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卷:壁灵亭(1) ...

  •   我四处探了探,看了看地图,有湖有山,好一幅江南美景,“这怎么跟师父说的不一样啊。”
      抬起头,陆走黄尘,行者厌倦,枯藤攀岸,别说湖了,连个水洼都没有。行者扶好戴笠,行履被藤蔓缠绕着,抖两下腿,捂嘴咳嗽个三声,又行走在黄沙之中……这里人烟稀少,好一幅荒芜之景。
      我蒙上了网纱。网纱是旁边一老人卖给我的,“姑娘,可怜可怜我一老妪吧……”我一时心软,可怜那老人孤苦无依,年纪一大把了还出来卖东西,花了三个铜板买过来了。
      刚走了不远后,转身看见那老人兴致勃勃地跟其他的人说道,“可怜可怜我一老妪吧……”顺便将价格提到了五个铜板。
      我嘴角颤了颤。张家船夫出来接我,坐上了一叶小舟。
      白烟略过眼帘,一阵雾飘然而过,这景竟完全不一样了!轻舟绿叶,柳叶微垂,荷花微红,微风吹拂着我的脸,好似那粉扑子扑上了脸,天色也渐渐暖和了起来,柳絮纷纷飞起,有些还粘到了我的头发上。
      “这,这是怎么回事!”
      再往深处寻觅,竟是寒冬腊月,一点梅花挂枝头,傲雪凌霜,美则美矣,冷亦冷矣。
      我搓搓手,船夫回头看我,“张真人可是快成仙喽,这福也享受不了多少咯……”
      我歪头,很是不解,“张真人……”听闻师父说,张真人在这群快成仙的人中,年纪不算大,很爱看风景。
      船到岸了,里面是个大庭院。
      张真人的庭院真真可谓是“十步一景”。天南地北的景致都被移到一处:北方的大樟树,南方的细柳……竟毫不违和。一条细细清澈见底的水流连接了整一个园子,像是贯穿文章的线索,可见鱼儿潜游,时不时跳出一两条,好似要与我玩乐。这水在此引用柳先生的《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诸如此类,再不多赘述,此番描摹,不在重点。一想到后来亲眼见了这园子没了,就一阵心疼。幸好我还存有张真人的《壁灵亭》绘图,只是残卷罢了。
      哦,忘了介绍。我叫沈幺儿,今年十六,师承灵均山承天门。从字面上看,就可以知道天庭在承天门上方,事实也是如此。正因为这特殊的地理位置,本派与天庭交往还算密切。
      沈幺儿,是师父给我取的名字。
      六岁那年家贫,父母养不起那么多个孩子,就把老大不小的我给丢了,正好被我那心善的师父给捡了。正好我是门派第六个弟子,且他不想再收徒了,给我取了我的姓,给我冠了个“幺儿”的名。他看出来我没什么修炼的资质,也就教教我学些小仙术,念念经典,跟五个快成仙的师姐师兄们打打闹闹,日子就这样过去了。
      半月前,天庭缺人手。太多半仙陷入欲飞升未参透的瓶颈,天庭又不少神仙历劫去了,整个陷入了一团乱。上面的嘱咐师父提点提点那些个半仙,师父却把我派出去了。
      我很是不解,师父却不肯告诉我原由,只是神色复杂地对我说:“幺儿,凡人,岁月不过百年,汝虽留在灵均山,乃消磨时光罢了。下山多看看世间,幺儿擅属文,给这些前辈们写写他们的往事吧。”说着给了我半仙的名单和几片地图。
      我只有最后一句话听懂了,师父的话太高深了。我只能到处走走,写写他们的故事。三师兄见我下山,也想跟着下山,师父不肯,三师兄又哭又闹的,师父无奈,让他晚一月出发,去人间惩恶扬善。
      现在也就是我一人拿着盘缠四处寻找半仙们了。师父说他都打点好了,这些半仙会好好待我的。我忙行礼道谢。师父扶起了我,“不必。汝心善,本应得。”他慈爱地看着我。
      事情回到这里。
      船夫让我下船,小书童把我带入正厅,张真人已经坐在椅子上了。
      让我意外的是,他长得像七八十余岁的老人——略小于他的年纪。一般来说,这些半仙会坚持用法力维持自己的容貌,看起来就像是一二十岁的模样。即使是弃魅力于九霄云外的师父,也是颇费了一番心思的,他看起来就像是凡人而立之年一般。
      张真人发须已斑白,胡子留得老长了,过胸口了,穿的衣服倒也是十分简朴,就像是正常的凡间老人,还是儿孙满堂的那种。除了那双看透世俗的眼睛,黑得深不可测,注视着你时,仿佛是一把看不见的利刀刺穿你的心灵一般。我不敢抬头看他——震慑力太强了。
      “是幺儿吧。”张真人收回了那锐利的眼神,慈爱地看着我。“你师父跟我说了,叫我好好招待你。还跟我开玩笑,说如果不对你好点,就跟我决裂多年的挚友关系,哈哈哈,瞧他逗不逗。”意外地好说话。
      他叫我坐下,桌上有一壶茶。我轻轻嗅了一下,是西湖龙井。他给我到了一杯,我略微惊讶,“劳烦张真人了,本应是小辈为张真人沏茶的。”
      他挥挥袖子,“不必客气。”随后自己也坐下。我这才发现我坐的不是石凳,是一整块白玉。白玉玲珑剔透,坐上去舒适凉爽;桌也不是桌,是寿山石堆积而成,绿得泛光。张府让我大开眼界了,竟能以玉为凳,以寿为桌。
      “我孑然一身,没有什么别的爱好,也就爱看风景罢了,年轻的时候,我想将天下奇景,都具于一府中。”他抬起头,看着蓝天白云,亭台轩榭。“可惜年纪大了,没这份心了。”
      他转头看向我,“你想住哪?东厢是夏,南厢是春,西厢是秋,北厢是冬,每一景都是我亲自布置过的。”
      东厢是夏,南厢是春,西厢是秋,北厢是冬,好生奇怪。
      “敢问张真人,为何这般摆布?”我站起来,拱手行礼。
      看得我这般严肃,他笑出声,叫我坐下。“随便问,我无所谓的。没什么原因,原本也东南西北,春夏秋冬安排下去的,可是……”他沉了沉眸子。“我孙女以前住在东厢,她喜欢夏天,就改了改。”
      “原来如此。”从未听闻张真人有孙女,看来有很多事都藏在这深蕴十方之景的院子里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