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第二十三章 明珠再现 ...
-
在秦天进宫几年之后,她就知晓了父亲案件的真相,或许有一点官场争斗的枝末和推波助澜,但父亲其实并不冤枉,渎职是事实,监造河南周至县堤坝时,设计、施工、监理都未尽到应有责任,洪泄时近百亩良田,67口人命俱丧。虽然这其中有直接负责的第一责任人,但身为工部尚书的父亲也难逃其责,他信错了人,也未尽到上位者的责。知道真相之后秦天一度很愧疚,她觉得该为父赎罪,为亡者祈祷,不该过这样锦衣玉食的生活,不配拥有这一切,后来朝云姑姑开导她,若她真想为这天下做点什么,那做好一个贤妃,劝导君王,或许能使天下受到最大利益。
再后来她真的被封为贤妃,及至皇四子周钦被册为太子,她母凭子贵被晋为皇贵妃,虽然皇后病逝但皇上一直未再立后,后宫除了秦天生了二子一女也再未有新的生命出生,宫内也未再添嫔妃。皇长子周锦成年后开府建衙,淑妃宋氏请旨出宫居住王府,皇上准了,除了年节很少回宫。皇三子周鉴幼时骑马摔折了腿,杨妃当时闹了一阵子,后来一直心结难解,精神恍惚,没几年就香消玉损,周鉴在皇后宫里养了几年,皇后薨后出宫建府,醉情诗画,日日在府里饮酒作诗,皇上也无法只能随她去。昭阳公主远嫁西南后皇后也没捱多久。倒是一直未生育的冯昭仪和张令仪,身体康健,人也乐呵,宫中妃嫔少,虽无所出但年岁渐长后皇上也给她们进位为妃。秦天也从储秀宫搬去了离乾清宫更近的景仁宫,皇上几乎日日前来,冯妃和英妃有时也来找他聊天做针线,偶尔打马吊消遣时间,日子倒也自在。秦天跟着冯妃学女红,进步不少,经常给皇上缝一些小物件,但是那年没送出去却被他要去的那个荷包,他一直放在乾清宫寝殿,时常把玩,秦天觉得工艺太差又太过花哨,讨要了几次未果后也放弃了。
周翊昨夜处理玩公务后就宿在乾清宫,清早起来早,坐在床边用手摩挲着都快被自己搓破的荷包,突然荷包的里子破了,一颗珠子掉了出来,因这荷包上各个角落边边缝着大大小小几十个珠子豆子,荷包布料厚实工艺复杂褶皱又多,他竟从未发现里面还缝着一颗小小的珠子。他用手指捏起珠子借着光端详,思索着她既把这颗珠子藏这么深,自然有特别的意义,看着看着他觉得有点眼熟,电光火石间他想起来了,这是秦天还在乾清宫时,某一日起床时从自己衣服上掉下来她讨了去的。他看了一会,明白了她当时的纠结、为难,和深藏的心意,低低叹了句“傻瓜”。他用指尖摸索着,突然发现珠子并不光滑,似是有凹陷,他拿起来放在灯下,看清了珠子上的字,一面写着“翊”,因要避讳,减掉了羽上的两点,另一面刻着一个“暖”,他思索了一会,明白了这两个字的含义,又开始有点庆幸。当时他深觉她对自己无意,已不准备纠缠,准备放她出宫,数次夜间从储秀宫经过,看着紧锁的宫门,他忍住了叩门进去看看她好不好;生辰宴时他用余光扫她,感觉她气色不错,想她已然走出了流产的痛,失去亲人的痛,以后天高海阔大概会越来越好,他忍住了抬眼去看她,去看清她,后来她突然上前说谢谢,给了他可以明目张胆不加掩藏地看她的机会;过年了,浓情蜜意时,他说过要陪她过很多年,每一年都剪纸,他也曾许诺给他红包,可是她就要走了,虽然不想但终究还是想成全她,可那天不知道怎的,就没忍住去见了她。刚开始进门时还有点后悔,可是后来不小心窥见了她藏着的对自己的心意,又很庆幸,似乎一切都是上天注定的,那么多巧合只为留住她,只为成全他们之间的爱情。
晚上皇上去景仁宫用餐,餐后他一直盯着秦天笑,笑得秦天都有点不知所措,问他:“皇上今日何事这么开心?”他未答反问:“皇贵妃可有小字?”这问题突然,且他很少称呼她“皇贵妃”,若要此称呼不然是在人多的场合,不然就是揶揄她,今日看着这两种情况都不是,但还是老老实实答:“母亲生臣妾时,是大晴天,故而父亲取名秦天,那天天气温暖,故而小字暖暖。”他低头吃吃笑出了声,秦天诧异:“臣妾小字多少年都没人叫过了,陛下如何知道。”他拿出了那颗掉出来的珠子递给秦天,秦天拿过来仔细端详,突然感觉脸都红了,他笑的更开心了,说:“那以后朕就叫皇贵妃暖暖吧。”
窗外春风和煦,天朗气清,阳光也和她在宫中的小道上第一次遇见他时一样好。(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