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地动 ...


  •   千户大人穿好衣带好牙牌,床上的人才醒。

      成如迷迷糊糊,嘟哝着说:“大哥,昨天你睡着得太快,我还没请你保守好我的秘密。”

      崔无难无奈的宠溺一笑:“你看我像调嘴弄舌之人吗?快起!今日要去州府拜谒。”

      双川州的州府在城南,规模宏大,形制壮丽。

      崔无难带着身上有官职的所有人前来来拜谒,却并未见到知州。

      “崔千户!驾临鄙地,有失远迎啊!”

      通判陈轩出现接待,并将他们请在了一处雅苑。

      崔无难一路上都未发一言,但成如看他的黑眼圈明显更深了。

      厅中十五人分坐两个八仙桌,入席前,孙百户不解道:“通判大人是何意?我们带着皇上的旨意,今日是来交接文书的。”

      另一位不怎么爱说话的试百户也开口:“知州大人忙,那就麻烦陈通判带我们先看看案册详情。”

      陈通判听完双手高举拍了拍,然后笑道:“各位请稍安勿躁,卷宗已然备好。”

      成如和另一位同僚一起去翻台阶上放的卷宗。

      片刻后,陈通判打断他们:“卷宗就给你们,什么时候看都可以,佳肴可要凉了!”

      席间孙百户和陈通判同为正六品,闲聊上几句后,陈通判起身对在场的人说:“各位都是从京城远道而来,什么山珍海味没吃过?理应尝尝鄙地的特色,可惜那膳夫回乡下去了,来不及赶来伺候各位。今日准备仓促,崔大人,下官先自罚一杯。”

      “什么特色?”

      陈通判喝完一杯,就等着孙百户问呢,很自然的说起:“鄙地有一特色美食,叫‘活叫驴’。做法呢,就是将驴固定好,直接从活驴身上割肉,旁边备好烧沸的老汤。食客指定要吃某一部分,膳夫就剥下那一块的驴皮,露出鲜肉, 用木勺舀沸汤浇那块肉,等浇得肉熟了再割下来,可烧烤,可涮锅。食客一边听着驴的叫声,一边有滋有味儿地食用驴肉,真正的“色、香、味、声”俱全!别有一番滋味!”

      “一般人可享用不到!是几位来了,在下才想到了这个美食。今日错过,改日有机会一定请各位品鉴品鉴。”

      宴在一片寂然无声下,散了。

      今日众人都感受到了怠慢,从只比崔千户高了一品的知州避而不见,再到陈通判席间的无礼。

      还有一城南一城北的距离,明显是说虎贲卫在此地的卫所是形同虚设。

      骑马回去的路上,孙百户忍不住发牢骚:“这双川州又不是南蛮北狄之地,特色竟这般粗俗,听的我咽不下去饭。自从咱们踏入双川州境内,经历的事和人,一个比一个古怪。你们两个看了卷宗如何?复杂吗?”

      一直和孙百户同寝的王记室赶忙回:“不复杂,不复杂,全是因地动死亡的名单,没别的。”

      “他们认为是地动,当然简单了,可是皇上不这么认为,不然我们为何来此?”

      双川州是启朝开国皇帝的老家,皇家祖坟早已迁走。

      而发生地动的玉安县,是“四大家族”之一的严家祖屋所在。

      严家祖上与开国皇帝是总角之交,为江山社稷立下过汗马功劳,如今的严家家主是是第六代。

      他们族中虽几代都没有出类拔萃的男子,但一直出才貌超群的女子。

      当今太后就出自严国公府,而且后宫中有一副精致绝伦、仙人般容貌的莲妃就是严太后最小的堂侄女。

      莲妃十几年盛宠不衰,有多次机会登上皇后宝座。

      虽然最后都遭到了群臣激烈反对,但之后她仍能暂管金印管理后宫多年。

      除了兰林宫年老色衰,不出宫门的兰贵妃,莲妃就是后宫众妃嫔之首。

      不仅如此,严家每到三年选秀就会送皇帝一个绝色女子,有严府的也有从各地搜罗的。

      故而京城勋贵,提起严家越发嗤之以鼻!

      严家族长一脉均在京城,家中未出进士,除了身为族长的国公爷以外,几个老爷各谋了小差事,其中最大的官不过户部郎中。

      玉安县的严家祖宅由严家的分支打理,严国公每年会从京城回来举行祭祖仪式。

      出发之前,崔无难知道了一些本地官员与家族乡绅错综复杂的联系,这些天又让虎贲卫打探出一番实情……

      双川州知州秦理全,同知胡良、通判陈轩,甚至州驻防都指挥使刘洪,上至州府下到县衙,意外齐心的像铁桶一般。

      崔无难深思:有权力的地方就会有权力斗争,特别是通判还肩负监察长官的职能,地方指挥使也因品级更显赫,一般不把知州放在眼里,他们三人如此这般的同心,莫非是有共同的利益和荣辱?

      因为“地动”,玉安县治下怀石乡的两个村共一千余人亡了一半。

      皇帝下诏要双川州的各级官员善待百姓,赈以米粮;本地官绅富户捐钱捐物;对受灾的百姓,每家赐棺钱两贯。

      不过半月时间,此地灾情就处理妥当。

      虎贲卫总旗沙时汇报完抱怨:“……这两日属下们问出的消息,还是给通判的门房使了银钱。我们是天子亲卫!在别的地方查案谁敢问我们要钱?!从没这样费劲过!”

      崔无难前日与百户孙列和试百户吴平,去过怀石乡。

      那里地动最严重的,是陀平村背靠的石山。
      陀平村已重建完,看不出当时的惨烈,只留碎石堆在石山原来的位置。

      村民们说山崩地裂了,所以石山也变矮了很多。

      附近两个村的村民有一半都以石为生,崔无难也拿了一块白石回来,成如从案上抬头瞅了一眼,听到他说这是硝石。

      硝石可用药,可制冰,可做琉璃,可炼丹,自然也可做火药……

      问过县府主薄,他说玉安县的那处硝石矿,较小,且硝石内普遍杂质过多,炮制术士提炼成本太高,不值得花大量人力开采。

      所以并不归军队和官府管理,只有村民们会采了贩到别地他用。

      如果怀疑地动是火药炸了矿山所致,木炭可就地烧制,那硫磺呢?

      平原硫磺稀少,此物多在西域火山区。

      且只能从其他矿中提取,很是麻烦,所以此地有火药的可能性并不高?

      本地卫所的李百户在厅内听他们提起火药的可能,直说:“大人,真的是地动,千真万确!听说那轰隆隆的巨响从地下深处传来,余震甚至波及了严府的一面院墙!”

      崔无难问:“严府的位置离怀石乡很近?”
      “不是很近,严府在玉安县街上,与怀石乡相隔三十里。”

      哦,那可能严府的院墙年久失修才倒了,成如在一旁边记录边吐槽。

      四人从卫所走出,成如相劝:“大人,你辛苦了两日,午后才赶回,现在应该去休息。”

      崔无难听到成如说话,偏头对着他和熙一笑:“这里的事不能拖太久,走吧!”

      脱了蓝色虎贲卫服的崔千户换了一身青色圆领长袍,头戴方巾,显丝文气。

      与成如站在一起,身后还跟了两个壮实的小厮,像耕读之家的两个公子来逛街。

      他们进了凤口府靠近城门,客最多的茶馆。

      店中歇脚的,大多是刚进或将出城门的商人。

      岂料成如一进去,就被人喊住:“成如表弟!你怎么在这儿?这儿!这儿!我啊!你吕表哥!老板,我们人多,给我们辟个包厢!”

      往里走,一个四方桌,跑堂将梁上竹帘放下做了遮挡,就成了一个包间。

      等坐下了,成如才想起这位是谁,姓吕?延宁公主的母妃兰贵妃就姓吕!

      吕盈益是兰贵妃的侄孙,是延宁公主二表哥的长子。

      三年前吕家人去大国恩寺上香时碰见过一回,那次公主也在,就让小辈们相识了。

      吕家世代从商,最早是贩马,后做了皮货、布匹、瓷器等生意。

      曾经是诚州的首富巨贾,几代积累的财富在二十年前支撑了福王争帝,为吕家换来了一个贵妃位。

      吕家也用了二十年的时间恢复了元
      气,现今是经营药铺做药材生意的皇商。
      与其他,为皇宫采办、开当铺、设酒楼等什么都做的皇商相比,是差了一些。

      但宫里有个兰贵妃,吕家也能在八大皇商里排至第七位!

      成如向崔无难介绍了他真正的表兄,崔无难也自报家门,言明来此是为查案。

      问及吕表哥在此处何因,他说:“你们来查地动的事?我有个事要讲,发生地动一个月后,凤口府和玉安县包括附近的县里的八家药铺,在两日内金疮药皆被偷盗。还都是夜里往屋内吹了迷烟,迷倒了人做下的,我们吕家的药铺也在内。”

      “本地官府猜测是地动后需要养伤买不起药的村民所为,做主赔了我们各二十两银子,自负亏损,就当捐给灾民了。可我们明明之前都已捐过大半,这剩下的是一点也没给剩下。伯父看了掌柜寄回京的账簿,就让我带了银钱来贴补一下。”

      成如看了看正在思索的崔无难,问表哥:“需要这么多药吗?听说死亡的百姓都是山脚下居住的和在山上正采石的,山以外的人家只有十几户有伤。”

      吕盈益回道:“谁知道,可能有余震吧!成如表弟,你不知道,我在这儿有两个多月了。可巧!今日我去别的县看完药圃一回来,就遇到了你。你们不查案了吧!让我做东,带你们好好逛逛!这凤口府好玩儿的地方多!”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3章 地动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