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第 24 章 ...

  •   柳青菱见他问起,自然是把自己知晓的情况,如数相告。

      她道:“木薯的适应性很强,耐旱,耐瘠,抗病虫害,还不择土壤。这种常生于山地疏林的作物,只要有土壤的地方便能成活。但若是要高产的话,最好选择排水较好的平地或是缓坡砂壤地来进行种植。”

      萧涣昇让人购置的农田中等良田和上等良田居多,若是拿来种植木薯的话想来产量会很高。

      柳青菱没想到对方打消了让那些流民这一季种植木薯后,对于木薯的一些情况还这么上心。见萧涣昇听得颇为认真,柳青菱又接着道:“如果种植的土地为熟地,则需要采用两年或三年等方式轮作,轮作农作物以花生,黄豆等豆类作物为佳。种植的时候,应当选择充分成熟,密节,茎皮和芽眼无损伤,无病虫害的主茎。种植方式可采用平放过,斜插,直插和平插四种方法。”

      萧涣昇见她对木薯这东西颇为了解,有些意外的开口,“柳姑娘,听你之言好似亲自种植过这东西一般。”

      柳青菱垂下的手紧攥,她道:“我平时喜欢看一些农业方面的书籍,那上面有不少关于农作物的种植。这种生长在山地疏林里的作物,其种植方法相对简单许多。我虽然没有亲自种植过木薯这东西,但想来关于种植的很多方法都是想通的。从平整土地到下种,再到中间的施肥,浇灌,收割,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收获,我刚才说的那些也不绝对,想要找到最适合的耕种方法,还得一一去试验。”

      她的这番话,让萧涣昇眸光一亮。他没想到对方于农事方面颇有心得,他近来也没少和那些老农交流,想要从他们嘴里得到关于农作方面更多的一些经验。但他发现,柳青菱说的这些,是那些老农嘴里都没有提起过的,当下内心有一丝的震动。

      柳青菱不知不觉的又说了很多关于农业种植方面的一些问题,不知不觉的两人就走到了邻水村的位置。

      萧涣昇最后从她嘴里询问到了关于天坑的位置后,便转身告辞离去了。

      柳青菱看着对方远去的身影,总觉得自己好像遗忘了一件事情。快要靠近篱笆院的时候,终于让她给想起来了。

      她走这一趟的目的是为了邀赏,不知不觉的说了那么多,却是连一个铜板也没有得到,柳青菱顿时心情就有些郁闷。

      但转念一想,就当是做好事了。毕竟那群流民的口粮成问题,后山天坑的那些木薯够这群人吃上一段时间了。

      况且,她这明面上虽然没有得到赏钱,但是也算是在县尉大人那里挂了名了。日后若是遇到什么难处,去寻求对方帮助的时候,想来看在她曾经在这群流民的问题上出过良策的关系上,对方也不会选择袖手旁观的。

      这么一看的话,倒也不亏。银子的事情,再想其他法子赚取就是了。

      萧涣昇让那些厨娘把木薯洗净削皮后,加入米粥里一起煮来食用,等到煮熟后厨娘第一时间就盛了一碗给他,萧涣昇品尝了一下,香乎乎的,味道比想象中好不少。

      那群流民下工后,以为和往日一样分到自己碗里的白粥一半以上都是水,白粥这东西最好消化,一碗下肚,两泡尿后就已经饥肠辘辘了,每天一大部分的时间都没什么力气。

      却不想,今日的碗里多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那些流民也没问,端起碗围在锅边就开吃,还别说一碗下肚后有种肚子胀鼓鼓的感觉。

      那些厨娘原本还怕大家吃不惯这东西,这会儿见着大家吃得一脸的满足,当下脸上都有了笑意。

      萧涣昇就站在不远的地方,看到大家围在锅边的情况后。叫来石头,他并不打算把那木薯的位置宣言出去,而是只告知了石头一人,让他每日去后山的天坑处挖出当日的份量来。他可记得柳姑娘说这木薯不易保存,为了不糟蹋东西还是每日现挖得好。

      第二日石头进山的时候,萧涣昇突然叫住他,吩咐道:“你把今日的份量挖好后,在多挖一些出来。我打算让那些老兵下一季就种植这东西。”

      置办了多少田产石头心中有数的,他便道:“少爷,若是都种植木薯的话,需要的量怕是有些多。”

      萧涣昇沉吟了一下,随后道:“那便只种植三分之一的样子,余下的种植其他农作物。”

      萧涣昇作为县尉不可能时时都守在村落里,他不在的时候石头替他看着这群流民。石头走不开,护送木薯的人选问题便是个难题,县衙内的那些衙役显然是用不上的,萧涣昇最后决定让小青走一趟。并写了一封信件绑在他的右腿上,里面详细的记载了一些关于木薯种植的一些情况。

      好在,在军营的时候,那些老兵大多都见过他养在身边的小青。

      两日之后,柳家的新房彻底建造好了。刚建造好的新房子得晾晒个几天才能入住,柳青菱和母亲没有急着搬回去,打算过几日挑个好日子搬回去。

      新房子建好后,得请客来暖暖房,给家里增添人气。邻水村当年因为地龙翻身的关系,伤亡也挺严重,原本村子里就一个柳姓,如今的郑姓和刘姓都是后面从别处迁移到此处安家落户的。柳姓的那些人家里,除了柳大伯一家和柳青菱她们一家关系最为亲近外,还有两户人家沾亲带故的,柳家几口商讨后最后把这两户人家也纳入暖房的名单中。

      除了这两户人家,柳青菱又请了郑氏母子和其他同她家说得上话的两个婶子。

      暖房的名单拟定好后,除了柳二哥忙着赶订单的关系走不开外,其余几人都在第二日去了镇里采买暖房需要的东西。

      今日可不轻松,不仅要采买暖房那日需要的一些食材,还要置办家里的一应需缺,被褥,锅碗瓢盆和锄具这些东西。菜单是柳青菱拟定的,她便专门负责食材的采买。

      柳母今日照常去集市上摆摊,被褥这些采买等她收摊的时候去选购,这些东西在相应的铺子就能置办齐全,不是那种走街串巷的小商贩,倒也不怕耽误时间什么的,柳大哥则去铁器铺子和杂货铺子置办余下的那些物品。

      柳青菱采买食材的时候路过酒肆的门口,有听到大堂内顾客让小二在上一壶高粱酒的声音。这些日子都忙着建造房屋的事情,她已经许久没有来镇里了。

      没想到,李记酒坊动作倒是快。这高粱酒这么快就面世了。

      既然要暖房,没酒可不行。大哥和二哥平时虽然不喝酒,但是大伯他们是要喝酒的,柳青菱打算买两坛子高粱酒回去。

      她上前向伙计询问了一下高粱酒的价格,对方却告知今日的份量已经出售完了。若是在想购买的话,只能明日请早了。

      柳青菱没想到这高粱酒搞的是限购的模式,不过想想也是。清水镇这种小乡镇都有高粱酒的售卖,想来蜀地的其他地方也有,她卖给李记酒坊的那些高粱谷粒出酒率可是供应不上不限量的售卖方式,不过对于林掌柜的生意头脑,柳青菱还是很佩服的。

      如今限购的名声打出去后,等日后高粱酒大批量的面世后,也就不用为销售情况发愁了。

      柳青菱听闻伙计的话后,打算明日早点来购买。但却听闻对方出声说道:“这位姑娘,咱们这高粱酒酒香醇厚,后劲儿很足,价格相对的也不便宜,我建议你购买稷酒,这稷酒咱们酒肆也卖得很好。”

      柳青菱便问:“高粱酒的售卖价格是多少?”

      柳青菱今日来镇里特意穿的是二哥前些日子给她置办的那身鹅黄色衣裙,那伙计见她衣着没有小看人,说道:“一壶一两银子,每日限购十壶。”

      一壶折算下来的话也就五两的样子,柳青菱原本还以后一两银子就能买一大坛子,看来是她想当然了。

      柳青菱倒也没有因此眼红李记酒坊,先不说她会不会酿制酒的问题,光是找销路这便是一大难关。上次去县城的时候,在东街那头可是看到好几家规模不小的酒坊,她想要靠着高粱酒赚到银子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一壶一两银子对柳青菱来说有些高了,她歇了买高粱酒的打算,而是采纳了伙计的建议买的是稷酒。

      这东西的价位是她能接受的,一两银子一大坛子,柳青菱抱在手里掂量了一下,大概有五斤的样子。

      她手里的银子不多,只买了一坛子。

      柳青菱在场口的位置等柳母她们,今日采买的物品有些多,几人只能雇辆牛车回去。到家后,几人一合计今日的花销,带去的五两银子眼下还剩不到一两的样子。

      柳母倒没有像往日那般发愁,如今老二也算有了挣钱的活计,每次到手的银子可不少,订单多的时候有五两的样子,最少的时候也有三两银子左右。

      拟定的菜式有一道鱼虾,柳大哥隔日就去河道里打捞了不少起来。全都养在鱼缸里,其实用不了多少,多余的那些柳母打算用来做回礼。

      第二日,便是暖房的日子。郑氏母子是柳青菱去通知的,两母子没有空着手来,带了不少菜园子里的应季蔬菜过来,柳青菱把那些蔬菜送进厨房里后,一出来便看到了石头的身影。

      对方手里拎着两坛酒,柳青菱带着一脸的疑惑靠近对方。

      石头等她走近后,便把自己的来意道明了出来。前两日李大哥过来了一趟,他原本以为是有要事找少爷相商,却不想,对方是来送酒坊新酿制的高粱酒的。

      当夜,石头也跟着喝了不少。这东西据李大哥所说并没多少,他原本以为少爷会留着自己慢慢品尝。

      却不想,少爷会让他给柳姑娘送两坛子过来。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4章 第 24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