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9、夜市 ...
-
从电脑城出来,林非和李旭坐公交辗转到了星星服装厂。
他们抵达时,正好是工人吃晚饭的时间。
服装厂的食堂是一个临时搭建的大铁皮棚子,受了阳光一天的炙烤,里面蒸汽腾腾。因此,许多工人打了饭菜之后,喜欢和自己要好的工友坐在外面的台阶上吃。
林非绕着食堂走了一圈,在千篇一律的蓝色帆布工装中找到了孙娟。她住在杨红的隔壁宿舍,时常帮杨红带墩娃儿,两人关系不错。之前在电话中,杨红还时不时提起她。
孙娟独自坐在角落,一手端着饭盒,另一手握着汤匙,一口饭一口菜正有节奏地往嘴里送。
林非上前打招呼:“娟姐,你好。”
孙娟疑惑地打量林非,一时想不起来她是自己的哪号亲戚。
“我叫林非,我来看杨红。”
“你就是林非啊,杨红总是把你挂在嘴边,说认了一个特别能干的妹子。怎么?你和她这么熟,都不知道她已经离开星星了吗?”孙娟打量了一番林非,撇着嘴继续说,“人家嫌弃这里水浅王八多,早跳出去单干啦。”
她的语气酸溜溜的,还有一丝埋怨:有好事也不想着姐妹,枉我帮你看了那么久的娃。
林非从书包里拿出一盒绿茶。春城山多,茶树也多,绿茶是春城的特产。
“红姐经常在电话里提起你,说你心地好,人还大方,是她为数不多的好朋友。她还说,你消化不好,饭后喜欢喝点绿茶助消化。这盒茶叶是我家乡的特产,带给你尝尝。”
收下茶叶,孙娟脸上讪讪的。
林非问:“你知道去哪里能找到她吗?”
孙娟想了想,说:“我听她提过一嘴,说她的老乡开的厂子越搞越大,缺人手,喊她去做经理了,开的工资比这里高两倍呢。”
林非心里有了数。
孙娟说的老乡应该是大壮。
大壮的工厂地址林非在物流单据上看过,离星星服装厂不远。
不过,她和李旭奔波了一天,除了在飞机上吃了点餐食,至今粒米未进。此时空气里四处飘荡着饭菜香味,林非越发觉得饥肠辘辘。
林非记得,工厂附近有条小马路。天一黑,各式各样的小吃摊就会出现在马路两侧。久而久之人气聚集,自发形成了一个夜市。食堂的油水少、不经饿,上一世她下了夜班,经常会去吃碗炒河粉再回宿舍睡觉。
想到这里,林非来了精神,对李旭说:“走,我带你去吃好吃的。”
两人来到了夜市。
熙熙攘攘、热热闹闹,空中弥漫着浓重的烟火气。
林非和李旭坐在小马扎上,捧着一次性饭盒吃炒河粉。
热腾腾的食物入口,逼人的镬气冲淡了林非心里的忧虑:
游戏换成了股份,没有现金,还怎么下单做西装?或许大壮会看在老客户的份上,给他们赊账?但大壮白手起家也不容易,这个要求林非开不了口。
想着想着,林非觉得自己的腿被一双热乎乎的小手抱住了。
“仙人姐姐,你来看我喽?”墩娃儿仰头看着她手里的炒河粉,咽了一口口水。
“墩娃儿,你怎么在这里?你妈妈呢?”林非将他抱起来放在自己的腿上,左右环顾,没见到杨红。
李旭让老板再炒了一份河粉,特意嘱咐多加点辣椒酱。
墩娃儿像是两天没吃饭一样,埋头苦吃,看得林非心疼极了。
吃完河粉,墩娃儿打了个饱嗝,然后紧紧抱着林非不撒手。
林非又问:“你妈妈呢?”莫非墩娃儿又走丢了?
墩娃儿伸出手指向前方:“我带你去。”
林非抱着墩娃儿走在前面,李旭背着两人的书包跟在后面。
他们走到夜市的尽头,在一个凤梨摊后看到杨红的身影。
这条夜市,只有杨红一家卖现切水果。凤梨解渴又解腻,生意很好。摊前围着一群人,都巴巴地望着杨红的手。
戴着劳保手套的杨红一刻也不停歇。称重、去皮、切块、装盒,表面撒上酸梅粉,插上牙签,一手递给客人,另一手收钱塞进腰包里。
“妈妈只知道切凤梨,连晚饭都忘给墩娃儿吃,墩娃儿饿得心慌慌。”墩娃儿贴着林非的耳朵,小声抱怨。
打发走一波客人,杨红终于有一刻喘息。她转身一看,原本坐在一旁玩积木的儿子不见了,大惊失色,差点要哭出来。
林非放下墩娃儿,轻轻推了他一下:“妈妈找你呢,快去吧。”
墩娃儿迈着小短腿朝杨红跑去。
杨红先是紧紧将儿子搂进怀里,又气得拍了他两下屁股。
顺着墩娃儿的手指,杨红看向林非的方向。当两人的眼神交汇,杨红下意识偏头回避了一下。
“林妹儿,你们怎么来了?”
说话时,杨红没有看林非,转身重新戴上手套,为他们切了一盒凤梨。
林非看着杨红的背影,说:“好久没听到你的消息了,我来看看你。”
杨红低头削凤梨,只是说了一句“我挺好的”,就没再说话。
两人之间似乎竖起了一道无形的墙壁。
李旭在墩娃儿边上,陪他玩积木。有人陪伴,墩娃儿玩得格外高兴。无忧无虑的童言稚语,让小摊的气氛不至于太过冷淡。
夜市的人流渐渐退潮,光顾凤梨摊的人越来越少。
空下来的杨红拿出一本英语书,坐在摊边的台灯下,一边翻看,一边嘴里念念有词。
“国际化,英特、英特……哎,舌头咋个这么笨,转不过弯来。”
“International。”
杨红抬头,发现林非不知什么时候站在自己的身边。
“对,对,就是这个,你再念一遍。”
林非放慢语速:“In-ter-na-tional。”
林非一遍遍教,杨红一遍遍跟着念。
在这一遍遍的跟读中,林非不知不觉想起了上一世,两人夜里互相依偎在小暖炉边上,一边吃面条一边背单词的场景。
林非感觉两人之间的隔阂慢慢消融了,或者更准确地说,她觉得自己的感情离杨红更近了。
杨红合上书本,怅然道:“英特那胸喏,多么洋气的词!我二十岁之前都在大山里,每天困在一亩三分地里转悠,眼里看见的除了山还是山。我这辈子的梦想,就是要走得远,越远越好。可是没想到,转来转去,还是在这三尺方寸之间。”
这时,墩娃儿已经靠在李旭的怀里睡着了。
杨红看了儿子无邪的睡颜,轻轻叹了口气。
林非终究忍不住开口问她:“红姐,发生什么事了?”
“不早了,该收摊了。今晚你们在我家凑合一晚,明天你就该知道了。”
杨红搬离了工厂宿舍,租住在附近城乡结合部的一间平房里。
十来平米大的地方,既是厨房,也是餐厅,还是卧室。
林非和杨红挤在床上,李旭带着墩娃儿打地铺,四个人凑合着过了一夜。
早晨刚睁开眼的一瞬间,林非甚至以为自己又回到了王建家的阳台上。
简单吃完早饭,将墩娃儿送去了附近一家民办幼儿园,杨红带着林非和李旭朝大壮的工厂走去。
听杨红说,经过几次扩建,大壮的工厂已经算是这个服装产业园区拍得上名号的厂子。远远就能看到它高大气派的大门,金色的招牌在阳光下熠熠发光。
路上的少女们打扮得青春时尚,十分养眼。
她们中不少人穿的衣服,和她找大壮定制的款式,几乎一模一样。
这些款式都是刘溪溪独创的,而且只在春城销售,除了大壮的工厂,不可能还有其他生产商。难道大壮在抄袭她们的创意?
林非惊疑不定地看向杨红。
杨红意味深长地说:“大壮不再是原来那个大壮了。现在,人家都喊他壮总。”
“这段时间,都发生什么事了?”
杨红的表情变得惭愧:“你突然退出不干,大壮一时找不到新的订单,工厂的花销又是流水一样哗哗的流,我一时心软,就把你传真给我的衣服原版图样都给了他。他答应过我,只是权宜之计,等到有了新的进项,他就停手。没想到,这几批款式在广州成了爆款,他尝到了甜头,卖了一批又做一批,反而没了心思去开拓新客户。
大壮被钱糊了眼,做出这种背刺客户的事,犯了行业的大忌。我劝不动他,只好从他的工厂辞职。他怕我把他做的事抖落出去,竟然事先散播谣言来败坏我的名声,说我是因为吃回扣被辞退的,导致周围的工厂都不敢招我。我只好摆夜摊来维持生计。”
听完来龙去脉,林非气得手直抖。
此时,一辆奔驰从工厂中飞驰而出,迎面朝他们驶来。
到了他们跟前,奔驰车急刹停。车窗摇下,开车的正是大壮。
林非记忆里那张朴实憨厚的脸已经不见了。面前的这张脸上满是志得意满的骄横。
“呦,杨红,最近生意不错啊,改天给我送盒凤梨尝尝。”
一边着说话,大壮将手肘支在车窗上,向上推了推“GUCCI”牌的墨镜。阳光下,他手腕上的劳力士金表闪闪发亮。
杨红瞪着眼睛看他,胸膛上下起伏:“靠剽窃赚的亏心钱,你也好意思出来炫。”
大壮:“彼此彼此。你吃回扣,赚的不也是亏心钱?”
“你狗日的仙人板板!”杨红冲上去想要撕扯大壮,被林非拉住了。
李旭忽然开口:“三万。你付三万块钱,之前找你定制衣服的设计专利都归你。”
大壮打量着李旭的脸,嗤笑道:“小屁孩,毛都没长齐,就想和我谈生意?”
“一口价,要不要随你,”李旭沉着地盯着大壮的眼睛,说,“如果你不同意,我们就把全部设计图纸免费共享给这里所有的服装厂。”
大壮的嘴角抽搐了一下。他知道自己理亏,甚至做好了和对方打官司的准备。打官司他也不怕,一审、二审走完流程不知要多久。就算他输了,那时候钱也挣够了。
但万万没想到,对方宁愿饿着肚子,也要把桌子掀了。这些款式,大壮是一批一批生产的,眼下还剩下的几款衣服刚刚投产,还没来得及出售。若是周围的工厂接下来都和他卖一样的衣服,他还有啥利润可挣?
看到大壮吃瘪的表情,林非心里乐了。
服装行业本来就容易抄袭。就算他们不分享图纸,爆款出现后,也会有工厂照着成品拆衣仿制。时尚潮流永远在变,这个月是爆款,下个月说不定就滞销了。大壮的眼光太短视,只为眼前这点利益沾沾自喜,注定走不远。
“你个死娃儿,算你厉害。只有一万,多一分都没有。以后别让我再看见你们。妈的,就当打发叫花子了……”
真正的苦主找上门来,大壮心里不发虚那是假的。自己已经挣了不少钱,既然花点小钱就能打发他们,不如一了百了。思及至此,大壮从副驾的手包里掏出一沓钱朝李旭的面门扔去,一脚油门扬长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