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朝堂上谏 ...

  •   陆瑾身服织金团龙纹赤黄龙袍,已在龙椅上坐好,眼睛盯着众人进来,脸上看不出喜怒,寺人唱礼,诸臣伏地高呼万岁等词,陆清嘉咬咬牙,也顺从跪下。

      初上朝时,陆清嘉是花了两天时间练习克制,才能在此时忍住不跪灭家仇人的想法。

      然后便是免礼起身,诸臣奏日常政事,某省某事某省某税等等。

      待四个官员上奏完,陆清嘉偷偷瞥见陆瑾已有疲态,就听梁侍郎之子给事中梁昭朗声上报,在这空旷的大殿上显得格外清楚:

      “臣近来收密奏言京郊柳桥庄等地水淹百姓田产,又闻南潮河河道瘀堵失修,泥沙淤积,行水不利。”

      陆瑾听至此处时皱眉,陆清嘉心下安稳。

      又听梁昭道:

      “本来城西皆赖南潮河泄水之功,如今河道失修,又被贵族富户侵占,泥沙淤积,疏通不力。”

      “若哪日城西又需泄洪,陛下!何其危难,恳请赈灾抚民,重修南潮河河道,彻查其疏通不力,下令各贵族重修园林,还河于民。”

      梁昭说完,众大臣皆不言语,殿上朱紫官袍之中谁人不知南潮河畔园林人家非富即贵,显赫非常。

      此时工部官员上前禀奏工部重修河道运河并未将这段囊括在内,是因为柳桥庄业已落寞,少有商来。

      陆瑾摆摆手,一脸不耐烦的让工部官员退下。

      户部侍郎又上前来,只言:

      “重修河道,流通南潮河于税收小有裨益。”陆瑾点点头,让他退下。

      “怎么无人说话了?都成哑巴了?”

      陆瑾胡须花白,正能垂到前襟,他站起来,捋着胡子来回踱步,堂下还是无人敢应。

      诸臣沉默半晌,陆瑾正要说话,中书省左丞相钟德约以为该修,上前进了言,他发须花白,老态龙钟,说话不紧不慢。

      “那依钟左相看,这事儿何人合适?”

      陆瑾走下台基,站在钟德约面前,眼神在面无表情的群臣脸上扫过去,众臣眼睛大多往下垂着,谁也不敢主动应了这差事。

      “臣不知。”

      钟德约一拱手,又退下了。

      “臣以为,必当派宗室亲王主理。”

      御史台官员上前又道。

      “有理,那就……命江卿主理此事。”

      陆瑾又朝群臣列队走近了几步,眼神定在了中书员外郎江全善身上。

      诸臣如蒙大赦,又听陆瑾道:

      “晋王佐理监督,工部分派官员监理运河及河道事,依令协作。”

      晋王出列应了差事,工部一位得力的侍郎上前也领了差事,再没人上奏,这才退朝。

      陆清嘉早知这次匆匆弹劾还未查明,还罚不到太子等人身上,若是下次查明了报上来指名道姓的,她倒要看看陆瑾罚不罚他们?

      此时太子宣王正求了郑瑾召见,在他的寝殿里说话。

      太子一副委屈巴巴的样子,又来装可怜了,若让陆清嘉听见就只剩下无语了。

      太子总爱装可怜,每次有点大事小事就拿手下人挡枪,东宫的小官小吏们好不倒霉,摊上这么个太子,小官小吏们轻则被撤了官职,重则不是被发配充军,就是被砍头了。

      宣王也心里明白,跟着太子求见郑瑾,倒也得了便宜,巴巴的来装可怜。

      陆瑾宽慰了他二人几句,就打发他们走了,下午他就要驾临汤泉宫了,预备着先早些用午饭。

      梁闻秋起床已近午时,也不用早饭,窝在床上不起来。

      叶紫上楼来看她,见她盯着窗外出神:

      “姑娘怎么了,想出去走走?想吃什么?”

      梁闻秋摇摇头,不好意思地笑笑:

      “无事,劳烦你费心了,我一会儿跟你们一起吃午饭,不必单给我做一份,单给我端过来,一起吧,以后都一起吃。”

      叶紫点点头,下楼讲给卫二娘听。

      陆清嘉刚一回府,许之嫣就派丫头来请,陆清嘉推说公务累人,又去张蘅芷那里了。

      她一进门,张蘅芷就遣走屋里丫头婆子,此时屋角一只小火炉上升了只黄铜壶,刚刚滚开,冒出满溢的蒸汽,张蘅芷正要泡茶。

      “清嘉?有什么新鲜事儿么?”

      张蘅芷提起铜壶,单手极稳,边将水倒入一只白瓷瓷壶中,边看陆清嘉。

      “弹劾了河道侵占,还要重修柳桥庄那段运河,是好事。”

      陆清嘉看了看旁边的一张美人榻,想起梁闻秋的榻来,愣了一下神,坐到榻上道。

      张蘅芷“嗯”了一声,陆清嘉忽然又想起来昨日薛雨微和她讲的道士,摸出那张像来:

      “蘅芷姐姐留心留心今日金陵城里来的云游道士云游和尚,长相应当无甚稀奇,不好寻觅,私下打探打探消息也便罢了,勿要让人发觉。”

      “好,这次又是谁的消息?”

      张蘅芷已经倒好坐下,一双眼睛目光灼灼,看着陆清嘉。

      “曹国公家的人,薛老板说的,我下午要出府去了。”

      陆清嘉看向大敞的窗子,漏进来的窗景看得舒服,张蘅芷院里绿意盎然,几盆花草衬得鲜绿浓翠,前几日的沉闷气也没了大半。

      算来陆清嘉梁闻秋几乎同时用午饭,此时陆瑾的仪仗,车队刚刚从北宫门出发,预备低调的出金陵城,往汤泉宫行进。

      陆瑾坐在车上摇摇晃晃闭目养神,前几日他膝上旧伤复发,太医提议他去汤泉泡几日,他也正有此意。

      汤泉宫离金陵城不远,连半日都没有,陆瑾一行浩浩荡荡就到了翠微山脚下,他将会在这里见到陆清嘉精心安排,寻访多年的所谓喜讯。

      陆清嘉这厢用过午饭,略躺了躺就又从暗道出了门,周雨青在后面跟着。

      她脑子里有些乱,偶尔想起梁闻秋时愣神,但她并不是去找梁闻秋,她要去抱玉宝行找人聊聊。

      直接带件宝贝见那位很难约得上,她是抱玉商行吴家的少东家,和哥哥吴崇两人共同执掌吴家,也是金陵城排的上名号鉴赏古瓷的行家,虽然年轻,天赋却有,在某些方面不输那些钻研多年的老朝奉。

      当年文宗在时,陆清嘉贪玩偷跑出宫结识了这个吴大小姐,也偏生有缘分,得了吴家帮助,宫变时得吴家帮助护佑,后面又顺利得见姑母。

      陆清嘉直奔金陵城最大的那家抱玉宝行,她知道她大约在那。

      这间抱玉宝行有四层,是间漂亮的飞檐方楼,彩绘简单素净,绘着墨竹兰花等等素雅纹样,虽不及云升楼,明眼人知道,这是低调些,宝贝都在里处暗处藏着。

      她站在街对面,喊周雨青进去叫人,不一会,有人从小侧门请她进,她随着上至四楼,吴鸣珂正翻着本书,陆清嘉走近桌子看时,像是古人绘的彝器图谱。

      吴鸣珂放下书,食指敲着桌面瞧她,周雨青正坐在外间自顾自喝茶,没人侍奉。

      “什么风把您老人家给吹来了,偏又来找我,说吧,又有什么事,还是那块玉?”

      吴鸣珂合了书,瘪着嘴,脸上没有笑意。

      陆清嘉是动用了吴鸣珂的宝行探寻才找到梁闻夏当掉的那块玉的,那家典当行,自然也是抱玉宝行设在楚州的一家铺子。

      陆清嘉笑笑,摆摆手温柔娇道:

      “什么玉不玉的,清嘉没事不能来找鸣珂妹妹喝喝茶了?”

      其实她和吴鸣珂关系还算亲近,只是吴鸣珂最厌别人扰她看书。

      吴家以布匹行和典当行为主业,余的还有些香行,造纸行,笔墨行等等稍小些的营生,如今经营多年,在金陵诸商里也算一号人物,吴怀彦已经退隐,窝在山里歇着,留一子一女共同执掌,自己好不轻松。

      “你定有事问我,那玉拿回来了?我听周雨青说还带回来一个姑娘?是公主么?”

      吴鸣珂支着胳膊,歪着脑袋看向陆清嘉,还百无聊赖拿着一支毛笔笔杆轻敲天庭。

      “不是那陆瑾的公主,却是个有意思的人物,剑法极好,想在客栈截人,有趣得紧,若不是这次那丫头带去的人多些,怕不是要晚上好些天。”

      陆清嘉拣了个旁边的座位坐了,自己拿起桌上奉的茶来。

      “雨青可是说起,公主见了人家以后就将人家姑娘带在身边呢?可见是个顶顶有趣的人物。”

      吴鸣珂阴阳怪气,笑着揶揄起来,周雨青在外间听了也笑出声来。

      “莫要学雨青打趣我,听着好生龌龊。”

      陆清嘉撇撇嘴,看了一眼吴鸣珂,端起茶来抿了一口。

      “你近日又做什么去了?横竖有十余天也不见你人影。”

      吴鸣珂眼神上下打量起陆清嘉今日的穿着来:

      她今日身穿一身白色云纹绣花襕衫,露出红色内衬领子,脚蹬一双青皂粉底朝靴,腰间一幅玉带,不挂他物,整个人干干净净,看着极是精神。

      “近日金陵淫雨绵绵,城西有庄稼淹了,我去瞧了,还递了折子,你怎么看起青铜彝器了。”

      陆清嘉将茶放下。

      “闲来无事,翻翻罢了,我以为前几日这雨不算麻烦,想不到竟淹了庄稼。”

      吴鸣珂双手托着脑袋瞧着她,面露一点倦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