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夏姬公主 ...
-
(壹)夏姬公主
1.
夏姬感觉自己的眼皮从未如此疲重,但无奈,生存的本能告诉她此时必须将眼睛睁开。缓缓睁眼,眼前的景色将她吓得目瞪口呆。她的双腿上简直是堆了一座人山,六七个战士以不同的姿势瘫在那里,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离她最近的将士的脸已被削去一半。尖叫消失于她的喉咙口,疼痛取之而代。几乎全身知觉消失的情境下,唯有泪水不自觉地从眼眶中滑出。
她想起父亲对她的最后一剑,想起崇应彪的背叛、殷郊的死,想起、或再也想不起姬发看向她的眼神。虽贵为公主,但她从未有一刻感激这两个字。
身不由己的一生,那那个少年呢,他是逃出了这座死城,还是变成这片死寂的一部分?夏姬望向远处溃烂不成型的城门想到。如果能让麦田的阳光再次打在他的身上就好了,那样的话,她的灵魂也能有一部分得以保留。
想象着少年纵马驰骋在田野的模样,她含着笑再次闭上双眼??
在昏昏沉沉的梦境中,她梦到自己好像也坐在马背上,并没有疾跑,只是坐在那里呼吸着马背上的空气。马的前方是一个乌黑长发及腰的身影,那是母亲,她缓缓地走在前面,从不催促。
?? “第一次,我希望我能就这样死在温柔乡里。”在很后来的故事里,夏姬这么说道。
2.
「那时的我年轻,亦无畏。」
商贵族女子多好战。在夏公主印象中,她的母亲姬氏就是那样一位马背上的耀眼女子,从她记事起,她就爱和母亲一起骑马四处游历。
姬氏来自西方农田,见过她的人无一不被其折服。民间女子向往她因出身贵族不用担心生计而拥有的纯粹的豪迈,男子爱慕她俊朗的容颜、嫉妒她高强的骑技。连殷寿这么高傲的人,在年少时也不免为姬氏倾心。夏公主常想,或许那是因为父亲在母亲在身上瞥见了最为纯洁的自己。
直到夏公主六岁时,属于姬氏的一切都相较于别人来说太过一帆风顺。不过,厄运的来临只在一瞬间。女子还是多薄命,姬氏的结局还是变成了大家避而不谈的那一种。
“我的母亲姬氏,死于人祭。”
具体的日子已经模糊了,夏公主学会了淡忘。但她永远忘不了,母亲死去的原因只是商王帝乙多日未退的风寒。而他却将此归咎在坚持每日面见他的人身上,共56人。为自己能身体康健,他将这五十六人在次日就虐杀后放入人祭台。姬夫人也在其中,她被砍手砍脚后放在顶层,最尊贵的那层。
夏公主与母亲的最后一面,就是看台与人祭台的远远一望。她总觉得自己在那一天与母亲一起死去了,化为一团火。
3.
然而,帝乙的怒气似乎还未被平息。受人爱戴的小夫人姬氏之死带来的人言风波,对帝乙来说无疑是火上浇油。夏公主作为姬氏唯一的孩子,任谁看都是危在旦夕。可她的父亲——殷寿,之前没敢为自己无辜亡去的夫人求情一个字,现在也没敢替自己年幼的女儿说过什么话。他甚至切段与女儿的联系、拒绝夏公主来访。他就是这样,为了活命不惜辜负妻女。
下一场人祭就在十天后,正当人们纷纷猜忌这回夏公主真的难逃死劫时,再在朝歌亮相的夏公主却令所有人震惊,甚至后怕。
只见那年仅六岁的夏公主一夜间满头白发。虽是白发,但她的白却有光泽、温柔、细腻,也冰冷,童真不再。殷商喜白,当一头白发的夏公主出现在众人面前时,众人全因太过震撼而不敢呼吸。通体雪白的夏公主简直就是神明降世。殷寿激动地从座位上跳起,不敢相信这是他的孩子。从这一天起,夏公主有神明庇佑一事迅速在民间疯传。人们本就喜爱那如火般炽热勇敢的姬夫人,故对夏公主也别有敬重。
??但想让帝乙信服却不止这么简单,可他这次也哑口无言。因为在见了夏公主那一面后,他的风寒竟第一次有了好转的样子。
死在大火中的殷夏,以寒冷疏离重生。
就那样夏公主侥幸活过来了。没人知道当时是什么神力保护了这位年轻的少女,大家都猜是那早亡的姬夫人在天之灵下凡保佑女儿夏。人言可畏,加上亲眼目睹尚是孩子的殷夏一夜改变容貌,帝乙风寒虽好了大半,但心悸却久久不能自制。为平息天怒,他暂停了十天后的人祭仪式,还为夏公主多赐一个字“姬”来纪念姬氏。当然,他也在心里偷偷祈求姬氏饶恕他。
?? 死得如此无辜、生得如此不甘,这就是夏姬公主的初生,也是夏公主的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