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回家 ...
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夕,禾乡一条招聘村党建员的信息吸引了一群年轻人踏上归乡之路。
“党建员”,是个新鲜词儿,大家都没听过也不了解,选择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他们还不知道今后将会面临什么,只见年轻的他们带着一身理想与抱负向沉寂的村落走来…
今年刚毕业的白阳在母亲的劝说下,匆忙辞去都市的工作,选择回到那个她一直割舍不下的家乡,兜兜转转曾经的誓言终究被现实打破。列车渐渐驶入,近乡情怯的白阳想到这次回来的如此匆忙,一时之间有了些恍惚和后怕,恍惚的是不知道前方是否凶险,后怕的是不知道那样决然的辞掉工作是否正确,这些天发生的一切像幻灯片一样,不停地在白阳脑海里回放,只是再无退路,只能毅然前行。
白阳的小学最开始在村里读的,后来村里的小学与邻村合并了,中学是在乡里读的,高中考上了县里的重点中学,大学去了外省,毕业之后也留了灯火通明的城市,没想过回来或者说没想过这样回来。乡里的路变化不大,多年前用脚步丈量的那条路添了新的痕迹,却没有遮住过去的;走近了村口,离家的路还有两公里,以前白阳喜欢从村口望向家里的炊烟,猜测母亲又准备了什么好菜,想着父亲是不是坐在灶口抽烟,姐姐还有那么多写不完的作业吗?此时白阳眼前的山还是那座山,只有傍山而建的房子少了许多,倒是从前大片的田地里多了几栋楼房,在那片稻田里显得有些别致;那口夏日清甜凉爽的井也因为污染被封了,操着乡音一路招呼的左邻右舍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行李被几个顽皮的小孩摆弄,试图从里面找到藏着的糖果,记忆里憨厚老实的阿妹带着儿子女儿在挥手,等走近了才发觉还是不一样了,于是试图从对方的眼神里找回当年的自己,看了眼彼此伸出的手,最后也只能尴尬一握,在微笑的沉默里结束了这一场声势浩大的重逢。在无数探究关切的目光里,白阳回家了。
家里这么些年也没什么变化,院子里那颗深得母亲喜爱的柿子树早已亭亭如盖,结满了黄澄澄的果实,像是在诉说这金秋十月的欢喜,房间的布局还是印象里的那样,有一个杉木大书桌,白阳想起小时候自己总喜欢把一大包的辣条藏在抽屉里,以为这样就躲得掉老鼠的偷袭,墙上贴满了各种老式墙纸,衣柜旁的两个大红木箱装满了童年的回忆和母亲的青春,客厅里摆放着幼时的木课桌,姐姐一个白阳一个,上面描满了的期待在此刻得到回应,厨房的老式水泥砖灶台上母亲烧出了一道又一道让白阳念念不忘的家乡味,此时的餐桌上,摆满了白阳爱吃的菜肴:锅巴粥、辣椒舂皮蛋、蒸茄子丝拌辣椒、清炒萝卜苗、家常版辣椒炒肉、炸红薯、淮山排骨汤、天麻蒸土鸡,国人对美食的追求永不止息,一家菜一家味,这也使得在外的游子味蕾充斥着挑剔,好像不是那个地点不是那个人就对不上味儿。 吃饱喝足后,父亲拉着白阳郑重其事的交代着明天的安排,要早些起床去乡里报名,准备好资料穿戴规矩些,这般正经唤醒了白阳内心按捺的担忧,毕竟那是一个完全未知的领域,工作究竟如何开展还是摸不着头脑,心一横白阳给自己壮壮胆:也没什么大不了,都是两只眼睛一个鼻子一张嘴的人,难不成他们还能吃了我不成。既来之,则安之吧。
与此同时,张宇刚刚结束了外地的业务,正在犹豫去留时,突然收到了家里的消息,也踏上了回乡的路;丁多多大学毕业后留在本地县城培训机构任教,也在亲友的劝说中加入了进村队伍;在外拼搏多年的大壮还有许许多多的他们纷纷加入进来,像一把利刃直插根基。
在中国的每一片土地上都有一群为了基层工作而奋力拼搏的人,他们每天穿梭在群众中间,替党和国家倾听人民的心声,为他们排忧解难,那就是村干部队伍。遗憾的是,他们此前从未了解过那群每天和我们擦肩而过的人,幸运的是他们即将与他们结伴同行。
作者有话说:本文在一个三伏天的夏夜开始构思(实则突发奇想瞎哔哔),原定主旋律是脱贫致富路上的故事,后面发现以自己这么点儿文采压根儿就撑不起这主题,于是想了想主旋律应该是上岸的那点事儿,对上岸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过来看看。初次写文,不足之处敬请见谅,如有不满情节可联系本作放肆修改,满意为止。另,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回家
下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