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4、第 34 章 ...
-
清晨七点,闹钟还没响,随欣就自然醒了。窗帘缝隙透进的光异常明亮,她赤脚走到窗前,拉开帘子——外面是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昨夜的大雪如约而至,将整个庐山变成了童话中的雪国。
随欣迅速洗漱,穿上昨晚准备好的装备:加厚冲锋衣、防水登山裤、抓绒内胆,还有那双花了大价钱买的专业防滑靴。镜子里的她像个准备极地探险的冒险家,只是脖子上挂着的青空珠在层层衣物间若隐若现,给这身实用装扮增添了一丝神秘色彩。
酒店餐厅已经有不少早起观雪的游客。随欣要了一碗热腾腾的牛肉面和一杯姜茶,暖意从胃部扩散到全身。窗外,几个孩子正在酒店空地上堆雪人,他们的欢笑声隔着玻璃传来,闷闷的,像从很远的地方传来。
"索道八点半开始运行。"前台小姐告诉随欣,"今天雪大,建议您早点上山,下午可能因天气停运。"
随欣点点头,将最后一口姜茶饮尽。她摸了摸背包里的拍立得相机和五盒相纸,又确认了一下青空珠里的备用电池和暖宝宝——完美,万事俱备。
酒店门口的接驳车直接将客人送到索道站。排队的人比她预想的要多,但秩序井然。120元的往返票价让随欣再次感叹国内景区的良心定价。她选择了一个靠窗的位置,索道车厢缓缓上升时,那种轻微的失重感让她的心跳微微加速。
透过玻璃窗,庐山的雪景逐渐展开。起初还能看到酒店和散落的民居,随着海拔升高,整个世界变成了纯粹的黑白灰——墨绿的松树披着白衣,裸露的岩石上挂着冰凌,远处的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索道偶尔穿过一片云层,车厢外顿时白茫茫一片,仿佛漂浮在虚空之中。
二十分钟后,索道抵达牯岭镇。这个坐落在山顶的小镇被厚雪覆盖,红顶白墙的房屋像撒了糖霜的姜饼屋。游客们四散开来,有的直奔观景台,有的钻进路边热气腾腾的小餐馆。随欣研究了一下地图,决定按计划走西线:如琴湖、□□、锦绣谷、仙人洞,最后是小天池。
通往如琴湖的小径已经被工作人员清扫出来,两侧的雪墙齐腰高。随欣走得很慢,不仅因为路面湿滑,更因为每一步的风景都值得驻足。光秃秃的树枝上积着雪,偶尔有风吹过,便簌簌落下,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像撒落的钻石粉末。
如琴湖出现在眼前时,随欣不自觉地屏住了呼吸。湖面完全结冰,平滑如镜,倒映着周围银装素裹的山峰。远处的亭子变成了一个白色剪影,几个游客在上面拍照,笑声在冰冷的空气中传得很远。
随欣找了个无人的角落,取出拍立得。构图、对焦、按下快门——咔嚓。相机吐出一张相纸,她小心地捏着边缘,看着影像慢慢显现:冰湖、雪山、孤独的树,还有一角湛蓝的天空。完美。
但照片再美也不及实景的万分之一。随欣鬼使神差地蹲下身,用手指轻轻触碰冰面。寒气立刻透过手套刺痛她的指尖。一个大胆的想法闪过——她四下张望,确认没人注意,迅速从青空珠里取出一把小刀,在冰面上撬下一小块晶莹的冰块。
冰块落入掌心的一瞬,随欣感到胸前的青空珠微微发热。她犹豫了一下,还是将那块冰收了进去——专门为此开辟了一个新区域,命名为"冰雪收藏"。
"就当是个纪念。"她自言自语道,继续向□□进发。
□□得名于白居易"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此刻却是一片冰雕玉琢的世界。红色亭子被白雪覆盖,只露出几处鲜艳的朱漆,在纯白背景中格外醒目。树枝上挂满冰挂,阳光照射下折射出七彩光芒,宛如水晶宫阙。
随欣拍了几张照片,又忍不住收集了几根挂着冰晶的松枝。青空珠似乎对这些冰雪物品特别"感兴趣",每次收纳时都会微微发烫。这种感觉很奇怪,就像珠子有了自己的喜好。
锦绣谷的雪更深,随欣不得不踩着前人的脚印前进。谷中雾气氤氲,能见度很低,反而增添了几分神秘感。她攀上一处陡壁,云雾突然散开片刻,露出下方被白雪覆盖的森林——无边无际的纯白中点缀着深绿的松柏,宛如一幅巨型水墨画。
"太美了..."随欣喃喃道,拍下这转瞬即逝的景色。她想永远记住这一刻的震撼,不只是用相机,而是用全身心去感受——冰冷的空气灌入肺部,雪光刺痛眼睛,远处传来不知名鸟类的鸣叫。活着真好,能见证这样的美景真好。
仙人洞是天然形成的石窟,入口处垂挂着冰柱,像巨兽的獠牙。洞内比想象中宽敞,光线从顶部的裂缝透进来,照亮了石壁上模糊的古代题刻。几个游客在听导游讲解,随欣避开人群,独自探索角落。
在一块突出的岩石后,她发现了一处小小的冰瀑——山泉从石缝渗出,在低温下凝结成晶莹的帷幕。随欣举起相机,就在这时,青空珠突然剧烈发热,烫得她差点叫出声。同时,她隐约听到珠子内部传来冰裂般的清脆声响。
"怎么回事?"随欣捂住珠子,惊讶地发现冰瀑上几根冰棱凭空消失了,断面整齐得像被什么利器切断。而青空珠内,"冰雪收藏"区域不知何时扩大了一倍,新增的冰棱正悬浮其中,散发着幽幽蓝光。
随欣心跳加速,既因这超自然现象,也因害怕被人发现异常。她匆匆离开仙人洞,向最后一个景点小天池进发。路上,她分出一部分意识查看青空珠内部——那些冰雪物品安然无恙,但似乎比放进去时更加晶莹剔透,仿佛被精心打磨过。
小天池号称庐山雾凇第一观景处,确实名不虚传。池边的树木披挂着厚厚的雾凇,每一根枝条都裹着冰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随欣看得入迷,不小心踩到一块隐蔽的冰面,差点滑倒。
"小心,这里的冰很滑。"一双布满皱纹的手扶住了她的胳膊。随欣转头,看到一位白发老者,穿着厚重的登山服,脖子上挂着专业相机。
"谢谢您。"随欣站稳身子,礼貌地道谢。
老者没有立即松开手,而是盯着她胸前的青空珠,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姑娘,你这挂坠很特别啊。"
随欣下意识地捂住珠子,"只是普通饰品。"
"普通?"老者轻笑,声音压得很低,"这珠子看起来很特别,可不普通。"
随欣浑身一僵,血液仿佛凝固了。但老者很快就走了,只是随口一说,是她太紧张了。而且青空珠与她的灵魂精神融为一体,这个投影根本丢不了。
小天池的水面开始结冰,随欣坐在石头上,思绪万千。她太在意青空珠,不该反应太大,惹人疑窦。
随欣反省自己。
回索道的路上,随欣很快打起精神,她努力拍着照片,收集着雪样。
索道车厢缓缓下降时,她望着窗外越来越远的雪山,心旷神怡。
回到酒店房间,随欣立刻检查青空珠内部。冰雪收藏区的冰晶变得更加透亮,形状也似乎经过精心雕琢,像一件件微型艺术品。更奇怪的是,这个区域周围自动形成了一圈类似雪山环境的景观——微型的雪松、冰湖,甚至还有"飘雪"的效果。
随欣试着将手伸进那片区域,指尖立刻传来刺骨的寒意。她猛地抽回手,发现指尖竟然结了一层薄霜。
窗外,暮色降临,雪又开始下了,随欣拉上窗帘。
晚餐是酒店的自助火锅,随欣吃的很开心。
她回到房间,泡在浴缸里,热水舒缓了她因登山而酸痛的肌肉。
临睡前,随欣将今天拍摄的拍立得照片贴在房间的墙上——如琴湖的冰面、□□的冰挂、锦绣谷的云海...这些静态影像无法完全捕捉当时的震撼,但足以唤起鲜活的记忆。最后一张是小天池的雾凇,照片边缘隐约可见陌生游客的侧影。
窗外,雪越下越大,庐山在夜色中静默如谜。随欣躺在床上,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青空珠,感受着它传来的、与落雪节奏一致的微妙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