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拥抱黑暗的光】 ...

  •   之前讨论到关于「群像文」的一些事情,我后来又想了想,其实,我的【拥抱黑暗的光】到底算不算群像文?

      从世界观的角度考虑,它其实不够宏大。
      从人物塑造方法,总归是以男女主救赎为主。
      从出场角色来看,对每个人的成长都有交代。
      从写作的初心来说,我希望它不只谈感情。
      从故事线发展,有行业发展的重头戏。

      最后想了想,【拥抱黑暗的光】应该算是微群像,一群不负青春热血的少年,在奋斗梦想时的喜怒哀乐和互相帮扶,只不过,它的切入点,是放在了两个对爱懵懂的男女主角身上。

      在做故事设定的时候,我的故事架构就不是以「小甜饼」的目标去写大纲的。

      时间倒回到几年前,我在申请博士的时候,我写过一个proposal,想做的就是游戏相关的受众研究。

      (看到这,是不是明白了为什么《逆风热恋》里女主做研究那块写的顺了嘛,哈哈哈,作者本人真的做过。但是我现在博士方向不是这个哈,我博士生同学做的这方面相关。)

      写Research Value的时候,我明确了想要为电竞行业正名的想法;这个点一直埋在我心里,直到我开始写这个故事。

      首先就是定下了我的主角团是职业选手,而且必须全员学霸,不能是辍学学渣;我把高智商交给男主人设,是希望他在比赛分析战局和对手数据的时候,比别人有优势。
      其次,我希望对这个行业的其他岗位也做一些刻画,所以定下了女主是画游戏皮肤插画的,并且里面有写到女配是游戏主播、官方解说、战队老板等。

      但我不得不承认这个方面因为字数的原因和剧情关联性问题,做了比较大删改;也许没有那么完美和完整了。前30万字的时候还是很执着的在聊电竞,后面就弱化了一些。

      关于电竞,我一直以来关注了几个事情:
      一个是国外游戏天才,不过十来岁就年入百万美金,国内家长还在疯狂举报游戏觉得它害人不浅;
      一个是国内电竞出了宝宝锁的规定,允许出道的年纪差不多约等于韩国电竞选手的巅峰期年纪;
      一个是国内电竞圈一直有负面新闻传出,选手塌房,内部混战,粉圈互骂之类的;
      一个是国内科班游戏专业出生的人没有一人真正进入电竞赛场一线,但游戏行业新岗位人才大量短缺。

      这些消息就真的让人看得很分裂;
      我只能说,无论是官方立场还是私人情绪,包括周围当了家长的朋友的反馈,大家对于游戏和电竞的概念是混淆的,而且真的就觉得游戏一无是处;
      这成为我塑造故事世界观的一个底线,就是要写一个积极向上且正面的电竞世界。

      综上思考,我需要建立一个不虚浮的电竞行业,起码就得有几个在行业中浮沉过的配角去扛大旗了。
      而且我写的游戏战队,最低的配置都是7个人,加上一个主要对手队伍,那么配角人数至少是11个了,这还只是基础事业线上的数据。
      而电竞行业是有赛季周期的,为了符合这个赛季周期,体现电竞的遗憾美学,和主角团登顶的那个旅行,故事时间,最少不少于2年。
      这就导致,这个故事确实没办法短。

      我把【拥抱黑暗的光】定义为微群像的还有一个原因是,我在爱情线之外强调了友情线和战友情,为了刻画这些情节,我埋了一些伏笔,交代了几乎每个主要配角的结局;在做人设的时候,我有一张很详尽的EXCEL表格,是保证了每个配角的性格和成长走向,力求不单一化、扁平化任何一个人。

      从「萧霆烨」去捞「孤影」,到后面继续捞「安颜」;再到「易星」默默帮「萧霆烨」处理绯闻;还有「苏菀」救「余晚晚」,和「蒋小欣」替「牛萌萌」背锅;从「顾铮」跟发小「林云炎」共进退,对抗战队恶意裁员;到「路远」为女队能够继续打比赛退役换机会,还有「刘杰」为了留在赛场,尝试了各种办法等等。

      这里面虽然不一定都是男女主感情相关的故事,但是却是实实在在想通过这个文体现的一些行业内幕。

      从最后的成品来看,还算比较满意的~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