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8、往事 ...
-
闻雅和司木承在理市停留了一段时间。这个时间比闻雅想象中要长一些,除开警方这边需要他们的配合外,司木承的伤还不适合长途跋涉,况且,下一步要去哪里,闻雅还在考虑。
姜老太太原本就舍不得闻雅,听说她没有那么快离开,便热情地邀请她住到姜家来。
闻雅只犹豫一秒,就答应了。
当时听到闻雅要住进姜家,司木承诧异了一下,毕竟以往闻雅只会嫌麻烦,并且她不太习惯和人太亲近,即便是自己的亲人。
但闻雅的表情淡淡的,司木承已经将她的心理摸得很清楚了。她大约想在姜家获得什么消息。
果然,住进了姜家本家后,姜老太太十分高兴,对闻雅嘘寒问暖,每天都拉着她聊天。只不过闻雅的回答都很简单,她不太会伪装,所以一般她都会直接问,她向姜老太太问了外公外婆的事情。
司木承知道,闻雅怀疑她的外公,其实不止她,那天看到长明灯后,他们都在怀疑。
姜老太太当然也明白闻雅的想法,她悠悠叹了口气,拍了拍闻雅的手背:“以前总是觉得,上一辈子的事情就别让小辈看笑话了。但现在小雅你既然开口问了,我也不怕你们笑话了。你外公啊,一开始是不同意这门亲事的……”
姜老太太陷入了回忆。
闻雅的外公闻天严出生于道门世家闻家。
传统的道门还保持着捉鬼的能力,只不过到了灵力稀薄的现世,无论是鬼魂还是天师,都维持在了一种特别微妙的平衡。没有特别凶的鬼魂,也没有特别厉害的天师,这个行当如今讲究的是驱散。因执念逗留人间的鬼魂,不过是生人的爱恨嗔痴。从前那种压制的打法早就行不通了,天师成了驱魂师。
而世家,也不那么纯粹。祖上积累的财富有限,到了现代社会,经历了战乱饥饿,还在干驱魂这个行当的,便只有闻家、姜家、上官家还有赵家。
然而是人就得吃饭生活,这个时代,已经没有人会花大价钱请一个所谓的天师看风水或者超度亡魂,要是有人说自己是天师,十有八九都会被当做骗子。于是各个世家都开始另寻出路,除开赵家继承的道观香火旺盛保留了一点本心外,上官家的主要经济来源在商贸生意上,连姜家也有其他的营生。
只有闻家。
闻家人一贯死心眼,一心一意驱魂。这年头,死心眼是不会长久的,于是闻家便衰落下去,连带着,人也越来越少。到闻天严,本家这一支,便只得他一个孩子。
闻天严的父亲,闻雅的太外公一直都想振兴闻家,只不过那个时候也多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清高了一世的老爷子拉下了脸提起了父辈们的约定。
这个约定还得追溯到更久远一些,不过是战乱时期闻家和姜家有了过命的交情,便为后辈立下了婚约,只是过了几代都没执行,这婚约便落到了闻天严头上。
彼时,闻家和姜家也来往得不深,但当时姜家的家主还是承认了这门婚事,在闻老爷子的运作下,姜家把二女儿嫁给了闻天严,就是闻雅的外婆,姜未花。
“你外公是不愿意的。他闹了很久,但他父亲十分严厉,说一不二。他被逼娶了花妹。”姜老太太叹了口气,“只是他不知道,花妹十二分愿意,她很高兴能嫁给你外公。”
姜未花在十来岁的时候见过一次闻天严。
彼时闻天严已经走南闯北的四处驱魂了,闻家人都格外高挑,即便是那时的闻天严年纪也不大,但在同龄人中算得上是出类拔萃,无论是身高还是能力。姜未花在人群中一眼就看到了闻天严。
那是在几个世家合伙举办的交流会上,道门式微,老一辈也曾想过突破的法子,就算有些世家不那么纯粹,也还是谨遵祖训,做好驱魂,让亡灵安息。
这行没有官方,民间组织就是老大,世家人多资源多,天师们还是以世家为首,交流会其实就是将天师们聚在一块儿,谈谈困难聊聊见闻。从前都是一年一次,但再往下传一代,交流会就没人提起过了,便不再举办,是以闻雅姜硕他们从来不知道。
姜未花那时就很欣赏闻天严,所以当得知自己的婚约对象是他时,便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了。
“那时我们都听说了你外公的反抗,我很不服气,姜家的女儿,又不是嫁不出去,谁都能配得上,要不是父辈的婚约,他闻天严娶花妹就是妄想,凭什么还挑三拣四。但是花妹不这么觉得,她还劝我,如果注定要结婚,那么嫁一个自己喜欢的人,她很开心。可闻天严不喜欢她,她怎么能幸福呢。花妹却说,石头也能捂热呢,她有信心,也能捂热闻天严的心。”
于是,娇生惯养的姜二小姐跋山涉水,嫁进了一穷二白的闻家。
闻家虽然穷,但唯一的好消息是,闻家人口简单,闻天严的母亲早逝,姜未花不用面对婆媳关系。可这也说明了,没人帮衬。家里的活要人干,里里外外需要操持。她进门的第二天,就要干活了,而闻天严,房也没圆,就离家了。
闻天严原本就不愿意娶姜未花,婚后心思也不在她身上,照旧四处游历,有时十天半个月都不回家。
姜未花后来告诉姐姐,闻天严不是石头,是冬日屋檐下的冰棱,太高太冷,她根本触碰不到,即便是能摘下来,冰也是捂不热的,它只会化成水,然后打湿她的棉衣,让她又湿又冷。
她说:“我认输了,他没有心。”
天高地远,交通不便,她回不了家,在闻家她也没有归属感,听不懂的方言,见不到的丈夫,天真烂漫的二小姐,成了独守空房的怨妇。
而姜老太太再见妹妹时,姜未花刚刚生下孩子。嫁做人妇后的作用之一,她到第四年才完成。闻天严当时还是被他父亲的临终嘱托催回来和姜未花圆房的。
“她的状况很不好,我以为是产后虚弱,还劝她多吃点东西。可是没想到,那就是最后一面。”
那个时代,根本没人懂产后抑郁。生下孩子后,闻天严回来的时间更少了。这让姜未花找不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她受过先进的教育,她知道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价值,可是为什么她成为了闻家传宗接代的工具?
她想不通,抑郁更加严重了。这使她如同一朵花一样,衰败下去。
没有爱也没有钱,她在闻家靠着自己的嫁妆苦苦支撑着。可又能支撑多久呢。
“小蝶五岁的时候,她的身体和精神都已经到极限了,那一年她撒手人寰。”姜老太太最后叹了口气。
小蝶是闻雅母亲的名字,闻雅陡然听到还有一瞬间的愣神。第一个念头却是,原来自己的妈妈从小也没有母亲庇护。
“花妹去世后,你外公倒是变得不一样了。不再出远门,一心照顾小蝶。我当时原本想,他要是不管小蝶,我就把小蝶接回姜家,但是一方面,姜家人多,其他分支也虎视眈眈,我……做不了主,另一方面,小蝶是闻家唯一的血脉,你外公不同意。不过还好,他将小蝶养大了。”姜老太太顿了顿,“姜家不是不怪,只是小蝶终归还是花妹的孩子,即便是对你外公不满,但还是不咸不淡的联系着。后来,你也知道了,你母亲长大和你父亲结婚生下你。往事成回忆,说起来,不过是花妹嫁错了人。”
姜老太太话音落下,屋子里安静了好一会儿。
闻雅被一段往事噎了一嘴灰,还有些没反应过来。
回过神,她欲言又止。因为姜老太太嘴里的外公,实在与她的记忆大相径庭。
她的记忆里,外公不是这样冷漠的人,他对她好,对妈妈好,非常亲切和蔼。可这也说明不了什么,因为爱这种东西,个人感受,不爱就是冬日饮雪,什么苦都是自己咽。他们都不是外婆,当然也不知道外婆有多痛苦。
只是……
闻雅皱了皱眉:“可是外公是和外婆合葬的……”话没说完,她又觉得不对劲。因为他们都心知肚明,外公很可能还活着,“但他为什么对外是说和外婆合葬?”明明只有相爱的人才会说“生同衾,死同穴”。
姜老太太沉吟半晌:“他应该是有愧。所以花妹去世后他拒绝了姜家要把花妹的坟迁回姜家祖坟的要求,他说花妹嫁给了他,就是闻家的人了,得进闻家祖坟。之后便修了夫妻合墓。可是人活着的时候都不懂珍惜,死了做这种表面功夫有什么意思。”
闻雅不懂,她记得曾经外公坐在堂屋的摇椅上发呆时,脸上露出她看不明白的表情,母亲告诉她,外公是在想外婆了。
后来她见过形形色色的人和鬼魂,明白了一些她没有过的情感,于是知道了外公发呆时的神情,有悲伤有愧疚也有怀念。可是为什么会说流露出这样的神情的外公从没爱过外婆呢。她真的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