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 4 章 ...

  •   柳青菱的这个想法,不仅得到了柳母的认同,柳家两位哥哥也是没什么话说。

      几人觉得这东西是她发现的,又是她琢磨出来的,她怎么说他们便怎么做。终归能给家里带来一门进项,即便是卖不出去,留着家里吃也不妨事儿,毕竟这东西又没花钱。

      既然决定了把魔芋拿去集市上售卖,柳母和柳青菱趁着灶台里还有余温,干脆又做了一锅出来。这东西以往没有出现过也不清楚有没有市场,做多了怕都砸在手里,没敢做完。

      定型后的魔芋要煮三遍以上,每煮上一遍就要过一遍冷水。魔芋泡在冷水里,一般可以保存两到三天的样子,倒是比豆腐这东西容易保存一些。

      既然要做买卖,自家人得知道是个什么味儿,到时候别人问起时不至于两眼抓瞎。柳家这个家庭条件,搞个魔芋烧鸭子不太现实。

      但柳家如今也还没来得及做泡菜,柳母听闻做这东西需要用到泡菜后,便道:“我去你大伯母家里借上一点吧!”

      分了家便是亲戚,空着手去终归不好,柳青菱道:“娘,你记得带上几块魔芋过去,让大伯母她们也尝尝看。”

      村头,柳母从大嫂手里借到泡菜后便立马回家了。

      她一走,柳林氏便道:“我原以为这魔芋是你这弟媳妇做的,一问这才知道是青菱瞎琢磨出来的。”

      爹娘分家离世后,二弟便独自去了远方。十多年前二弟带着弟妹回来探亲,得知了他如今生活在富饶的明州后,他日夜的担忧这才落下。这么些年两家虽然没有走动,但逢年过节的也会差人寄来书信和节礼,本以为日子会一天比一天好过。

      没成想,他那熟知水性的二弟,最后会死在水里。

      弟妹一个妇道人家,带着侄儿侄女回到家乡,他这个做大伯的自然是能帮衬就帮衬。

      那日弟妹带着侄女过来的时候,他便看出对方是个有主意有见地的,不似一般的乡野农家女。

      侄女在秀坊学刺绣的事情,二弟在书信里也提起过。宫里的绣匠一般到了年纪后便会放出宫,宫里出来的人,个个是人精。想来侄女跟的绣娘十有八九是宫里出来的,他心里估摸着这类似于豆腐的吃食,怕也是那绣娘教的。

      “我那日便发现青菱是个有主见的,种牧草搞养殖的事情怕也是她的主意。”柳大伯想起自己那个还没定亲的闺女,说道:“青薇你也别天天拘在家中,没事儿让她多去和她堂妹请教请教女红,到底是在秀坊里正经学过的。”

      当母亲的自是觉得自己的孩子万般好,柳林氏正要为女儿辩解一二时,听闻丈夫这番话后便改口道:“她们堂姐妹,是该多走动走动。”

      因着明日一早柳青菱会同大哥去益州买牧草种子,柳母回到家中便开始准备晚上的饭食。

      做家具的主力虽然是柳二哥,但柳大哥也没少搭手,两兄弟齐心协力的忙活一天后,不仅做好了一架木床,还打造了一套桌椅板凳。

      有了桌椅板凳,晚膳的时候一家人便不用蹲在墙角边用饭了。

      饭后,柳二哥得知明天大哥会陪着小妹一起去益州,便道:“我明日同你们一块儿去吧。”

      “益州说远不远说近不近,多一个人上路意味着行程又会拖延一些。到底是借用的用车,还是要顾忌一下老黄牛的体力问题。”柳青菱道:“再说明日娘还得去镇里的集市卖魔芋,是个什么情况也不知道,二哥你还是同娘一道去吧!”

      邻水村虽然不像别的村庄有拿得出手的农作物,但胜在离清水镇很近,就二三公里的距离,平日农闲的时候,村里人基本都会去镇里打打短工来贴补家用。

      柳母道:“不妨事儿,也不远。你在家忙活你的事情,尽快把木床给做出来,咱们也好着手给鸭苗盖个鸭棚出来。”

      木床需要的木头,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安装的问题,柳二哥道:“我还是同你一道去吧,指定不会耽误功夫。”

      柳母还要再说,柳大哥便在一旁说道:“娘,还是让二弟跟着你去吧。咱们一家人尽量不要落单。”

      他这话一出口,几人都回想起了一路来逃命似的奔波。不提起这事儿,柳母倒也不会时时提心吊胆,若是成日里光顾着害怕了,便什么也不用干了,以其提心吊胆的过日子,还不如一根绳子吊死自己算了。

      眼下,他一提起柳母心里也有些害怕,立马就不在多言了。

      临睡前,柳母又熬了一碗姜汤,柳青菱喝过后便早早的上床休息。

      翌日,天刚蒙蒙亮的时候柳青菱便和大哥起身了。柳母比两人起得稍早一些,煮了两碗清汤面让两人垫垫肚子,临走时拿了一两三钱的银子给柳青菱,家里连粗粮也没有,想给两兄妹烙点饼子带在路上也没法,只钱给得足足的,让两人不要饿着肚子回来。

      牧草种子柳青菱估摸着花不了多少钱,她便对柳母道:“娘,我和大哥到时候在益州的杂货铺里看看,若是米粮价钱合适的话,我会买些回来。”

      柳母想到有牛车,倒也方便。便又打算从兜里掏银子,柳青菱按住她的手,说道:“这些钱足够了,余下的留着修缮房屋和买鸭苗吧!”

      从大伯家出来后,柳大哥便赶着牛车朝着清水镇去,天边刚露出一点晨曦,牛车从街上路过的时候,只稀稀疏疏的几个挑着担子的卖货郎,街道两边的商铺也才开了一家。

      离开清水镇后,柳大哥顺着街道延伸出去的道路一直前行。柳大哥见自家小妹瞌睡连连的,便道:“妹妹,你若是犯困便趴在牛车上休息一下吧!”

      蜀地林深山高的,从清水镇出来后,沿途都是大小不一的高山,柳青菱自然不敢留他一人赶路,便道:“不用,大哥你安心赶路吧!眼下天色还没大亮,我替你看着点儿别有什么突然蹿出来的野物。”比起野物,她实际更担心那种杀人不眨眼的穷凶恶徒。

      柳大哥看着沿途尽是高山不说,道路两旁也是一人高的芦苇野草,若是真藏个人什么的还真的不那么容易被发现,为了两人的安全着想,便没在多言。

      牛车渐行渐远,一丛芦苇丛里冒出来两个脑袋,两人的目光在那辆渐远的牛车上看了几眼。

      一人道:“你方才为何拦着我,咱们人数相当,对方还有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咱们还是很有胜算的。”

      另一人不赞同的道:“话虽如此,但刚才那女子的话你也听见了。谁知道她们身上有没有保命的武器,况且那男子长得可比你我结实许多。”

      “那你说咱们该怎么办,总不能空手而归吧!”

      “天不亮就轻装上路,还是去往益州的方向。定然不是走亲访友,瞧着也不像是出远门,我估摸着这两人多半是去置办需缺,咱们何不把这个消息带回去,到时候在带人过来岂不是更有胜算。”

      “哎哎哎,你这个法子不错。这样的话,咱们也不算白跑一趟,不至于被人说吃闲饭。”

      巳时一刻的时候,两兄妹便赶着牛车到了益州的城门口。

      益州虽然比不得蜀地的首府成都府繁荣,但在一众辖区的州县里也是很不错的。城墙高筑,城门口约有四十米长的样子,中间留出大部分供车马人出入,而两边另设关卡,来往进出的货物和陌生人都要从关卡里进入。

      柳大伯办事牢靠,不仅替一家四口落了户籍,想起二弟一家在明州的时候谋生也不是靠着地里出的粮食,便干脆连同路引什么的也顺手给办了。

      检查完路引后,兄妹俩很顺利的就踏入了益州城。

      两人赶着牛车也不方便,干脆在路边的一个茶铺要了两碗茶水,打听了一下寄存车马的地方,顺道也问了问坊市的位置。

      茶铺的大娘是个热心肠的,听两人口音像是外乡人,还给两人指了一条近道。

      两人喝口茶的功夫,见城门口通行的速度明显比刚才慢了一些。柳青菱立马付过茶钱,拉着大哥离开此地。

      她上牛车的时候下意识的往城门口的方向看了一眼,见有十几辆载有货物的车队浩浩荡荡的通关。一看便是那种商队,走南闯北的捣腾货物。

      商队的这群人进了城门后,也朝着柳青菱刚才歇脚的茶铺去了。

      他们一行人很快就把茶铺给围满了,茶铺大娘最喜欢这种大客户,人多事少给钱也大方。

      她吆喝老头子一声,麻利的给这群人上了茶水。

      萧涣昇喝了一口茶水,看向右侧的李大山,说道:“就送到这里吧,车队过于打眼,人多眼杂的容易生事端。”李家原是他母亲的陪房,当年她娘做主把一家子给放了出去。如今萧家倒台后,对方还能领当年的恩情已经是难得。

      李家本是家奴,能有今日全耐夫人当年的恩惠。以往李大山行商的时候没少借了将军府的光,如今将军府遭了难,该是他报答的时候了。便道:“二少爷,那你有什么事情,尽管让你身边的人来李记商号。”

      寄存好牛车后,柳家兄妹朝着坊市的位置去。一路上皆可见粼粼而来的马车和川流不息的行人,街道的两边满是商铺,大街上小商贩的叫卖声和吆喝声连成一片,路过酒楼的门口,还能听到谈笑声和杯盏的碰撞声。

      坊市在西街,在两条主干道的交叉路口,很是好找。位置好,意味着人也多,还没走近便能听到讨价还价的声音。

      人挤人的,柳青菱本以为坊市上会有海外来的洋人,他们两人转悠了许久也没见到。最后还是问了问一个摊贩这才找到了卖牧草种子的摊位。

      对方手里的牧草种子种类还挺多,柳青菱想着来一趟益州不容易,干脆就都给买了。这东西也不算贵,和她心里预估的差不离多。花费了一千五百纹就买了一大包的样子。

      从坊市出来后,两兄妹便径直朝着主干道上的杂货铺走去。益州的杂货铺有好几家,商铺多了免不得的有竞争,一问价格竟比清水镇还便宜一些,柳青菱便做主把剩下的一两银子都给安排了出去。

      粗粮,大米,面和佐料等,想到待会儿还得去猪肉铺上买点板油回去炼猪油,柳青翎又让掌柜的拿了一个陶罐给自己。

      从杂货铺出来后,两兄妹分开行动。柳大哥提着重物去寄存牛车的地方,柳青菱则抱着陶罐去了方才路过的猪肉铺,为了节省时间,两兄妹约定好在城门口碰面。

      进城是巳时一刻,出城的时候已经是未时。

      临走前吃的那碗清汤面,早就被消化干净了。柳母给的那些钱,基本都给花出去了。就剩下几个铜板在身上。路过卖烧饼的地方时,柳青菱下去买了三个烧饼,大哥两个,她一个。

      结完账准备上牛车的时候,余光看到一个有些眼熟的身影。

      柳大哥见她站在原地不动,忙问她,“小妹,怎么啦!”

      柳青菱伸手指了指站在车队前方的一个男人,问他,“大哥,你有没有觉得那个男人有些眼熟?”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章 第 4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