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报名 ...
-
山里清晨的宁静被鸡鸣打破,闭目醒神的时候可以听见有鸟在林间穿梭,勤劳的人早已在田间地头劳作,晴了一段时间,大家开始盼着下雨,这不,地里净是赶水的人,生怕天公不作美导致一年的收成毁了。农村的早饭朴实无华,有饭有菜的时候必然是有重要的农事了。有多久没有体会过这样的慢节奏生活了?醒来后有母亲准备的可口饭菜,不用为了赶时间上班急急忙忙出门,家里的鸡鸭在这时候开始合奏,配上几声犬吠,便是著名的“乡村交响乐”。
吃过早饭后,父亲就带着白阳去乡里报名。交通工具便是那台前不久父亲花了八百块在一个熟人那里买过来的二手电动车,拿上前一天准备好的报名资料,白阳坐上电动车后座,看着村里的景象一幕一幕的从眼前划过:就刚刚路过的那颗树,白阳曾经在那里和小伙伴一起荡过秋千;现在打招呼的张大妈,是小时候在泥坑里救过白阳;李大叔门前的池塘里,白阳和姐姐一起在那里钓过鱼、抓过蛙、采过荷;王大姐家的橘子园也没少留下白阳顽皮的足迹,就连刘伯家的菜园也被嚯嚯过......不过白阳最喜欢村口的那块大石头,它像是一个标志性的建筑,站在上面能将整个村落俯瞰。还有,你知道杉树吗?它结下的果实像桑葚的时期,将一张纸垫在果实下方,然后轻轻敲打果实就会落下一层又一层像灰一样的东西,白阳每次都会小心的收集那些灰,然后找一块空地,将它们埋在地里。这里有随处可见的杉树。
“东西都带齐了吗?”父亲的问话让白阳飘散的思维回归了。
“带齐了。”
和父亲的对话好像永远都是这么简单明了,不会有撒娇和宠溺。白阳印象里的父亲是沉默的是包容的,唯独他喜欢抽烟,裤子上两个口袋总是鼓鼓当当的,一个吃过方便面的袋子里装着父亲割舍不下的习惯,里面有小半包烟丝、一叠整齐的烟纸、一盒火柴,那时候父亲抽的是手卷烟,烟丝是自己切的,纸的话有时是用的白阳和姐姐的草稿纸,有时是买的薄薄的烟纸,小时候白阳也帮着裁过烟纸,后来父亲口袋里的手卷烟换成了一盒盒最便宜的芙蓉烟,火柴盒也换成了打火机,多少次白阳在烟雾环绕里看着父亲的身影颇有些单薄消瘦,只能泛酸咒骂岁月的无情。白阳和姐姐曾无数次劝父亲戒烟,只是这个固执的老烟民根本就听不进去,也许在他的世界里烟已成为一个象征性的符号,是烈日炎炎下骑车送货的一份奖赏,是早出晚归饥不饱餐时的一份慰籍,是背井离乡讨生活路上的一份陪伴,这些年,与其说抽烟成为了父亲的习惯,倒不如说那是一份岁月里的见证,它见证过他的狼狈、他的心酸、他的孤独、他的拼命、他的坚持、他的努力。一想到这里,白阳内心翻涌起无数的情绪,只得小心翼翼的拽紧父亲的衣角,好像这样就会让那些过去真的过去。
“到了。”父亲的声音在耳旁响起。
白阳醒神下车,趁父亲停车的空隙,四周环顾了一下,这简单朴素的政府大院,一进门就看得见右手边的大樟树,该有些年头了,那腰身得有一个成人的环抱那么大了,花坛里栽着三角梅还有山茶花,红叶石楠出现在各个角落里充当景观,左手边是一个电动车停车棚,再过去的一栋二层楼高的房子上写着“机关食堂”四个大字,正对着大门的是一栋三层楼高的房子,想必它就是办公大楼了。
“你妈出门前交代要买些东西,报名就你自己进去啊。”父亲如是说到。
白阳应好之后就看着父亲走出了院子,于是她懵懵的走近办公大楼,发现每个办公室的门楣上都贴着标识牌,经过一番询问白阳终于找到报名处,是在二楼的党建办,靠近门口的时候听见里面传来阵阵笑声,正巧此时一个年轻的女孩从里面出来,手上还拿着一叠资料,她用那张来不及收回笑意的脸问白阳是不是来报名村党建员的。
“是的。”白阳乖巧的回到。
“里面进去就是,找那个戴眼镜的原主任。”
“好的,谢谢姐姐。”白阳礼貌的致谢。
然后那个年轻女孩就走了,白阳走到门口简单扫了一眼看见就一个戴眼镜的,立马认出那就是原主任,他的左手边坐着一个圆脸小伙子,在笑嘻嘻的吃着东西,看着二十出头的样子,倒是发量瞅着有些让人担忧,另一个说话的女同志约莫三十出头,妆容精致说话声音也是温温柔柔的,见白阳来了便噤声看了过来,旁边一个扎着马尾眉峰凌厉的女人也跟着她的视线望了过来。
“原主任,您好,我是三水村过来报名村党建员的。”白阳在一众视线的扫射下硬生生的开口道。
“哦,好,你先进来吧,把报名资料给我看一下。”男人一边说一边示意周边人散开。
“好的。”白阳这才怯生生地走进办公室。
原主任认真翻看了资料后问白阳是否了解招聘信息。
“大致了解了一下。”白阳实诚的回答。
“刚毕业的小年轻愿意留在农村工作的不多啊,我看你也是本科毕业,不会后悔吗?”
“不会。”尽管白阳内心觉得莫名其妙,却还是说不会。谁知道会不会,毕竟都是以后的事了。
男人意味深长的笑了,然后叫旁边的那个圆脸小伙子登记下白阳的报名信息,留下电话号码后男生告诉白阳考试时间是一周以后,之后有问题再联系。
连声告谢之后白阳打量着离开了,心想这群人怎么有些奇怪,这算是面试吗?于是拿出手机再次浏览了一遍招聘信息,简而言之就是因工作需要现在每个村里要招聘一名大专以上文化,30岁以下的年轻人,熟练操作计算机者优先,待遇方面说的试用期工资2000元,期满后合格的话年综合报酬不低于3万元,缴纳养老保险,最让人心动的是县里会每年拿出一定数量的公务员和乡镇事业编制职位,对服务期满2年的人员,实行定向招考。想来大多数人都是冲定向招考这一点才来报名的吧,白阳不是,至少现在不是。表面上白阳辞职回家是母亲苦苦劝说才不得已而为之,实际是她不愿意一个人呆在举目无亲的陌生城市打拼,熬着数不清的夜,吃着冷冰冰的饭菜,所以母亲的劝说只是一个完美的借口,帮助白阳躲开了现实里想逃避的一切。
报完名下楼的时候,白阳不小心撞到一个女孩子,一番道歉之后女生才抬起头看了白阳一眼,然后问她是不是之前在三水学校读过书的,说自己是王梅老师班上的。这一说,白阳才发觉果真是老同学啊,虽说断了联系这么些年,但感觉还是那么亲切。
“你变化不是很大也,还跟以前一样。这不,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丁多多笑着说。
“哪里,我可是觉得自己变了挺多的呢。”白阳嘻嘻哈哈的否认道。
“所以你也是来报名村党建员的不?”
“是的勒。也不知道是份什么样的工作,你知道不?”
“我也不知道,是我妈让我报名看看。”白阳习惯性的拿妈当幌子。
“姐妹,我也是我也是,哈哈。”白阳激动的拉着丁多多。
很快两个笑点低的人就意识到场所不对,再笑下去就要被人当傻子了,于是两人走到停车棚,说起各自的近况,不是那种虚假客套的寒暄,也没有小心翼翼的试探。直到白阳的父亲过来,两人才结束交谈,分别时互换了联系方式。
父亲买了一大包吃的,放在了电动车后备箱,装不下的部分由白阳提着,两人便启程回家。
“报好名了吗?”
“报好了。”
最后白阳还是没有将偶遇老同学的事情讲与父亲听,一方面是怕他不爱听,另一方面两人之间很少有过这种分享倾诉,一时不知如何开口。就这样在一片沉默中两人回到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