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7、灭口 ...

  •   据程傲云解释,京城的地痞大多互相认识,还会推出几个头头。

      之前除了南大街的马大,其他地痞最爱控制乞儿偷盗。安济院一事后,京城开始整顿地痞,又将适龄的小乞儿送到安济院。

      为打消百姓和小乞儿们的疑虑,这次是由二皇子,皇帝的嫡次子主理。

      不过二皇子今年才十一岁,很多事其实不会出面。大家也就明白,皇帝只是打算将安济院挂在皇家名下。如此,那些想捞油水的人做任何都要掂量一二,否则一不小心就是败坏皇家名声,那可是死罪。

      “因之前的事情,地痞偷儿们不敢闹出太大动静,且喜欢往花茶坊这边跑,这边鱼龙混杂。”

      程傲云爽快告知:“我走访调查后,发现潜入方家的偷儿极可能藏在这边。”

      温天悦也关心方滨之死,“程大人,实不相瞒,近来我整理了案卷,亦觉得他的死有些疑点。也曾上方家拜访过,不过他的夫人当时没发现异常。”

      程傲云拧着眉头。

      “其实案子都过了一段时日,早不潜入,偏偏是这会,是温大人上门拜访后……”

      都是常年断案之人,轻易就找到关键点。

      方滨死后本来一切落定尘埃,雨夜连环杀人案也已结案。只是大理寺的温少卿心有疑虑,案结后又再次上门拜访。

      又过了一段时日,竟有人上门偷走方滨的一些旧物。

      程傲云微沉着脸,“温大人上门拜访后,没有动静,却是这个时候有动静。如此二者相关,怎么看上去像是温大人近来的动作惊吓到幕后真凶了?”

      温天悦心里‘咯噔’了下。

      她上方家拜访后,为何对方没动作,因为安怡君在宴席上给她下毒啊!

      为什么这会有动作?因为她又是查劫镖案,又是查安济院的案子,迫使孙相断掉一臂啊!

      摇摇头,温天悦喃喃,“不能先入为主。”

      不能因最近在查孙相,遇事就觉得与他有关。

      程傲云端起茶杯,深深看了她一眼,“对了,适才我没说那些旧物是什么。是方滨的衣物和一些书。户部尚书说,方滨不是个读书的料子,手里只有一些从书坊里买来的书,以及以前户部尚书赠与他的一些书,许多还是新的。”

      “衣物,和书。”

      温天悦摸摸下巴,缺乏关键线索,她都没可以猜测的方向。

      不过到目前为止,程傲云表现的能力和正直也足以让她告知一些事。

      她便将白仵作、罗氏布庄的事情尽数告知,“我要查的那人也藏在花茶坊。”

      因与白仵作牵扯上关系,胡元驹肯定是和孙相有关。程傲云这边就难说了。

      双方在雅间里聊了会,又各自散去查案。

      如此调查两日后,两人惊讶的发现一件事。

      程傲云调查的那个偷儿就是胡元驹的手下,这次潜入方家偷走旧物,也是得了胡元驹的命令。

      程傲云抓偷儿时,顺手将准备逃跑的胡元驹也抓了,只能派人去请温天悦。

      “温大人,实在抱歉。当时他被惊动,竟持械袭官,反应过于强烈,担心误放了人,日后难以追踪,我便一起抓了。”

      “无妨无妨,倒不如说程大人帮了大忙。”

      偷儿被抓时,很爽快的束手就擒。他偷的东西不值钱,判不了多久,也由此可见,他并不知指使他的人的真正目的。反之,胡元驹反应太强烈了,甚至还敢袭击一个左侍郎。

      与罗氏布庄、白仵作有关的胡元驹,竟同时和当初被杀的户部小吏有关。

      加上李睿广是户部郎中,温天悦是在怀疑小吏的死有问题之后被毒杀。温天悦已经肯定,小吏之死与孙相有关,而孙相利用李睿广对户部动了手脚,误以为温天悦发现,才会杀人灭口。

      两人分别审问。

      偷儿知道的不多,程傲云只得等温天悦这边的审讯结果。

      温天悦这边收获就太大了。

      如她所料,胡元驹是孙相的人。尽管没有木牌,可等级不算低,听令于孙飞章,且还认识京城里,除了孙相、孙飞章之外持有木牌的人。

      而那个人,就是李睿广曾替孙相联络,被孙莲儿发现的那个人,也是她早就拜托衡阳王派人去监视的人。

      一切,都联系起来了!

      长相有些凶的胡元驹被架起来,一言不发,发现温天悦双方亮晶晶的看着他,又觉得瘆得慌。头顶就跟长蘑菇似的,不停的冒出语言符号。

      【注意看,这个男人叫胡元驹。他手里至少有二十条人命。最近一次杀人,是毒杀了罗家全家,还伪装成布庄失火。他一点都不怕被发现,因为大人早就笼络了府衙的白仵作。以前他们也合作过几次。他最讨厌大理寺的人。就是因大理寺的官员调查雨夜杀人案时只用大理寺的仵作,他不得不去找江湖毒医拿到毒药,先无声无息将方滨迷晕,那个杀红了眼的犯人看到没有反抗力的方滨,十分爽快的将人杀了……】

      温天悦的心猛地一跳。

      【注意看,这个男人正在心里骂温少卿。因为温少卿怀疑方滨的死有蹊跷,大人骂他不会办事。好在他从毒医那拿了三种药,其中一种,就用在温少卿身上了,只是温少卿怎么没死?】

      三种药?

      温天悦心想,第三种药是什么?

      既然是江湖毒医,那没准那个四处游历的神医知道毒医。

      【注意看,这个人心里很忐忑,倒不是怕温少卿看出什么,而是怕大人责罚他。大人怀疑方滨看出户部的账目不对,将人杀了。结果最近好多人针对大人,他又怀疑方滨还偷偷写下账本,让他去方家偷东西,可他什么都没偷出来啊?】

      账本有问题?

      温天悦猛地站起身,目光灼灼,“我手里有证据,足以指控你杀害罗家上下数口人,你可还有话要说?”

      胡元驹震惊脸,头顶的语音符号一个接着一个。

      ……

      户部储存历年账本之处。

      户部尚书小心翼翼的将人带进来,转身准备嘱咐温天悦和程傲云时,发现又多了一个。

      “王、王爷,你怎么也来了?”

      衡阳王斜靠在门框上,“怎么,你们能来,本王来不得?”

      “下官并无此意。”

      户部尚书都要哭出来了。

      本来让没有权限的人来查阅账就已经犯错,现在又来了一个打扮得跟孔雀似的衡阳王,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是来游览的。

      “就是这些,我那侄子,”户部尚书硬着头皮说,“没什么读书的天分,算术却是极佳,我就让他过来帮忙。不过,他有立下生死状绝不外泄账本内容。”

      他小心翼翼瞥了眼衡阳王,却发现衡阳王在看温天悦,顿时松了口气。

      王爷不追究,那应该没什么事了。

      很快户部尚书去忙公务,留下三人查阅账本。

      程傲云也不是这方面的料,看了会就开始调查账本的摆放规律等,试图从这些方面查到一些线索。

      衡阳王也拿了一本,他不擅此道,更多的时候是用余光偷看。

      温天悦看得很快。

      如今大夏的记账方式纰漏很多,数据冗杂,但很多数据用复式记账法就方便许多。

      她单独拿了纸笔记录了下。

      见状,衡阳王干脆将那些重新装订的账本搬到她手边。

      如果真有人对户部的账目动手脚,只可能趁着修补旧账本的机会。

      日头逐渐西移,到了傍晚时,温天悦突然放下账本,说,“差不多有五年的账目被动了手脚。有人借助赈灾、赏赐、抄家等机会,零零散散昧下一些银子。次数多,整体数额累计起来就很大。”

      衡阳王和程傲云都看过来。

      温天悦直接说了数字,“我没细算,但至少有二百五十万两。”

      “二百五十万两?”程傲云脱口而出,“有这么一笔银子,造反都够了吧?”

      室内顿时安静下来。

      良久,衡阳王突然说,“方尚书尚且可信,他侄子也没污点,如果真发现问题,必然会告诉方尚书。”

      程傲云附和:“的确是这样。不是我小看方滨,但对方能连续五年对账目动手脚,绝不会轻易被人发现问题。方滨极可能只是觉得有问题,却不知道哪儿有问题,又随口说出来,才招惹了杀身之祸。”

      她不屑于违法犯罪,可易地处之,她偷了朝廷二百五十万两,犯下这种全家都会被砍头的大罪,那是有点风吹草动都会心慌意乱,会因为几句话杀了一个小吏,不足为奇。

      “若是这样,”程傲云疑惑道,“当初温少卿怀疑方滨的死有问题,还上门拜访,岂不也会惹来杀身之祸?”

      衡阳王瞬间目光犀利,且注意到温天悦的表情有瞬间的不自然。

      温天悦总算明白孙相那时为何要毒杀自己了。

      感情是怕她顺着方滨这条线查到户部的账目有问题,进而怀疑李睿广,再怀疑孙相。

      可不管怎么说,一个大理寺少卿和户部小吏还是有区别的。她连账本都没看过,直接灭口,未免过于小心。

      温天悦怀疑这里边还发生了刺激到孙相的事情,才会让他选择前脚杀了自己,后脚杀了女婿。

      李睿广的死显然是有预谋的,下手的又是柳柏充当军师的七虎寨。当时出现在现场的高手没准出自于长乐酒楼。

      绝不仅仅是因自己怀疑方滨的死另有蹊跷。

      温天悦猛地想到原大理寺正邓谷之的死。

      邓谷之是邓寻梅的母亲,两年前复查案件被犯人家属报复身亡。因最近与她一起办案的小吏纷纷出了问题,温天悦重启此案。

      “两者是否有关联?”

      她低声喃喃,恨不得马上回大理寺。

      只是一抬头,就发现跟前多了一道阴影。

      她后退几步,仰头,“王爷?”

      衡阳王面色微沉,“看来孙相不仅派人给在草料上下毒。该不会他曾经直接给温少卿下毒吧?”

      程傲云忍不住瞪大眼。

      温天悦僵住身体。

      她知道衡阳王只是随口猜测,可这猜测得也太准了!

      ……

      大理寺。

      杨少卿动用自己的权限,才和温天悦一起,将邓谷之经手的所有案子的案卷调出来,几乎摆了半屋子。

      此外,邓谷之最后身亡的那个案子,再次被翻出来。

      杨心自从提醒温天悦,孙相要和自己做亲家后,算是彻底选择了阵营。起初他儿媳在官署里还被人为难了,被为难习惯了,杨家人也就没当回事了。

      “怎么突然想到查邓大人的案子?”

      温天悦头也不抬,“大理寺的官员突然复查某个案子,杨大人您说是为什么?”

      杨少卿扯扯唇角。他发现和这位年轻人熟悉后,对方就摘下了温和的假面。

      “说起邓大人,我就不得不提及她女儿邓司直。这是发生了什么,请了一个多月的病假,其他同僚都有意见了。”

      温天悦抬起头,若有所思。

      差不多是安怡君和邓寻梅回京不久,准确来说是她就两人的案子询问了邓寻梅后没几日,邓寻梅突然请了病假。

      之前她算是欣赏此人,但没急着将人拉入到自己的阵营里。

      不是所有人都该对付孙相,这是每个人的选择。

      可现在,万一那个小姑娘回忆起安怡君当初办案时做的事情,发现问题,私下调查,被抓到了怎么办?

      温天悦有些坐不住,“杨少卿,不如这样,派几人在沐休日问候邓司直,以表大理寺对同僚的关爱,如何?”

      杨少卿同意了这个决定,也不等沐休日,当晚就让几个为人和善的同僚去了邓寻梅家,结果发现对方不在家,一问邻居,才知道邓寻梅某天夜里匆匆离家,就再也没回来过了。

      因最近官员出事的例子太多,杨少卿重视此事,立马着手调查。

      温天悦有些担心邓寻梅,可担心归担心,案子还是得查。

      她挑灯夜读,几乎将邓谷之查过的案子翻了个遍,又将邓谷之最初出事的地点和案子翻看了几遍。

      “峥州。”

      烛火温馨,她眉眼却逐渐犀利,手指在其中一份案卷上划拉了几下。

      这是六年前的一个案子,某地雪灾,先帝同意拨银后,户部调出五十万两白银,由专人运送到到受灾地,途径峥州时,被山匪伏击。

      五十万两白银不见踪影,当时负责运送的大小官员全都失踪。

      还是等受灾地的知州可怜巴巴再次上折子问钱粮走到哪了,大家才知道这件事。

      先帝震怒,令人彻查。

      可奇怪的是,不管怎么查,找不到人,也找不到银子。

      先帝不情愿的继续拨银,让禁军亲自护送,同时也不放弃之前运送的那批白银。

      只是有些案子不是想查就能查明白的。

      总之,这成了悬案,失踪的白银,失踪的官员,还有神出鬼没最后不见踪影的山匪们。

      温天悦又翻阅另一个案子。

      是四年多前邓谷之处理的一个案子,也是在峥州。是胆大妄为的劫匪潜入一个富商家里,想劫走对方所有的家产。而这富商惜命,又太会赚钱,越赚越想赚,赚得越多越不安心,雇佣了一大批护院。

      当地的县令被他收买,对他拥有大批护院的事情睁只眼闭只眼。就像建府的王爷公主能养的府兵有定额,普通人家能雇佣的护院也有定额。因此护院这一行很卷,大家都想在有限的护院中雇佣到武力值最高的。

      劫匪与护院们发生冲突,最终以劫匪们全灭,护院死伤一半落幕。

      这是大案,大理寺复审时十分谨慎,派出了经验丰富的邓谷之。

      邓谷之处理得很妥善,却对这批劫匪的身份产生了怀疑。案卷末尾写有她的怀疑。她怀疑这批劫匪就是当初劫走官银的人。

      只是大理寺卿否认了这种可能,就连刑部那边也嗤之以鼻。

      一批劫匪能够解决朝廷的人,来无影去无踪,另一批却连富商的护院都打不赢,还全灭,怎么可能是同一批人呢?

      温天悦细细阅览对方的分析,发现对方说得有几分道理。

      “护送官银的队伍里有内贼,因此事发现场的打斗痕迹不重,容易清理。否则那些日子当地没有下雨,怎么可能毁去一切证据?若是如此,山匪们只需要听令行事,只需要将死者与白银转移。”

      温天悦不自觉的重复对方的分析,“武力值并不高,只会听从命令,连朝廷的官银都敢劫,想来没一个聪明人。随便被人糊弄去送死,尚有几分道理。”

      无人重视这个分析,而邓谷之又拿不出其他证据,此事不了了之,那时温天悦还在翰林院修书。

      两年多前,武力不俗的邓谷之被犯人家属报复身亡。而前不久,当年与她同行的小吏死的死疯的疯,引起了如今的大理寺少卿温天悦的注意。

      “假设她猜测的是对的,”温天悦捋了捋所有的线索,黑润的眼睛在烛火下显得越发明亮,“那么所有的线都可以连上了。”

      户部尚书的侄子因为嘀咕了几句账本可能问题被杀,邓谷之因为怀疑当年的劫匪受人指使被害,可她至少还隔着一层,没道理那么快引来杀身之祸。

      可偏巧,她竟是同时怀疑起两个案子,很容易给人造成一种错觉,她掌握了重要证据。

      于是,她被毒杀。

      户部郎中李睿广被放弃。

      李睿广被灭口后,她更是紧咬着劫镖案不放,若她是孙相,只会更加怀疑自己掌握了许多证据。于是又有了利用翁姓狱丞收买小吏给马喂毒草的事情。

      “若我是孙相,”她在夜色下呢喃,“我谁都可以拉拢,唯独不会拉拢温少卿。而是……”

      灭口。

      不计一切代价,灭口。

      ……

      这日,温天悦下衙,在人群中行走时,被人撞了一下,紧接着怀里多了张纸条。

      迅速回头看那人,发现是安怡君的女儿。

      想到安怡君,她就头疼。

      此人被困在京城外后,只有最初试图用特殊方式联系孙相,截下来的密信成了证据,在薛统领手中。

      后来她不知领悟到什么,没再试图对外传信。

      薛统领总不可能困她一个月,最后还是把人放回来。

      不过安怡君是真的受伤了,行动不便,干脆请病假在家休息。

      摸不清对方在打什么算盘,她到人少的地方打开一看,发现对方约自己到她家一叙。

      安怡君士族出身,在京城为官多年,在内城靠近城墙的地方就有一个宅子。

      和她当邻居的有不少官员。

      温天悦本想着,对方就算要动手脚,怎么也不可能在白天,在周围邻居都是官员的情况下动手脚。

      她实在想知道一些线索,让旁白提示发挥作用,暗处又有高手保护,自己又知道孙相要灭口,就在敞开门的院子里聊几句,不碰食物,应该无妨。

      然而,她万万没想到,自己推开门,看到的却是胸口插着一把剪刀倒在血泊里的安怡君。

      巧的是,那把剪刀还是她在大理寺用过的。

      平日大家多用竹子做的裁纸刀,她用不惯,一般用匕首或者剪刀。

      她按住眉角,“用这招是吗?这才是弃子的终极用法。”

      安兰月面带笑容的走出来,听到门外的脚步声,立马挤出一个惊恐的表情。

      “啊啊啊,娘!”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7章 灭口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