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第 14 章 ...
-
听着外面传来的喧闹之声,程茵在临窗的炕床上翻了个身,将自己的小身子往锦褥里边塞去,脑袋扎进了被子里,再悄悄睁开眼,安心地眨巴了两下,静静地听着屋子里照顾她的一老一小的对话。
这几天下来,她已经基本弄清了这个家庭的人员构成,一个老爷,一个夫人,一老一小两个下人,再加上她,整好五个人。
不过,这具身体似乎总是病恹恹的,她这两天都过得迷迷糊糊、混混沌沌,只大致弄清楚了这家的人口数量以及两个下人的名字。
小的那个大概十三四岁的模样,叫绿枚;老的那个程茵辨不出年龄,只知道这家人都管她叫连妈妈。
这家人似乎正在办什么喜事,外面锣鼓喧天,人声嘈杂,这家的老爷、夫人出去待客了,特意留下这两个下人在屋里照顾她。
只听绿枚不无艳羡地道:“妈妈,夫人真是好福气呢。”
程茵这两天基本没听见这个连妈妈说多余的话,准确来说,她基本没听见这家人说什么有助于她了解自己身世的话,大家都在自己的生活轨道上不紧不慢地走着,只有那个绿枚偶尔会叽叽喳喳一下,但是在连妈妈的管束下也极尽收敛,没什么有用的信息。
也许是人逢喜事精神爽,连妈妈今天放松了不少,闻言忍不住感慨了一句:“你才来多久,哪里知道这福气背后的辛苦。”
程茵以为这是终于打开话匣子了,赶紧竖起耳朵。
显然绿枚也是这样以为的,紧跟着道:“想来辛苦些也是值得的,老爷这回高中了,夫人以后就有享不尽的富贵了呢。”
程茵埋在被子里,一动不动,屏气凝神静待下文,却只等来了连妈妈的一声呵斥:“只知道饶舌的小蹄子,没瞧见姑娘脑袋裹进被子里了么!我看你留在这儿也无益,出去帮忙吧。机灵点,多看,多做,少说。”
绿枚噤声,轻手轻脚地出去了。
然后程茵就感觉到一只手轻柔地将她蒙住脑袋的被子扯了开来,仔仔细细地帮她掖了掖被角。程茵闭着眼,尽量放缓了呼吸,装作一副睡熟了的模样。尽管外面十分嘈杂,但是由于程茵身体本就虚弱,装着装着就真的睡了过去。
等到程茵再次醒来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屋内也已经点上了烛火。这具身体的亲娘,这户人家的女主人正坐在炕上,程茵的身边,伏在炕桌上,手里拿着一只笔,在灯下细细勾对账目。
她看账的时候眸光低垂,睫毛在眼下打下一片阴影,耳朵上挂着金镶宝琵琶耳环,细细的金丝上串着米粒大小的豆绿宝石,颤巍巍,似动未动。
在烛火的映照下,她的面目一半明亮,一半处在暗影里。从程茵的角度看过去,恰好能看见她被烛火映得微微发红的侧颜。
此刻已全没有了白日里的喧闹,院子里不知名秋虫的鸣叫衬得这夜愈发寂寥。
程茵看见她娘停了笔,转过头去同下首的连妈妈道:“礼单我已经拟好了,妈妈您受累,待会儿给收拾出来,明日一早我好带着去向今日来帮忙待客的娘子们致谢。”
连妈妈在下首的脚踏上坐了,一边替程茵现在的娘揉捏小腿,一边轻声同她答话:“老身醒得的,姑娘累了一天,歇歇吧。”连妈妈满眼爱怜地看着程茵她娘,一心疼就忘记了叫夫人,带出了往年闺中的叫法。
程茵她娘——顾氏,摇了摇头,幽幽叹了口气:“这算什么,就是再累我也高兴,熬了这些年,眼下可算是有出头之日了。”
程茵刚刚睡醒的脑子立马清醒了,预感到接下来她应该就可以听到一些她等了很久的关于这个家的信息。
果然——
“大少爷的眼光真是再不会错的”,连妈妈的声音里带上了笑意,“说咱们老爷是个有出息的,果真就是个有出息的。”
顾氏的声音也轻快了不少:“大哥哥当初从柳家回来就跟我说‘三妹妹,大哥瞧着柳家老三必是个好的,已为你定下了这门亲事。你自小聪明懂事,看账理家样样来得,就是比个男儿也不差什么了,嫁过去必能琴瑟和鸣,相得益彰。’长兄如父,我虽然嘴上不敢置喙,心里却存了怨怼。当初二姐姐定亲,爹娘还在,邀了姐夫来家,二姐姐是隔着帘子细瞧了的。怎么到了我定亲,就只有一句‘他必是个好的’?那时候我心里真是又担忧又害怕。”
“老身随着夫人陪嫁到吴家,一待几十年,是看着大少爷长大的。他打小就是个稳重的性子,长大了为人处世也愈加老练,看人看事真是再不会错的”,连妈妈语带感伤,“只可惜老爷夫人去得早,他一个男子哪里想得到这些小儿女的心思。”
顾氏带了赧意道:“成亲后我才知道大哥哥的话果真不错,老爷人品好,才识也好,待我又体贴,如今又中了进士,只是——”顾氏的话里的喜意陡然消失了,“只是不知道老太爷这回又要做出什么来。”
连妈妈看着自己一手养大的女孩儿,心头发酸。按理说,姐妹俩嫁进同一户人家,姐姐既是亲姐又是长嫂,夫婿又肯上进,娘家的兄长也得力,日子总该好过的,可谁曾想摊上了那么个吝啬贪财的公公,不仅算计儿媳妇手里的嫁妆,就连对亲生儿子也把指缝合得拢拢的。
一把年纪了,只进不出,半截身子入土的人,难道要把那些钱财都带进棺材里?也不怕儿子跟他离了心,没人给他送终。这些年夫人为了能让老爷安心读书,一面要同老太爷周旋,一面又要支撑这个家,不知道赔进去多少嫁妆。
“夫人且放宽心,回头老爷谋了差事,咱们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
程茵躺在旁边,听得十分专注,尽量将听见的每一个字都在脑子里过了又过,生怕自己将来会因为不了解身世露出马脚。其实她现在不过是一个两岁的小女孩,正是懵懂的年纪,也还没有接受正式的教育,就算不了解这个家庭也不会引起怀疑。无奈程茵作为一个才穿过来不久的冒牌货,心里充满了焦虑和心虚。
今天的信息量十分可观。虽然程茵还是不知道自己穿来的是哪个朝代,但是至少了解了这个身体亲娘的婚姻状况,并且知道了自己的那个便宜老爹刚中了进士。
程茵对古代科举的知识仅限于电视剧看来的状元榜眼探花三个名头,那些古装电视剧里的状元榜眼探花各个风度翩翩、一表人才,并且绝对惊才绝艳,以此收获一众公主千金的芳心,然后敷衍出一段千古奇情,不是成就一对欢喜冤家就是造就一对伤心怨侣。
著名的《铡美案》中有幸被包龙图用龙头铡铡掉的陈世美就恰好两者兼具,完美集合了古代戏剧小说的狗血热点,既有美丽的公主又有被抛弃的原配,陈世美本人还是个状元郎,权势、渣男、苦命的糟糠以及刚正不阿的黑炭一枚,一起造就了一段妇女老少喜闻乐见的爽文。
不过,既然她们都对便宜爹中进士这件事这么感到高兴,那这个进士身份估计是很有作用的。程茵这几天悬着的心稍稍放下了一点。
程茵担忧的原因很简单,概括起来就是一个字,钱。
程茵先前以为这家人的家境可能不太好,因为从夫人到仆人都是荆钗布裙,屋子里的陈设也没见有什么看起来值钱的贵重物品,不过程茵的贴身衣物和被子倒都是又香又软,老爷柳士沅也时常穿一身绸袍,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再穷不能穷男人,再苦不能苦孩子。白日里待客的喧闹程茵在屋子里听得清清楚楚,说明这家人的宅子也不大。
因此程茵很是担忧了一阵子,深深觉得自己的未来一片黯淡。
上辈子程茵的父母死得早,她八岁的时候就跟着三叔三婶一家过活。三叔三婶自己也有孩子,难免就有照顾不到的地方。
说不上故意苛待,只是亲生的和寄养的天然就有了区别,再是一碗水端平,细微处也可见端倪。
三叔三婶跟程茵相处的时候总是小心翼翼的,看得出来是在努力找到相处的界限,怕她在家里觉得受冷落。
养孩子比养宠物还麻烦,需要付出的时间金钱精力简直无法估算,更何况那时候程茵已经八岁了,不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年纪,要是干脆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奶娃养起来还好一点,最怕这种半大不大的孩子,说不准受了刺激就长歪了。
年幼失怙的程茵一夜之间突然就懂事了,知道有人愿意接手照顾她是一件多么难得的事,对三叔三婶很是感激,只是有时候看着三叔三婶管教自己孩子时随心的样子还是会有点艳羡罢了。
三叔三婶家也是个女孩子,叫程晓,比程茵小了四岁,长得白白嫩嫩娇俏可爱,从小就跟在程茵屁股后头姐姐长姐姐短叫个不停,高兴了就要撒娇,不高兴了就要耍小脾气,跟她相处程茵反而觉得自在,是真的把她当做亲妹妹来疼的。
程茵毕业参加工作时,程晓刚刚大一,熬过了高考,脱掉了校服,开始分了些心思到穿衣打扮上。
三叔三婶都是老观念,笃信自然才是美,程晓要买新衣服他们是支持的,可是一说到要买化妆品就死活不同意,程晓软磨硬泡了很久也没能如愿得到经费。
程茵穿过来之前不久正是广大单身男女青年将不得的情思转化成购买力从而为某猫的交易额添砖加瓦的双十一,也不知道她踩着午夜的钟声给妹妹下单的彩妆套装发货了没有。
程茵叹了口气,虽然前世里她是个孤儿,可是好歹还有将她抚养成人的三叔三婶,她才刚参加工作,还没来得及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就莫名其妙地来到了古代这么个鬼地方。
在前世那个所谓的现代社会,一个女人要想体体面面地生存都还颇不容易,性别歧视和□□羞辱随处可见,天知道她在找工作的时候听见了多少句“女性不适合这份工作”。
可是毕竟她还是得到了一份可以养活自己的工作,还可以偶尔养养妹妹,孝顺三叔三婶。她在公司附近租了个简单的一室一厅,节假日还能出去旅个游,日子过得很充实。
未来也许会养一只猫,养橘猫就很好了,名字就叫“咪咪”,正好和家里那只老是跟程晓相对炸毛的“喵喵”凑成双。
再未来一点也许她还会遇见一个不那么讨厌的人,也许是男的,也许是女的,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可以相互关心相互照顾,相互扶持着走向更远的将来。
可是现在,一切都成了梦幻泡影。她来到了一个女人律比畜产的时代,独立的生活,自由的人身都成了遥不可及的事。她对这里一无所知,一切都要从头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