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乐极 ...


  •   杵杖老头:“官爷,这粥无米怎能称为粥!”。
      手拿大勺穿着盔甲的粗壮男子吼道:“要吃吃,不吃滚蛋”。

      端着碗的小男孩连拉着老爷爷往后面走,扯着他的衣角劝道:“爷爷,您就别说了吧,等下连米汤都没有了。”来的沿途能有一口粥喝就已然不错了,哪能挑剔。

      旁边人啐了一口,低声骂道:“还说蜀国皇帝是个活菩萨,呸。看来也不是所有的菩萨都是好的。”

      周围人也只是低着头喝着米汤,对于他们来说,只要是能有一口水喝,不死就行了。一路上看到太多人撑不住没了的。现在的他们,哪能挑,不过是一群没有家的孤魂野鬼。

      远处一个穿着衣衫褴褛的小孩喊道:“薛老板又来施粥了,还有上次一样的香软馒头”。

      “哪个薛老板”,有人不知,便问道。
      那小孩说道:“各位怕是才来的吧,就是雪锦楼的薛老板啊,每月的双数他便会在东郊荒庙外施粥,大家快去吧,去晚了恐会没了”

      闻言的众人并未有所动作,只是瞥了他一眼,又低着头继续喝着手中的米汤。他们虽不是什么富康之家,但这雪锦楼倒是知晓,听说掌家的人黑白皆有道子,谁见了当家之人都得礼让三分。这些摆在明面上的东西他们还是知晓的。也不是他们不想吃馒头,只是他们所见的都是这般说,等他们到的时候,发现只是一些诓骗之徒,只是想趁机博取名声,说是米粥,实则是水参杂一些不知名的东西,到头来还不如这官家的米汤。更别说什么馒头了,还不如路边的树皮软乎“。

      在这里至少是能一眼就看出是什么东西,至少是能苟活下去。

      “大家皆可有一碗粥,一个馒头,虽不多,但能温饱”。一掷地有声,铿锵有力的声音传来。

      所有人抬头望去,身姿挺拔,容貌迤逦,一看就是个富家子弟。虽不似寻常男子那般雄伟高壮,但也是气概飞扬。出口就莫名让人有一种信任感。

      那小孩又继续道:“这是薛老板,锦城数一数二的大善人。雪锦楼大家应是都有所耳闻的吧。

      他们看了看远处那人,想着去去也没损失。几息后,便有人往东郊破庙奔去。去到那里,正如来人说的那般,馒头,粥都是真的。虽说这粥并没有多么稠,至少能有个馒头可以果腹。每人都扑了过去,粥蓬前的一名男子大声道:“来者有份,莫要拥挤。遵守秩序者有;大声喧哗,引起骚乱者无。”

      话毕,众人乖乖地照做。一连几月的饥寒交迫,此时这碗热粥与松软香甜的馒头就像是雨后甘霖一般滋润着在场之人。

      不断有流民涌入这间破庙,薛景站在一旁,仔细看着这间庙,还是那么破旧,不堪一击。

      他站上最上面的台阶,摇了摇手上的铃铛,声音清脆悦耳,埋头吃着的人嘴中还在不停地咀嚼哽咽中,却还是齐齐抬头看向他。

      “各位,馒头可甜”。
      “甜”。

      薛景:“那诸位可想日日皆能吃到这般香甜的馒头”。
      众人面面相觑,适才的小男孩看了一眼阶上之人,喊道:“想”。

      薛景嘴角轻扯,笑道:“可这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我薛景也不是大善人。就算是吧,可薛某这每日皆是如此,就算是有万贯家财,又能禁得几番。”没等在场的人说话,他继续道:“薛某有一朋友,在西郊有田地千顷,需人耕种,不知各位可有兴趣。”

      有人连连回道愿意,亦有人提出质疑:“薛老板怎能缺人,想必是有什么原因吧,莫要是什么危及性命之地,不然怎会无人耕种”。

      薛景看向声音所在,那人穿得像模像样,一看就不是流民。但也没有说什么,照实回答:“不错,薛某自然是不缺人。西郊土地贫瘠,农作物较难存活。因而收成难以保证,这须得肯干老实之人才能委以重任。且这不是白给的,每月不仅要缴纳朝廷的粮税和雪锦楼的租金以外,等有了收成还得给雪锦楼上交一石粮食”。

      众人盘算了一番,此番想起来,其实并不亏。只是就怕流年不利,且他们对当地的土地不甚了解,怕辛苦一番却颗粒无收。

      薛景示意身旁侍女涓儿,涓儿心领神会,说道:“若是愿意的话,可到此登记。最重要的是,前两个季度的赋税薛府代缴。租金亦是罢免”

      听到这里,还是没人愿意上前。最后还是那个最初衣裳破旧的小男孩上前领了一亩地,之后便规矩地站至一旁。眉眼中透露出一股冷意。

      薛景是在城外遇上的他,躺在雪地中,身上还带着各种不明的伤口。长得也算是清秀,身形消瘦,许是饥一餐饱一餐的,营养各方面没有跟上。他摸了摸他的骨头,估摸着应是十二年华。问他的名字,他一无所知。

      那一夜雨雪恰收,一片雪白。见其可怜便收在身旁,他予他“霁夜”的名字。

      没成想这孩子这般的聪慧,见没人相信,他竟当这第一人。

      后一个小男孩拉着爷爷上前,“姐姐,我叫石头,我可以领两亩地吗?

      涓儿看了看薛景,转头摸摸石头的头,“可以的”。

      陆陆续续有人登记,大部分人还是觉得他是不怀好意,或是只想伸手不想动手。薛景自小便懂得,一昧的伸手,只能是会饿死。所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涓儿拿着簿子报于胸前笑道:“小···公子,现在已经有了二十来人登记,肖琼已经带他们去往南郊分配田地”。

      薛景用手轻扣涓儿的鼻头,点了点头。他望了一眼不远处的一辆马车,不着痕迹地点头致意。帘子随即落下,帘内不是别人,正是宋明昭与扶绥,两人皆是男子装束。宋明昭一脸的困倦之意,一连几日的奔波,再加上温书,她觉得自己真的就是把自己掰成了两半来用。

      扶绥望了一眼薛景,拿着廉直给的信息又看了起来。外人皆知薛家只一独子,却不知薛家公子实乃一名女子,还是一个收养的女子。她是在5岁的时候遇到梨家人,那时的薛家还只是一个小商铺。在几年后慢慢壮大。在薛景十三岁那年,薛父不幸罹难,梨母经受不住亦离世了。

      薛景遵循薛父的遗志,将雪锦楼不断壮大,还开到了别国。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她废寝忘食之下,借着手中的农务籍。不断地研发培育,她种出的大米颗粒饱满,软糯香甜。且存活率高,粮产要比普通水稻高两成。

      想着这般有作为的竟是一孤女,她不由敬佩起来。

      不想一旁的宋明昭若有所思地说道:“这样的女子才算得上主角吧!”

      扶绥不明白为何她会这般想,在她心中,不是每个人都得有一番大作为,也不是说他们一定得有丰功伟绩才能得到他人的喜爱。生活中总得允许有碌碌无为的、一事无成的人存在。若是人人都是伟人,那这世界该有多么的无趣和糟糕。

      “你口中的主角是说戏文里面的那种吗?”扶绥问道。
      宋明昭有些怔愣,而后笑道:“这般理解也行。”
      扶绥了然,回道:“那有什么好纠结的,在我心中你就是主角。”

      不一会儿,外边一片哗然,宋明昭示意跫音去看看。扶绥笑道:“咱们小昭现在如此八卦啊”。
      “你就莫要取笑我了,这不是近来实在是无趣,不是在温书就是在请教的路上。”宋明昭回道。

      一旁的静儿亦是为其叹道:“扶绥姑娘,您是不知道我们家姑娘这些日子有多么的刻苦,奴婢从未见过咱家姑娘在哪件事儿上这般的上心。前两日还去了三公子院中请教策论。”

      听到宋澄,扶绥倒觉得有些有趣,她是知道他是怎样的人,自小是不喜那些酸文。一心只想捣鼓那些机关暗器的。问宋二哥定是都比他靠谱,不觉笑道:“小昭,你是学得迷糊了吗,宋三哥确定是能辅导你策论的人?这样的话,我都有自信了。”

      “不是三公子,是住在三公子处的言初。”静儿立马回道。

      听到“言初”二字,她就知道这是谁了。先前还是她替他查的这个人。看向宋明昭,她点了点头。扶绥觉得不妥,当初廉直提醒过说尽量离这人远些,有些事情他都未能触及,说明这人并不像表面那么简单只是一个被赦免的罪臣之后。

      她将这些说与宋明昭听之后,只见她并未有什么太大的反应,只是淡淡地回道:“每个人都有秘密,我与他只是利益关系。现下是我有求于他,他并未索取什么,我自然是知道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对别人好。若是他以后真的需要我为他做什么,我受了他那么多,那这就是我应该的。且他对我有救命之恩,这不是假的”。

      看扶绥一脸担心的模样,她笑着摸摸她的脑袋,毕竟还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笑道:“好啦,我这不是好好的嘛,我没什么可让他所图的”。他满腹经纶,才学八斗,纵使现在这般困境,又难说他日不能一跃龙门。那一次的以命换命,怎么算也是他吃亏吧。

      “也罢,你向来是比我有主见的”。
      “等你到了那个时候,你也是这个样子的”。
      扶绥看了看她,爽朗一笑,“不要,我只想做祖父膝下的一个无忧无虑的小丫头”。
      “那你这般可真不像你。”宋明昭说道。
      扶绥一脸被看穿的样子,傻傻笑道:“我也觉得这不像我,当时只是想救救他们,现下只想能救多少就救多少,像你所说的,贪一贪那福报嘛!”

      马车外的跫音回道:“姑娘,薛老板似乎遇上事儿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