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8、日月同天 ...
一切散乱的酒具桌席都被宫人收拾妥当,倒是那些大臣身上的衣物还带着污渍,言昭无意此时与他们攀扯,但沈沁却深知时机的关键。
“今日武安侯救驾有功,却不知想要什么奖赏。”沈沁主动开口道。
“臣别无所求,惟愿大周太平。”言昭跪下,装模做样地回复道。
其他大臣却是没有放过这个机会,他们能活到现在并非庸人,自然听得出沈沁的弦外之音。一方面沈沁毕竟是女子,如果这样就能压他们这些男子一头,直接登基,他们心里是不舒服的。另一方面,言昭是明面上的男子,无论她真实性别是什么,臣子们需要的也只是她作为男子同沈沁的分庭抗礼,如此也不用完全听从公主派系的话语,于是纷纷跪下为言昭请封。
胆小的说要为言昭请封一个国公,胆大的却是直接开口就要做王。大周的异姓王啊,太罕见了,依着太祖太宗皇帝刻薄寡恩的性子,时至今日,还真就没有一个活着的异姓王。
若言昭真的成为异姓王,加上她手中的兵权,可以说足够割据一方了。
这时候言昭安排的人就上来请奏了“侯爷先于边疆立不世之功,后于宫闱护大周国祚,其功劳惊天,若说比于前代周公,管仲也非不可。故臣请陛下,效周王赐周公一般奖赏侯爷。”
说完重重一个响头,大殿沉寂无比。
周公,一方诸侯,恩加九锡。这样的功劳,这样的封赏,太惹眼了,而言昭所需要的就是这个高度。
谁能与皇帝并肩?非皇后非忠臣非奸佞。
唯有权臣,也只有权臣能与皇帝并肩。
言昭这时候就要体现出一个谦让的美好礼节了,她把头磕得咚咚响,有些发晕,心里不由懊恼自己真是选了一条最难的路。
但是也没有别的办法,谁让沈沁出身就是公主,名正言顺的高贵。而自己到底只是国公的儿子,即使做了这么多事,立下这么多功劳,她能走到的终点也与沈沁截然不同。
何况,她还是在沈沁的阵营里,谁能在不推翻主子的时候与主子共享荣光呢?似乎没有这样的人。
“臣惶恐,自臣入朝时,先考便常教导臣以天下为己任,为百姓尽心,为君上分忧。如今臣不过做几件事,尽为臣本分,如何就能肖想与先贤一般的恩惠。陆大人,如何能如此请功?岂非陷我于危境?”
那请功的大理寺卿陆正和便道“殿下,侯爷,臣之所请是为古礼,而非为侯爷一人。古往今来为江山为天下立下汗马功劳之人少有,今我大周终出一位这样的贤臣,自然该封赏加恩,使天下人都明白朝廷对忠良的爱护与看重。”
沈沁没有说话,她只是神色淡淡扫了陆正和一眼。却不知言昭何时收拢了此人,她却没有印象。接着又看了跪在地上的言昭一眼,想来刚才是叩头叩痛了,眼下估计还晕着,算了,既然她笨,那就自己来演吧。
“陆卿家这些话倒也合理,大周并非容不下有功之臣的国家,朝廷也不是刻薄寡恩的地方,有功要奖,有罪要罚,如今武安侯立功,自然是要奖。若因着武安侯一人推辞,使得此事不成,使得天下人以为朝廷是非不明,功过不清,岂不是就使武安侯这样的功臣成了罪臣。”
“殿下!古往今来恩加九锡之人何等功劳,若天上日月,今臣之功不过萤火,如何能与日月争辉?”
陆正和还要再劝,言昭又再推,如此三推三让之后才终于定下了恩赏,进言昭为丞相,又授九锡。
之后诸臣自去不提。
十日后,大朝会。
朝堂上太医令痛心疾首地宣告了煦和皇帝沈启神智昏沉,行迹疯迷的事情。“病”了快六年的煦和皇帝终于有了个彻底的定论。
太医令称他已同小儿无异,且无从施救,到底没有重新掌政的可能。
而一旁的言昭言相却是早有准备,带着众臣跪下,以国不可一日无君的话语来请沈沁早日登基,以安天下民心。
大殿之上又是三请三让,言昭才好不久的额头又一次红了。
十月望日,沈沁在紫微山设坛祭天,诏告天地,即皇帝位。
言昭本来是在祭坛之下的祭台上的,她是丞相,站在百官前头,而沈沁需要从山下一步步走上来,走过自己面前,走到自己前头,登上那祭坛,把手中的青香奉入鼎炉。
她低着头,在心底默数,看着那玄色的衣摆擦过朱红的台阶。是殿下来了,她想着殿下今日应当是穿的极为明艳的,毕竟她今日不再是公主了,她同沈迟一样,成了一个国家的君王。
皇,帝。
可那玄色的衣摆在她跟前停下了,可她向她伸出了白皙的手,那手白皙,指甲上又是娇艳明红的蔻丹。
言昭鬼使神差地伸出手,接过了她的手,接着握在一起。两个人再次做出了使众臣瞠目结舌的举动。
她们携手,走到了祭坛的最高处,打破了古往今来孤君祭祀的习惯,使得这个常自称天地之间孤家寡人的皇帝身边也有了一个人陪伴。
腊月大朝会,沈沁坐在龙椅上,一旁的位置撤去了纱帐却没有撤去坐席,言昭又顶着群臣的诧异眼神坐了上去。
她想她一直以来都说错了,不是只有权臣才能在她身边,其实皇夫也可以,当然又是皇夫又是权臣就更好了。
沈沁没有收回九锡,反而又进了言昭的爵位,封为宁王,又任皇夫。接着又吩咐大臣为自己和言昭上尊号,似乎在效仿那对有名的皇帝夫妇,又似乎没有。
总归,如今的大周是日月同天。
至于怀瑾院考结束后,踏上了和李锦差不多的升官路。至于李锦作为最亲近沈沁的人,又是女子,被提为京兆尹,原任京兆尹的谢鹤则是升去了户部办事。
言昭操作的空间比沈沁要小一点,不过沈沁打算提羽卫,自己也要提堂卫,跟着沈沁就是了。沈沁提出各部开设举官制,举官的人需为朝中三品大员,一年可举三人,则三人直接入部办事。但是没有品阶,只是有个行走的名头。
各部行走办事满四年就能得到官身,接着出任八品官,可在中央升迁,也可以派往地方做事,后续若有功绩也可同正常科考的人一般升官,但只能止步于四品。
如此有意入仕的也可以跳过科举专心自己的所长来为天下百姓做实事,而对科考熟练精通的也大可一心科考,总归还是正统出身。
布置完这些之后,沈沁把晏星则调到了京安营做统领,郭靖河则被沈沁找个由头削为庶民。言昭这边就是把工事堂的人举荐进工部,接着又筹谋在朝廷里设立农部和商部。
管安又出海了,这一次他是正儿八经的朝廷的外访监察使,带着朝廷的人马重新去到他发现的那块大陆,试图把国内生产的未来之路做个铺垫。
春去秋来,三年过去。
棉花的兴盛带来了布料的改革,而粮食作物的改善和种植也使得大周人口出现了一次爆发式增长。言昭通过实践重新认识到导致生育率低的从来不是女性的受教育水平,在女性受到尊重的时代,在吃饱穿暖的时代,在这个本就有着多子文化的时代里,出生的孩子只多不少,而民间女户也越来越多,许多人家不再出现嫁女现象,反而出现了娶夫招婿,许多人也不再以家中有儿为荣,对女儿也多了比以前多太多的包容。
言昭收着民间的奏报,知道这些还不够。
万事万物兴衰有时,焉知这些的兴盛不是在给未来埋雷?她阻止不了死后,但生前很多东西还是要防微杜渐。大周的政策在持续了长达九年的对女倾斜后,逐渐收拢,应学开始吸纳男学生,国子监也开始招录女学生。
这一切都在兴兴向荣地发展,甚至于在教育的长期教化下,新一代的男子没有以前那么自大,不过,他们眼下还都是孩子,不知等他们成人是否会有所变化。
沈遇在大周一呆就呆了九年,她不再期冀哪一天能回去了,也不再想着皇姐会接自己离开。她只能开始习惯在大周的生活,重新在新的过度开始了自己的人生,言昭没有拘着她,她在京城中干了不少实事,然后在言昭忙于政务的时候不声不响和谢则勾搭在了一起。
言昭初知此事的时候只有震惊,毕竟谢则一年就回京述职两次,一次也就一个月,这两人到底怎么勾搭起来的。言昭不明白,言昭大受震撼,言昭烦躁地揉了揉眉心。
算了算了,孤寡也是不爽的,只盼着这位安王殿下在大周有了心爱的人之后真的能安下来吧。但是!勾结将军这有点危险啊,言昭在书桌后摸着下巴想了想。大手一挥就把谢则召回京城接手宁景的事务,然后把宁景云宜妻妻二人赶去了边境。
是的,妻妻。
三年内的第一年年末,宁景就迫不及待地公布了自己的女儿身,而在这之前,她算是先斩后奏地娶到了云宜,其迅速程度甚至没有摆酒。
也不知道云宜看上她哪里了,这伙看着千娇百媚的,做起事来其实还不如自己。
有大臣弹劾宁景欺君,沈沁却是直接揽到了自己身上,说是以前世事艰难,又不忍浪费人才,才让宁景谢则二人女扮男装在军中,如今也该还了人家身份,甚至还给这两个人封赏了。
大臣有些无奈,但是还是没有放弃弹劾。他们继续弹劾宁景云宜是女女结合,有违天道,悖逆人伦。接着沈沁一个冷冷的眼神扫过,群臣噤声,似乎此时才想起来这朝堂之上似乎并不止宁景云宜这一对悖逆人伦的。顶头那位和那位也是悖逆人伦的,那有人敢参她们折子吗?那自然是没有人敢的。
沈沁不打算在此时就推广女女,男男联姻,因着她觉得时机不好,言昭为此和她吵了一架,最后沈沁以三次大朝会自己不出面,言昭坐龙椅这样“屈辱”的条款取得了这次辩论的完全胜利。
胜利的结果就是让宁景和云宜从夫妻变成异姓姐妹,然后还打了宁景三十大板。
其实快完结了,应该下一章就完结惹
然后会接着写番外,番外跨度会很长
会交代言昭担心的,发展的
也会交代晏尽忠是谁
然后如果有其他想看的但是我没顾及到的,也可以写一写
啊,令人震惊,虽然不知道自己在写什么,但是真的写到了结尾啊
令人惊叹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8章 日月同天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