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9、入京 ...
-
燕回听后完全惊呆了,她想为于大人后院的这几个小妾点赞,真的是勇,她都没有这么样的勇气。不过想想于大人后院的这些人为什么能这么勇?可能是因为几个小妾的想法都一样从而没有互相排挤,妻子王氏早已不管这些事,几个女人在某方面达成了共识,因为大家都一样所以才这么勇。其实只要全部的女人团结起来,这个世上的女人的地位也不至于那么低。于大人对她们对来说就是一个臭男人,一个外人。这事应该让于大人这辈子都乱不了身。大家都说王氏守得有情人,可整整二十多年值吗?就是因为儿子,也许值吧,从古到今中国女人大多都如王氏那样熬一辈子,最终又有几个等来王氏那样的良缘?
外面那些骂于大人的女人,心里也觉得于大人后院的那几个女人替她们出了口气,这件事给了男人们一个响亮的耳光。不知道男人会如何想,是把女人压制得更狠还是会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多半是前者。
陈大人这段时间忙进忙出,燕回看着他忙还窃笑,“因为于大人没上职,所以忙?”问完又是一阵窃笑。
陈之浩看着燕回得意的样子,想来于大人的事情她全部听说了,“燕娘,是不是觉得陈大人这段时间太忙,也没有把你喂饱?那为夫今天就不去上职,让夫人吃顿饱的。”
燕回斜了他一眼,“不正经。”不过她喜欢这样看上去一本正经,心里却又不太经的陈大人。
陈之浩走到塌前,拥抱着燕回,“你爹让我们年底就过去,让我看看谁能接知府的位置,我看着于大人当官不偏不倚,暂时是能胜任的,结果闹这个样子?现在不仅没有物色到人,连通判也没有了。我都快忙晕了?你还说风凉话?你说,你该不该打?”
燕回趴在他的肩头,鼻子哼了一声,没有回答。
陈之浩亲了亲燕回,“燕娘,不要把别个男人的罪加诛在我的头上。”燕回翻了一个白眼给他。陈之浩嘿嘿两声,又亲了亲燕回,“晚上再让你吃饱。”然后转身出去了。
燕回想着,其实他还可以更忙一点,活该忙。
燕回这一个月给她皇帝爹的信就是于大人家的八卦,结尾居然还学那些市井妇人骂了于大人一句“活该”。她把信寄出去,完全没有在乎皇帝爹会不会生气,会不会认为她是含沙射影地说他。皇帝自己有很多女人,虽然他是皇帝,在燕回看来拥有那么女人就应该被骂。世上还有那么多男人娶不到老婆,不都是因为那些有钱人一人占了几个女人的原因?虽然她知道自己的想法有些任性,但谁叫他是她爹呢?
一个月后燕回收到皇帝爹的信,他在信中写到:“燕啊,我知道你在骂你爹,但我在这个位置上有许多的不得已,我后宫有很多女人,但我没有哄骗过任何女人,她们都是自己心甘情愿进来的,她们是为换自己家族权力进来的,我从不觉得我欠她们什么。我这辈子唯一亏欠的就是你和你娘,今生却已无法偿还,如果真有来世,我愿意当个普通人,终其一生偿还你们娘俩,只希望你来生还愿做我的女儿。”
虽然他说的都是些空头支票,但燕回确是真心实意的流下了眼泪。其实皇帝在收到她的这封信时也是感叹万千,其实女儿说得没错,那么多女人有什么意思,他这几年进后宫的次数一双手指头都能数得过来,不知不知中又想起那个女人来,那个他生命中的第一个女人,其实也是最难忘记的一个。多少年来,说全是因为担心她过得不好才派人去找她,这理由他自己都是不信的。只是没有想到,最终人找到了还是那么让他惊艳,她站在人群中他只一眼,从未蒙面却就能认出她,而她却有自己幸福的生活,自由自在,那个糙汉子拥有了她的一生一世。而他却只能不闻不问,让那点情意在心头生根,发芽却又不能让它见光。他的心事永远无法对人诉说,只有自我排解消化。在给女儿回信时,若有若无透露的一点来抒发一下,已是最好的诉说。
最后,还是朝中派来了新的通判大人和知府大人。八月里,青英生了一男孩子,胡东家高兴得大宴宾客。燕回去看了青央,青央听说姐夫将要进京为官,心里难过要流泪,胡少东家安慰她说,我们在京城也有很多产业,每年我们进京去看一趟姐姐姐夫就是。
十月,燕回和陈之浩回到蓝溪村老家小住,这次小住后他们就直接前往京城。村里的老宅修挺像模像样,看起来有些底蕴。弯弯对老家的一切都好奇,刚学会走几步却天天要走,觉得一切东西都新鲜。棠棠跟家里果树上结的果子有仇,仗着自己了有几分本事,不是上树摘果子往下扔,就是用箭射果子。燕回气得要他把自己糟蹋的果子全部吃吃完。棠棠看着那一筺筺果子,念头一转就去村里吆喝小伙们来帮着吃。陈之浩在一旁看着笑。族里人知道陈之浩要上京为官,都找机会过来说几句祝福的话。族长和里正跟陈之浩说了许多,说自从陈之浩升任知府后,他们这一族这一村就再没有受过别人的欺负,县令对他们都优待了许多,问陈之浩这次前往京城将会当什么官,陈之浩只笑笑说一切尚未可知,说不得到京城可能得从头干起。
燕回再也没有听人提起白玉,看来陈海和她没有了可能。
十月底,燕回一家前往京城,最不舍的是罗大全夫妇,燕回娘哭着说等明年麦黄媳妇生了就去京城看燕回。罗大全背着妻子跟燕回说,“虽然京里人有护着,可京城的达官显贵太多,你们自己也要十分小心。”
燕回这次去京里带了四个从京城来的护卫,还有陈康、陈健、陈秋田和阿菊,另外陈海还是跟着去京城。管家是沅州人,回沅洲去养老了,其它人都是樊安府的人,燕回没有让他们背井离乡的道理,该怎么着就怎么着。跟随陈之浩多年的师爷也没有跟随,他说自己在樊安府尚还有用处,到京城只有拖后腿,何况已年过半百不想再出远门。
燕回和陈之浩没有想着要带很多人过去,陈之浩也不知道到京城做什么,一切都只能到时候再说。一行人马车六辆,两辆车坐人,其它四辆装着燕回一家人的家当和临行前别人送的程仪,燕回自己家只有两辆马车,还请了四辆马车走一趟京城。如胡家,顾家这些人家知道陈之浩要到京城为官,比自己的生意赚钱还兴奋,说到了京城有用得上他们的时候,尽管到铺子里去找他们就行,到时候也会让掌柜的去认门,借着亲戚的名义送上了不少程仪,陈之浩也只得收下。
燕回看着队伍中的陈海,悄悄地问陈之浩,“二哥真的就准备孤独一生了吗?”
“没有遇到想在一起的人吧,就此孤独一生也是可以理解的,燕娘,如果当初我找不到你,也会孤独一生的。不管他是男人还是女人,只要遇到那个对的人,就很难再对其他人动感情。当年二哥跟二嫂感情好,二嫂又是那样没有的,二哥怎么能忘得掉。我能理解他。”
“那照你这么说,那些三妻四妾的都是因为没有遇到那个对的人?”
“有可能吧,他们运气不够。”
燕回又对陈之浩翻了个白眼,不可理喻。陈之浩见后哈哈大笑几声。其实燕回不认同陈之浩说的,人性太复杂太现实。如果一个人因为另一个人孤独一生,绝不仅仅是因为曾经的感情深厚。
二十多天的行程,燕回一行人在冬月十二到了京城,才入城门就有人前来接引,带着燕回一行人直往皇宫方向而去,最后停在皇宫侧门不远的朱雀街上。大门上悬挂着“陈府”二字,陈浩目测出陈府大门到皇宫侧门直线距离只有不到一里路。一路过来看得出这地界都是王公贵族的集聚地。
马车直接赶进大门里,继平公公带着人在迎接。
“奴才给陈大人,陈夫人,陈公子,陈小娘子问好。”继平一张脸笑成了菊花。
“公公有礼,怎么能让公公在这里亲迎呢?”陈之浩客气着。
“能亲迎陈夫人是老奴的荣幸。”继平公公十分谦卑。
继平公公带着燕回和陈之浩参观了新家,三进三出的院子,后面有一个人工湖,湖边种着各种果树,还有几块菜地冬天没有种东西。继平公公说,主子把宫城周围的房子都看遍之后选了这里,亲自画图设计的。房子基本上都是重新建的,主子说这里不大不小,离他近,正是适合陈大人一家住。
继平公公把跟着他的小太监叫来,让小太监跟陈大人对下帐,原来是皇帝私下为燕回置下许多物品,都放置在仓库里。
燕回和陈之浩再三谢过,就让陈海跟去仓库核盘物品。
燕回和陈之浩又看了看房子,把前院作代客之用,正屋三间很大,正好作代客之用和外书房,家俱都已经布置得很整齐。左右各三间厢房可做外院的客房。燕回和陈之浩夫妇住在二进,与前院一样的格局,与前院有回廊相连,正房三间一间作正房,右边作内书房,左边作卧房。左边的厢房全部打通成了一间花厅,可用作燕回待客之用。右边的厢房暂时弯弯的住处。后面三进作主家厨房和近身侍侯的住处。棠棠地住被安排在二进的东跨院住,由侍侯他的陈秋田陪着住。西跨院留给弯弯以后往,阿菊和两女护卫住在后院,陈康和陈健及两护卫住在倒坐房里,陈海住在前院西跨院后面的一个小院子里,很小的一个小院子,一共只有两间屋。原来院子里有十来个婆子守着。房子里家俱都是崭新的,但需要添置的东西还很多。
燕回把所有人集在一起,家里人不多,燕回让阿菊带着俩婆子领厨房的差事,让陈海负责总管,带着陈康先采购紧急需要的东西。余下几个婆子两个负责洗衣,四个负责家里所有院落的卫生,一个婆子放在前院做些杂事,棠棠的院子里也放了一个婆子侍侯。两个男护卫听从陈之浩的安排,平时都随他一起出门,弯弯暂时由燕回自己带着。
接连两天,燕回和陈之浩都忙得脚不粘地,也只是暂时把家时布置得差不多,家里人的吃穿打理好。每件事项都有人负责,家里的日常用品也不缺了。燕回和陈之浩又开始想外面的事情,陈之浩准备明日就去吏部转转,打听以后是如何安排的。还有棠棠的读书的事也得办法安排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