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4、隔岸姻缘眼底情(上) ...

  •   穆文佐学起梅新绿来颇为神似,逗得梅新绿与杨君晔齐声大笑。三人欢饮尽兴,歇了一夜,清晨起身上路,赶回秣陵。

      秣陵城内秩序井然,钱胤治军自不必说;苏勋前几日去了钱塘一趟,恰比杨君晔一行早几个时辰回来,已着手处理政务;糜旦欲完善地图,出海未归,以信鸽寄报了近况,又恭喜梅新绿重回秣陵;就只有樊山如没头苍蝇般,满地来回乱窜,不知所措。

      开城相迎时,杨君晔远远就瞥见樊山立在后方,进也不是退也不是,便知道他仍为当年抗命以致梅新绿陷于敌手之事挂怀,故意当作未见,只字不提,先与众人介绍穆文佐。

      杨君晔此行低调,临走只交代了钱胤相关事宜,也并未细说,其余如苏勋樊山,更是不知他们竟又请了个人回来。是以众人见到穆文佐都有些诧异,打量一番,心中各有思量。

      钱胤事先听说这人乃是云灵姿推荐,便存了极高的期许,待见到穆文佐本人,却觉得大失所望。这人面容生得很好,衣衫凌乱不堪,活像是刚被人如此如此这般这般了一番,与云灵姿超尘姿态丝毫不能比。但他为人谦和,微笑虽淡了不少,礼数依然周到。

      苏勋好论天下人才,头一回看到这名不见经传穆文佐,便有心一试深浅。上前问了问学识,请教些政见,穆文佐不是“呵呵”便是“嘿嘿”,也不与他好生对答。最后还摸摸鼻子,大言不惭:“若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管来问叔;平常军政,你们做得很好嘛。”苏勋老脸立时便泛出些绿色。

      樊山小心翼翼问候一圈,又退了开去。其实钱胤苏勋对穆文佐不喜,他便下意识也讨厌这来路不明的“先生”。只是想到这人是梅新绿陪着自家主公寻回来的,定然是有本事的,便没去吼两嗓子骂他。

      穆文佐似乎毫不在意众人如此反应,悠然自得,还将云灵姿那把捧心扇打开来忽悠忽悠扇着,又催杨君晔:“带叔四处逛逛,看城里都有些什么好玩意!”听得钱胤穆文佐愈发不悦。

      杨君晔忍着笑,便亲自引了穆文佐察看秣陵城。梅新绿随在一旁,也忍俊不禁,悄悄对杨君晔道:“大叔今日形象不佳啊,居然对允才爷爷也自称‘叔’!”

      被一旁的穆文佐听到了,也凑过来小声道:“嘿嘿,叔先装疯卖傻几日,让他们觉得叔没本事;到时候真才实学出来,前后一对比,必教他们五体投地。”

      杨君晔微笑点头,梅新绿也微笑点头,穆文佐道:“看叔多有策略!”

      后面几人相隔较远,只看他们各自傻笑一通,愈发觉得这“子略先生”只是个活宝。

      杨君晔一行车马劳顿,大致将秣陵逛了一圈后,便各自回营帐休整。杨君晔与梅新绿施个眼色,随她一起进了偏帐。

      “晚上我让钱大哥预备了接风宴,庆贺你平安归来,也庆贺大叔入楚。”杨君晔屏退侍卫,合起帐帘,携梅新绿走入屏风后,在桌旁坐定,边说边替她倒了杯茶。

      梅新绿捧起茶盏啜了一口,道:“这顿饭简单不了,想让我做什么?”

      “当年樊大哥冲动累你几乎丧命,回来几次向我请罚,我都言明将处罚记下,由你发落。待会儿我当众提及此事,你做做姿态,赦了他吧。”杨君晔自斟一杯,边饮边道。

      梅新绿点头:“那是自然!”继而笑道,“我明白,樊大哥随杨家多年,手下将士都是杨氏亲卫,关系非同一般;而你我虽自行定亲,却从未明示,更不曾成礼,若果真为我一个‘外人’罚了樊大哥,恐怕就算道理再对,将士们还是都要怨我。再说我这人吧,身上的是非也多得很,以女子之身封将;与凉帝的谣传也不少;你我知道真相,旁人不定怎么想。我本来也没有存要罚樊大哥的意思,你给我这个做姿态的机会,甚好!”

      杨君晔摸摸她的顶心,缓缓道:“就知道我的梅子最聪明。我不是刻意要委屈你,只是眼下楚国无论文臣武将还是军中兵士,大多都是亲族关系。平日相处,正如父兄子侄,亲厚惯了,极难以严求。我想着你把这个姿态做出来,于你的形象总归是好的,日后我补给你婚典,封给你更高的将衔,都更加容易。”

      梅新绿打趣他:“只为这个?你没有十条八条的理由,怎肯如此?”

      杨君晔苦笑:“的确如此。江东之地,虽然物产丰富,根基稳固,文武不缺,但细细数来,无镇国之大将,亦无治国之相才。譬如公子寒、糜君谢、苏允才,皆是我们费心请来。以杨氏旧有的武将来说,樊大哥与钱大哥武艺超群,但樊大哥太冲动易怒,钱大哥又太没脾气,制不住他那烈性。唯有把一条活生生的性命摆在他面前,他才知道什么叫做恶果,他才知道什么时候该老实。所以他来请罪时,我不罚,只因为受了罚,他心里的愧疚便会少些。我定要他牢牢记得那些愧疚,日思夜想,直到你回来。我要他总觉得欠你一命,如此只要有你一句话,他那性子便必须要收敛。梅子,我这回,是借了你的性命,算计了樊大哥的心性啊。”

      梅新绿小拳头轻轻锤在他肩头:“挺好的,我总算没有白白吃苦。日后至少你我说的话樊大哥会听,于他有好处,你也能省不少心了!”

      杨君晔叹口气:“只能借你的命,去收樊大哥的性子,是我无能。有时我似乎很聪明,算计一众人,天衣无缝,可有时连我自己也不知,自己怎会如此笨拙。”

      梅新绿反手揽住他:“公棠,这世上没有完人,你已经比大多数人都好得多了。”

      杨君晔静静被她揽着,心情平复不少:“还好你回来了,陪我把这出戏唱圆。”

      “你也不看我是谁呀?允才爷爷亲口封的‘江东一枝梅’,我也比大多数人好得多,恰好与你般配!”梅新绿俏生生道,“公棠,你只管放心。有你有我的戏,不止圆满,还得精彩!”

      .

      当晚设宴,满座一堂,如此乐事,自海崖一战失利,梅新绿失踪之后便再也不曾出现在秣陵,于是君臣皆欢,频换杯盏。

      只不见樊山人影。

      梅新绿悄悄问杨君晔:“不会是鼓捣着要负荆请罪吧?”

      杨君晔道:“说不准。自你回来他便纠结此时,今日更是纠结,我看他熬不住,定会去问允才爷爷,允才爷爷多半便要教他来这么一出。”

      正说着,便见樊山闷头闷脑进来了,光着上身,背了一捆荆条,外加一把剑,满脸擦了些黑灰。他来时不同往日风风火火,一时竟有一半人没注意到,待他重重“咳咳”了两声,帐内这才静了,都看着他。

      梅新绿与杨君晔对视一眼,都忍了笑严肃起来。

      樊山瞥瞥苏勋,苏勋一副“不关我事你自己发挥”的神色转开脸去,樊山咬了咬牙,扑通便跪了,吼道:“主公,末将前来请罪!”

      梅新绿故作不明:“咦?樊将军为何请罪?”

      杨君晔便道:“两年前海崖兵败,你九死一生,只因樊将军违抗军令。樊将军事后多次痛悔请罚,我都给他记下了,只待你归来后发落。如今他来请罪,正好,你便给他个处置吧。”

      梅新绿皱了皱眉:“我已平安归来,却让我处置樊将军?这不大妥当吧……”

      樊山忙道:“不!梅姑……梅副将虽然平安归来,可与主公两年失散,几乎丧命,都怪我一时冲动。更何况,当日损兵折将,受牵累的也不止梅副将一人。我……我把荆条和剑都背来了!打我也成,杀我也成,梅姑娘你看着办!”

      樊山开始还小心谨慎,斟酌用词,后面越说越顺,梅副将梅姑娘乱叫一通,反正是“大脑袋在此,打杀随意”的架势。

      梅新绿叹口气:“既然是要我处置,我便处置吧。来人!”

      立即有两个侍者上来听吩咐,梅新绿道:“去,把樊将军的衣服拿过来。”

      樊山一愣,座下已有人笑起来。侍者将衣服取累,又听梅新绿的吩咐把樊山背上的东西都解开,方扶起他,替他将衣服一一穿好。

      樊山还愣着,梅新绿端了一杯酒过来,递在他手里,朗声道:“樊将军追随杨氏多年,忠心耿耿,杀了可就再没有了。不可杀,不可杀呐!”

      樊山脸色微红。

      梅新绿又道:“樊大将军时有冲动,大约是脑袋过大,不够灵光,若是打一顿,一定愈发不灵光。不可打,不可打呐!”

      座下笑声更多,杨君晔却没有笑,心下感慨:若在往日,樊山被如此调侃,无论调侃者什么目的,他也必定大怒吼上几句。如今却红了张脸,乖乖等梅新绿的下文,竟还露出了些思索神色,当真罕见。

      瞧一眼旁边的穆文佐,同样没有笑,却是在遗憾:“唉,叔还以为有个和叔一样爱‘洒脱’的,可惜啊,可惜,人家只是请罪时才脱一下……”

      杨君晔这才有了些笑意,也去等梅新绿的下文。

      梅新绿敬樊山一杯,又道:“樊将军,不单打杀是罚,正如不止身死是痛。这两年你日夜揪心,受够折磨了。你我疆场走过,知道那样感觉:并肩战斗过,便都是至亲兄弟。为兄弟可以死生不计,肝脑涂地,看着兄弟难过,总是于心不忍。但你的兄弟不止一个,你却只有一个!你可曾计算过,这唯一一个你,唯一一条命,生死笑泪,都要给谁?”

      这时帐内笑声渐止,樊山也微微发怔。

      梅新绿喝干杯中酒,上前一个栗暴敲在樊山脑壳上,也换了称呼:“樊大哥!出了问题只埋怨自己,那没一点屁用!爽快点,还有个天下要打呢!”

      被敲中前额,樊山没再红脸,红的却是眼眶。

      梅新绿见他听进去了,便笑着高声道:“既说了要我处置,我便请樊将军陪帐内所有人痛饮一番,务必尽兴,将这两年少掉的欢颜,通通补回!”

      樊山亦满饮一杯,吼道:“好!”

      梅新绿回到座上,笑眯眯看樊山拎了个坛子四处拼酒,一时气氛极好。众人仿佛身在世外极乐之地,而非乱世。正是酣畅之时,却有个探报悄然入内,附在杨君晔耳畔禀报几句,又递上两封信函。

      杨君晔拆开信函看过,不免轻笑,示意拼酒暂停,淡淡道:“趁着好兴致,再说桩奇事来给大家助兴:方才凉国两位使者先后而来,一位递上凉国新主李乾瑾的战书,另一位却递上了凉国长公主李坤玉的婚书。”

      “两位信使?”苏勋诧异,追问一句。

      杨君晔点头:“的确是两位信使,并且这两位,已经在城门外打起来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04章 隔岸姻缘眼底情(上)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