负责做节目,宣传公关这种事就应该交给蒋石燕这种专业的来做。
这次换王薇薇演说:“萧玉书,14岁,这个月21号15岁生日,平京本地人,他们全家都可以在百度百科搜到,再深入的东西,我们也了解不到了。”
会议室里所有人发出啧啧感叹声:“这才是豪门贵公子。”
周廷兰:“到时候我们组织一起给他过生日,拍点素材看到时候是放到衍生综艺还是放花絮。”
赵飞龙:“我们要捧着点这位小太子爷吗?怎么说赞助商都是他外公。”
麦冬:“首先,不是我们一定要用太子爷的关系,当初拟订的八个赞助商,三个都是他们家的品牌,这种节目的赞助怎么都逃不过他们家。
其次,清凉海地一开始并不想购买独家冠名权,是萧玉书亲自去说服了品牌方。
最后,赞助商是萧玉书身上最微不足道的一层关系。我们的投资方之一天成佳泰,总裁刘家成是萧玉书的私人资产顾问,而之前追加的八百万投资,是萧玉书的个人财产。”
会议室齐齐爆发一阵惊叹,总编剧于欣卉好笑:“那这怎么玩?给太子爷单开一个剧本?”
麦冬:“不需要,太子爷早就提了需求。”
赵飞龙:“这得是多难办的需求。”
麦冬叹了口气:“办不好我们全部人玩完的需求。”
“这么严重吗?”
老板们总是不喜欢透露太多信息,但于欣卉作为文字工作者,很擅长理解别人的未尽之言,并且早已习惯国内编剧地位低下,十分有乙方自觉:
“那……要不太子爷亲自来写自己的剧本?”
蒋石燕:“不要紧,我跟刘总打听过了,玉书有两个特别好的理念,一个是愿意为知识付费,一个是信奉专业的事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他是很有钱,但也不是没本事。他是训练营里唯一两轮海选第一,三轮考核唯一两次第一的选手,干嘛老想着踩他一脚?”
王薇薇也笑道:“萧玉书五岁开始学钢琴,华音国际部一水的自带天赋buff的公子小姐,真不是有钱就能进。
他十二岁免试华音附中,后面还辅修音乐剧方向的声乐表演。参加过很多含金量很高的国内钢琴比赛,官方号都有艾特他。
骑马射箭击剑,基本上富二代玩的他都会。15年开通微博,发布的内容最多就是音乐和生活。
他的第一条微博是转发一条新闻,是之前他们学校的青少年交响乐团因为暴雪滞留在了俄罗斯机场,他们现场演奏了肖科塔维奇第二圆舞曲。
转发量还挺高的,评论里好多人都在说弹钢琴的很帅,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个宣传点。“
麦冬看向宣传统筹徐雅妮,徐雅妮点头,表示记住了。
赵飞龙玩笑道:“失敬失敬,感情还是里外都是金玉的太子爷。”
所有人都笑了起来,王薇薇继续说道:“萧玉书去年开始接触创作,在训练营主导创作了《今月》。发展方向大vocal,以后可以做专业歌手,也可以做作曲人甚至是制作人,舞蹈能力稍欠缺。”
李晓雨:“王京墨,21岁,山城人,父母在山城和蓉城开了八家火锅连锁店。山政大学在读大三生,大二暑假做过一段时间的法律援助。
大学和前女友一起拿过国辩赛金奖,高中代表舞社参加山城街舞比赛获得冠军。显而易见,舞担,以后也可以去演偶像剧。
微博会关注很多的社会新闻和法庭判决,也关注了很多网红。自己还会发表对社会热点的见解,这部分其实还挺危险的,很容易产生争议,建议另开一个号,现有的这个号做小号处理。 “
王薇薇:“秦久,16岁,江城人,大秦运输集团的三公子,家里老幺,同样可以在百度百科上搜到他们全家人,听说他们家和萧玉书家是合作伙伴。
自幼在美国加州姨妈家生活,在那里接触到hiphop文化。十四岁去韩国当练习生,年初才回国,主攻rap。刚开通国内社交平台,以前都是在海外平台活跃。
李益明,20岁,祖籍南省凤城,现居旧金山湾区。美籍华裔,单亲家庭,父亲创立了红桃酒店集团。
就读藤校之一的康奈尔大学酒店管理,生活作风非常开放,有过好几任女友,比萧玉书更加符合我们对富二代的想象。发展方向rapper。“
李小雨:“元广白,17岁,申城人,父亲是话剧演员,母亲舞剧演员,申城戏剧学院舞蹈学校高二在读。
童星出身,十岁开通微博,父母帮忙打理他的演艺事务,如果我们要签他,得跟他的父母沟通好。他和齐决明、连川的社交账号最符合明星的定位,发展方向舞担,本人有考取表演院校的意向和资质。”
王薇薇:“钟瑾钟瑜,双胞胎兄弟,19岁,申城音乐学院在读大一生,一个作词一个作曲,最大的优点就是科班生,但是舞蹈不行。
黄鹂音乐已经打算签下这一对兄弟,现在是放到我们节目上增加人气,日后发行歌曲也能打出热度。“
与A组的全方位分析不同,两人介绍B组时只是匆匆带过。
“连川,19岁,蓉城人,江省传媒学院音乐表演在读。和齐决明一样,都是开心直播的签约主播,各方面能力一般,但非常努力。
喻世和苏林,一个rapper,一个vocal,苏林在训练营的第二轮考核和连川合作过。”
这么一长串名字报下来,所有人的脑壳隐隐作疼,听了这一个就记不得上一个的特征。
蒋石燕问道:“怎么样?大家对谁印象最深?”
长夜的两位大经纪也过来了,音乐部经纪总监楼纯羽说道:“萧玉书。”
影视部经纪总监韩蕴枫:“姜寒。”
“还有吗?”
其他人三三两两地蹦出“王京墨”、“李益明”、“齐决明”和“秦久”这些名字。
蒋石燕:“为什么会记得齐决明?”
“因为他是第一个报出来的,印象比较深。”
“你还记得他有什么特点吗?”
“嗯……带资进组?”
“其他人呢?”
“王京墨可是山政的,大学霸。”
“红桃酒店啊,五星级呢。”
“简单来说,就是有钱、有名、有脑子的最有记忆点是吧?”蒋石燕看徐雅妮,“知道怎么写宣传方案了吧?”
总编剧于欣卉看着满满一张纸的关键词,逐渐理清头绪。
“按照我们之前开会的想法,节目的受众群体是十五到二十五岁的女孩,节目定位和背景是校园青春。
上学时班级里一定会有这么几种人,老妈子班长、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体委、能歌善舞的文艺委员、总是能打听到各种小道消息特别能说会道的调皮蛋、伶牙俐齿性格直爽的英语课代表、高冷的学习委员、努力上进的好学生等等。”
编剧之一说道:“齐决明的定位可以是班长,他只比叶白青小,还在社会上工作过那么久,刚好沉淀一下性格,磨掉身上的浮气。
萧玉书是文艺委员,会弹钢琴会唱歌,长相贵气,阳光开朗。王京墨拿过国辩赛金奖,能说会道。姜寒学习好,气质也偏冷清,当个高冷大学霸绰绰有余。
李益明之前参加过马拉松,听说今天拍运动会的时候还主动做裁判,整个人看上去憨憨傻傻的,可以定位在体委这个角色上。
秦久本身属于优秀又努力的类型,可以塑造成后天努力型的优等生。”
后期导演却提出些不一样的意见:“刚刚我看了粗剪的片子,姜寒、萧玉书、王京墨和叶白青四个人在训练的时候是室友和队友,今天还一起跑接力,你刚刚的设定会影响我们后期剪辑的方向。”
赵飞龙也说道:“人设不能跟本人性格差太多,齐决明少年成名,不管年纪多大都会带点自傲。你上来就给他安一个沉稳人设,他不习惯,还容易崩坏我们的剧情线。
当然人设也不能框太死,这毕竟是一个选秀节目,选手们年纪又还小,可以往养成类方向发展,性格的变化要体现出来的。
所以一开始就可以贴合齐决明给他一个优秀转校生的定位,从一开始的格格不入到后面慢慢融入这个新集体成长起来。
叶白青年纪最大,性子最沉稳,给他一个老父亲的定位,他不用费劲就能驾驭好。
他和王京墨关系很好,王京墨不仅能言善辩还会擅长交际,跟谁都处得很好又不失自己的锋芒,这不像一心执行老师命令的班长,和在班长与同学之间左右逢源的副班长吗?”
沈一娟:“比起齐决明,叶白青显然和姜寒几个更熟,班长如果和重要角色都不熟,这个角色就很没必要存在了。”
于欣卉点点头表示赞同:“萧玉书的人设就不必讨论了,只要本色出演一个阳光开朗的富家小少爷就行。
至于姜寒,一开始知道他的身世的时候,我本来想给他打造一个等待被救赎的弱势形象。但我这几天观察过他,我觉得他可能更适合一个在逆境中依旧顽强不屈的人设。
他的美丽不应该只凸显在皮相和骨相上,更应该有反差感极强的人格魅力。温室里的花和冰川上的花,同样的美丽带给人的震撼是不一样的,所以我想打造一个比较正面的形象,和他的悲惨遭遇形成反差。”
麦冬比蒋石燕更了解训练营发生过什么事,他摇头反对:“姜寒不适合积极正面的人设,很容易因为崩人设而摔得粉身碎骨。
韩蕴枫以后是带姜寒的人,也知道姜寒和温洱那点事,说道:“蒋总,我倒有个想法。
崩人设这种事见仁见智,如果是在前期,大可以包装成一个素人练习生蜕变成偶像的过程。之前那些不叫人设,是你们自己对他的定义,姜寒只是逐渐展现出自己的本性而已。”
“你的意思是?”
“反正他那些事我们都是要自己曝出来的,那不如利益最大化。在前期宣传的时候尽量塑造他的正面形象,等后面事情炒作起来,还可以多赚一波人设崩塌的话题。
等舆论发酵起来了,再让他去回应那些指责,我们再用水军配合洗白,还能能给他卖一个美强惨人设。”
于欣卉有些疑惑:“姜寒还做过什么事吗?你们怎么这么肯定他一定会崩人设。”
麦冬:“姜寒的人设不要说正面,我只求着他别瞎搞自己的名声就够了,可以参考韩总的想法。”
周廷兰提醒:“没有冲突点的节目有点索然无味。”
“他们在舞台上的比拼就是冲突点,他们可以惺惺相惜也可以视彼此为最大的对手,最后他们都是为了角逐成团位乃至最后的C位,这就是冲突点。”
麦冬:“也不能让他们在舞台竞争太过,以后我们是要炒团魂的。”
“所以我也安排了衍生综艺,每周五晚上八点播比赛正片,周六晚上直播衍生综艺《我们不一样》,周日中午播轻综艺,分为四个阶段,《新生日记》、《摘星日记》、《成团日记》和《征星日记》。
前一天晚上还在舞台上竞争比拼的一群人,第二天晚上却在一个直播间欢欢喜喜地做游戏。台上是对手台下是队友,这个故事线不就丰满立体了起来吗?”
周廷兰:“还可以炒炒CP。”
蒋石燕:“萧玉书一定要和姜寒绑一起,萧玉书的人设太单薄了,和姜寒在一起故事线才会丰满。”
于欣卉也深以为然:“萧玉书锦衣玉食,见过这世上所有最好的东西;姜寒长于底层,见过最沉重的无力和无奈。
他们两个的生命厚度和思想深度完全不在一条水平线上,但就是这样天壤之别的差距,反而让他们两个搭配起来更有张力。
他们可以通过互补来完成自己的蜕变和成长,爱与成长是永恒的命题。”
赵飞龙沉默了一会,问道:“你们……该不会是想用萧玉书去给姜寒铺路吧?”
蒋石燕:“怎么就不是姜寒在帮萧玉书?萧玉书除了家世和才华他还有什么?可是论家世,秦久李益明可以跟他比;论才华,王京墨和姜寒也都是学霸,你觉得他能吸引观众的特点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