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1、第 41 章 ...
-
这个子,目测快有一米八了吧。
姜荀站在她旁边,平视正对着她的肚子。要看清长相,她得仰头,对方还得低头。
姜荀有种高山仰止的感觉,真的,太高了,就互相笑着打个招呼,脖子都酸了。
姜荀:“姐姐,你这个高度,经常跟人说话,会得颈椎病吧。”
低头族,颈椎病的高危人群。
女生满脸莫名,倒是教育局的那位阿姨听懂了,“噗嗤”就笑出来,还亲切的伸手拍姜荀肩膀:“小朋友还知道颈椎病?”
姜荀:“经常低头,容易得颈椎病。”
高个子女生才听明白,不禁笑了一下,抬手摸姜荀的脑袋:“小妹妹,我叫于柳,你叫什么?”
“姜荀。”
姜荀无语了片刻,抗议:“姐姐,可以把你的手拿开吗?那是脑袋,不是扶手。”
女生俏皮一笑:“高度挺合适。”
姜荀:“……”
看出来了,这人的性子没她外表看着那么文静。但是,真的好羡慕啊!
她也想感受这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于柳:“……没有长高秘方,一切都来自遗传。”
……这是被问了多少次,才培养出这样的敏锐与自觉。算了,长不长高这件事,貌似是世界难题,她还是多喝奶、多睡觉吧。
老师们寒暄结束,两个小朋友也算彼此认识了,教育局的胖阿姨自我介绍:“虽然两位老师认识我,不过我还是自我介绍一下吧。我姓莫,莫雪梅,小朋友可以喊我莫阿姨,这次就由我陪大家上去省城参赛,我的工作就是负责照顾好大家。特别是是两个小朋友,有什么一定要跟阿姨说,如果觉得不好意思,可以跟你们老师说,不要自己憋着难过,明白了吗?”
于柳点头,姜荀答应。
一中的老师也和蔼的跟姜荀自我介绍:“我姓方。”
嗯,方老师。老师嘛,对好学生一般都很和蔼。
姜荀认真点头,记下。
莫雪梅又问:“大家还有别的事情吗?没有的话,我就让局里的车送我们过去车站坐车。”
那肯定是没问题了。
教育局的小轿车出动,送所有人去车站乘车。车票已经买好了,过去直接坐上车,就等着时间到出发。
姜荀准备吃晕车药,拿出保温杯。这是她妈斥巨资给她买的,容量不大,三百多毫升,却花了一百多块。进入冬季,边城是不咋冷,但省城冷,不能再让她背着个搪瓷口缸跑来跑去。
姜荀翻出药片,看着还没吃的药,特别沧桑的叹气。这种沧桑,出现在稚嫩的姜荀身上,莫名的喜感,注视她的人都被逗乐了。
莫雪梅:“这是什么药?”
姜荀:“莫阿姨,是晕车药,我晕车。”
谢老师:“是她妈妈给她准备的,出来前她妈妈交代我,让我帮忙盯着她吃。”
莫雪梅点点头,又问:“小姜荀你早上过来应该吃过一回了吧?”
姜荀听懂她的意思了:“早上出发前吃过一回。我妈给我买药的时候,问过医生,间隔四个小时就可以吃一片,我还小,一天不能超过三片。莫阿姨,我这是第二片。”
三个人,一个半大的人,四个一起围观姜荀吃晕车药,姜荀感觉到压力:“呃……你们要不要来一片?”
方老师看看其他人,笑起来:“我们中应该只有你有这个需要。”
“……”
泪目了,果然人与人的悲欢是不相通的。
在众人围观下,飞快的吃下晕车药。各自到自己的铺位上躺下,五个铺位,全是下铺。紧挨着。跟公家出行待遇就是好,姜荀这个儿童都能自己有一个铺位,不用跟人挤。
距离发车时间还早,姜荀摸出书看,她刚到手的百科全书。于柳在她对面,见状,好奇的凑过来:“这套书我家也有,我暑假挑着感兴趣的看了三分之一。你才小学,就能看这种书了?”
哦,忘了说,于柳读高中,高一。
于柳的话,让三个大人都看过来。姜荀:“还行吧,我主要看历史、动植物和生物类。 ”
她为了码字积累知识和素材。不过,于柳家居然有这套书,看来她家庭条件不错,难怪她能参加语文竞赛。
语文就是比知识积累,阅读广度和深度。书籍,从古至今都不便宜,知识的积累,也是要经济支撑的。
不否认有天分出众的天才,但那是少之又少的。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只是普通人。普通人的积累,比的就是金钱。
这就是现实。
所以,姜荀就是要努力挣钱。
唉,她真是个俗人,想什么,最后都能想到钱上。
姜荀一点都不鄙视自己。倒是于柳,听见她姜荀对历史感兴趣,满脸的惊喜:“你也对历史感兴趣?我也是啊!我喜欢宋朝的文化,你呢?你喜欢哪个朝代?”
姜荀:“唐朝和明朝。”
“为什么?”
“唐朝开放包容;明朝铁血……”
……
两人唧唧喳喳的讨论起来。三个大人一开始还淡定的听两个小朋友讨论,但听着听着,方老师先露出惊讶的表情来,拉拉谢老师的衣袖:“你这学生不得了啊,才小学就对历史就这么了解?”
谢老师有些尴尬:“她不是我的学生,我在学校里是搞行政的,不带班。她的老师没来,带班上课呢。”
方老师眨眨眼,有些意外。
谢老师挽尊:“不过,姜荀真的很优秀,小小年纪,已经在杂志上发表过文章,现在还在《故事大王》上写连载故事,我们学校好多老师、学生追读。”
这下,不止方老师,连莫雪梅都来了兴趣,追问:“是什么故事?”
谢老师:“《兔子神探雷蒙特》。”
“老师,这个我知道,我看过!”
于柳突然兴奋地插话:“罪恶隐藏在不为人知的角落,雷蒙特侦探带你破解谜题,惩治罪恶。”
这是兔子神探的经典台词。
于柳激动的握住姜荀的手:“原来你就是寻回,我好喜欢雷蒙特侦探。我还带了最新一期的《故事大王》,打算闲暇时看一看。”
呃……居然又遇到书迷了。
姜荀:“……谢谢喜欢?”
姜荀憋了半天,就憋出一句。
于柳意外的看她一眼,神情复杂:“我心目中的寻回老师是个聪明睿智,风趣幽默,戴着眼镜的男老师形象。”
不好意思,是个小豆丁让你失望了。
姜荀板着脸,幽幽:“所以,你吃了鸡蛋,觉得鸡蛋好吃就行,就不要管母鸡长什么样了。”
于柳:“……”
方老师“噗嗤”一声笑出来:“这是钱钟书先生谢绝记者采访时说的话。”
三个大人都是做教育文化相关工作的,自然知道钱钟书。再联想到刚才的情景,不禁都笑出来。莫雪梅:“姜荀小同学读过钱钟书先生的书?读的懂吗?”
姜荀:“我只是喜欢看报纸,钱钟书先生的书还没读过。”
其实她读过《围城》,但现在她太小,说出来不合适,不如敷衍了。
于柳却像是被她那句话给说服了,快快乐乐、自自然然的跟她聊天,不再纠结她是寻回这件事,也没找她剧透下面的剧情。
姜荀轻松了许多。虽然遇到书迷是很爽,但是,掉马甲总归是尴尬的。好在,她们只等了一个小时,大巴车就发车了。
发车后,于柳就躺回自己座位,好奇的看外面去了。姜荀悄悄松了口气,晕车药也开始发挥药效,她又开始昏睡过程。
旅途过程就那样,姜荀有种已经难受习惯的灰暗。在路上熬了两天一夜,因为她们这趟车出发比较早,到达省城的时候,天还没亮。
大半夜的,又是大冷天,司机也不赶人下车,安安静静的把车开进停车场,爬进自己的床铺,全车一起呼呼大睡。
车不在路上颠簸了,后半夜姜荀睡的还可以。天亮司机催促叫起,姜荀感觉休息的还不错。下车拿行李了,一起打车过去比赛集合点。
比赛安排在大学里,参加比赛的学生和随行的老师,统一安排在学校的招待所。姜荀他们一行五个人,主办方给安排了一个三人间,一个两人间。
最后商量安排的结果,方老师带着两个小孩儿住三人间,谢老师和莫雪梅住两人间。方老师为人很不错,拍着胸口跟谢老师保证,一定会照看好姜荀。
房间分配好。大家都是女的,回房第一件事情就是轮流洗漱。在车上待了那么久,每个人都不能看了,特别是头发,梳头发上手摸都要做心理建设。
姜荀的头发一直没留太长,就披肩的长度,这样打理起来方便。她妈跟她都手残,不会输复杂的发型,娘俩都只会绑马尾,至多再编个辫子,再多没有了。
方老师却是个手巧的,等两个小孩儿洗完出来,盯着两人用招待所的吹风机把头发吹干。省城天气比边城冷多了,湿头发怕两人感冒。
吹好头发,看姜荀笨手笨脚的跟头发决生死的样子,主动接过:“我帮你吧。”
姜荀感动得眼泪汪汪:“谢谢方老师,我不太会扎头发,剪太短又不好看,唉,愁人。”
方老师笑吟吟:“不用谢,举手之劳而已。若小姜荀真要谢,要不要来我们一中上初中?”
“啊?!”
姜荀与于柳一起惊讶的看向她。
方老师笑眯眯:“我跟谢老师了解过了,你平时成绩也很好,数学回回考试都一百,语文也能保持在95分以上。以你的成绩,六年级不用读了,读了也是浪费时间,完全可以直升初中。我们一中的初中部,在全市都能排上名,正好缺你这样优秀的学生,要不要来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