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 3 章 ...


  •   李氏一族到达汴梁时,李煜留在宫中已逾七日。诸人也多有些着急。从金陵王宫多少带来了些珍宝,打点了宫人,拜托宫中宠妃费氏请她在官家面前美言几句,允许让唐国国后周嘉敏进宫探望。
      这贵妃便是艳冠蜀中的“花蕊夫人”,本是蜀国国君孟昶宠妃。孟昶到汴梁后,被封为秦国公,封检校太师、兼中书令。世人皆传大宋官家如此优待孟昶,只因他久闻花蕊夫人艳绝尘寰,欲一见颜色。果然,孟昶到汴梁七日便暴亡,不久花蕊夫人被封为为贵妃。只是众人只道花蕊夫人如何美丽绝世,是“花不足以拟其色,蕊差堪状其容”;却忽略此女子亦是文采出众,降宋后感亡国之痛,写了一首 “君王城上树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才华美貌兼备的奇女子,深受当今皇上宠爱。

      花蕊夫人接到唐国周后手书时,看锦帕上女子工整字迹,莫名有些同情之意。一个女子请求探望被囚禁的丈夫,她是该同情的。当年也是提心吊胆跟着亡夫北上京师,国破家亡,只恐性命不保。唐国人选她做说客,固然也是考虑同是降国之人。
      纵然在深宫之中,也曾听闻江南国主与第二位皇后的浪漫情事,“衩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竟将如此私密香艳之事大胆写入词中任人传诵,这江南国主,想必又是应了那句“南朝天子爱风流,谨守江山不到头”。如今国破被俘,不知可曾后悔在唐时的荒唐。
      至少,她知道她的夫君是不曾后悔的,还因为保全性命不夺富贵而沾沾自喜。
      锦帕上还残留有幽幽的檀香,淡雅却又略带香甜之味。该是如何绝色佳人才能配上这般沁人的芳香。听闻唐国两位皇后皆是人间美色,有了她的例子在前,还敢单独入宫来,这位皇后是真糊涂还是只是太过思念自己的夫君。
      将锦帕收起来,除了锦帕,同时送来的还有几样贵重的首饰,皆是极致绚丽精美之物,她在蜀中时所用之物能比上这样的也不过数件。可见那位女子是何等焦急。

      恰巧今日赵匡胤闲时来了她院中,依然要听她唱曲。她本极善于此,奈何却因今日受人所托后随之而来的回忆搅了兴致,弹唱中甚觉无味。赵匡胤神色如常,轻轻问:“爱妃今日似有心事。”
      花蕊不敢有所隐瞒,便将今日唐人所托之事说了出来。
      “难怪爱妃今日心绪不宁,怕是思念故土了。”君王戏谑道,再问:“想回蜀地去吗?”
      花蕊甚是厌恶这样的问话。战败投降,北上称臣,本就是无奈乞求之举,赵匡胤却总是以平定天下的仁爱之君自居,施舍得问道。然后再听他们回答说乐不思蜀,这才满意。
      怎会不想回去,如何不想回去。她宁愿回到成都布衣裙钗,也不愿呆在这死灰一般的王宫里。
      压住心中所想,花蕊面部堆起一笑倾城,柔声道:“臣妾,只愿常侍在官家左右。”
      赵匡胤转而问道:“爱妃应下江南人所托了?那爱妃准备如何说服朕?”
      “臣妾不敢擅自做主。一切,皆由官家定夺。臣妾只是感慨江南国后亦只是一名女子,思夫心切也在常理之中。只是…”
      “怎么?”
      “若是江南国后入宫探望,怕是不妥。”她还是不愿冒险,她在这王宫中无依无靠,只凭君王的宠爱才能保住一切。不愿让这后宫中又多出一个敌人。
      话音刚落,她忽见赵匡胤唇边一丝冷笑,盯着她的眼睛像两把利剑,她慌忙低了头。不敢再多言。
      “那么,依爱妃所言,该由谁去好呢?”
      “皆由官家定夺。”她从未从他的口气中听出怒意,却能感觉到,那高高在上若有若无的嘲讽。
      “那就由爱妃去吧。”
      “官家,这…”花蕊大惊,陡然抬起头来。却见赵匡胤看她,满是柔情:“你离开蜀地也快十年了。朕也知你思念故土。”
      总是这样,高高在上,施舍恩宠,却时时夹杂了莫名的温柔,最是让人难以抵挡。
      “若你去了,或许会解思乡之苦。”
      不知他此句是何意,花蕊只能从命。

      李煜在锦阁,喝了一天药,自此以后每次喝了药后便会全吐出来。槿兰如何想办法都无用,喝过就吐。有时连吃过的东西也一起和药吐了出来,回了御医,御医减了药汤,添了药丸。

      那日李煜起得甚早,到了书房磨了墨,在纸上写了起来。槿兰拿了药来。看着他吃完药,这才道:“国主也应顾及自己身子。御医说了,国主这病症就是思虑所致。若恼人的心思没了,病自然就好了。”李煜一直是她贴身服侍,那咳血之症只不见好。御医每日来诊脉,随后便会问她情况如何,她只能隐下不说。见那御医似乎也狐疑盯着她,最后也不多问。官家每日也来一次,问病情如何。御医只说稍有好转。
      那些沾了血迹的帕子她还藏着,只得趁众人不注意时悄悄烧掉。
      “无妨。多谢槿兰姑娘费心。”他只低低回了一句。槿兰知他心事不解,奈何不知如何替他解了这结。只是诸事顺着他。细心服侍。

      此时有人来报说贵妃娘娘来访,还带来了一个信物。李煜不解是何意,接来一看,竟是嘉敏亲笔,说诸人已到汴梁数日。
      槿兰见李煜看了信后脸色竟更是煞白,小心问道:“可是请贵妃娘娘进来?”
      李煜将信折好,点头。到屋外迎接。见几位宫人拥着一素雅女子,淡妆素裹难掩雪肤花貌,光艳夺目。他低头行礼。花蕊随之还礼,问道:“国后的手书国主可是看过了?”
      “有劳贵妃。”
      “国主安心静养,国后在宫外甚是牵挂。本是想亲自来探,奈何于礼不合,官家便遣本宫代为探视。”
      “劳烦贵妃,李煜并无大碍。”
      花蕊所站之处正面向书房,注意到那写满字的屏风。缓缓走向那屏风念了起来。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沉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几曾识干戈?垂泪对宫娥?像她这样深宫中的女子,亡国时写的都是:“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指责蜀国军队胆小怯懦竟然连与宋军决一死战的勇气都没有。而李煜堂堂一国之君,也是七尺男儿,竟然在亡国之后写“垂泪对宫娥。”没有指责,没有怨恨,只有软弱与无奈。
      说他软弱,却又敢将将这词写在大宋王宫的屏风上。
      赵匡胤定是知道的,竟还能如此容忍。
      “为何是‘垂泪对宫娥’?”花蕊转身问李煜。李煜仍是白衣散发。来之前,她猜想过他是何等模样。只知他文采风流,宋人皆说他奢侈荒淫,只与两位周后歌舞享乐,不理国事,偏安侍宋。她想或许就是个风流的纨绔弟子。今日一见,只觉俨雅贵气,举世风华。纵然身为囚徒,不见低头,不见惧色。
      李煜倒也不避,着实回答:“李煜并非雄才大略之人,诗句是直抒胸怀。有识之士灭国之后会隐忍,再伺机反抗。李煜只能垂泪而已。”
      “那你,就不曾怨恨?”宫人们都在院外,花蕊也就无所顾忌。她已然摆脱贵妃的身份,她本不过是个降国的宫妃。而李煜是另一国的降君。两人其实是同样的身份。

      李煜似乎惊讶花蕊如此直白的问话。花蕊见他如此反应也悔自己失言,毕竟,在他眼里,自己是大宋的贵妃。如此问话,倒像是试探他似的。见书桌上翻动过的纸张,慌忙问道: “国主可是有新词?可否让本宫一看?”

      浣溪纱

      转烛飘蓬一梦归,欲寻陈迹怅人非,天教心愿与身违。
      待月池台空逝水,荫花楼阁谩斜晖,登临不惜更沾衣。

      “好个‘天教心愿与身违’。”花蕊叹道。她曾艳冠蜀中,深受蜀王宠爱。只在深宫之中赋诗填词,歌舞风月,便以为人生之乐事不过此已。奈何虎狼闯入家国易主,她是贪生怕死屈服于虎狼之下,填充他的后宫。只眼前之人,亦尝过这锥心刺骨亡国之痛。蜀灭已十年,如今读得李煜这词,又将那深埋心底的痛一丝丝拉了出来。

      “当日我随蜀王离蜀之时,途经葭萌关,也曾做得一首诗。”缓缓吟来,“初离蜀道心将碎,离恨绵绵,春日如年,马上时时闻杜鹃。三千宫女皆花貌,共斗婵娟,髻学朝天,今日谁知是谶言。”
      吟毕花蕊自嘲一笑,枉她自负才华出众,如今与李煜一比,谁高谁低一看便知。

      “国已灭,怨恨也无用。”
      花蕊听李煜低低一语。他终究还是应了她所问。
      “十年只似一瞬,本宫仍清楚记得天府富丽。锦城繁华,青城远幽。一草一木皆不能忘…… 我从未去过江南,不知蜀中与江南想比,可是如何?”
      “江南自是秀雅温润极致;想天府之国,傍蜀道天险,应比江南多几分壮丽。”
      “当年蜀王便是仗着‘蜀道难’以为无人能动蜀国。哪知十四万蜀兵竟会面对六万宋军不战而溃。还记得他对我说‘我父子以丰衣足食养士四十年,一旦遇敌,竟不能东向发一矢!’”灭国之时,她有怨,亦有恨。怨蜀中将士贪生怕死,怨宋人毁她家国烧杀掠夺却还诏告天下自诩仁义之师。
      这时槿兰端了茶来,又退下去了。李煜双手捧起茶杯,浅尝了一口:“战亦降,不战亦降。当日成都倒能幸免于战火。”
      “都说自作自受。当年蜀地奢靡无度。摩河池上水晶殿,楠木为柱,沉香作栋,珊瑚嵌窗,碧玉为户,四周墙壁,尽用琉璃镶嵌。摆上明月珠,殿里夜间也如白日光明透澈。鲛绡帐、青玉枕……如今也只得自己咽下这苦果。”花蕊苦笑起来,只觉眼中模糊。转头用衣袖轻轻沾了沾眼睛。

      李煜在宋人眼里也是奢华无度。春天到来时,他将殿上的梁栋窗壁,柱拱阶砌,都装成隔筩,密插各种花枝,称之为“锦洞天”;令宫里的妃嫔,都绾高髻,鬓上插满鲜花,在锦洞天内饮酒作乐。七夕生辰之时,碧落宫内,张起八尺琉璃屏风,以红白罗百匹,扎成月宫天河的形状。又在宫中空地上,凿金做莲花,高约六尺,饰以各种珍宝。只将宫殿布置成一座月宫,天河横亘于上,四面悬着一色琉璃灯,照得内外通明。“月宫”里面,无数歌伎,身穿霞裾云裳扮成仙女,执乐器奏《霓裳羽衣曲》,好似蓬莱仙境。
      “若是自作自受,也只能是吾等亡国之君的苦果。贵妃乃后宫女子,徒受牵连而已。”
      “本宫失言,本是探望之意,却让国主笑话了。”花蕊忙擦了泪,笑道。
      “哪里。与贵妃一谈,倒令李煜煜想起已故之妻。也如贵妃一般倾国之貌,不世才华。”
      花蕊对李煜之事其实多有耳闻,众人都爱他的诗词,与他的词一同传开来的,还有他与大小两位周后之事,则接着吟起一首:“
      玉树□□前,瑶草妆镜边。
      去年花不老,今年月又圆。
      莫教偏,和月和花,天教长少年。”

      这是昭惠皇后卧病在床时李煜写的词。词藻虽浅,却是情真意切。
      “见笑了。”李煜低声道。
      “早听说唐昭惠皇后善歌舞,尤工凤箫琵琶。还与国主一起复原了失传了二百多年的盛世天宝余音 《霓裳羽衣曲》,想来是何等才华绝世之女子。纵使仙逝多年亦留在国主心中。吾等女子,能得如此结局,虽死亦无憾矣。”
      李煜甚是惊讶,娥皇临终所言,与花蕊最后一句,如出一辙:“贵妃倒真与她相似…”
      花蕊绝顶聪明,自是知他所指:“吾等乱世女子,所求不过一安身之所,得夫疼爱,儿女常伴,则无憾矣。比起本宫,昭惠皇后岂非享了万福。”
      “想来她早逝倒是幸运,不必与我受这亡国之辱。”
      “国主可是那《霓裳羽衣曲》烧了?”闻得金陵城破之时,李煜本是打算全族自焚于金陵王宫,连他珍藏的书籍也打算烧掉,只留一堆尘埃留给宋军。
      李煜摇头:“本只是一首曲子。寻得残谱已是万幸。只是如今盛唐已成梦境,李煜亦成了一介囚徒,怕是再无人记起这盛世余音。”
      “…那,国主,可愿在这大宋皇宫,替我这异乡之鬼,再奏一次盛唐之音?”花蕊知道这个要求对他们二人都很危险。说到底,她也不过是这大宋王宫里的囚徒。却因如此,她与李煜虽初是初见但俱是剖心之语。

      李煜没想到花蕊会提出这个要求,但见花蕊眼神诚挚,一如娥皇定要复原这残谱般坚定。音律本就是奏与知音,除他夫妇二人,仍有人期待听这遗忘百年的盛世之音。淡淡一笑:“《霓裳羽衣曲》本该由数百人执不同乐器同奏,而今只能由李煜独奏一段。”
      “那国主想用何种乐器?我这就派人取来。”
      “琵琶。”

      花蕊夫人即刻吩咐人去取了琵琶。在琵琶送来之前,两人自比较蜀地与江南之美。成都与金陵,到底蜀地占了地势之险,天府之国历来是动乱年代避祸之所,成都实则天府之精华。“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而金陵作为六朝古都不知上演了多少王朝更替,硝烟弥漫生灵涂炭。两地皆是繁华文明之地,若论沧海桑田,成都自是比不得金陵。但少了战火,少了硝烟,便是乱世天堂。

      宫人送来了琵琶。花蕊接过来,走到李煜身旁递给他:“这是本宫在蜀中带来的旧物。名曰“浣花”。至今亦用它弹唱。”
      李煜接过来,细细看了看,那琵琶是紫檀背板,象牙覆手,琴头雕有如意,镶嵌翡翠宝石。试着拨弄了弦,手指开始循着记忆在琴弦上舞动起来。

      花蕊听那曲子,乐调优美,构思精妙。李煜选曲时特地避开了只有同奏时才能体现出磅礴气势的部分。那双拨弄琴弦的手花蕊看得出神。暗暗叹道世人都知李煜是擅诗词,却极少知道李煜也极通音律。只属盛唐的风景,随着他指间拨出的金石之音穿越时空而来:绮丽,华美,豪迈,奔放,惬意,甚至放纵。

      不愿错过这天籁之音,花蕊随曲舞动起来。

      “天阙沉沉夜未央,碧云仙曲舞霓裳;一声玉笛向空尽,月满骊山宫漏长。”

      不知当年三千宠爱在一身的杨贵妃在万人瞩目之下跳这《霓裳羽衣曲》时可曾想到她最终会被仓皇逃蜀避祸的唐玄宗缢死马嵬坡。两百多年过去,马嵬坡恨意难平。如今,她何其荣幸能听得这失散仙乐。当年在蜀地,她也似那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杨贵妃,君王宠爱何其荣耀,却被想保命的投降君王献给当世霸主,在这空旷的宋宫里,听着几乎无人再提的绝世炫音。不知何时早已泪流满面。
      紧凑音符过后,李煜指间节奏骤然变缓。身体却没能跟上手指的律动气息陡然乱起来,又开始咳嗽。花蕊连忙到他身旁悔说不该由于自己一时性起扰了他静养。

      见那女子泪痕未干,李煜想再弹却因节奏乱掉无从接起:“过些时日,若贵妃想听之时,李煜再将这曲子弹完吧。”
      娇媚如花的女子也未去拭泪,嫣然而笑,如百花绽放,娇美艳丽:“好。那国主便好好休养。” 花蕊告辞,临走前问道:“国主可有话带给国后?”
      “劳烦贵妃,只说李煜微感风寒,不日便能回去。”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