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入尘 ...

  •   “入京后当收敛性情,行止都端庄一些,不可太过张扬,免得遭人忌惮,可知?”

      临行之前贾敏总是不甚放心,多番叮嘱又叮嘱,生怕路上有什么意外。

      黛玉挽着母亲的手,笑着说:“既如此,您随我一同去,如何?”

      自小她就知晓,自己生来带病,常年服药,修习一些奇怪的心法,只为能享常人之寿而已,

      如今又让她离家远去,投奔祖母,只因祖母或许有能帮助她的法子。
      她心中自是万分不舍,这一去路途遥远,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见母亲。

      如若真有什么意外,母女再不得相见该如何是好?

      贾敏扶着女儿鬓角,亦是极为不舍:“我也很想陪你一道回去,见一见我的母亲。”
      又摇一摇头:“只是不能够了。”

      黛玉不解其意,天真道:“既如此,我也不去了,留下来陪您不是更好吗?”

      贾敏平日里慈柔温和,凡事都尽可能地依着女儿性子,唯独这样的事情上却异常地态度坚决:“不可,此行必往,关乎身家性命之事,岂可马虎?”

      为着这件事,她们母女不知吵过多少回,黛玉自知不可能,不过为着母亲或许一时不忍,又留她下来而已。
      于是提过一次便不再继续,懂事道:“女儿知晓轻重,只是舍不得母亲。”

      贾敏态度软和下来,其实她又何尝忍心让女儿这般年纪就离家而去?
      转而又叮咛道:“尤其是在路上,未至金陵祖母家之前,万万不可展露你的非常之力,否则惹祸上身,切记切记。”

      黛玉点头:“娘,我记住了,光今天,您就已经说过三遍了。”
      贾敏恍然:“是我唠叨了。”

      黛玉轻轻眨眼,附在母亲耳边,轻轻说:“那到祖母家后,就可以了吗?”

      贾敏转过头瞧她,机灵古怪的模样格外讨喜,强忍着严厉道:“不可,即便是到了祖母家中,人多眼杂,也该注意些才好,莫说你自己,伤着别人怎么办?”

      黛玉抿着唇,略有些垂头丧气道:“好,我知道了。”

      上京路途遥远,金陵那边早派了人来接,也是一路照顾的意思,加上自扬州城入京,正可走水路,乘舟而去,较之一路颠簸,更加合宜。

      于是只带了家中奶娘王嬷嬷,并雪雁这个自小一起长大的丫头,及金陵而来的几个接应的妇人一道登船而去。

      却不知路上远行艰难,黛玉日日闷在这方寸之地,愈发烦闷,又无人玩耍解闷,更碍于有生人常在左右,言行举止都要时刻在意,唯恐被人另眼相待。

      好容易能靠岸下船歇息片刻,黛玉便借着船坐久了,略有些不适的由头,央求着奶娘带自己出去透透气,喝口茶。

      正择一码头近侧的茶肆略略小坐休整,不过刚一安坐,便见得乌泱泱一大群人向此而来,王嬷嬷不甚安心:“姑娘,我们换处地方吧。”

      黛玉泰然不动:“不必,我看这里就很好,不过人多一些罢了,怕什么?”

      王嬷嬷不由时刻紧绷,注意周身动静,生怕有人过来冲撞。
      若是姑娘路上有个好歹,叫她如何同夫人交代?

      那群人乌泱泱各桌坐下,交谈声甚是粗旷,王嬷嬷兀自担忧,却不知黛玉借着抿茶,早已捕捉到这些嘈杂声音中两道最为关键的,凝神细听。

      “想那史老太君,曾经也是随着高祖皇帝立下过汗马功劳的,跨马提枪驰骋沙场时是何等的威风,领着数万自发结成的娘子军驱除鞑虏之后,方有我朝如今几十年太平天下。”

      黛玉曾听得母亲提起过,她姥姥家与别家格外不同,却不曾听她说过这样的细则。
      一时听得入迷,越发舍不得离开。

      “只可惜功高震主,引得今上猜忌,自从天下大安之后,不想因她这遭令这天下好不容易得来的安定被打破,也为着手底下万人计、为族人计,方自卸甲,自缚于内宅之中,做一寻常妇人,单顶着诰命,连侯位都让与了贾氏,不过为了让今上放心。”

      黛玉听得认真,竟觉出几分昔日的辉煌来,只不知现下如今的光景如何。

      但听那人继续说:“老太君如今不过在金陵府邸中荣养,又无甚私兵,不过让府中做些旧年的生意,自己领着族中女孩们,偶尔宴饮作乐,寻个热闹,或时而出城狩猎游玩,或在府中论论剑,一道玩玩射艺投壶,不过都是些小乐子。”

      另一路人乙附和道:“真是可惜啊,老夫人当年威风,恐怕无人能出其右。”
      飞鸟尽,良弓藏,这样的故事历朝历代都不新鲜。

      那人同伴甲却又反驳道:“倒也不是完全无人能够继承史老太君衣钵。”
      乙说:“是谁?”

      甲却买了个关子:“老太君之后育有一女两男,只可惜唯一的女儿远嫁扬州,母女不得相见,两个儿子倒都在朝中为官。”

      “唯一最有可能继承史老太君的衣钵的,当属她的大孙女名叫元春的,七岁便知刀兵,十岁即能御马,只可惜贤名远播,又兼品貌极为端庄,早早便被皇帝纳入宫闱去了。”

      边上人叹息一声:“那老夫人岂不是当真膝下寒凉,后继无人了?”
      这样的结果,比英杰末路更加令人唏嘘。

      甲停顿了一会才继续说:“老太君当年所建千红门,如今正由招的媳妇儿王熙凤掌管着,前些日子还办过新任掌门接印的席面。”
      “她治家有方,已经是威名在外,这等生意自然也不在话下,何况府中皆是个顶个的好手,千红门在她手里到底也不至衰落。”

      却有人说:“她虽能干,可到底不是史老太君的血脉。”

      “虽非亲生,可这般豪气手腕却与老夫人一般无二,虽武功修为稍逊一筹,可智谋却是一等一的。”

      “老太君手中那柄宝剑还未有传人,不过孙辈还有三个女孩,听说也都是些好苗子。”
      “只是年纪尚小,老太君忧心她们,俱未外出行走过,还不知将来如何呢。”
      “当年娘子军虽已遣散,然有此信物在手,便知其魂必然不灭……”

      黛玉还想再听,船家却是已然来催,嬷嬷也催着她快些回去,不好耽误时光,快些继续启程才妙。
      这才依依不舍地回船而去,消却前几日的离别哀伤之情,转换出些许期待来。

      原来姥姥家还有这样的前事,还有这么多风流人物,听得人不免憧憬,更想一睹为快。

      如此飘摇数月,待到了京都,甫一登岸便有荣府的车马仆人来接,将一应行李等物俱都搬运出来,一行人浩浩荡荡地进城。

      黛玉拘坐在轿中,瞧着街市繁华尤甚,风物亦有所不同,不免心生好奇,只是不好现在便要去游玩,怎么说也有些失礼。

      待到了一门户庄严之家,门口两个大石狮子格外显眼,门前列坐之人个个孔武非常,打眼瞧去便觉是个武德充沛之家。
      那些人周身的气派,同她这一路行来的这几个三等仆妇一般,确实格外不同。

      待从角门而入,穿过廊前,转换过几番抬轿之人,至一内门前方落下,眼看轿帘由人打起,黛玉便知,已到地方。

      瞧她弱不胜衣的模样,有婆子上前递手供她搀扶,黛玉抬眼,念着母亲叮嘱她收敛的字句,还是抬起手虚虚扶将上去,却并未用力,不过堪堪做个样子。
      就这般转过抄手回廊,方至一上房门前,转首便见着台阶上坐着好几个气度不凡的丫头。

      两拨人刚一触目相对,那边丫头们就都乌泱泱起身迎过来,声如洪钟地笑说:“老太太才刚念着呢,可巧就到了。”

      更有三五人争相涌入房内,洪亮的声音外间都听得清晰:“林姑娘来了!”

      黛玉往房内走,但见一个霜发如雪,手执锡杖的老妇人迎将过来,便知这是姥姥,只是却与传闻中不太一样,瞧不太出昔日的风采。
      才想起要见礼,就被姥姥稳稳扶住揽入怀中。
      一时默然垂泪不语,黛玉察觉到姥姥的情绪,也只任由自己被搂着,低头默然。

      好容易才教众人劝解住,缓缓将怀里的小女孩松开。

      黛玉这才见过礼,又听姥姥向她一一介绍,先是几位长辈:“这是你的大舅母、二舅母。”
      黛玉行过礼。

      “这是你珠大嫂。”
      黛玉抬眼瞧去,拜见的同时也在暗暗计较观察。

      只见这大嫂坐在那里,虽同前面二位舅母的装扮无二,却显得格外利落。
      眉眼虽温柔,可近看如刀,泛着些生人勿近的冷意,当也是个练家子。

      又有一众同辈的姊妹们被唤来。
      第一个眉眼温柔细腻,看上去最是亲人。
      第二个神采飞扬,蜂腰猿背,瞧着分外意气风发。
      第三个年纪尚小,长得如一个精致的娃娃般,眉眼还未长开,瞧去也格外有灵气。

      黛玉将她们与传闻中的模样一一对应,心中添过几分好奇,却不敢当即就开口问,担心太过唐突。

      史老太君又拉过她叙些家常,说起伤感的缘由:“我见着你,便如同见到你的母亲,悔不该叫她去那遥远的姑苏城,连再见一面也难。”
      黛玉想起临别时母亲所说,回道:“母亲也很是想您,很想来见您。”
      史老太君一时又落下泪来,想起被迫早早分离的骨肉,格外痛心。

      好不容易止住,才继续问:“你母亲在信中说你身上有些不足之症,可瞧上去似乎同信中说得不太一样,平日里都是如何修养?”

      黛玉道:“自小母亲便为我延请先生,授以文武,加之一点心法修炼,除却偶有不适,平日里也未觉得有什么格外的异样。”
      “只听母亲说,那年刚出生的时候,曾来了一僧一道,说我天生命数不永,当时时佩戴一玉,才能消解些许灾厄,又有大夫说我有心疾,不过我自己却没觉得有什么特别。”

      史老太君细思半晌,有些细节不便现在问,于是转而问:“如今都学些什么?”
      黛玉说:“不过是十八般武艺,均涉猎过一二。”

      在座有些吃惊,瞧她不过五六岁年纪,且姿态似弱柳一般,看上去风一吹便要倒,竟然学得这样多。
      黛玉又问姊妹们学些什么,史老太君道:“不过整日里玩耍罢了,抚弄些琴棋书画的,哪里正经学些什么。”

      话音刚落,就听得一句洪亮的笑:“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1)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章 入尘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