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母亲的观念 ...
-
A爱人的邮件
母亲对我们姊妹俩,说不上疼爱也说不上冷漠。
她没上过学,出生在战乱时期,自幼随父母逃荒要饭,过着颠簸流离的生活,所以很渴望和平宁静的生存环境。
嫁给父亲后,她一直在以一个传统的女人思想,抱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想法,忍受着父亲的暴躁和奶奶的欺凌,为的就是要拥有一个完整的家庭。
尤其在接连生下我们姊妹俩而没再怀孕以后,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落后思想操纵的父亲和奶奶面前,地位更是一落千丈,家务事难得有她插嘴的时候。
对我们的生活早就看不下去的舅舅和阿姨,曾经无数次劝她离婚,企图以此来解救她脱离那以泪洗面的痛苦生活。但是,每一次,都被她固执的拒绝了。
她在绝望中生活着。活下去的信念和勇气,就是要把我们姊妹俩抚养长大。
她供养着一个观音菩萨的牌位。
每天,她都会在观音菩萨面前祈祷,希望我们姊妹俩的生活能够过得比她好。
面对父亲对家庭的背叛和对她不能生育儿子的责难,她也曾不止一次的反抗过,但是,每次最终都会以她的失败和妥协告终。
她多次对我们说过。
她活着,就是为了能够看到我们以后幸福的生活。她不离婚,就是为了不让奶奶和父亲逞心如意的抱上儿孙。
父亲的外遇,我没对母亲说过,但是,我想,她是应该早已经知道的吧。
她把自己所受到的磨难,归罪与不能生育男孩。所以,对我们姊妹俩,始终保持着一种不远不近的态度。既不溺爱,也不疏远。
但是,我还是感激她。如果不是她,我小学毕业就会失学了。是她的坚持,才让我一直读下去,由小学,初中,而至中专。
我的妹妹,却没敌过父亲的要求,小学五年级毕业后,就永远的告别了她的学生生涯。如今,嫁给了一个邻村的憨诚老实的青年,过着清贫的生活。一提起父亲,她比我还要恨,直恨的咬牙切齿。
母亲对着我们俩的怨怒,只有暗自叹息的份。
有时候,她也很自责。恨自己没有照顾好我们俩姐妹。
然而,往事已逝,很多事情,已经是无力再挽回的了。
对于母亲,我们是怀有一种复杂的感情的,既有愤懑,也有感激。
回想起来,毕竟还是感激多余愤懑的吧。
B 点点的回复
这是那个时代的特征。
在家庭生活中,女人是没有地位的。
她能够做到这样,也不容易了。
这世上,男人活着——难。女人活着——更难。
抛开怨恨,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面对母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