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抱玉鸣珂 ...

  •   “你累了?我来是想顺路请教你,大约是新来金陵的两个云游道,正想着怎么寻到呢?”

      陆清嘉瞧她困倦,直奔主题。

      “我就知道有事问我,什么道士,你要出家了?还是你邪祟附身了?普通道士怎么入得了我们清……我们端王法眼呢?”

      吴鸣珂站起来,坐到她对面椅上揶揄道。

      “又来揶揄我,什么邪不邪祟的,别胡说八道,我新得了消息,有人请这两个道士吃过饭,余的没了。”

      “我不好出面,虽然常去霞飞寺,却也没有快些的法子探寻一二,有了画像也不知好不好找,只能想到若推说人家要信道,中了邪祟,请人讲经做法之类的,寻访一二。”

      “但这二人只能是金陵最近来的云游道,真要找对了怕也不难,我想起令尊隐居山中,就是托了信道的名头,便来顺路问问你,有没有更快些的法子?”

      陆清嘉拿起身侧的茶杯又喝了一口道。

      此茶正是吴家紫峰茶庄出产的明前新茶,嫩绿整芽沉在白瓷杯底,松散的拢在一处,汤色浅浅,盈盈反出光来,入口鲜爽,两颊生津,确实好喝。

      “吃饭?谁?吃完人呢?有没有弟子道童跟着?吃完去哪儿了?”

      “云游道僧总有个落脚,一问三不知,这如何找得?金陵城的道观说少也不少,你真当一个个问过去就能找到了?”

      “就算有画像,若不是长相独一份,鼻子长在眼睛上面这样儿的,怕是道士们也长得相似,大罗神仙也查不出来。”

      “至于推说信道请人做法之类的,更是大海捞针罢了,还重金寻访道士,怎么不说自家要起间道观,炼丹寻访些能人呢?他不出来,自是极难的。”

      吴鸣珂摆摆手。

      “什么鼻子长在眼睛上面,又来胡编,不过你讲的对,这样找既是大海捞针,那我便仔细留意京中各家权贵有谁家新进门了结交了道士,或是皇宫王府。”

      “其实,皇宫王府怕是那人筹谋的所在了,倒是好算计。”

      陆清嘉咬唇,看着她道,吴鸣珂一身大红绣百花百草薄绸宽袍,外罩一件滚了金边玉制缀扣的白色织锦海棠纹比甲。

      “有意思,太子?晟王?还是王皇后家的?”

      吴鸣珂又坐到了桌前,翻那本彝器图谱,漫不经心道。

      “都不是,不知道曹国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陆清嘉站起来,离吴鸣珂近了些。

      “竟是他家,好了,我还要读书,你走吧。”

      吴鸣珂这就要打发她走了。

      她也不扭捏,招呼周雨青马上就走:

      “雨青,走了,鸣珂记得给我留些新制的花馅茶糕啊。”

      “记得记得。”

      吴鸣珂瞥了陆清嘉一眼,起身送她下了三楼,嘴上还催她,

      “你再不走我就不记得了。”

      陆清嘉和周雨青一起下了楼,伙计见了忙来送她,她隐约觉得,这两个道士日后迟早会掀起金陵一场风波来,出了楼转身问周雨青开玩笑道:

      “我若去说我要吃丹药了,曹国公会不会派那两个人来,给我吃些汞丹毒药毒死过去,我便‘坐化升仙’了。”

      周雨青听了就笑:

      “就会说笑,公主如今面上可闲散得很,那汞丹炼来炼去也不少银钱呢,如今害死了于曹国公也没什么好处,还要冒险一番,可别开玩笑了。”

      “是啊,害我颇无益处,想要做的神不知鬼不觉,也得慢慢中毒才是。”

      依陆清嘉看曹国公的目标像是那个讨人厌的陆明普或陆瑾,自然,晟王宁王也有可能,莫非曹国公给王皇后立了投名状?

      曹国公想把道士送到陆明普,陆瑾或是诸王面前,需要一个正大光明的机会,今日的汤泉宫么?她已经在那儿布好了一枚棋子,就等陆瑾入她彀中。

      陆瑾此时刚歇下,康王府的老奶姆便来求见他,他一听奶姆说的失散的孩子,立马来了兴趣。

      “如此候在汤泉宫外,已然候了一天了,老身与稳婆已然验过,确乎是陛下麟儿无疑,胎记相合,还有此玉为证。”

      奶姆说完递了块玉,寺人连忙接了呈给陆瑾。

      陆瑾放在手里,细细端详了,又摩挲了好久,道:

      “此玉真品无疑,皇儿何处,宣,朕要速速召见。”

      陆瑾移步一间正殿,宣召梁闻夏。

      陆清嘉得到消息,已是红霞漫天,夕阳初现的时候,她还窝在张蘅芷屋里喝茶,就听门人进来院里报:

      “殿下,礼部着人来告知诸王侯大臣,皇上认回麟儿,封为安王,序列明,讳为慧,择吉日行册封礼,到时请诸王观礼。”

      陆清嘉点点头,并无笑意,门人退了,张蘅芷就上前来低声恭喜她:

      “恭喜公主,棋子已归位。”

      “也不必恭喜的太早,那个梁闻夏算不得什么好人,后面在安王府安插人手也得小心谨慎才对,莫要让太子晟王抢了先机。”

      “有几个别人家的耳目在也正常,只是府里得大半是我们的人,将他盯死了,莫要干出什么混账事来,若有必要,可毒之。”

      陆清嘉不紧不慢嘱咐道,她已经把一个不学无术的安王推到了陆瑾面前。

      她是先帝余脉,又有宫变这层家恨在,即使再假意,那陆瑾岂会对她推心置腹,明面争斗,陆瑾必不会给她什么机会,讨不到什么便宜。

      但若将安王作为她手中的傀儡,胜算便大了许多。

      若等陆瑾病入膏肓,无人可用,只余安王的时候,陆清嘉突然出现在他眼前,揭露安王的真相,陆瑾必要急火攻心,一命呜呼了。

      王皇后收到消息时,心中一惊,不知又从哪儿冒出一个安王来,她稍年轻些,几年前生下一个孩子,虽还年幼未立为王,前面又有先皇后难产留下的太子挡着,但因着她苦心给陆明雍谋划的“生时祥瑞”,天下皆知,在迷信的陆瑾那里倒也青眼有加,还顺道得了个皇后之位,母家又身居朝中,身为文官之列,这位小皇子有了不小一波拥趸。

      在她看来,鹿死谁手,虽未可知,但如今皇帝身体渐差,太子寡德无能,诸皇子虎视眈眈,幺儿年幼,虽有朝中大臣裨益和皇后的名头,却也须得尽早有所动作。

      此时陆清嘉正摆好了一盘棋预备自己下,忽然想起梁闻秋要她的剑:

      “雨青?我记得府里库房最好的剑是一把剑身遍布暗纹的宝剑,剑柄还嵌了绿松石还是玉石做装饰。”

      “正是,未知何年何月何人锻造,只有剑身上刻了四个篆字:青珠邀月。”

      周雨青正坐在陆清嘉对面喝茶,懒洋洋回她。

      “给梁姑娘送去。”

      陆清嘉命她去拿,此时陆清嘉已将头发披散下来,显出女儿家的娇态来,身穿一件棉麻旧袍,好不舒服,没有了男袍男髻的阻碍,整个人放松下来。

      周雨青无奈,只好去拿,七拐八拐要走好久才能到库房。

      陆清嘉看时,那剑身和剑鞘躺在一只不起眼的密密编的竹篾盒子里,只有一条宣纸条糊在盒子上,写了青珠邀月四个字。

      周雨青端着,陆清嘉走上前来,拿开了盖子:

      那剑身正中沁出一股淡淡的青色,非是青铜器现世后日积月累作铜锈的绿颜色,而如春雨后,初春化冰的朦朦胧胧中,天色就着山里雾气云气所显的淡淡青色……初融的江水对岸远山青岚的温润颜色。

      剑身边缘刃处则显出一种如月如玉,温和的银白色来,一个青色,一个白色,剑柄尾端系了一只坠了冰透翡翠珠子的锦绦带,就是因此唤作“青珠邀月”么?

      “清嘉为何要拿此剑,怕不是要送人了?”

      张蘅芷正拿了本书进门来,看见他们拿了剑才道。

      “那一定是那位梁姑娘了。”

      周雨青表情夸张,将竹盒放到了一旁的桌子上。

      “是又如何,将她自己的剑并这把一起送去,可要低调。”

      陆清嘉将盖子合上,嘱咐周雨青送去。

      “那是自然。”

      周雨青领命就送去了。

      梁闻秋收到时,十分惊喜,那剑身从未见过,名号也未曾听闻,但习剑之人都能认出是一把好剑,自然收了,对着周雨青千恩万谢,又问起是否知道梁夫人居所。

      周雨青摆摆手,虽是第一次见梁闻秋,好奇得紧,却只好送了就借口其它匆匆离去。二娘来问,梁闻秋只对卫二娘说这盒子里是亲戚家送的一卷画,搪塞过去了。

      翠微山上的汤泉宫热闹非常,皇帝召了几个大臣,皇子公主和梁闻夏一同宴饮,连开了好几日。

      陆清嘉安排了人在汤泉宫盯着,还提醒梁闻夏莫要得意忘形,失了礼节分寸,在宫中若有那些陋习被言官听去弹劾或是惹人生厌,便永不得陆瑾喜欢了,或许还要被撤掉玉牒。

      梁闻夏虽然一直不知他背后究竟是谁,但听了也认真起来,即使喝酒也没敢喝太多,谨小慎微。

      不知道的就不直接回,也不敢生些其他的心思,憋了三天终于忍不了了,推说不适,想下山去了。

      饶是如此,皇帝还是让他住在了宣王府上,还百般关切。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