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9、维瓦尔第 ...

  •   在圆形教室和新生们参加完欢迎会,应峤非常识趣地没有来约饭,因为他知道肯定约不出来。
      萧玉书回到公寓,发现才一个下午,整套房子就充满了生活气息。
      客厅摆满了鲜花,空气里满是植物芳香,彻底掩盖了新房子的冰冷。
      卧室里已经铺好了熟悉的床单被罩,行李箱空了大半,衣服按照他的习惯分门别类放进衣柜,鞋子摆在玄关。
      菲佣已经走了,姜寒喝着汤说道:“我收回对白人的歧视,这菲佣做饭是有两把刷子。”
      萧玉书好笑:“还有家里的营养师遥控我的饮食,你这么怕我吃不好?”
      “德安都说白人饭难吃,留个学跟流放似的,而且中餐馆一点都不正宗。”
      萧玉书没反驳说那是因为戴德安留学时条件不好,他受陈炜彤遗传,鼻子特别灵敏,很快闻到了餐厅里似有若无的烘焙香。
      “你买蛋糕了吗?”
      “嗯,楼下面包店买的马芬,分给你隔壁还有楼上楼下的邻居了,算是打招呼。
      看来房产中介还是靠谱的,这边治安很好,尤其是公寓管理很严格,住户都是高净值人群,起码不会有让你吸二手大嘛的情况。
      附近环境还可以,没有homeless和teenager。早餐和brunch都好解决,但正餐只有街角那家葡国菜能吃。”
      萧玉书整个人都懵了:“这才一个下午,你连这个都摸清楚了吗?”
      “对啊,你邻居跟我说的,她是个优雅的白人老太太,以前是干珠宝设计,孩子都在硅谷工作。原本住在上城区那边的联排别墅,但住久了想换个环境,就搬来公寓。
      喏,沙发旁边那束风信子就是她送的,欢迎我们来到纽约成为她的邻居。”
      萧玉书过了很久才找回自己的声音:“姜寒,我以前怎么没发现你是个社牛?”
      白人老太太是出了名的笑面虎,考雅思时笑眯眯地跟你说welcome to America,下手一个3.8分关闭了你的留美大门。
      姜寒短短一个下午,就能让这样的白人老太跟自己推心置腹,这都不是社牛了,简直是社恐——
      社交恐怖。
      萧玉书喝完汤就和姜寒去试了街角那家葡国菜,这家是家庭餐厅,一家人都来自葡萄牙波尔图,做得很正宗。
      萧玉书尝了一口面包碎烤马休介鱼,问道:“你觉得跟我们之前在澳门吃的那家怎么样?”
      姜寒正在嚼腊肠炒牛肉里的腊肠,说道:“我觉得跟澳门那家差不多,连腊肉都一样,都不如越州。”
      “为什么?”店老板女儿正好路过,用别扭的中文问道。
      姜寒吓了一跳:“你会说中文?”
      “一点点,这腊肠怎么了?”
      “挺好的,就是肉有点太老,可以理解老这个词吗?”
      女孩显然不理解一块肉为什么会年纪大,问道:“我可以尝一下吗?”
      “当然。”
      老板女儿尝了尝腊肠,思考了两秒钟,转身回到出餐台,给他们端来两杯马天尼,对姜寒说道:
      “非常抱歉,可能是天气原因,这次我们腊肠没有风干好。给你们送两杯饮料,祝你们生活愉快。”
      姜寒连声道谢,表示问题不大,待女孩走远,小声对萧玉书说道:“我天啊,真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
      萧玉书靠在椅子里笑道:“中文早就没有加密功能了。”
      两人吃完就去逛宜家,姜寒强行往购物车里放了一只小鲨鱼,要求萧玉书把它放在卧室里陪伴他。
      一些大型家具需要时间出库配送,姜寒坐在副驾驶,在购物清单上给这些家具做了标记。
      萧玉书说道:“挺好的,比你给我看的那些开局一张床的留子生活好多了。”
      姜寒纠正:“是床垫。”

      ***

      姜寒这次来美国也不全是来休假的,魏丹砂早年冲击欧美圈,为简单传媒带来了海外合作。
      如今她主持红心传媒,自然还要再续前缘,给了姜寒一本通信录,让他去联系上面的发行商和制片人,联络下感情。
      CR集团和红心一样,主要业务是制作发行电影,但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赞助了不少国际主流电影奖项。因此虽然不培养演员,但却和大奖主办方和评委们关系匪浅。
      CR的发行总监Elvis是魏丹砂的影迷,听说她离婚后还发来关心短信,同时恭喜她终于摆脱糟糕的婚姻。
      姜寒听魏丹砂说这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佬很喜欢中国文化,所以穿了一件新中式白色暗纹半高领上衣,正阳绿翡翠压襟缠在盘扣上,拄着一把透明雨伞等在餐厅玻璃旋转门前。
      Elvis本来是看在魏丹砂的面子上,只空出午餐的时间和姜寒见面。
      然而看见这张在纽约灰蒙蒙的雨天里,依然如雪般剔透晶莹的脸时,立马改变了主意,邀请他下午和今年的戛纳评审团成员一起小聚。
      美式餐厅的桌子都很小,昏黄的吊灯正好形成标准的派拉蒙光打在姜寒脸上。
      Elvis无意识勾着意面,用欣赏艺术品的样子看着姜寒,说道:“Vincent是亚裔,和你一样是个中国人,这次是来纽约拜访他的大学同学,但是他长得一点都不中国。”
      “不中国的中国人?”
      “可能因为他从小在巴黎长大吧,你和Lyla就长得很中国,very classical,and very...... poem.”
      “poem?”
      “我第一次到中国游玩就是去宋城,我永远忘不了泛舟湖上时看到的美景,你就像我游览孤山时看到的梅花。”
      “谢谢。”
      “你和Lyla一样都是演员吗?”
      “是的,最开始我是她的学生,后来是她的艺人,她离婚创办红心传媒后,我才成为了她的合伙人。我本科和她一个学校一个专业,今年毕业。”
      “我本科学的也是艺术,硕士才学了商科。”
      姜寒愣了愣:“我......”
      一时之间,他忽然不知道该怎么称呼萧玉书。
      在娱乐圈,为了华立和萧玉书的前途考虑,他从未公开承认过和萧玉书的关系,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他们是伴侣,还以为只是网友爱乱嗑CP。
      唯一能证明他们关系匪浅的,就是那一亿五千七百万的违约金。
      在平京圈,虽然大家都知道萧家已经接受了自己,但萧玉书却总是有意无意地强调他们并没有结婚。
      事实已经存在,名分就不再重要,所以姜寒也不太计较。
      现在到了国外,顾虑少了很多,那要怎么称呼萧玉书?
      Elvis对美人,尤其是东方美人格外耐心:“嗯?怎么了?”
      姜寒笑了笑:“我爱人,我爱人跟你一样,他以前也是学艺术的,后来因为一些事,休学一年多,本科去读商科了。”
      姜寒用的是partner这个词,很明显地表明了自己的性取向,Elvis也一点都不奇怪。
      “你爱人一定很喜欢你。”
      “为什么?”
      “从我们见面开始,你从来没有找过话题,都是我在主动,你应该很习惯别人来迁就你。”
      姜寒下意识要反驳,但仔细想想,除了要把话题拐到正事上和要找事外,不管多厉害的酒局,他好像真的从来没有主动挑起过什么话题。
      Elvis笑道:“因为你很迷人,你光是坐在那,就让人忍不住想要去了解更多。你和你爱人有计划结婚吗?”
      姜寒吐槽,到底是谁说外国人尊重隐私有边界感的,这跟审犯人似的,但面上仍笑道:“我们已经订婚了。”
      紧接着,他又问出了一个让姜寒脑壳嗡嗡响的问题。
      “那怎么没戴戒指,刚刚你要不提,我都以为你单身。”
      姜寒咽了口口水:“嗯......国内对这方面还不是很接纳,所以没戴。”
      姜寒强行把话题带回正事上,聊最近的影视投资计划。

      ***

      饭后Elvis带姜寒去找那位戛纳评审团成员,然而一下车,姜寒就愣住了。
      “曼哈顿音乐学院?”
      Elvis:“是啊,Vincent本科是曼音的,后来才去学表演,最近在攻读社会科学。
      我们最近打算筹拍一部音乐电影,我过来看看有没有能和曼音合作的地方......Vincent,here!”
      姜寒回头,来人西装加羊毛外套,画家帽下是半白的头发。
      姜寒惊奇:“曾老先生?”
      曾文森出身申城,祖父是第一批留洋学生,后来随父定居美国,自己学了表演后,又跑去巴黎常住。
      之前他带姚若章去接触过曾文森的侄子曾安平,他的作品横扫国内外各种奖项,在申城圈影响力巨大。
      但地域观念特别重,只用南方演员,对姜寒的兴趣远远大于姚若章。
      姜寒把这件事稍加润色,当做一则轶事说给曾文森听,Elvis还在云里雾里,但曾文森已经哈哈大笑起来。
      “回头我帮你说说他,这都什么年代了,还搞地域歧视这一套,他也该走出舒适圈,尝试下北方的演员了。”
      曾文森带着他们逛学校,虽然曼音就两栋教学楼,但聊起大学时光,还是和Elvis聊得起劲。
      倒不是他们冷落姜寒,而是姜寒根本不关心他们在聊什么。
      曼音的校旗是粉色的,和纽大这种有钱人的学校比,稍显朴素了些。连路过的学生都没有纽大学生那种精明算计的精英感,更多的是艺术的质朴。
      有中国留学生认出了姜寒,拿出手机站在远处拍照录视频。
      琴房很符合他对钢琴生的刻板印象,嘈嘈切切响成一片,才刚开学大家就已经在卷生卷死。
      走廊上贴着各个系的公告,钢琴系作为王牌专业,公告栏最满。但姜寒直接掠过这块板,停在了作曲系的公告牌前。
      三年前的公告早就撕掉了,最早的是去年的圣诞放假通知。
      “Matthew?”
      “Yeah.”
      Elvis走过来问他在看什么。
      “我爱人以前就是申请了这个学校,录取通知书都收到了。”
      大概是姜寒看上去并不是很好,所以Elvis这次没有刨根问底,问他要不要一起去看曾文森同学的演出。
      因为是只向师生开放的演出,没有严格的着装要求和观看礼仪,他们中场进入也没人说什么。
      台上正在演奏维瓦尔第《四季》里的秋,曾文森的同学是指挥,在他的带领下,整个乐团脸上都带着笑容。
      这首曲子十分欢快,讲述了农民正在庆祝丰收,在丰饶满足的环境中载歌载舞。
      起初姜寒还听得认真,但慢慢的,目光就涣散了。
      他今天走过的路,是十八岁的萧玉书该走的吗?
      他会不会像此时此刻的他一样,坐在演奏厅里听校友的演出,和身边同系的同学说自己以前也是学钢琴的?
      会不会停在作曲系的公告栏前,仔细研究放假日期?会不会也是琴房里练琴大军里的一员?
      他会和父亲一起去参观他的母校,和父亲漫步在华尔街街头,听他讲述创业故事和与母亲的爱情故事。
      可能也会路过纽大,但只是分一个眼神给那面紫色的校旗,然后行色匆匆地继续赶路。
      亦或者被纽大的恢宏建筑吸引,走进去游览一番后感叹果然是有钱人的学校,顺便拉踩下自己那只有两栋建筑的音乐学院。
      可能会在某一天下课去吃饭时,就路过了年少时看过的曼哈顿悬日,会去林肯中心听少时好友的演出。
      还会认识一个纯粹的、一心热爱音乐的同好,而不是因为优越家世而费尽心思接近他的应峤。
      萧玉书本该一直如此天真快乐,对这个世界充满热情和好奇。
      会因为突然出现在城市里的雄鹰,而激动地拍着身边人的肩膀让他抬头看,会兴高采烈地参加各种派队活动,结交性格各异但都友爱善良的朋友。
      而不是像个早熟的大人一样,为了尽早毕业选择春季开学,将三个学期的课程压在一年内完成,例行公事地参加新生欢迎会,沉默地接受不一样的环境。
      释怀是一生的必修课,可他的成绩永远是不及格。
      他曾经在江城街头,在过去很多很多时刻,都幻想过萧玉书长大成人的模样,没有一种是悲伤的,也没有一种属于自己。
      如今一切都变成了现实,他也只剩下一种幻想。
      幻想当年他坚定不移地站在萧玉书身边,为他倾其所有付出一切,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所以有了《长安无月》
      是他自己分不清虚幻和现实,妄想在一场戏里挽救悲惨的现实,又或者是把这场戏嫁接到现实里,合理化如今的面目全非。
      但假的就是假的,现实是他从未站在萧玉书身边,而萧玉书再也无法像从前那样快乐。
      他连让萧玉书对自己的大学生活产生期待都做不到,只能用密不透风而又充满焦虑的关心,来替代经不起任何考验的爱。
      身旁递来一方手帕,Elvis很温柔地问道:“为什么在丰收的结局里,哭得这么悲伤?”
      姜寒擦干眼泪:“可能是因为,我得到的实在太多了吧。”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