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农家私塾4(修) ...

  •   腊月初六,赵夫子的私塾中回响着朗朗读书声。

      赵鑫海看夫子在讲台上闭目养神,他把书偷偷立起来挡在脸前面,

      “晨哥,后天就是大集会了,你们去逛不?”

      何晨身体微微后倾,嘴巴看似还在跟着读书,实际小声回到

      “去啊,集会好不容易轮到我们镇办,当然要去凑热闹了。”

      “哈哈,我阿父说了给我十文钱的零花钱,随便我花!”

      何晨头也不回,把手伸到背后,向他竖了竖大拇指。

      赵鑫海越说越兴奋,

      “你们家刚好买了骡车,咱集会上要是碰到了你带我去看看……”

      “哎,晨哥,我到时候能不能骑骑你家的骡子?”

      说着说着就忘记控制音量了,赵鑫海突然感觉后背一凉,

      一抬头,发现赵夫子正在用他那饱经风霜的眼睛面无表情的看着他。

      赵鑫海直接老实成了鹌鹑,赶忙低头跟着诵读文章,可又不知道别人读到哪里了,一时间急的抓耳挠腮,又是探头看别人翻的哪一页,又是手上狂翻自己那两页书。

      直到找到地方,跟着大家一起读“羔裘豹祛,自我人居居……”

      赵夫子看他跟上趟了,才闭上眼睛,停止发射死亡视线。

      腊月初六是私塾放寒假的日子,古代的寒暑假与当下不一样,古代读书人最长的假期就是寒假,约二十几天。因秋收农忙,所以农家子弟又享有十天的农忙假。

      像何照何晨他们这次寒假就是从腊月初六放到正月初五。原本应该从腊八开始放,但今年大集会轮到了三壶镇,赵夫子知道机会难得,就提前两天给他们放了寒假。

      要放假的时候,学生最是躁动不安,赵夫子今天便没有讲新课,只是带着他们诵读经典文章。

      申时过半,随着赵夫子一声“下课”,

      这群小崽子活像出了栏的野猪,嗷嗷地背着自己的书笼往外冲。

      即便是稳重如何照,也不禁为即将到来的寒假雀跃。

      兄弟两个背着书笼,一边踢着石子一边往家走。

      “大哥,你说后天赶大会,奶奶会给我们多少零花钱啊?”

      何照摇摇头,“不知道,但是阿奶很疼我们,一定少不了。”

      另一边,他们家里也在讨论赶会的事儿。

      家里买了骡子了,做豆腐最累人的磨豆子环节也变得轻巧了。

      加上男人们不用出去做工了,媳妇们也能好好歇。

      一家子围着炉子嗑瓜子聊天。

      何老太怀里抱着昀哥儿,笑道:“我和你爹合计了一下,大集会第一天人最多,我们刚好可以趁着那天多卖点豆腐啥的。但是豆腐易碎,再加上赶个大集,谁也不愿意小心翼翼揣块豆腐回去。”“所以我想要不咱这几天多点腐竹、豆干之类的?”

      张氏利落地接到:“行啊,娘,刚好这几天天气好,好晒腐竹。”

      何老太说:“好,那咱就这么定了。不过咱就第一天卖卖,第二天第三天咱都放开了耍,好不容易庙会轮到咱这,可得痛痛快快的玩!”

      何大拿棍子翻了下炉子里的柴火,让它烧的更旺一点,

      说:“娘,到时候摊子我们来看,听说这次庙会镇上李员外还专门请了戏班子过来,要连唱三天。你和我爹就去听戏去吧。”

      “真的?”何老头闻言,手里刚端起来的茶碗又放下了,

      “老婆子,那还卖什么豆干呀!咱一天都不卖了,都看戏去!”

      众人大笑,何老太笑骂到,“行行行,不卖了,都陪着你个戏迷去看戏去!”

      何老三抛了抛怀里的何辉,又故意用胡茬在何辉脖子那蹭来蹭去,

      “乖儿子,爹爹等庙会上给你买糖葫芦吃好不好啊?”

      逗的何辉一边缩脖子一边哈哈大笑,昀哥儿也赶忙喊道“昀哥儿也乖,三叔叔,买糖葫芦!”

      何老三伸手捏了捏昀哥儿的脸蛋,“当然也有我们昀哥儿的!”

      庙会前一天,何家已经很热闹了。

      隔壁王婶早晨来买豆腐和何老太说道:

      “他二婶,明天你家骡车能不能给我家留个位置?给我大孙子坐的,他骨头嫩,走不了太远的路。”

      何老太笑道:“可以,有什么不行的,保证你大孙子坐的舒舒服服的。”

      “行,那咱就按市价来,虽然他人小,但也不能白坐。”王婶接到。

      何老太一听放下手里的秤砣,

      “唉!他一个小小的人儿能占多少地方,我还能要你这个钱!”

      王婶不同意的摇摇头,

      “有来有往的,咱感情才长久,可别和我客气了,就这几文钱。对了,明早给我孙子留碗豆浆,我让我媳妇来端,我走了啊。”

      说着,转身端着盛豆腐的碗快步往外走。

      何老太看着她的背景笑骂到:“这个陈桂花!”

      柳泉在旁劝道,“娘,王婶也是好心,咱明天给她多留点豆浆就行了。”

      在农村很少有人买豆浆喝,大家都觉得稀稀拉拉的,像水一样,不顶饱,人们更倾向于面条等更扎实的早饭。所以何家也很少会做豆浆卖,除了给家里人留几碗,也就偶尔王婶会来买一碗。

      王婶家只有一个独子,六年前结婚生了个大胖小子。

      这孩子就成了全家的宝贝疙瘩,叫王得盛。平常盛盛,盛盛的叫。

      因这孩子爱喝豆浆,王婶就经常去何家一文钱买一碗回来给他喝。

      到了下午的时候,来何家的人就更多了,这个来给孩子定个座,那个来问能不能让他们把篮子之类的放车上。

      从何家村到三壶镇要走一个多时辰,有些做了点小东西想去庙会上换点钱的,拎过去太沉,就想搭个便车。

      往车上放东西的何老太一律不要钱,但是坐人的话,因村里有人家是专门拉牛车,挣这个钱的,所以何老太也只按市价收个几文钱罢了,而且也只接了两三个小孩子的预定,就以坐不下为由,不再答应了。

      后院里何照何晨写完每天的大字后,正带着弟弟们在院子里玩耍。

      何照脖子上骑的是昀哥儿,何晨脖子上驼的是何辉,两个人一手搂紧弟弟们的腿,一手扶着弟弟的上半身。

      一声令下,嗷的一声,往骡棚前面的枣树冲过去。

      只见那棵光秃秃的枣树上用红线挂了个沾满糖霜的柿饼,两个人一路连跑带颠,嗷嗷往前冲。

      颠得昀哥儿和何辉一直哈哈大笑。

      等到了树下,因为柿饼挂的高,两个人就驮着弟弟开始拼命往上蹦,还顺便得把对方挤出能够到柿饼的范围。

      “昀哥儿,伸手够!伸手!”何照一边蹦一边把何晨往骡棚那边撞。

      “哎呀我去,大哥你能不能慢点,我俩差点直接进骡棚了。”何晨一边撕心裂肺的控诉,一边稳住身形。

      他原地调整了调整,大喝一声,扶着何辉就又冲了上去。

      才两岁的何辉不太能理解哥哥们在干嘛,以为是平常爹爹带他玩的骑大马,两手紧紧地抓着何晨的头发,只顾着嘎嘎笑。

      “头发!头发!臭弟弟!你好歹松个手够柿饼啊啊啊啊啊!”何晨崩溃大喊。

      最终比赛以昀哥儿摘下柿饼结束。

      这时,何老头拎着草料过来喂骡子,几个小的就上去凑热闹。

      何老头拿着笤帚先把骡子的食槽清理了清理,把一些它吃剩的残渣扫到圈里,打扫干净了,再给它倒上干净的草料。何照又去柴房把它晚上要吃的干草给它抱过来。

      几个小的一人拿一把干草在骡子面前晃,

      “啰啰啰啰,吃我的,吃我的。”

      比赛看骡子先吃谁手里的,何辉和昀哥儿还没食槽高,直接被骡子兄忽略,何晨因晃得最厉害,成功吸引了骡兄的注意,最终把脖子伸向了何晨手里的草。

      “哈哈,果然帅的人到哪都容易成功。”何晨得意洋洋,“臭弟弟们,你们还需要努力。”

      何照暗地里翻了个白眼,懒得搭理他。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4章 农家私塾4(修)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