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第一章》(十) ...

  •   (十)

      比萨的运河是繁忙的。与佛罗伦萨的阿尔诺河两旁悠闲而富足的基调相比,它显示着某种为了生活而奔忙的熙熙攘攘,还有这种在繁荣经济下的背后秩序的失控。

      他的失控在于去追逐这个繁荣的背后,如一位著名的哲学家所说的那样,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冒着被绞死的风险。

      ——当然,也不在乎绞死别人了。

      如同这条运河上,运来糖和烟草的船只,背后对殖民地的疯狂剥削,和船中不知使用得如何的童工,多少因为疫病和重工而丧命。

      ——蒙泰尼里曾经这样对我说,所以,他要么刻意去避开这条比萨的运河,要么在这条河旁边,长久的徜徉。

      他在夕阳中,跪在运河旁,与比萨这个城市告别。

      ——那仿佛也是和我的告别。

      如同无数次,在我记忆中,夕阳给他的身影撒上的金色的光,河水的涟漪中,映出了夕阳的余晖,闪烁着万千光点。

      他一个人,跪在夕阳中,如此长久的沉默。河边的树木在这个归来的春天,新芽长得尚且不多,在夕阳的映照下,投下长长的影子,投在他的身上,宁静而神秘。

      是的,他跪在那里,诚挚祈祷,从夕阳渐红,到夕阳的最后一抹颜色,在天边消失。

      这是过去了三个小时,还是四个小时?

      他跪在那里,仿佛成为了一尊不可侵犯的雕塑,身边的时间仿佛安详的静止。

      又仿佛是静止中,即将山崩海裂,呼啸而来的风暴,在这安详的前夜。

      河流本身的声音是一种在这种金光中温馨的底色,岸上的微风轻拂,安静而优雅。

      但却又像是渔阳鼙鼓动地来的前夕,安静的大气不敢多出的样子。

      他跪在那里,很长时间,从夕阳余晖,到天空变成深蓝色的样子,再到月辉满地,运河上的货船开始三三两两打烊,黑夜在和月色舞蹈。

      银白色,终究取代了落日余晖下的金色,统治了这片土地。

      如果在以前,我想我会不顾一切的冲上去,请他留下。

      如果在以前,我想我不会不顾一切的冲上去,然后小心的问他这次离开比萨会去多久,还安慰自己说毕竟分离是暂时,相逢才是永远。

      ——而现在,几乎在我这个20岁的门槛前,似乎隐隐感到,人的一生,可能就是渐行渐远的一生。

      即使没有现在君去潇湘我向秦的南辕北辙,也可能是另一种分离。

      他在那夕阳中跪下了三到四个小时,我在他看不见的地方,远远的看着他跪下的身影,也是三到四个小时。

      那一个时空中,你仿佛能看见一个仿佛是幻觉的场景,有一个少年,似乎在盛怒中,把自己的帽子扔在了码头上,然后头也不回的上了这条运河上贩运糖和烟草的船只,无人知晓他要去往哪里。

      也仿佛能看到另一个幻觉中的场景,现在着主教服而跪在夕阳中,黑夜中的蒙泰尼里,仿佛和另一个痛哭的背影重合,在同是三到四个小时的河边徜徉之后,他们面对着彼此,各奔东西。

      一个奔向佛罗伦萨,另一个走向相反的地方。

      君向潇湘我向秦。

      我在上次离开比萨的时候,是执意去追回他。

      它终于还是走向了相反的方向,以世俗的意义,以非世俗的意义。

      由于东正教和东罗马帝国在三百年前一同覆灭的惨痛经历,此时的天主教,不能允许有私心与家庭。仿佛是这历史与人性之间最后冲突而找到的平衡点,一旦有了家小,便会重复官僚横生,以世俗感情替代天下为公的心境,遭至东正教面临□□教“你又不信我们的教,又不肯去死,让我们很为难啊”的磨刀霍霍的神罚。

      他前往佛罗伦萨之前,最后一次作为比萨神学院院长,对我所说的是:

      “如主一般,救济贫苦,挽救世间的哀痛。”

      “如主一般,矢志不渝,无有私心。”

      “如主一般,谦卑自省,不辞辛劳。”

      “由是,赐予汝神职。”

      这本来应该是,神学院毕业的我,理所当然的结局。

      这本来应该是,在上帝关上了一扇门,我却又强力踹开那扇门,理所当然的结局。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