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苟且偷生 ...
她当真这样想吗?还是……在本宫面前假模假样地做戏?沈庭初神情恍惚,目光停滞在那把鎏金匕首上。
“哐当——”
匕首直挺挺地落在地上,在冰冷的地砖上发出令人心悸的脆响。是谁的心,碎了一地呢?沈庭初眼睁睁看着苏菀青在自己面前缓缓倒下,昔日的皇女此刻宛如一朵被摧折的海棠,零落成泥。她怔怔地站着,一切发生得那样快,一场梦就这样猝不及防地碎掉了。
“明昭公主!”
是谁在唤孤?声音那样远,又那样急。她听得见,却睁不开眼,身体如同陷进深不见底的泥沼,越是挣扎,越是沉沦……
苏菀青知道,沈庭初恨她。所以当她以刀相抵时,她一点也不觉得意外。
思绪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是啊,她在她眼里,是那样的虚情假意,虚伪的简直让人觉得可笑。自从为沈庭初送药那日,便被她洞穿杀心。因为她习惯性做戏做全套,所以,她在背地里花大半时间去学习羯文,在授课时表现出困惑莫释,不过是为了取悦她,让她时常在自己面前展露几分为师之笃定。命宫女给她送去锦衣,是为了让她知晓自己心中有她,让她知道,自己待她是不同的,好让她卸下心防。惊马之事,是为了让她深信她们同属一个阵营。可自己从未想过要与她结盟,就连送酒,都是为了害她。
宫中有多少人盼着她死?沈庭初不知道。她只知道,杀了她这个羯族公主,不知能解多少大祈人的心头之恨。即便她从未杀过一人……而她苏菀青,又何尝不曾动过那样的念头?杀意,早已在她心底盘根错节……
酒中之物非她所下。她有所察觉,却不敢妄下定论,于是选择沉默。既然真心本就瞬息万变,既然连她都开始分不清自己到底几分真心,几分假意,既然明知沈庭初会怀疑自己,倒不如让这酒成为荒唐戏码的献祭品。
她应下阿史那隼之请,是为让他信她无辜,让他在沈庭初面前为她辩白一二,让自己在那人的獠牙下,尚能残喘片刻。而将性命亲手交到沈庭初手中,不过是为了让一切看起来更加顺理成章。
“公主殿下,您方才,反应过激了。”
“本宫行事,何需向旁人解释?”
“您可曾想过,若明昭公主当真殒命于此,该如何向那皇帝交代?”
“本宫何曾惧他?他若要杀,来取本宫性命便是,尔朱也算为羯族尽忠。大不了……与他同归于尽又何妨?” 沈庭初凌然道。
阿史那隼静立原地,默然不语,神色凝重。
“解药在本宫之手,将军无需担心。此事种种,此刻说来不过平添纠缠。” 她顿了顿,继续道,“此地不宜久留,还请将军先行离开,待下回,本宫再与将军细细道来。”
“那,公主保重,臣,来日再来见您。”
沈庭初将匕首架在她脖子上的那一刻,她甚至想到,或许有一日,为了大祈,她会用身体迎向那抹寒光。利刃划过胸膛时,如若能透过对方的瞳孔看到自己短暂的一生,那她的一生大概是飞蛾扑火一般的壮烈而寂静。苏菀青想。也许那时候,她不会对人世有太多留恋。
是她带阿史那隼来的,此事若被苏沅知晓,韩邵或可免咎,沈庭初或能脱身,但阿史那隼必死无疑。若她仍活着,恐怕也难逃苏沅严惩。不如就此死在沈庭初的刀刃下,一了百了,再无纷争。
苏菀青紧闭双眼,嘴唇绀紫,颈部和胸口处的疼痛感交织缠绕。泪水潸然滑落,顷刻间浇熄了她心底最后一点微弱的星火。她倒在地上,听着渐渐远去的脚步声,忽然想起母后口中那句话—— “凤鸾坠羽,困于金笼。”
这或许,是她的宿命。
记忆如走马灯旋转,她忽然想起,第一次学画眉时,她对着铜镜细细描摹着远山轮廓,云婳在旁说了句,“殿下画眉的样子……像极先皇后。”
只可惜,如今已是天人两隔。恍惚间,独孤清猗的面容清晰浮现于脑海。这世间,她大概是唯一令她念念难忘之人了。自独孤后大行,宗亲皆避忌,唯她年年至墓前,悄悄为那冰冷的石碑系上一条做旧的飘带。她总偏执地笃信,母后的魂灵,仍会在天上默默地凝望她。
母后……
我恨你,为何要将我一人抛下,留我苟活于世。
也许,她连母后最后一面都未曾真正见到。彼时不谙生死之别,如今方才明白,榻上一眼之后,便是碧落黄泉,永无再见之期。
她觉得周围突然变得好黑好冷,周遭的一切仿佛要将她吞噬了,就连记忆也开始在她的脑中消散。
这个世界,终于要将孤遗忘了吗?
“殿下!”
又是谁,在唤孤?
韩邵俯身将人揽入怀中,指尖触到她后颈冰凉的汗珠时,怀中之人本能地朝他怀中蜷缩了两下。
“沈修仪,是你下的手?” 他眼神凌厉,拔剑质问道。
“是本宫。” 沈庭初淡然回复,“韩侍卫待要如何?”
“解药!” 他的剑尖又递进一分,声音因压抑的暴怒而嘶哑。
“韩侍卫应本宫一事,我便告诉你。”
“休要油嘴滑舌!若陛下知晓……”
“陛下?” 沈庭初突然拾起地上的鎏金匕首,她擦干刀刃上的血痕,不慌不忙道,“韩侍卫不妨猜猜,到底陛下先治本宫之罪,还是先治你……守卫失职之罪呢?臣妾贱命一条,死不足惜。可大人背后,还有父兄姑侄,韩侍卫不会希望九泉之下他们同您作伴吧?”
韩邵瞳孔骤缩。是啊,以苏沅的秉性,即便父亲曾是苏沅旧部,以九族之罪杀他全家也未尝不可。
“更何况……” 她握着匕首步步紧逼,“解药还在本宫手里。韩侍卫若是杀了本宫,殿下必将命不久矣。”
……
与此同时,邺都城内又是另一番光景。
中□□外早已被各士子挤得水泄不通。人群中突然响起骚动:“快看!是陈郡谢家的车驾!”
街角的一头传来了车辙声,只见四匹高头大马驾车远远驶来,在中□□前停了下来。车上青年旁若无人地直入中□□。门吏躬身相迎:“谢公子,中正大人等候多时了。”
“琅琊王氏,陈郡谢氏……” 虞兮伯反复擦拭着手中的名帖,念念有词。今日是中正考核士子的日子,为了这个机会,他足足等了三年。
“下一位。”
“——晋阳虞兮伯”
他攥紧手中粗布包裹的《汉书经论》——这是他花了三年心血写就的治国策论。
中正堂上,烛火摇曳。五十岁的王笍峨冠博带,正与几位高门谈笑。见到高鼻深目的虞兮伯,他略收起笑容:“家世?”
“先祖虞昶,太康年间任五品郡令;父虞殊珩,晋阳五品秘书郎。”
“你可是鲜卑族人?”
“回大人,鄙人自幼长在中原,虽通晓鲜卑文字,心里始终认同汉人身份。”
“所习?”
“幼习骑射,通《汉书》、《礼记》,另习政务十篇。”
“哦?” 王笍问:“今岁蝗灾过郡,饥民流移,敢问公子当以何策应对?”
“《汉书·食货志》有言:‘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 故耿寿昌奏立常平仓,以谷贱时增价而籴,谷贵时减价而粜,此乃 ‘取有余以补不足’ 之良法。今若行此道于灾郡,则饥民有所恃,流移可遏。”
“然《五行志》有云: ‘治宫室,饰台榭,内□□,则稼穑不成。’ 夫蝗之为灾,古人察其由政失所致。今宜 ‘侧身修行,以应天变’ ,减徭役、省奢费,此清其源也。”
“不错不错。”
“嗖嗖”
一阵冷风灌入中正堂。
“阿嚏”
一阵不和谐的声音传来。虞兮伯知道,那是谢家公子在帘后旁听。
最后一道题本应是考较经义,王笍却突然问:“可通樗蒲?”
“未曾。” 他答道。
“哈哈哈哈哈”
众人纷纷窃笑,他当场发囧,王笍见他脸色红了大片,也不愿继续为难他,“公子请回吧,三日后,邺都诏书可查。”
写苏菀青内心自白的时候,我哭了几次。有时候真觉得,作者笔下的人物,又何尝不是作者内心的映射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章 苟且偷生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