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捉鬼 ...


  •   天武十三年,中原外有边线被破,内有乱党里通外敌惑乱朝纲。形势严峻。同年,文帝在朝堂之上被乱党刺死。自此乱世又起,以顾定国为首的中原人与西凉混战两年之久。西凉来势汹汹,中原节节败退。
      次年阿吉河水患泛滥,西凉受水患侵害严重,攻势减弱。顾定国抓住时机,带领中原将士反击。
      坞原一战中,西凉王赤剌为顾定国重伤,西凉大受打击,并有退归边线之势。
      十月,顾定国,苏塞等人在塞水河追击残党之时,遇埋伏,全军覆没。
      迫于将才早逝,西凉又有同盟国牧族相助,原最终与西凉达成协定,二十年内不可相互侵犯。
      天武十五年,乱世初定。宣李昌为新皇,国号立新。
      十年后。
      “驾!驾!”两个少年骑着马在田野上奔跑。
      “奉谦,骑术日益精进呀。”身着红衣鲜衣怒马的少年郎笑盈盈地对着素衣少年说到。
      红衣少年生的十分英气,小麦色的皮肤,剑眉星目,挺拔的鼻梁上有一点痣,给略微庄严的面容添了一丝柔和。
      “阿泽你也不赖。前面二十里便是指达山,比比谁先到如何?”
      “那我可不让你了。驾!”
      红衣少年挥动马鞭一下子就冲了出去,红马上挂着的铃铛发出清脆的响声。
      素衣少年也不甘落下。
      他们就这样骑着马匹,踏过田野,山川,河流。
      他们在傍晚时分到达了指达山。
      红彤彤的暮色从这座形似拇指的山后透出,似有神明。
      “阿泽,来。”
      光着脚伸入溪水之中,躺在溪边看着晚霞的红衣少年叫苏泽。
      他起身接过素衣少年递来的葫芦。
      “还是奉谦赢了。”苏泽喝下两大口水。
      两匹马儿站在浅浅而清澈的溪流之中,安静的喝着水。马尾掸起的水珠在余晖的照耀下,发出七彩的光辉。
      李奉谦也挽起裤腿和苏泽并肩坐在溪边。
      相比之下,李奉谦个头不及苏泽,但皮肤更加白皙,眉宇间多了一丝柔和。
      “咕~咕~”苏泽的肚子咕咕的叫了起来。
      两个少年都不禁笑了起来。
      “今日午膳是少吃了些。”苏泽笑了笑自己这个不争气的肚子。
      输了比赛还先叫饿。
      苏泽起身走向在溪间泡澡的小红马,摸摸了鞍袋。空空如也。
      “奉谦,你可带了干粮?”
      白马上的鞍袋似乎也空空如也。李奉谦无奈的摇摇头,“我也忘了。”
      谁让他们俩一时兴起,甩掉了那些天天只知奉承的家伙们。
      一年间,他们时常如此。
      这自在的天地更得两个少年的青睐。
      自小习武,加上在边境一年的历练,两个少年已不是初出京都的童稚,早早便具备了野外生存,自给自足的能力。
      “这指达山溪水甘甜,土地肥沃,今晚定能美餐一顿。”苏泽说着翻身上马,解开鬃毛上的小铃铛收进怀里,一边取下背在背上的弓箭。
      “捕猎,我可略胜你一筹。”说着便骑着他的小红马慢慢踱步而去。
      “那为兄就等着饱餐一顿了。”
      苏泽骑在马上背对着李奉谦招了招手,意思叫他等着便好。
      李奉谦安抚地摸摸了小白马的头,牵起缰绳慢慢跟在苏泽后面。
      李为,字奉谦,是当朝皇帝李昌为布衣时与发妻所生。母亲早丧。李为个性宽厚,聪慧机敏。立新三年时,被立为太子。
      苏泽,是天武朝名将氏族顾家之后,靖忠候顾定国的外孙,母亲是昭元君顾诗逸,父亲是骠骑将军苏塞,长于陈太国公身旁。苏泽生性豁达,粗中有细,武艺也是京都同辈之中的翘楚。
      苏塞,李为二人自幼便交好。
      一年前,李为患了癔症,高烧不退,太医们用了各种方法都不见好转。
      宣帝李昌信奉占卜,便为李为算了一卦。大凶,卦象上显示的阴门打开。
      李昌不顾大臣的反对从民间请来了驱鬼师。驱鬼师在东宫做法,宫门紧闭。
      尽管宣帝下令,做法时闲杂人等不可靠近东宫,参与法事的嫔妃宫人对法事的内容都要守口如瓶,可是很多人还是被吓坏了,尤其是胆子小的涟妃。
      法事要进行七天。
      可是几日后宫中便在传,涟妃夜不能寐,说是缠着太子的恶鬼来害自己了,甚至有宫人说自己深夜看见涟妃的影子不是她,而是一个身材魁伟,腰间配着刀的男人。
      当时宫中人心惶惶。
      眼看情况越来越糟的太子,涟妃也在发疯,还有宫中浮动的人心。
      宣帝便与驱鬼师商议,有没有更快的破解之法。
      而驱鬼师说,唯一更快的破解之法,是宣帝与太子两人共处一室,驱鬼师施法将太子身上的恶鬼转移到宣帝身上。宣帝是天子,阳气是世间最盛,最能压制住太子身上的那只恶鬼。而宣帝要在太子气息尚在前,让恶鬼说出破解之法在何处。
      此法一处,大臣们更极力反对,甚至有言官直言驱鬼师妖言惑众,要将其斩首,否则自己要自戕以谏君王。
      当日夜里,大臣们纷纷跪在养心殿外,请求宣帝保重龙体,不可听信了驱鬼师的妖言。
      宣帝最后将宰相成肃林,还有御史大夫刘犇召进殿内,命殿中的其他人全部退下。遣散了其他大臣。
      “朕看见他了?”
      “陛下看见了,谁?”御史大夫刘犇心中郁结,难不成宫中的传言是真的,太子殿下和涟妃真的被什么脏东西缠住了?可是陛下乃九五至尊,又怎会见到那种东西?如此一来便不做实了鬼神之说。
      “靖忠候,顾定国。”
      “顾将军!”刘犇听到使太子殿下病入膏肓的恶鬼竟是顾定国不禁提高了声音。
      刘犇是天武老臣,武帝去世那年才登科。年纪虽不及其他老臣那般大,确也对顾家十分敬重。
      相对冷静的宰相成肃林瞧了刘犇一眼。
      刘犇不禁把头低下。
      或许是觉得自己的反应太过刻意,刘犇又立即向成肃林解释道:“寅恪只是惊讶,怎么会是靖忠侯。”
      “送之,你不必吓他。朕也惊讶,为何是定国兄。”
      “当年靖忠侯正是壮年,却被西凉人用龌蹉的手段杀害,难免心有不甘。太子殿下年纪虽小,确是有勇有谋,莫不是靖忠侯另有所指?”成肃林说。
      “寅恪,你觉得呢?”
      “靖忠侯莫不是真的有什么难言之隐?”刘犇不信鬼神,可此事事靖忠侯,他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朕也时常想起定国兄还在时的日子,他视我为兄弟,处处照拂我。如不是西凉人阴险狡诈,早将西凉······”宣帝抓紧了太师椅的扶手,“何至与那些贼人平起平坐。”
      “逝者已逝,陛下每日忙于朝政,解百姓之忧,提拔有能之士,定能破二十年之患。”
      “陛下,那您的意思是?”成肃林问到。
      “定国兄此番回来定有所指。朕与定国兄情同手足,他一定不会害朕。朕会再请几位驱鬼师在一旁助阵,并加派御林军守卫东宫,以防不测。送之,寅恪,你们俩意下如何。”
      “施法当日,送之当亲自在东宫外护卫陛下。”
      “寅恪当跟随宰相大人共同护卫陛下安危。”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