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 4 章 ...

  •   江瑷爱清静,江明达几次发消息给她,即便提到了挖掘机,同样是石沉大海。
      圆哥这脾气,绝了。
      江明达自己是个憋不住的,但凡微信里有半个红色的东西,就必须点掉才舒服,有消息不回,拉屎都不痛快。
      但现在群里不停@来@去的,他是真做得到假装不存在。
      桥洞眼?私发消息给他:不好意思啊,我们不晓得是你爸那个什么。
      江明达:?
      桥洞眼发过来一个截屏,是江瑷私发信息提醒他:明天是江明达爸爸的忌日,你们不要再起哄拉他。
      江明达火急火燎把群消息拉到最上面,一页一页刷下来。果然,在大家热火朝天讨论明天去哪嗨,让瓜子壳带什么带什么的时候。万年不吭声的圆哥突然泼冷水:明天可能有雨,不合适,最好改天。
      但那些家伙哪里听得进,立马调转方向开始讨论可以去哪里哪里喝酒打牌,反正是室内,就算有暴雨也不用再担心。群里喊得最响的是菜脚板,圆哥联系的是桥洞眼,估计是因为桥洞眼平常最忙,不喜欢主动打电话发信息。
      江明达回:没事,你们耍你们的,你只说我有事,到外地去了。
      桥洞眼:【OK】

      江明达很没男子汉气概地偷偷红了眼眶,思绪飘回了高三那年。
      江军是很典型的伏龙传统男人,一辈子只有两件大事:娶老婆生儿子,帮儿子娶老婆生孙子。那时候江军已经卧床很长时间了,江明达为了帮他达成心愿,在学校拼命追女孩,好带回去给他看。
      他那鸡爪子字太丑,用的材料又比较敷衍,每回都是在作业本上薅一页,写几行狗屁不通还带错别字夹生的话。这样的情书,送出去,人家直接当垃圾扔了。
      同坐的圆哥看不下去了,提点他:去小卖部买那种带香味又印着彩图的“信纸”,把字练一练,找别人借本杂志,抄两段好话,别自己瞎写。
      当时他还嘴硬:“我这纸怎么了?下次我在卫生纸上写!”
      事实上,他们男生没那么讲究,要拉屎了,还是在作业本上薅。他就是不好意思承认自己的字不好看。
      现实将他的脸打得啪啪响,他大面积撒网时,意外发现了真爱在目标隔壁,抓紧“刨”了几行送去楼上。写给阮妍琪第一封“情书”,把人家妹子气哭了,转头就告诉了班主任。
      上面的班主任是个护短的胖婶,她堵了他们班主任,将一个“带坏我们班,拖累我们成绩”的大罪拍在了刘霸王头上。
      刘霸王火冒三丈,当即就来教室堵人,一把把他拖出教室,要求立刻马上回去找家长来,要不然,这书就别读了。
      圆哥站起来,慢条斯理地说:“他们楼上每天往下面乱扔垃圾,我们才拿这个回击的。刘老师,你看看内容,这是情书吗?”
      这是从省重点转来,能给伏龙中学带来考一本零突破的“校宝”,刘霸王再大的脾气也不能对她发,还真打开罪证看了一下。
      那鬼画符,看着实在恶心。刘霸王看个开头就心里有数,阮妍琪写成了软严棋,这不是暗恋,是暗杀!
      果然还是报复更可信。
      不过老师的威信不容挑战,刘霸王虚虚地吓唬学生:“有什么矛盾,应该先告诉老师,让老师去沟通。江明达这样的处理方式,幼稚,阴暗,还没有效果,是极其愚蠢的,错误的!”
      这种话,老油条耳朵自带屏蔽功能,不痛不痒。因为圆哥这么一扭,喊家长变成了国旗下“示众”,这够江明达高兴到跳起了。
      最高兴的是这天晚自习,圆哥写了份条约,不仅展示了她那工整漂亮的书写,又提供了让人心动的条件:她帮他写情书,他帮她搞轮值卫生。
      不就是扫个公共区嘛,江明达不带考虑,当场就签了卖身契,主动加了给她打水、洗杯子的活。本来还想帮她带饭,但这个事用不上他,人家有个御用跑腿——她哥一日三餐送到班上来,等着她吃完,拿到脏碗勺才走。
      再后来,阮妍琪被他那些情意绵绵的诗和源源不断的零食打动,答应了和他“耍朋友”。他忙着谈(恋)爱,不再帮圆哥做这些事,圆哥依然大度地救了他一次两次。
      他从没跟人说过他爸重病的事,包括女朋友。只有一次午休时,他醒来时红着眼,圆哥在纸上问了一下,他一时恍惚,答了半句。圆哥大概是根据他后来请假的日期记住了他爸过世的日子。
      我圆哥真是太太太……牛逼了啊!

      江明达这颗想报恩的心,越来越急切,但圆哥一如既往地不搭理。他再次见到她,是在族亲的葬礼上,距离上次,已经有两个月之久。
      按着旧例,灵堂右侧会置两张亲友陪灵座。这是留给那些年纪大,想多陪陪死者,表达一下留恋,又没法久站或者跪灵的亲戚。
      现在,靠门的那张桌上坐着三个白头老人,离棺材最近的桌上坐着他家圆哥。
      别人聊着死者生平,她老人家慢条斯理地嗑瓜子、剥橘子。他看了她十几分钟,她就没停过嘴,也没抬过眼。
      欸?这瓜子好像不是我家的,那可不行,别人家的瓜子不干净,不卫生,不够香,配不上我圆哥。
      他打发蹲在那玩刮炮的小子:“去,到我家里去,抱一包白袋子的瓜子来,跟你丽姑奶奶说,是达太公要的。”

      他是幺房幺孙,辈分高,那三个白头的老人都是他的晚辈。他一走过去,人家一起喊他叔几(叔叔)。
      达叔叔认真关怀了一下侄媳妇们的身体健康,她们礼尚往来地关心一下他的婚姻问题。
      圆哥不是很会伏龙方言,但听得懂那个称呼,垂着头,在那偷笑。
      他打完招呼,坐到她对面,问她:“你哪时候回来的?”
      圆哥没答,抓了四个砂糖橘摆到他面前。
      他顺手剥起来,提醒她:“这瓜子有灰,脏手。你等一下,我叫人回去拿了。”
      作为一个伏龙通,他很快就想明白了关节,问她:“回来是为拆迁的事?”
      江瑷点头,盯着他手里剥好的橘子。
      她抽了一张纸,摊平在自己面前。江明达将剥好的摆上去,圆哥安安静静地吃起来。
      江明达在心里为难,拆迁的事,他怎么会不知道?唉,只怕圆哥要失望了。
      江瑷是当事人,当然知道结果,见他一脸憋屈,就抬手,点了一下鼻尖,主动提起这事:“我就说不会有那么好的运气,喏,擦着这里过,一个平方都没占用我的。估计还得再等二十年。”
      镇上扩张,这一回没赶上,那可能真的要再等二十年。只怕到那时候,房子都垮了,毕竟那还是八十年代末盖的初代红砖房,她一直跟着伯伯一家住,“老屋住人百年不塌,无人居住五年就倒”,这种老话是有道理的。就算她伯伯上心,经常帮着修缮,那房子也旧得很厉害了。

      两张桌子离得不远,那边三个竖着耳朵在听,就是年纪大了,耳朵不太好用。有一个连忙招手,喊了小女儿过去打招呼。
      江晶晶只比江明达大两三岁,跟江迅来往比较多,所以她是认识江瑷的。她跟江迅玩得来,但不喜欢这个老是霸占他的妹妹,所以坐下后,故意说:“这是江瑷吧,好久没看见你了。我跟你伯伯是同辈,我喊他勇哥哥,是你姑姑。”
      辈分垫底的江瑷抬头,做回忆状。
      在镇上,不论年龄大小,只要是没出五服的,都按辈分喊。但是,她的江,和江晶晶的江,不是同一条链,不存在这个前提,而且她一点都不适应这种事。十五岁以前没回过这里,来了以后就窝在房里不出门,伯伯想让她认亲戚,反正有疼她的伯娘拦着。
      江明达知道圆哥的性子,故意打岔:“晶妹子,好久没听你喊我阿公了,喊一句来听听。”
      要是在别处,喊一句就喊一句,反正她妈都喊他叔叔。但在江瑷面前,江晶晶不愿意,起身说:“他们喊我做事了,晚点再聊。”
      江瑷只花了半秒就算清了数:她叫那位姑姑,那位管他叫爷爷。假设那位是原点,她是-1,他是+2.两人差了三辈,她得叫他太公。
      以前只知道同姓又同学,现在才发现还是个祖宗!其实吧,坐着的,站着的,做事的,哪一个都是她长辈。好不容易来了个平辈,抱着一大包瓜子,冲着江明达喊:“达太公,丽姑奶奶问你什么时候回去?”
      好吧,此辈不可结交。江瑷又挑了几个保甜的橘子,放到了江明达那。
      江明达从钱夹里抽出十块钱,递给跑腿的小曾孙,说:“去告诉她,我一会要帮着去借桌凳,夜里不回去吃饭。”
      小屁孩高兴地答应一声,接过钱,利索地做任务去了。

      江明达没有急着剥橘子,把桌上那灰扑扑的瓜子盘倒扣,拿纸把盘子擦干净,再拆瓜子包,拉开大的凹凸扣,倒出来一盘子。
      被扔掉的瓜子就在旁边桌面上,这一对比,差距实在是大。达哥瓜子又大又长,清清爽爽。批发来的廉价瓜子大小参差不齐,看着油乎乎、灰灰暗暗。一个是高富帅,一个是土穷挫。
      “你吃我这种。”
      江明达会做人,站起身,给隔壁的侄媳妇们也倒了一大盘,再拎着袋子回来,放在圆哥附近的椅子上。
      江瑷没急着试吃,先拎起这袋子看。
      “江明达,这袋子可以啊。”
      这样一包瓜子,净重2KG,一般家庭买回去,一时半会是吃不完的。所以做的是防潮自封袋,它不像别的袋子,一条扣连两头,这袋子的封线分两端,一段是小的凹凸扣,一段是长的。
      灌装和多倒,用长的方便,如果是一个人吃,只开小的那段,方便控制量的多少,剩下的少接触空气,能储存更久。关键袋子质量也不错,很厚实,上面印着简简单单的图案,简简单单的字,反倒显得高级。
      江明达叹一口气,说:“我的瓜子比别人贵两块,我没多挣,钱全花在这上面了,里面还加了干燥剂。”
      江瑷居然听懂了,说:“你怕卖一样的价,挤得他们没法过日子吧?”
      圆哥威武!
      江明达把剥好的橘子全给她摆好,擦了手指,问她:“你跟她……”
      他看一眼堂中央,压低了声说:“你跟她不是至亲,只有那么多情分,不用在这守。烧了香,吊个孝,出殡前来待一会就行了。”
      江瑷同样小声回答:“这里有火烤,有饭吃,还有零食。”
      江明达差点笑出声,为了圆哥的面子,硬憋回去了。
      江瑷又摆出一个强有力的证据:“铁锅子煮出来的锅巴,太香了,电饭锅怎么都烘不出这效果。”
      这几样只是部分原因,还有一个原因是杨婧香他们也回来了。江瑷不想给伯娘添麻烦,窝自己房里吧,扛不住那冷,干脆来这混。择定的出殡日还早,没开始做道场,来的都是本家亲戚。这个桌子离棺材只有两米远,基本没人来坐,特别清静。她胆子大,别说坐在这附近了,就是让她挨着棺材板休息,她一样能睡着。
      这是目前最佳方案。江明达的到来,有利有弊。好处是他管剥橘子,还带了好瓜子,甜嘴。坏处是她得陪着聊天,费嘴。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