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三 赤壁之戰的慶功宴 ...

  •   長阪坡飛揚起來的塵土早已落下,赤壁的燒天烈火也已經熄滅。若天下就此平定,多好。
      然所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上天要與人作對,人不得不從。
      便是彩捲書寫之人,也被冷汗浸濕了衣襟。

      劉備站在桌案前,環視四方。諸葛亮、關羽、張飛、黃忠、趙雲站在營帳中的各個顯要位置,為了能聽清楚主公的吩咐,也為了保障劉備的安全。一場一場的戰役打過來,流血,傷痛,已經成了家常便飯。但竟要幾位將軍一同處於帳中保護周全,卻仍是頭一遭。
      的確有點大材小用了。劉備暗自想到。

      劉備沖諸葛亮稍稍點了點頭,後者便從懷中掏出一卷紅緞子,猶豫了一下,先遞給了關羽。
      關羽展卷,細細看來。先是震驚,再是皺眉,隨後長歎。待看罷,眉色間一陣緊張,又遞給了張飛。
      張飛接過,待看過之後怒吼道:那群人又在玩什麼把戲!說著便要將那緞子撕毀,趙雲連忙奔上前去,奪了張飛手中的東西,在一旁打開,又退後一步,讓黃忠也能看得分明。

      待看清卷上所述,趙雲才倒吸一口冷氣:為什麼?

      張飛怒目圓睜,劉備長歎了一口氣。
      待那幾人神色稍為平和,諸葛亮才道:宴帖實乃戰帖。願各位將軍能先有一戰的準備。
      張飛吼道:大哥不會有事!我等一同前去,還怕不給那群賊\人殺一個哭爹喊娘!
      諸葛亮道:張將軍切不可如此言語!……張將軍雖勇猛,但蜀吳聯合尚未結束。況且孫吳地廣物足,若不能一襲定天下,日後等著我等的的就是腹背受敵!但若赴宴之人過多,言語中稍微有一點不當,便又可能萬劫不復……
      張飛吼道:總不能讓大哥一人前去,任他魚肉!
      張翼德一吼,營帳中霎時靜如清秋。

      我去吧。趙雲又看了看那卷錦\緞,抬起頭道:倘若軍師信得過子龍,就讓屬下一人隨主公前去吧。
      眾人神色微微一震——趙雲雖一如張飛之勇猛,但始終架不住東吳諸多大將同時打殺吧?
      諸葛亮問道:趙將軍常年征戰,身體發膚可有過分損傷?
      趙雲道:托軍師的福,子龍的傷雖多,但並無大礙。
      諸葛亮點了點頭,那神色雲淡風輕。趙雲看著諸葛亮,突然覺得這樣的面容似曾相識。多年前,家鄉有個被人稱為賢者的老人……而他們的眼神,幾乎完全一樣。
      諸葛亮轉身對劉備道:亮也以為子龍隨同最為保險。
      趙雲長長舒了一口氣,劉備看了他一眼,輕輕一歎:吾兒之事,已害得子龍元氣大傷,此次前去東吳赴宴,若有個閃失,叫我如何……
      趙雲上前一步,單膝著地:主公!子龍於長阪坡便已立誓,此生跟隨主公,雖死無憾!
      劉備眉頭一皺:子龍又何必……
      趙雲又道:子龍願以性命保護主公,全身歸來。

      夜已深。
      趙雲躺在床上,卻輾轉反側,久不成眠。
      回憶著諸葛亮的那雙眼睛,回憶著戰場上嘶叫的吼聲,回憶著痛徹入骨的傷害,回憶著劉備要摔死阿斗時的那個神情。
      是不是自己真的比那繈褓中的幼兒更加重要,已無暇多想。
      劉備將是他趙雲趙子龍,今生今世唯一會為之奉獻生命的主公。
      既無法入睡,索性起身飲酒。
      既到場不能沾一滴美酒,索性現在喝個夠。

      這一夜,過得飛快。
      趙雲趴在酒桌上,直到下屬掀開簾子陽光刺了眼睛,才轉醒過來。
      ……天亮了……?
      趙雲站起身,看著桌上的空酒壇空酒碗,不知是在自言自語,還是在毫無意識的問著下屬士兵。
      那士兵倒是精神頭十足,大聲回到:稟將軍!天亮了!
      這聲音簡直氣勢恢宏。趙雲被嚇了一跳,隨後微微一笑,輕輕點了點頭,什麼都沒再說。
      那士兵未想到趙雲竟然是如此反映,登時覺得尷尬無比,進也不是,退也不是。
      將,將軍!
      趙雲回過頭,看著那名士兵,問道:你來是……什麼事?
      見趙雲終於理會自己,士兵又抖擻\了精神,大聲道:主公有令,叫將軍速速準備,巳時動身!

      周瑜看著孫策的牌位,一言不發,小喬輕輕為他順著頭髮。一下一下,輕柔撫摸。那一根根的發絲就像是她最珍貴的寶貝,讓她用最如水的溫柔去服侍,不忍傷它分毫。
      ……又有些什麼大事了麼?小喬輕聲一問。周瑜的思緒本已飄遠,聽見這突兀的一句才回過神,問道:什麼?
      你在想些事情。小喬又放下梳子,坐到周瑜身邊,挽住了他的胳膊:每次有事,你不都會過來看看姐夫麼?
      姐夫?伯符……周瑜恍惚間點了點頭,卻根本沒有心思回答小喬的問題。

      是不是自己真的在冥冥之間一步一步地走著他沒走完的路?是不是自己永遠都放不下少年時的感動和激情?——周瑜撫上自己的左臂:距離手腕二寸的地方,有一條三寸長的疤。他和孫策兩個人的左臂都有這樣的一道疤。這是歃血為盟的證據。
      也是,記憶的黑洞,吞噬著他的過去,他的現在,他的未來。

      用紅色的綢緞來裝飾的宴堂燈火通明,就像赤壁的火。
      依稀記得,赤壁之戰得勝而還的那夜,自己失眠了。周瑜也不知道為什麼,竟然不管其他人的看法,拉了孫權進到內室,卻只說了一句話:劉備此人,不得不除。
      孫權微微一震,良久才問:為什麼?
      周瑜臉上落了一滴汗,呼吸極為沉重:此人以德服人,手下強將無數,後患極大,不得不除。

      是了……不得不除。否則伯符的路,自己一定走不下去。
      ……除了沿著伯符的路走下去,他還能做些什麼?馳騁沙場,坐擁天下,嬌娥在懷,絲竹笙歌……他一個都不想要。
      但是,這是孫策的願望。
      周瑜就只能拼命扶持孫權,讓他早日平定這些紛亂,統領千軍萬馬,成為天下霸主,無人能敵。這是歃血為盟的誓言。如果沒有這道觸目驚心的傷口,如果沒有那繁花似錦\的回憶,周公瑾也就不再是周公瑾。

      劉備進門的時候,周瑜站了起來。面對著這個見面不如聞名的人,周瑜實在是不知道該怎樣說話。
      這就是劉備?其人貌不可揚,神態卻是泰然自若,甚至有些和藹可親……原來這就是諸多猛將都願意跟隨他一起打天下的原因?
      周瑜舉杯飲酒,卻斜斜地看見一名白袍銀甲士兵矗立在劉備身後。
      他放下了酒杯,問道:正想請教,這位……
      劉備回道:此乃常山趙子龍。
      ——趙子龍。
      周瑜看上趙雲的眼。
      堅定,銳利,就像橫空盤旋的鷹。

      長阪坡的趙子龍,殺得曹兵遍地血紅……原來這就是七進七出的英雄!
      周瑜站了起來,捨棄了酒盅,雙手托著一個大碗,示意下人也為趙雲斟上一碗酒,朗聲道:公瑾敬趙將軍。
      趙雲冷冷的看著周瑜,半晌才道:承都督美意,子龍不勝酒力。
      周瑜卻未理會,逕自說道:我先幹為敬!
      劉備神色微震,趙雲卻非常冷靜,直到周瑜的碗裏滴酒不勝,才道:子龍自幼不勝酒力,手中又有九尺長槍,唯恐一著不慎,傷著都督以及東吳各位英豪。
      周瑜放下了酒碗,說道:早先聽聞趙將軍英武挺拔,智謀\武力均為過人之才。卻不知過到了何等地步,竟叫我整個東吳都不是對手?
      趙雲仍站立不動,卻沖周瑜微微一笑:都督謬贊。子龍只是一介武夫,斷不敢與主公和都督等棟樑之材同席而坐。

      那麼,將軍可以坐到下位……
      趙雲冷冷的看著周瑜,後者對上前者的眼睛,忽得一懵。
      下位……趙子龍豈是屈尊下位的人?
      周瑜看著趙雲,卻再不說話。對於趙雲,他看得出來,但看不透。只是這一點他卻不會看錯:趙雲眉眼之間的堅定,絕不會屈服於自己的三言兩語。
      周瑜以手背扶著額頭,長笑三聲,才道:凡請將軍孰公瑾出言不遜……
      趙雲又道:都督言過了。下次子龍自當奉酒于都督府,請罪。

      趙雲句本無任何殺傷之力,卻生生的叫周瑜心裏格登一聲。‘下次’……原來他們早已料到。
      諸葛亮……諸葛亮。早猜到諸葛亮不是那麼好解決的人物——也許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劉備先做出一些動作表情,讓張飛關羽趙雲等人心焦心躁,隨後諸葛亮稍加一些解釋,點出這場鴻門宴的重點……
      然後誘使趙雲,教他這個長阪坡七進七出殺得曹軍魂飛魄散的大將軍單獨隨劉備的行!
      周瑜看上趙雲的眉梢,見到他那一雙劍眉斜飛入鬢。
      擲杯為號,這又叫他如何擲杯為號!

      周瑜扶著頭,轉身走了回去。
      座上的水果散溢著香氣,周瑜執刀,將酸甜的柑橘一分為二,抬頭問到:趙將軍可以用膳否?
      趙子龍搖了搖頭,什麼都沒說。那雙眼睛看在周瑜心裏,只能讓他自嘲地洩氣。

      酒過三巡。劉備臉色微紅,趙雲看向孫權,而仲謀\清咳兩聲,又看向周瑜——卻沒想到周公瑾竟然是在獨自飲酒,權當場內場外空無一人。
      都督?孫權放下酒盞,示意周瑜速下決定。

      周瑜對孫權的每一個動作都非常在意,因為現在他是他的主公,而他也只是他的主公。作為一名身為左膀右臂的下屬,他當然對主公的意思了若指掌。但是這事情已經不能再進行下去。
      他突然想起當日郭奉孝獻計曹孟德曰:玄德此人必殺,但必不可此時殺。
      縱使上至君主下到平民,吳魏均毫無相似之處。唯獨這點,兩方立場卻是相同。對劉備,可以征討,可以懷柔,卻不能利用鴻門之宴將其誅殺。
      否則,又如何對天下人交待?
      文承武德來說,他先是德才兼備的好主公,手底下還有這麼多員大將。倘若惹惱了不要命的軍人,導致他們結伴進攻,以曹魏之力尚不能全勝,東吳則更是不敢冒死相逼。
      ——周瑜實在是不知道,當日自己是被一種什麼樣的巫術控制了,竟然忘記了曹魏之先,向孫權提出了這種建議。

      輕輕放下酒盞,周瑜朗聲對劉備道:玄德公德高望重,想必下屬將領也是言出必行?
      劉備面色不驚,展顏笑道:孤不及將軍等。
      周瑜又道:方才趙將軍言,當奉酒請罪,不知是否作數?
      劉備一怔,歎道:論言出必行,無人能出子龍其右。
      周瑜又舉起酒盞道:如此甚好。趙將軍方才所言雖未作時限,但不知可否于玄德公回歸之時暫留東吳?我軍將領無不對七進七出的大英雄敬仰萬分,願將軍能鼓舞士氣……
      劉備神色一變,暗道:周公瑾所言,莫不是想要將子龍帶離自己身邊?如此一來,自己身邊當再無可殺敵之將,人命則危亡矣……他皺眉輕歎一聲,撫了撫短須轉頭道:子龍,你意下如何?
      趙雲頷首,朗聲道:都督美意,子龍自當恭敬不如從命。然請都督見諒,主公身邊正待用人之際,軍務繁忙,雲恐只能短宿三日,便當回歸。
      周瑜點頭,隨即苦笑而又自言自語道:若將軍能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公瑾也算心滿意足。

      宴罷,客散。孫權卻抬手長攔:都督留步!
      周瑜回身,孫權長歎道:仲謀\愚魯,不知都督何意?
      周瑜苦笑一聲,問道:玄德公之事,郭奉孝所言,曹魏之行事,主公可還記得?
      孫權一愣,周瑜又道:愚魯之人,唯魯莽公瑾也……

      趙雲寢室在劉備之側。備油燈未滅,子龍也無法安然入睡。回想起方才宴上你來我往,暗濤洶湧,不由得出了一身冷汗。
      時周公瑾也在床榻上輾轉反側。身動而驚了小喬清夢。公瑾安撫其再度入睡,後望著窗外朗月,於心中長歎,夜不能寐。

      次日。周瑜率精兵護送劉備渡江,趙雲雖未與劉備一同回蜀,但立江邊目送。
      離開之前,備謂雲曰:子龍務必多加保重。

      江東之花素來絢爛多姿,周瑜府上只有更甚之美。安坐于涼亭,小喬斟酒淺\笑:公瑾常言,繁花雖美,卻只能受天地滋潤而無法打得天下;人雖粗魯,卻不得不盡心竭力以求上位。若有來世,甘願做庭院中一株蘭草,嘗嘗與世無爭的滋味。
      趙雲看了看周瑜。此時公瑾正仿佛自斟自酌,給了他一種‘天下僅我一人’的蒼涼之感,不由苦笑。
      小喬起身道:家姊本喚奴家有事,將軍既有公瑾相陪,奴家便先辭去了,趙將軍請以本府為家吧。
      趙雲想要起身作別,卻被小喬輕輕按下,只得道:夫人多禮,子龍當畢恭畢敬。
      待他言罷,小喬便嫣然一笑,提起衣裙,姍姍而去。

      座中只剩兩人,安靜得很。趙雲抬眼看看周瑜,卻見後者絲毫沒有說話的意思,索性長吸了一口氣,聽著花園裏鳥兒的聲音。
      無論是在什麼地方,這樣的聲音都會伴隨著空氣間悸動而高歌,亢奮得讓人以為它們都是拚了自己的性命告知世界,這樣的叫聲是充滿了多麼鮮活的生命力。
      那人死前的那聲嘶吼呢?卻如用盡氣力的雷鳴電閃,瞬間得閃亮,然後消失殆盡……那不是昭告天下的生存之氣,而是死前對世間最後一絲的不甘和滿腹苦楚的迸發。
      趙雲仰頭看天,沒想到自己現在所能記著的,除了戰鬥和死亡,再無其他。

      周瑜放下了酒盞,看著趙雲,發現他正在走神,於是捏起杯腳,狠狠地摔在了地上。
      啪!
      趙雲猛地回過神,卻見周瑜一連平靜,輕聲問道:將軍可知,此乃何意?
      趙雲看著碎成了好多片的酒杯,心中突然一緊。此乃何意?……如果在昨日宴席上響徹了這麼一聲,自己和主公就都將命喪黃泉的意思吧……
      但他卻不能說出心中所想……他現在身在吳營,況且,周瑜當然是知道趙雲能夠理解這是什麼意思——所謂明知故問,便是如此。
      這混亂的天下早已教導趙雲說,紛繁世事,能知之而不能言之。
      所以趙雲微微一笑,然後微微搖了搖頭。

      周瑜並不打算把話挑明。他又拿起了一個酒杯,甄了七成滿,道:趙將軍,公瑾敬你。
      趙雲拿起酒杯,一飲而盡。
      周瑜見他如此爽快,便低頭咽下了自己杯中的那股醇香。
      亭外繁花似錦\。周瑜把玩著手裏的物件,正在思考著他的心意如何說明——他的心意,實在是非常荒誕可笑:趙雲,趙子龍,如此人才,得來不易,劉備能放手麼?
      又或者以他們的君臣兄弟之禮,趙雲會願意順從一己之願,客居東吳麼?

      正當他思考的當口,趙雲卻突然一問:江東的冬天……會下雪麼?
      為何不會?周瑜一愣,當即脫口而出。
      趙雲低低地搖了搖頭:是嗎……
      周瑜這才意識到他的問題,於是問道:趙將軍是常山人士,常山的雪,大麼?
      趙雲點了點頭:常山的雪年年都能將萬里土地敷上一層白濛濛,遠望去,根本看不到邊。
      周瑜輕歎一聲:可惜我江東,永遠都見不到如此雪景。雪落後,不出半日,便會化成一灘水,然後滲入地下。
      趙雲沒說話,周瑜又問道:常山的雪,美麼?

      美。趙雲抬起頭,看著周瑜的眼睛,那裏面流彩閃爍。於是微微一笑,將酒杯貼在自己的唇上,吸著那溫柔而醉人的香氣說道:和江東的花,一樣美。

      周府涼亭的柱子漆著暗紅,襯托出了周瑜一身的光彩,也襯托出了趙雲的一絲銀亮。繁花萬朵,彩蝶飛舞。
      周瑜放下酒壺,趙雲卻又拿起。一點一點,斟斟酌酌。
      這是亂世中難得的一抹平靜,趙雲和周瑜這一輩子,再也不曾遇見過如此的安寧。

      第二日,周瑜將東吳的兵馬展示給趙雲看。列隊整齊,士氣高昂,聲音洪亮,出擊迅猛。對一個軍人來說,見到如此陣仗,自是仿佛天下美景盡收眼底。
      然看罷,趙雲卻道:東吳兵強馬壯,實在難得。但若無都督的指點有方,縱有千軍萬馬浴血奮戰,巍峨高山滔滔怒水,也不值得一提。
      周瑜朗聲笑道:趙將軍在取笑我?
      趙雲道:都督自謙了。赤壁之戰,必當名垂青史。
      周瑜聽罷只笑,卻再不多言。

      第三日,孫權擺了一桌素宴,一桌淡酒。
      聽聞將軍不勝酒力,仲謀\只得以此盡敬仰之情。安于主座的孫權命人給趙雲端上一杯水酒,而自己先幹為敬。
      趙雲端起了酒杯一飲而盡道:子龍多謝。
      此時正坐在趙雲對面的周瑜卻又仿佛宴客那時,逕自飲酒,一言不發。

      送趙雲走的時候,只有周瑜一個人。
      如果我想留你,留得住麼?
      他站在趙雲身後,用只有這兩個人能聽到的聲音問。
      趙雲站住了身,抬起頭看著滔滔江水,良久才緩緩說道:
      留不住。

      周瑜苦笑一下,點了點頭,趙雲繼續向前走向小船,周瑜看著他的背影又說道:公瑾自獻一曲,以謝將軍言出必行之禮。
      趙雲並未回頭,躬身進入船艙的那一刻,卻忽聽得悠揚的樂音響徹天地之間。

      琴聲如雪,融化在趙雲的膏肓之上;弦意如花,凋謝在周瑜的魂魄之中。

      子龍心中微微一動。
      卻仍未回頭。

      滔滔江水,竟接上了茫茫的天。這樣的一片空曠,蓋在自己身上,仿佛天地分裂之初,空蕩蕩,冷清清,自己既不曾被溫暖撫摸,也不曾被堅強托起,過去未來,都只是一片蒼茫,懵懂之間,惆悵滿懷。
      流水和船舟行進的方向正相反,晚風和趙雲遠望的視線也正相反。那邊一片紅霞,刺得雙眼無限迷蒙。
      幾乎能想像出來,這樣的柔光打在岸邊撫琴的周瑜身上,應該是何等的和諧。
      但,趙雲,只能想,不能回望。

      趙雲回到劉備身邊的時候,江夏城一片繁華。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章 三 赤壁之戰的慶功宴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