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8、西游篇-慧心度难关 ...

  •   离开了宝象国,唐僧师徒与李绩一路西行。这日,忽见前方一座高山阻路,崖高万丈、峰插碧空,妖雾缭绕、林深似海,透着一股不祥之气。

      孙悟空跳上云头,睁开火眼金睛一看,不由心惊:“师父,好生止步!这山中妖气冲天,必有极厉害的妖魔!”

      李绩闻言,手按腰间量天尺,玄妙的人道辉光隐隐流转,当即护在唐僧身前,凛然道:“大圣既如此说,必非虚言,我等需谨慎前行。”猪八戒吓得躲到孙悟空身后,嘟囔着要找路绕行。沙僧则默默握紧降妖宝杖,守在行李旁边。

      师徒几人正小心行进于山路之间,忽听前方传来一阵痛苦呻吟。只见一个年老道士跌坐路边,抱着流血的腿哀呼:“救命啊!哪位好心人救救贫道!”

      唐僧立刻上前,慈悲心起:“阿弥陀佛,老施主为何受伤在此?”

      那道士哭诉:“长老有所不知,贫道入山采药,不幸摔伤了腿,无法行走,眼看就要困死于这荒山野岭……”

      唐僧不忍,对悟空道:“悟空,你力气大,快背这位老施主一程,寻个安顿之处。”

      孙悟空火眼金睛早已看破对方妖气冲天,忙道:“师父!休被他骗了!这是个妖怪!”

      唐僧斥道:“胡说!出家人慈悲为怀,眼见伤者不救,还妄言什么妖怪!快快背起!”

      悟空无奈,只得蹲下身背起老道,口中嘟囔:“好好好,俺老孙背你就是。只怕你受不起!”

      那道士伏在悟空背上,心中暗喜。行不过百步,他默运神通,念动真言,身体陡然重愈千斤!悟空顿觉不对,喝道:“你这妖怪,弄什么玄虚?”

      道士不再掩饰,哈哈大笑:“孙猴子,你上当啦!”言罢,使出移山倒海的大神通!只听轰隆一声巨响,一座大山凭空出现,轰然压在悟空背上!

      悟空猝不及防,被万钧巨力死死压住,筋骨欲裂,动弹不得,只能怒喊:“好妖怪!竟敢算计你孙外公!”

      银角大王现出本相,得意非凡:“任你齐天大圣神通广大,今日也栽在我手!儿郎们,拿了那唐僧!”埋伏在侧的小妖们一拥而上,擒住唐僧、沙僧,摄走白龙马。猪八戒欲要抵抗,也被几下打倒捆了。李绩见状惊怒交加,在量天尺的保护下妖魔近身不得,逃过一劫。

      景象显现悟空被压、唐僧被擒一幕。万象宫内,诸圣皆被这番动静吸引了目光。

      太清圣人老子淡然一笑:“这猴头,昔日大闹天宫何等威风,今日却被我这看炉的童子以山压住,正好挫挫他的锐气。”

      元始天尊微微颔首:“此亦是定数,合该他受这一场磨难。师兄这童儿,心思倒是灵动。”

      通天教主则朗声笑道:“有意思!智取而非力敌,颇合我截教之道!师兄教徒有方啊!”

      一旁的准提圣人闻言,似笑非笑地接口:“太清道友门下童子确是不凡,只是这般擅离兜率宫,下界为妖,不知是否也算是一种‘历练’?”言语间略带一丝揶揄。

      接引道人低眉垂目,口诵佛号:“阿弥陀佛。一念之差,便是劫难起源。童子顽皮,亦需善加引导。”

      华英看着镜中景象,轻声对身旁的哪吒道:“此番劫难,看似凶险,实则恰是磨砺心性的契机。悟空性子急躁,需知天外有天。”

      哪吒为姐姐添上新茶,笑应:“姐姐说的是,这猴头也该吃点苦头,长长记性。不过,这般轻易便被山压住,倒是大意了。”

      孔宣慵懒地倚在一旁,闻言嗤笑一声:“小弟弟此言差矣,那移山神通倒也罢了,关键是那惑人心智的幻化之术。齐天大圣的火眼金睛竟也未能在第一时间完全看破,可见这童子得了太清圣人几分真传,偷袭得手,算不得大意。”他这话看似公允,实则暗指太上老君传授了不俗的幻术。

      悟空被压,幸得当日值勤的山神土地受不得大圣咒骂,又知他后台强硬,暗中赶来挪开山峦,悟空方才脱困。他怒火中烧,一个筋斗云便杀到莲花洞前,掣出金箍棒,高声叫骂:“泼妖怪!快还我师父来!不然你孙外公掀了你的洞府,踏平你的巢穴!”

      银角大王听得叫骂,提七星剑出洞迎战。两人枪来棒往,战经数十回合,不分胜负。银角大王见难以力敌,便心生一计,跳出战圈,从腰间取出紫金红葫芦,拔开塞子,将底儿朝天、口儿朝地,对准孙悟空,大喝一声:“孙悟空!”

      孙悟空正自打得性起,听得叫声,不假思索应道:“你孙外公在此,叫俺老孙作甚?!”

      他这一声刚落,只听“嗖”的一声,顿觉身不由己,化作一道金光,竟被那葫芦吸入其中!银角大王急忙贴上“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的帖儿,得意大笑:“猴头猴头,任你奸似鬼,也逃不出我的掌心!一时三刻,便叫你化为脓血!”遂将葫芦拿回洞中,与金角大王饮酒庆功。

      然而孙悟空岂是易与之辈?他在葫芦内并未化血,反而计上心来,谎称自己已化为脓水,骗得银角大王打开壶盖查看。就在塞子拔开的瞬间,悟空化作一道青烟急窜而出,真身却变作一只小虫附在洞壁。

      银角大王见葫芦空了,只道悟空已化,也未深究。悟空现出原形,再次叫战。此次金角大王持羊脂玉净瓶出来,喝道:“孙悟空!我叫你一声,你敢答应吗?”

      悟空吃一堑长一智,心想:“名字被你叫去不应便是。”于是叫道:“你叫便是,你孙外公岂会怕你?”

      金角大王冷笑一声,改口叫道:“者行孙!”

      悟空一听,不是本名,心下大意,应道:“你外公在此!”

      结果“嗖”的一声,又被吸入了羊脂玉净瓶中!金角大王如法炮制,贴上符咒。然而悟空再次故技重施,骗开瓶盖逃脱。

      万象宫中,见悟空接连中计,众圣反应不一。

      哪吒挑眉:“这猴子,怎地在一个坑里跌两次?换了名号便不设防了?”

      华英抿嘴一笑:“他那是斗得性起,心思单纯了些。不过能两次脱困,亦是机敏。”

      孔宣把玩着手中的茶盏,漫不经心道:“法宝倒是不错,可惜用的人蠢了些。若换了我,岂会让他有第二次开口的机会?”

      两次被收,悟空深知法宝厉害,决意智取。他探听得金角大王派精细鬼和伶俐虫两个小妖,拿着葫芦和净瓶去装孙悟空。悟空变作个游方道人,在半路拦住二妖,谎称自己是蓬莱山来的神仙,并用毫毛变出一个更大的“紫金葫芦”,吹嘘此宝能装天,当场演示‘实为请天庭仙官暗中用神通遮天蔽日’,骗得两个小妖目瞪口呆,心甘情愿用真宝贝换了他的假葫芦。二妖回洞,自然被暴怒的金角大王狠狠责罚。

      悟空得两件宝贝,大喜。后又听闻还有幌金绳在压龙山老妖母九尾狐处,便变化小妖前去请老妖母赴宴,中途打死老妖母,自己变作其模样,混入莲花洞。席间,悟空变的老妖母骗得幌金绳在手。最终,悟空现出本相,凭借到手的三件法宝,反将金角、银角大王一一制服,收入葫芦中。

      正当悟空要彻底结果二魔时,天外祥云飘落,太上老君现身。悟空嚷道:“老官儿,你来迟了,这妖怪已被我收了!”

      老君笑道:“你这猴头,还不快将我宝贝与童儿还来!此乃我兜率宫看炉的金银童子,偷了宝贝下界为妖。此亦你师徒魔障,合该有此一难。你当年偷吃我五葫芦金丹,今日被我的童子略施小惩,正是一报还一报。”悟空闻言,想起旧事,嘿嘿一笑,倒也觉得因果循环,便放出二童,交还了五件法宝。太上老君带着童子、法宝,径回离恨天去了。唐僧等人被救出,师徒团聚,唏嘘不已。

      见老君收场,万象宫内众圣皆露笑意。

      太清圣人本尊淡淡一笑:“童儿顽皮,终归要我出面收拾。这猴头经此一番,也该晓得天外有天,因果不爽。”

      元始天尊拂尘一摆,接口道:“师兄说得是。不过这猴头能从中悟得智取之道,连骗两回小妖,也算一场造化。”

      通天教主哈哈大笑:“我看这金银二童颇得师兄真传,法宝用得伶俐,险些连大圣也招架不住!可惜功亏一篑,看来还是猴子更滑头些!”

      准提圣人微微颔首:“太清道友处置得当,既全了师徒情分,也显了道门法度。只是这西行路上,因果牵连,着实有趣。”

      接引道人亦道:“一饮一啄,莫非前定。金丹之因,得今日之果,善哉。”

      华英对哪吒抿嘴笑道:“这般看来,西行路上,竟是故人相逢、因果相续的戏台。今日是师伯的童子,明日不知又是哪位故人?”

      哪吒亦笑,饶有兴致地说:“姐姐说得妙。这般热闹,比那凡间戏曲可精彩多了。就不知下一场戏,又是谁来唱?”

      孔宣轻哼一声,语气带着惯有的傲然:“戏虽精彩,却尽是些老面孔。若论手段变幻,还得看后续。”

      离了平顶山,又经数月,师徒一行来至乌鸡国。但见城郭雄伟,市井繁华,然而百姓面上却多带忧色,偶有望向皇宫方向者,目光躲闪,隐含恐惧。

      入朝倒换关文时,见那乌鸡国国王端坐龙椅,面色略显苍白,眉宇间有化不开的忧惧。其身旁立着一位黑袍道人,面容阴鸷,眼神锐利,正是国师。

      孙悟空火眼金睛一看,便知那国师是妖邪所化,本体乃是一头得道青狮,乃截教虬首仙,但见国王仍在位,并未遇害,便暂未发作。李绩手按量天尺,警惕异常。

      那国师,察觉悟空目光不善,又见李绩身怀异宝,心下暗惊,却强作镇定。

      倒换关文本将顺利结束,那国王却忽然咳嗽不止,状甚痛苦。国师立刻上前,假意关切:“陛下保重龙体。”随即转身,竟借题发挥,对唐僧师徒厉声道:“尔等何处来的野僧武夫?惊扰圣驾,冲撞龙气!来人,将他们拿下!”

      悟空再也按捺不住,跳出来指着虬首仙喝道:“呔!你这妖精!变化人形,蒙蔽国君,窃据国师之位,还敢倒打一耙!今日你孙爷爷就揭了你的画皮!”

      虬首仙见被识破,恼羞成怒,恐事情败露,大喝一声:“泼猴放肆!敢在殿前污蔑本国师!”当即现出部分妖形,利爪挥向悟空。殿上顿时大乱,文武百官惊呼逃散,国王吓得瘫软在龙椅上。

      李绩迅速护住唐僧后撤。悟空掣出金箍棒,与虬首仙战在一处。那虬首仙亦使一柄黑缨长枪,武艺高强,妖力磅礴,与悟空从殿内打到殿外,枪来棒往,金光黑气碰撞不休,巨响震天。

      猪八戒与沙僧见状,也各持兵器上前助战。虬首仙见难以取胜,便欲故技重施对付唐僧,却被悟空瞧出破绽,一棒打中其肩头。虬首仙吃痛,知事不可为,便欲化作妖风遁走。

      悟空岂容他逃走,急纵筋斗云赶上,使出法天象地神通,变得身高万丈,一把将那欲逃的青狮巨妖从云头揪下,掼在地上!八戒、沙僧趁机上前,各用兵器抵住。

      正当悟空要下杀手时,天边忽传来一道清越之声:“大圣,棒下留人!”只见一位仙风道骨、身穿青色道袍的青年道人踏云而至,气息缥缈深邃。

      悟空收棒警惕道:“你是何人?为何要阻俺老孙除妖?”

      那青年道人翩然落地,向孙悟空打了个稽首,语气温和却不失分寸:“贫道乃碧游宫门下。这孽障实为我同门师弟,私自下界,触犯天条,本当严惩。然念在其曾于乌鸡国降雨解旱,略有微功,且未曾伤及国王性命。今日贫道特来,带他回宫约束,必当严加管教,还望大圣行个方便。”

      悟空见这道人气度不凡,言辞在理,便收了金箍棒:“既如此,便饶他性命,需得好生看管。”

      道人颔首:“多谢大圣。”袖袍一卷,收了萎顿于地的虬首仙,化一道青光遁去无踪。

      国王经此一事,如梦初醒,后怕不已,对唐僧师徒千恩万谢。乌鸡国妖患既除,君臣百姓皆感念圣僧恩德。师徒众人小住几日后,辞王西去。

      万象宫中,见通天教主门下弟子出面带走青狮精,众圣皆心照不宣。

      元始天尊看向通天教主,淡淡道:“师弟门下,倒是护短得紧。”

      通天教主不以为意,反而笑道:“此子虽顽劣,却未伤及无辜,尚有教化之机。我截教有教无类,既入我门,自当管束。总比某些地方,任其自生自灭要好。”说罢,似有意似无意地瞥了西方二圣一眼。

      太清圣人打圆场道:“罢了,未酿成大祸,带回管教便是。看来这西行路上,各家都需看管好自家门人了。”

      准提圣人面色不变,缓声道:“缘起缘灭,自有定数。阿弥陀佛。”

      接引道人亦闭目不语。

      华英轻笑着对哪吒和孔宣低语:“你看,这便是了。方才还是太清师伯的童子,现在便轮到师尊的门人了。这戏台,果然是轮流登场。”

      哪吒点头:“姐姐预料得一点不差。只是不知下次,又会轮到哪一方?”

      孔宣唇角微扬,带着一丝看戏的玩味:“依我看,怕是快轮到西方展示其‘缘法’了。只是不知,他们的门人,又当如何‘机缘巧合’地出现?”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